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十卷 · 万章下 · 第三节

孟子
万章问曰:“敢问友。”

孟子曰:“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孟献子,百乘之家也,有友五人焉:乐正裘、牧仲,其三人,则予忘之矣。献子之与此五人者友也,无献子之家者也。此五人者,亦有献子之家,则不与之友矣。非惟百乘之家为然也。虽小国之君亦有之。费惠公曰:‘吾于子思,则师之矣;吾于颜般,则友之矣;王顺、长息则事我者也。’非惟小国之君为然也,虽大国之君亦有之。晋平公之于亥唐也,入云则入,坐云则坐,食云则食。虽疏食菜羹,未尝不饱,盖不敢不饱也。然终于此而已矣。弗与共天位也,弗与治天职也,弗与食天禄也,士之尊贤者也,非王公之尊贤也。舜尚见帝,帝馆甥于贰室,亦飨舜,迭为宾主,是天子而友匹夫也。用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贵贵、尊贤,其义一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万章问道:“请问怎样交朋友?” 孟子说:“不倚仗自己的年长,不倚仗自己的显贵,也不倚仗兄弟的势力来交朋友。所谓友,是以对方的品德为友,不可有所倚仗。孟献子,是拥有百辆车马的大夫,他有五个朋友:乐正裘、牧仲,其他三人我忘了。献子和这五人交朋友,心中没有献子是大夫的想法。这五人,也是这样,如果心存献子是大夫的念头,就不同他交朋友了。不仅拥有百辆车马的大夫是这样,即使是小国的君主也有这种人。费惠公说:‘我对于子思,是把他当老师;我对于颜般,是把他当朋友。王顺、长息,是服侍我的。’不仅小国的君主是这样,即使大国的君主也有这种人。晋平公对于亥唐,亥唐叫他进去,他才进去;叫他坐,他才坐;叫他吃饭,他才吃饭。即使是粗糙的米饭、菜羹,也不曾不吃饱,因为不敢不吃饱。但也仅此而已,并不和他共有君主之位,不和他一起处理政务,也不和他分享俸禄。这只是士人的尊贤,而不是王公的尊贤。舜拜见帝尧,帝尧请他这位女婿住在他的副宫里,也请舜吃饭,两人轮着做东,这才是天子结交普通老百姓为友的态度。以地位卑微者尊敬地位显贵者,这叫尊重贵人;以地位显贵者尊敬地位卑微者,这叫尊重贤人。尊重贵人和尊重贤人,道理是一样的。”

注释

挟:倚仗,持以自重。 孟献子:春秋时期鲁国大夫仲孙蔑。 费(bì)惠公:春秋时期费国的君主。 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的君主。亥唐:晋平公时隐居于市的贤士。 入云、坐云、食云:云入、云坐、云食的倒文。 疏食:粗糙的食物。 馆:馆舍,指止宿。甥:女婿。贰室:副宫。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孟子介绍和孟子诗词大全

诗人:孟子

孟子,名轲,或字子舆,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
复制作者 孟子
猜您喜欢

唐才子传 · 张南史

形式:

南史,字季直,幽州人。工弈棋,神算无敌,游心太极。尝幅巾藜杖,出入王侯之宅十年,高谈阔视,慷慨奇士也。中岁感激,始苦节学文,无希世苟合之意。数年间,稍入诗境,调体超闲,情致兼美,如并、燕老将,气韵沉雄,时少及之者。肃宗时,庙堂奖拔,仕为左卫仓曹参军。后避乱寓居扬州扬子。难平再召,未及赴而卒。有诗一卷,今传。

复制 辛文房 《唐才子传 · 张南史》

唐才子传 · 顾况

形式:

况,字逋翁,苏州人。至德二年,天子幸蜀,江东侍郎李希言下进士。善为歌诗,性诙谐,不修检操,工画山水。初为韩晋公江南判官。德宗时,柳浑辅政,荐为秘书郎。 况素善于李泌,遂师事之,得其服气之法,能终日不食。及泌相,自谓当得达官,久之,迁著作郎。及泌卒,作《海鸥咏》嘲诮权贵,大为所嫉,被宪劾贬饶州司户,作诗曰:"万里飞来为客鸟,曾蒙丹凤借枝柯。一朝凤去梧桐死,满目鸱鸢奈尔何!"遂全家去,隐茅山,炼金拜斗,身轻如羽。 况暮年一子即亡,追悼哀切,吟曰:"老人丧爱子,日暮泣成血。老人年七十,不作多时别。"其年又生一子,名非熊,三岁始言,在冥漠中闻父吟苦,不忍,乃来复生。非熊后及第,自长安归庆,已不知况所在。或云,得长生诀仙去矣。今有集二十卷传世,皇甫湜为之序。

