荆溪杂曲四首

卖残竹菌笋还来,收罢兰花蕙又开。
但使山田饶秫米,何妨虎迹遍莓苔。

诗人:王叔承

明苏州府吴江人,初名光胤,以字行,更字承父,晚又更字子幻,复名灵岳,自号昆仑山人。少孤。不学八股文应举。家贫,为赘婿,被妇翁逐出,携妇归家,贫益甚。入都,作客于大学士李春芳家。春芳有所撰述,觅之,往往......
复制作者 王叔承
猜您喜欢

本草纲目 · 草部 · 芎穷

形式:

释名 亦名胡、川芎、香果、山鞠穷。 气味 (根)辛、温、无毒。 主治 气虚头痛。用川芎研细,每取二钱,茶汤调服。 产后头痛。用川芎、天台乌药,等分为末。每服二钱,葱茶调下。又方:加白术,水煎服。 风热头痛。用川芎一钱、茶叶二钱,加水一蛊煎至五成,饭前热服。 偏头风。用川芎,锉细,泡酒。每日饮少量。 头晕目眩。用川芎、槐子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三钱,茶汤送下。又方:川芎一斤、天麻四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弹子大。每嚼服一丸,茶汤送下。 验胎(三个月月经不来,查验是否有孕)。取生川芎研细,空腹服一茶匙,艾汤送下。如觉腹内微动,则有胎;如不动,则无胎。 跌扑胎动,或子死腹中。用川芎研细,服一茶匙,酒送下。连服两剂,死胎即上。 崩中下血,昼夜不止。用川芎一两,清酒一碗,煎至五成,慢慢饮下。又方:与上方同,另加生地黄汁二合同煮。 小儿脑热(好闭目,或太阳痛,或眼睛红肿)。用川芎、薄荷、朴硝各二钱,共研为末。每服少许吹入鼻中。 牙烂口臭。用川芎煎水,随时含嗽。 牙痛。用大川芎一个,焙干,加入细辛,共研为末擦牙。 各种疮肿。用川芎煅后研细,加入适量水银粉,滴麻油调匀搽患处。 产后乳悬(妇女产后,两乳变细、变长,有时垂到小腹,痛不可忍)。用川芎、当归各一斤,两相混合,取出半斤,切片,加水浓煎,随时饮服,不限量。另外的一斤半,锉成小块,烧烟,令病人吸处口鼻。药用尽,可再作一剂。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部 · 芎穷》

本草纲目 · 草部 · 沙参

形式:

释名 亦名白参、知母、羊乳、羊婆奶、铃儿草、虎须、苦心。 气味 (根)苦、微寒、无毒。 主治 肺热咳嗽。用沙参半两,水煎服。 突然发疝(小腹及阴中绞痛,自法出,几欲死)。用沙参研细,每服一茶匙,酒送下。 妇女白带。用沙参研细,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部 · 沙参》

本草纲目 · 草部 · 白薇

形式:

释名 亦名薇草、白幕、春草、骨美。 气味 (根)苦、咸、平、无毒。 主治 肺实鼻塞,不知香臭。用白薇、款冬花、贝母各一两,百部二两,共研为末。每服一钱,米汤送下。 妇女遗尿(不拘胎前产后)。用白薇、芍药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一茶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血淋、热淋。治法同上。 妇女血阙(平时无病,突然昏倒,目闭口禁,过很久才醒悟过来,这种病叫“血阙”,也叫“郁冒”)。用白薇、当归各一两,人参半两,甘草一钱半。每服五钱,加水二碗煮成一碗,温服。此方名“白薇汤”。 刀伤。用白薇研末敷伤口。 妇女产中虚烦呕逆。用白薇同桂树一分,竹皮石膏三分,甘草七分,加枣肉调成丸子。每服一丸,米汤送下。用热者白薇用量加倍。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部 · 白薇》

本草纲目 · 石部 · 金刚石

形式:

释名 金刚钻。其砂可以钻玉补瓷,故谓之钻。 主治 磨水涂汤火伤。作钗钚服佩,辟邪恶毒气。 集解 葛洪《抱朴子》云:扶南出金刚,生水底石上,如钟乳状,体似紫石英,可以刻玉,人没水取之,虽铁椎击之亦不能伤。《丹房镜源》云:紫背铅能碎金钢钻。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石部 · 金刚石》

本草纲目 · 石部 · 雷墨

形式:

集解 《刘恂岭表录异》云:雷州骤雨后,人于野中得石如翳石,谓之雷公墨,扣之铮然,光莹可爱。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石部 · 雷墨》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