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词

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
斜倚栏杆背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低低的花和绿树掩映下的小楼,将点点愁带入了少女的眉心。
斜靠着栏杆背向鹦鹉,思忖着为什么不再回过头来?

注释
春词:春怨之词。
妆楼:华美的楼房,古代常指富家女子的居处。
背鹦鹉:以背对鹦鹉。鹦鹉是一种鸟,善学人语。
思量:思忖。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大和三年(829)春天。这时朝廷中宦官气焰嚣张,白居易的好友宰相韦处厚已经逝世,李宗闵勾结宦官将出任宰相,政敌王涯也于这年正月自山南西道节度使入为太常卿。所以这年春天,对作者来说是个极不愉快的季节。于是作得此诗。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诗开头是以“低花树映小妆楼”来暗示是青年女子,并且交代了地点,其余都是对女子的刻画,通过“两点愁”、“斜倚栏杆”、“背鹦鹉”、“不回头”等一系列的静态描绘,展现出一幅静态的画面,一幅始终处在低气压中的画面。低低的花和绿树掩映下的小楼,将愁带入了少女的眉心,点点的愁一下就进入了主题的表达层面。写出了这个女子心中的不快和幽怨。但后二句,也是少女在此情此景对愁思的回应,最妙是“思量何事不回头”这句,给全诗带来了重重叠叠的神秘感。结尾没有说明其“愁”的原因,只是点出一句“思量何事”,引得读者自去联想,这虽然是出自于艺术方面的考虑,但也正因其“愁”才更容易惹人去联想,因为关于女性悲愁的经典语境早已确立并成为了传统。至于究竟为了何事,作者没有明说,这正是供读者体味的地方。但聪明的读者已可以猜到是伤春伤别,之所以背向鹦鹉,怕的是鸟儿学舌,勾起伤心之事。此诗虽然显得比较纤巧,但也说明了作者观察人物的细致。
 
  这首诗既写春愁,又刺春愁,对只会冥想不会寻求解脱春愁办法的人进行讽刺。另外,全诗不仅表现了封建社会妇女对女性自由幸福快乐的渴望与追求,而且也表现了诗人对这种渴望与追求为何不能出现的隐性思考。全诗虽篇幅短小,但人物刻画生动,语约意远,诗意别出心裁,堪称佳作。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白居易介绍和白居易诗词大全

诗人: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复制作者 白居易
猜您喜欢

寿陆太守孝山

形式:

安期岩下丹砂井,清波静涵牂牁影。 牂牁万派自奔腾,群趋尽绕梅花岭。 百粤之山此岭雄,乔松千本常菁葱。 服灵琥珀出千载,夜光紫气参洪蒙。 琅玕不羡朱明竹,玉骨那数浮丘公。 当湖互见清波起,敷渥此岭沾穹窿。 穗岐乐诵张君淑,神雀高飞黄次翁。 洁白之姿过冰雪,譬如梅花开腊月。 又如帝网悬天门,重重摄入皆欢悦。 冬日煦人成物我,春风拂地滋薇蕨。 布政十年心自闲,绀宫几处垂高樾。 我捧玉函金字经,每寻妙理恣玄说。 欢喜园中下璎珞,华严位里施钳钺。 使君一为应现身,两边运护如车轮。 霜刀鼎起荆山玉,巨照晃耀灵川神。 温然弘裕成虚引,美哉道重高缙绅。 挹君已饱灵和气,自然枯槁皆青春。 木樨香散岭头来,碧波深处无纤尘。 一句可能逾十劫,祝君此句高嶙峋。

复制 释今无 《寿陆太守孝山》

王观察斋头有石寿星伴鹿而坐作此长歌

形式:

鸡窝老人古仙客,长髭大额不盈尺。 好与圯上先辈游,入海化作丝文石。 河伯之宫虬与龙,鞭水行雨多阴风。 老人总不任智力,妙与太极归洪蒙。 当时鹿亦解人意,呼之俱化形无异。 蟠桃称寿事有无,或前或后那能记。 娲皇炼石石上天,以其馀者沉深渊。 老人视之如儿戏,不与此石相周旋。 一从立极人民著,危微变幻归何处。 制成文字记升沉,几度江山换云树。 尧天十日光先徂,金人十二今有无。 已将身世悬大象,看穷造化笑玄都。 观察斋头频过我,老人亦向斋头坐。 濠梁小景饶仙风,何必蓬莱深处卧。

复制 释今无 《王观察斋头有石寿星伴鹿而坐作此长歌》

题赵裕子绘卫天山寿山图

形式:

燕然之山雄九边,盘拱玉京如环连。 层冰叠雪气蒸郁,千松万柏寒参天。 裕子赵君臂有神,点染纸笔描逼真。 命意初不在此山,微得其气已惊人。 裕子八十已过五,骨形如鹤神踽踽。 双鬓不减燕然雪,才华跌宕秋江月。 银筒丹井不须窥,笑持荷叶胜刀圭。 天山礧砢殆其俦,村头独坐疑沧洲。 万事若能随手歇,置身此幅堪夷犹。

复制 释今无 《题赵裕子绘卫天山寿山图》

赠用弥 其一

形式:

东湖湖上拥高幢,湖色山光一并降。 借问主人年几几,干支数尽又逢双。

复制 释今无 《赠用弥 其一》

赠用弥 其二

形式:

精严洁白一庵深,云树那知静者心。 午夜月明叩金磬,莲花千叶杳难寻。

复制 释今无 《赠用弥 其二》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