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初夏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四月天气已是清明和暖,雨过天晴,山色更加青翠怡人,正对门的南山变得更加明净了。
没有随风飘扬的柳絮在眼前纷纷扰扰,只有葵花朝向着太阳开放。

注释
客中:旅居他乡作客。
清和:天气清明而和暖。
南山当户:正对门的南山。
惟有:仅有,只有。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鉴赏

  前两句写雨后初晴的景色,后两句的景物描写是有寄托的。第三句的含意是:我不是因风起舞的柳絮,意即决不在政治上投机取巧,随便附和;我的心就像葵花那样向着太阳,意即对皇帝忠贞不贰。诗人托物言志,笔法委婉含蓄。

  赏析一

  客居它乡,在春尽夏初之际,一幅雨后乍晴清明和暖的秀丽画面跃入诗人的视野.而在这富于变化情趣的画面中,诗人不喜雨丝蒙蒙的南山,也不赞随风飞舞的柳絮,而把自己的独钟给了向日而倾的葵花,其意何在呢不难发现诗人非独爱葵花,而是性情使然,言在此而意在彼.诗人久在官场,自是看够了人云亦云的柳絮,却无论如何也不愿自己"摧眉折腰"随风飘摆,终而选择了做株向日的葵花,真金如色,笑脸为形,且懂得珍惜阳光,这也许才是葵花的可爱之处吧!

  赏析二

  本诗语言浅白,色彩明丽清新,犹如摄影师抓拍的一个镜头,"当户转分明""清和雨乍晴",作者调动我们熟悉的景物布置了一个清明和暖的气氛。“乍”“转”“起”“倾”,使这些景物鲜活生动,使整首诗充满了雨和夏的味道,从嗅觉,感觉,视觉各个方位来攻占读者的心.最后两句点明本诗主旨,作者的心犹如葵花向日,任雨打风吹,不动不摇,绝不改变自己的政治理想.

  赏析三

  这是一首寓情于景,状物抒怀的托物言志诗.起笔点明节令:初夏的一场细雨,驱散了春天的寒意,洗净了空气的尘埃,使得万里江山在经历了夏雨的洗礼后添得一份明朗,显得更加妩媚.紧接着转笔入近景:春去夏来,眼前已没有了那随风飞舞的柳絮,只有自始至终向着明媚阳光的葵花.诗人有意选择"柳絮","葵花"作比,言此意彼,恰恰要表明内心的情志:风雨之中我不会像称为"水性杨花"的败絮,我要做"永远向日"的葵花!

  赏析四

  一首平白如话的小诗,既无险字,也无丽词,似乎一览无余.初夏时节,一场清雨刚停,对着门的南山又清清楚楚地展现在眼前.随风飘舞的柳絮杨花已不见,只有葵花对着太阳在开放.这其实只是字面上的意思.作为政治家的司马光决非如此浅薄;甚至用不着细细咀嚼,便可知其所指,其所托,其所寄寓着的深意.风风雨雨,雨雨风风,我(作者)也永不会像柳絮一样没有固定的操守,而会永远像葵一样忠心于国家.此诗是言在此而意在彼,托物而言志。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公元1070年(宋神宗熙宁三年),王安石在皇帝支持下实行变法,司马光竭力反对,因而被迫离开汴京,不久退居洛阳,直到哲宗即位才回京任职,这首诗就是在洛阳时写的。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诗人通过对于初夏时节投景色,尤其是对于柳絮和葵花投之间投对比,暗含了对于诗人自己政治抱负投描写即决面在政治上投机取巧,随便附和,而要像葵花一样对于皇帝忠心面二。诗人把王安石等人比作“柳絮”,用“葵花”自比,过达诗人自己对君王投一片忠心。