复制 辛文房 《唐才子传 · 顾况》

唐才子传 · 于良史

形式:

良史,至德中仕为侍御史。诗体清雅,工于形似,又多警句。盖其珪璋特达,早步清朝,兴致不群,词苑增价。虽平生似昧,而篇什多传。

复制 辛文房 《唐才子传 · 于良史》

唐才子传 · 灵彻上人

形式:

灵彻,姓汤氏,字澄源,会稽人。自童子辞父兄入净,戒行果洁。方便读书,便觉勤苦,授诗法于严维,遂藉藉有声。及维卒,乃抵吴兴,与皎然居何山游讲。因以书荐于包侍郎佶,佶得之大喜;又以书致于李侍郎纾。时二公以文章风韵为世宗。 贞元中,西游京师,名振辇下。缁流疾之,遂造飞语激动中贵,因诬奏得罪,徙汀洲。会赦,归东越。时吴、楚间诸侯,各宾礼招延之。元和十一年,终于宣州开元寺,年七十有一。门人迁归,建塔于山阴天柱峰下。 上人诗多警句,能备众体。如《芙蓉寺》云:"经来白马寺,僧到赤乌年。"《谪汀州》云:"青蝇为吊客,黄耳寄家书。"性巧逸,居沃洲寺,尝取桐叶剪刻制器为莲花漏,置盆水之上,穿细孔漏水,半之则沉,每昼夜十二沉,为行道之节。初居嵩阳兰若,后来住匡庐东林寺。如天目、四明、栖霞及衡、湘诸名山,行锡几遍。尝与灵一上人约老天台,未得遂志。虽结念云壑,而才名拘牵,罄息经微,吟讽无已,所谓拔乎其萃,游方之外者也。有集十卷,及录大历至元和中名人《酬唱集》十卷,今传。

复制 辛文房 《唐才子传 · 灵彻上人》

唐才子传 · 陆羽

形式:

羽,字鸿渐,不知所生。初,竟陵禅师智积得婴儿于水滨,育为弟子。及长,耻从削发,以《易》自筮,得《蹇》之《渐》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始为姓名。有学,愧一事不尽其妙。性诙谐,少年匿优人中,撰《谈笑》万言。天宝间,署羽伶师,后遁去。古人谓"洁其行而秽其迹"者也。上元初,结庐苕溪上,闭门读书。名僧高士,谈宴终日。貌寝,口吃而辩。闻人善,若在己。与人期,虽阻虎狼不避也。自称"桑苎翁",又号"东岗子"。工古调歌诗,兴极闲雅,着书甚多。扁舟往来山寺,唯纱巾藤鞋,短褐犊鼻,击林木,弄流水。或行旷野中,诵古诗,裴回至月黑,兴尽恸哭而返。当时以比接舆也。与皎然上人为忘言之交。有诏拜太子文学。 羽嗜茶,造妙理,着《茶经》三卷,言茶之原、之法、之具,时号"茶仙",天下益知饮茶矣。鬻茶家以瓷陶羽形,祀为神,买十茶器,得一鸿渐。初,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喜茶,知羽,召之。羽野服絜具而入,李曰:"陆君善茶,天下所知。扬子中泠水,又殊绝。今二妙千载一遇,山人不可轻失也。"茶毕,命奴子与钱。羽愧之,更着《毁茶论》。 与皇甫补阙善。时鲍尚书防在越,羽往依焉,冉送以序曰:"君子究孔、释之名理,穷歌诗之丽则。远野孤岛,通舟必行;鱼梁钓矶,随意而往。夫越地称山水之乡,辕门当节钺之重。鲍侯知子爱子者,将解衣推食,岂徒尝镜水之鱼,宿耶溪之月而已。"集并《茶经》今传。

复制 辛文房 《唐才子传 · 陆羽》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