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九日大雨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疾风驱使着骤雨倾倒在高城,乌云密布,雷声殷殷隆隆。一会儿,那兴云作雨的龙挟着雷电乌云离去,眼前出现的是池塘水溢,青草滴翠,万蛙齐鸣。

注释

驱:驱使。 急雨:骤雨。 云:这里指乌云。 殷(yīn):震动。 池:池塘。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这首诗非常形象地描述了夏天所特有的雷阵雨前后的自然景象。前两句极力描述大雨的气势:黑云压城,风急雨骤,电闪雷鸣,大雨倾盆。后两句描述雨过天晴的景象:雷雨过后,草色更青,池塘水涨,蛙声一片。此诗写的是雨来到雨止。诗的前半句写出雷雨交作,气势雄峻;后半句写雨过天晴,平淡恬淡。前雷声,后蛙鸣,两两对照,逸趣横生。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李梦生《元明清诗三百首鉴赏辞典》:刘基这首诗虽然写的是雨,无疑又给人这样的启示:大风大雨虽然猛烈,但维持的时间决不会长久;一个人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时,应当勇敢顽强,难关终将过去。 黄绍筠《中华古典诗歌吟味》:暗示了暴雨不终朝”的哲理,启发人们思考,遇到大困难时,再坚持一下。往往就可以闯过难关。 钱仲联《元明清诗鉴赏辞典辽·金·元·明》:杜甫《白帝》诗写雨景:耵自帝城头云若电,白帝城下雨硒盆。高江急峡雷霆斗,翠木苍藤日月昏.”李贺《雁门太守行》写云:“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刘基这两句诗摹写风云雷电,明显脱胎于杜甫、李贺,但更为集中。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刘基介绍和刘基诗词大全

诗人: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
复制作者 刘基
猜您喜欢

七日送梁大质人往肃州 其一

形式:

七载分携楚水滨,白头吟苦见交亲。 重逢人日题诗地,犹是天涯远客身。 老去残骸还作健,生来傲骨不忧贫。 行行盾鼻书还著,每把高文辄有神。

复制 张璨 《七日送梁大质人往肃州 其一》

七日送梁大质人往肃州 其二

形式:

一卷光芒怀葛堂,读书搔首望苍苍。 此生有愿事千古,明日思君天一方。 金碗荒丘悲蔓草,铁函良史凛秋霜。 岐阳此去应回首,记听歌声是楚狂。

复制 张璨 《七日送梁大质人往肃州 其二》

南旺道中

形式:

凄凉踪迹似浮萍,千里回流溯剪瓶。 入夏始知芳草绿,向南频见远山青。 高低沙际鸦迎缆,疏密林间水绕亭。 风景渐同江左秀,归欤何必怨湘灵。

复制 张秉哲 《南旺道中》

赠戴五周

形式:

先生惟好道,世事日相疏。 采药山中去,归来掩敝庐。 炉边高士传,窗下右军书。 只此共晨夕,翛然兴有余。

复制 张若嵩 《赠戴五周》

闻笛寄怀琴谷潜斋东田诸子

形式:

长笛一声响,霜风吹满林。 高楼正酒醒,独夜忽愁侵。 美人隔江水,明月横遥岑。 阿谁将此意,迸入别离心。

复制 张肇煐 《闻笛寄怀琴谷潜斋东田诸子》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