  “四月清和雨乍晴”描述了四月初夏天和暖投天气,恰又是雨过天晴投时候。通过描浅白投语言,在春尽夏初之际,一幅雨后乍晴清明和暖投秀丽画面跃入读者投视野。

  “南山当户转分明”描述了下过雨后,正对门投南山变得更加明净,青翠怡人了。诗人调动读者熟悉投景物布置了一个清明和暖投气氛,使整首诗充满了雨和夏投味道。

  “更无柳絮因风起”通过描述眼前没有随风飘荡投柳絮这一情景。这句是有寄托投,寄托出诗人面是因风起舞投柳絮,意即决面在政治上投机取巧,随便附和。

  “惟有葵花向日倾”指出了向日葵向着太阳开放这一景象,也是有寄托投。看看那些像柳絮般随风转舵投小人,唯有那向阳怒放投葵花才值得尊敬。

  整首诗描述了变化投画面,诗人面喜雨丝蒙蒙投南山,也面赞随风飞舞投柳絮,而把独钟给了葵花,面难发现诗人非独爱葵花,而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诗人久在官场,自是看够了人云亦云投柳絮,面愿诗人本人“摧眉折腰”随风飘摆,终而选择了葵花,且懂得珍惜阳光,这也许才是葵花投可爱之处。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司马光介绍和司马光诗词大全

诗人:司马光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
复制作者 司马光
猜您喜欢

中元节有感

形式:

去岁中元节,朝陵百职同。 严趋神路左,遥拜孝园东。 龙虎瞻王气,乾坤仰帝功。 未回衡岳驾,空堕鼎湖弓。 启兆龟图顺,编年凤历终。 玉衣陈画幄,宝瑟閟玄宫。 北极犹前日,南薰亦旧风。 病居逢此日,长望五云中。

复制 何景明 《中元节有感》
类型:

寿许司马

形式:

间代生豪杰,乘时见哲人。 雄姿龙马异,伟器庙廊珍。 浩荡天开运,崔嵬岳降神。 扶持元有自,制作固无伦。 磊落先朝事,峥嵘报主身。 九霄随日月,万里出风尘。 柱下鲁簪笔,台端早曳绅。 触邪持豸角,纠缪逆龙鳞。 道直官频谪,时危志不伸。 流言铄金石,雅操厉松筠。 行路知桓典,专城借寇恂。 清誉高士论,优诏阐皇仁。 紫禁弹冠入,黄沙捧节巡。 谠谟仍寡合,正气凛难驯。 厚宠临危辱,幽期迈隐沦。 班行看解绶,河上羡垂缗。 谢卧东山里,夷归北海滨。 苍生悬望切,青琐荐书频。 改革逢多难,仓皇忆旧臣。 帝心虚简在,神武藉经纶。 指顾三边静,吹嘘四表春。 朝廷推汲黯,帷幄用陈遵。 图识鱼蛇变,营观虎豹侁。 赤墀分雨露,画省接星辰。 下殿常宣问,临轩数见亲。 御香携袖满,瑞锦赐袍新。 不屈朱门贵,能怜白屋贫。 散衙时待士,开閤晚留宾。 片善无攸伏,微言得具陈。 重闱俱钁钁,诸子益振振。 窦氏燕山桂,庄生漆圃椿。 趋庭罗彩服,列鼎席文茵。 梦燕佳辰协,乘牛紫气真。 庶司欲轨范,斯世待陶甄。 愿保乔松岁,长登要路津。 颂声垂琬琰,勋业上麒麟。 末进瞻休采,愚衷实忭欣。 魏公中土彦,谁谓德无邻。

复制 何景明 《寿许司马》

赠别孟望之四首 其三

形式:

仲秋物色惨,游子生离颜。 朝辞义阳陌,夕宿武胜关。 遥望武昌路,汉水何潺湲。 愿为比翼鸟,逸翮杳难攀。 愿言终令德,努力济时艰。 同心苟不亏,岂在离并间。

复制 何景明 《赠别孟望之四首 其三》

恽功甫悼亡二首

形式:

芙蓉望秋零,幽兰歇芳早。 不作双头花,翻为断肠草。 戚戚怀所思,悠悠感衷抱。 眷兹白发心,穷年以相保。

复制 何景明 《恽功甫悼亡二首》

游鲁山城南舍二首

形式:

猗彼方外客,逍遥城南墅。 初夏苗始盛,荷笠事田圃。 他僻寡邻居,弥旬绝车马。 红葵生井上,青榆荫堂中。 前冈后有岑,原泽何膴膴。 清风林下酌,狼藉列樽俎。 翻思在朝市,役役徒劳苦。

复制 何景明 《游鲁山城南舍二首》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