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多令 · 惜别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怎样合成一个「愁」,是离别之人的心上加个秋。纵然是秋雨停歇之后,风吹芭蕉的叶片,也吹出冷气飕飕。别人都说是晚凉时的天气最好,可是我却害怕登上高楼,那明月光下的清景,便会令我滋生思念的忧愁。往昔的种种情事好像梦境一样去悠悠,就像是花飞花谢,就像是滚滚的烟波般向东奔流。群群的燕子已经飞回南方的故乡,只有我这游子还在异地停留。丝丝垂柳不能繫住她的裙带,却牢牢地拴住我的行舟。

注释

唐多令:词牌名。惜别:词题。 心上秋:「心」上加「秋」字,即合成「愁」字。这两句点明「愁」字来自惜别伤离。 飕(sōu):形容风雨的声音。这句是说即使不下雨,芭蕉仍然发出飕飕的秋声。 年事:指岁月。这两句是说往事如梦,似花落水流。 「燕辞归、客尚淹留」句:魏文帝《燕歌行》:「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慊慊思归悉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此用其意。客,作者自指。淹留,停留。 萦:旋绕。 裙带:指别去的女子。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起笔点愁,意含两层,心上着秋字曰愁,离思加伤秋为愁,构思新巧。「芭蕉」句就秋声说,「明月」句就离怀说。年来欢情如梦,花空水流,伤别秋思融合为一,充满好事难再,欢情如烟之感。燕归客留,一笔双写,既叹天寒燕归羁旅之人漂泊如旧,又暗喻伊人离去,客居孤单,愁思增进一层。末以垂柳不萦裙带、却系行舟,感伤彼去我留,天各一方。全词语言明快,情感质朴,简洁而又耐读。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宋·张玉田《词源》:此词疏快,不质实。 明·沈震峰《草堂诗馀正集》:所以感伤之本,岂在蕉雨?妙妙。 明·王阮亭《花草蒙拾》:「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滑稽之隽,与龙辅《闺怨》诗:「得郎一人来,便可成仙去」,同是「子夜」变体。 淸末近現代初·兪乐静《唐五代两宋词选释》:首二句以「心上秋」合成「愁」字,犹古乐府之「山上复有山」,合成征人「出」字。金章宗之「二人土上坐」,皆藉字以传情,妙语也。「垂柳」二句与《好事近》「藕丝缆船」同意。「明月」及「燕归」二句,虽诗词中恒径,而句则颇耐吟讽。张叔夏以「疏快」两字评之,殊当。 淸末近現代初·陈海绡《海绡说词》:玉田不知梦窗,乃欲拈出此阕牵彼就我,无识者,群聚而和之,遂使四明绝调,沉没几六百年,可叹!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吴文英介绍和吴文英诗词大全

诗人:吴文英

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宋史》无传。一生未第,游幕终身。于苏、杭、越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苏州为中心,北上到过淮安、镇江,苏杭道中又历经吴江垂虹......
复制作者 吴文英
猜您喜欢

琼州杂事

形式:

大中初政快恩雠,王气中原日渐收。 若只寻常悲谪宦,千秋何止李崖州。

复制 程秉钊 《琼州杂事》

和金匮邓似周赠诗

形式:

记从京雒策征鞍,遥想琼思水渺漫。 淮鼎丹成鸡犬乐,缑笙音迥凤鸾寒。 且吟楚泽秋兰佩,更理仙人竹叶冠。 等是朝真愧先至,阆风高处待君看。

复制 程秉钊 《和金匮邓似周赠诗》

中秋前五日刘绳庵廷尉移寓奉柬

形式:

移来家具菊初斑,篱落秋深静掩关。 片石剜苔新作沼,小楼拄笏饱看山。 退朝诗思争花发,近市心情似水闲。 旧雨过从容剥啄,联吟暇日好追攀。

复制 程景伊 《中秋前五日刘绳庵廷尉移寓奉柬》

送同年冯若渠客游平阳

形式:

骊驹已驾苦难攀,袱被携囊赴晋关。 梦里白云龙尾阙,马前秋色雁门山。 惊才定卜三都贵,乐志宁愁六月闲。 只怅从游违旧雨,何时樽洒待君还。

复制 程景伊 《送同年冯若渠客游平阳》

夷氛

形式:

鸦片筹操帷幄中,戈船巨炮又称雄。 海隅竞洒苍生泪,两种输他善火攻。

复制 童蒙吉 《夷氛》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