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要害怕树林中风雨的声音,何妨放开喉咙吟唱从容而行。拄竹杖曳草鞋轻便胜过骑马,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么可怕?披一蓑衣任凭湖海中度平生。 料峭的春风把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略微微感到一些寒冷,看山头上斜阳已露出了笑脸,回首来程风雨潇潇的情景,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注释

定风波: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张子野词》入「双调」。李德润词名《定风流》,张子野词名《定风波令》。又名《捲春空》、《醉琼枝》。敦煌曲子词联章两首,其一:「攻书学剑能几何,争如沙塞骋偻侈。手执绿沉枪似铁,明月,龙泉三尺斩新磨。堪羡昔时军伍,谩夸儒士德能康。四塞忽闻狼烟起,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波。」其二:「征战偻罗干练,伶俐,机灵未是功,儒士偻侈转更加。三策张良非恶弱,谋略,汉兴楚灭本由他。项羽翘据无路,酒後难消一曲歌。霸王虞姬皆自刎,当本,便知儒士定风波。」两词为武将与儒士回答,「定风波」以喻平定社会动乱,词风豪健,为此调之始词。另有敦煌曲子词三首为讲述伤寒病症口诀。此体始自五代欧阳炯,为通用之正体。双调六十二字,前阕五句三平韵叶二仄韵,後阕五句二平韵叶四仄韵。另有双调六十三字,前阕五句三平韵叶两仄韵,後阕六句四仄韵叶两平韵;双调六十字,前阕五句三平韵叶两仄韵,後阕五句两平韵叶两仄韵;双调六十字,前後阕各五句两平韵叶两仄韵诸变体。《乐章集》演为慢词,一入「双调」,一入「林钟商」,并全用仄韵。此调以七言句式为主,每句用韵,于平声韵中三叶仄韵,插入三个两字句,调势于流畅时忽然顿挫转折,因而韵律复杂,其中之两字句很难处理,用此调时应注意格律与词意之转折变化。此调适应之题材较广。从始词来看,此调宜于表现社会重大题材,亦宜言志与酬赠。欧阳炯、孙孟光、蔡申道、陈西麓等亦用以抒闺情。魏夫人用以写暮春感怀,词情极为婉约。欧阳文忠词六首,多写人生感慨。这首词于元丰五年(1082)三月七日作于黄州。 题注:沙湖,地名,在黄州城东南30里,苏轼被贬黄州后,准备在沙湖买田终老,这首词是去看田归途遇雨后所作。已而,不久,过一会。傅子立注:「公旧序云:『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乃遂晴,故作此词。』」刘尚荣按:「此条题注原钞于调名下,今移词後。元延祐本删『公旧序云』四字,径以此注为词题。又脱『独』、『词』等字,『已乃』作『已而』。《苏长公二妙集》本无『雨具先去』四字,无『故』字。明吴讷钞本『同行』作『同去』。龙本『故作此词』作『故作此』。」 吟啸:吟咏长啸。傅子立注:「《晋书·阮籍传》:『阮籍登山临水,啸咏自若。』」刘尚荣按:「事详《晋书·卷四十九·阮籍传》。」 竹杖芒鞋:竹杖和草鞋。傅子立注:「无则诗:『腾腾兀兀恣闲行,竹杖芒鞋称野情。』」刘尚荣按:「《全唐诗·卷八百二十五》收无则诗三首,无此句,则为其佚诗也。宋·陈芸居编《江湖小集·卷二十二·李雪林〈剪绡集〉》有《重寄》集句诗,首句云『竹杖芒鞋称野情』,署无则句。又『腾腾兀兀恣闲行』二句诗别见于宋刊施顾《注苏诗·卷十二·答任师中、家汉公》『芒鞋老菑畬』句下小字夹注,署名元微之名。然《元氏长庆集》中无此二句。待考。」芒,傅注诸本皆误作「芸」,据元延祐本改;鞋,龙本作「芒鞵」。 一蓑烟雨:傅子立注:「郑都官诗:『往来烟波非定居,生涯蓑笠外无馀。』魏草堂诗:『何日扁舟去,江上负烟蓑。』」刘尚荣按:「郑诗乃罗邺《钓翁》诗句,见《全唐诗·卷六百五十四》,『往来』原作『来往』,题下原注云:『一作郑谷诗。』然而《全唐诗》卷内郑都官未收此诗。又,《古今事文类聚·前集卷三十七》收此诗,署名郑都官作。魏句见魏草堂《东观集·卷七·暮春闲望》,上句原作『扁舟何日去』。」蓑,元延祐本、《东坡外集》作「莎」。 料峭:傅子立注:「公有诗云:『渐觉春风料峭寒。』」刘尚荣按:「句出《送范德孺》,见《东坡续集·卷三》,『春风』原作『东风』。」 萧瑟:风吹雨落的声音。傅注本、毛本作「潇洒」。按,东坡又有《独觉》诗曰:「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于此词句同,因疑「萧瑟」更近苏词原貌。兹从元延祐本。 也无风雨也无晴:意思是风雨天气和晴朗的天气是一样的,没有差别。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於简朴中见深意,於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上阕着眼於雨中,下阕着眼於雨後,全词体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脱之道,篇幅虽短,但意境深邃,内蕴丰富,诠释着作者的人生信念,展现着作者的精神追求。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晩淸·郑瘦碧《手批〈东坡乐府〉》:此足徵是翁坦荡之怀,任天而动。琢句亦瘦逸,能道眼前景,以曲笔写胸臆,倚声能事尽之矣。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苏轼介绍和苏轼诗词大全

诗人:苏轼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老泉长子,苏颍滨兄。与父、弟合称“三苏”,故又称“大苏”。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嘉祐六年(1061年),......
复制作者 苏轼
猜您喜欢

定海桥

形式:

昔日松江上,潮翻定海来。 而今旧桥水,不到半江回。

复制 刘嘉谟 《定海桥》
类型:

万顷桥

形式:

巨浸莽无极,聊为万顷看。 世无黄叔度,君试倚阑干。

复制 刘嘉谟 《万顷桥》
类型:

北津口水阁

形式:

沉沉卧虹底,小阁贴平湖。 鱼戏几堪掬,鸥驯欲就呼。

复制 刘嘉谟 《北津口水阁》

大明桥

形式:

东望扶桑路,迢迢几万程。 沧浪将尽处,忽见大明生。

复制 刘嘉谟 《大明桥》

顾公祠

形式:

博洽倾当世,江东孔子儒。 荒墟访遗庙,老稚辄名呼。

复制 刘嘉谟 《顾公祠》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