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线毯

红线毯,择茧缫丝清水煮,拣丝练线红蓝染。
染为红线红于蓝,织作披香殿上毯。
披香殿广十丈馀,红线织成可殿铺。
彩丝茸茸香拂拂,线软花虚不胜物。
美人踏上歌舞来,罗袜绣鞋随步没。
太原毯涩毳缕硬,蜀都褥薄锦花冷。
不如此毯温且柔,年年十月来宣州。
宣城太守加样织,自谓为臣能竭力。
百夫同担进宫中,线厚丝多卷不得。
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
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红合毯,是南方女子经过采桑养蚕、择茧缫丝、拣丝练合、红蓝的染制等重重工序,日夜勤织而织就的。
费尽了心血和汗水染成的红合比红蓝的还要红,织成的毛毯却被铺在宫殿地上当做地毯。
披香殿广阔到足有十丈多长,这些红合毯太好与宫殿地面的大小适合而铺满。
红合毯松软的质地简直受不了任何东西来压,而幽幽的芳香、美丽的图案无人爱惜欣赏。
美人们在上面任意踩踏歌舞,她们的纤纤细足陷没于毯内,随便踏践。
太原出产的毛毯硬涩,四川织的锦的褥又太薄。
都不如这种丝毯柔软暖和,于是宣州岁岁上贡合毯。
宣州太守为表对上位者的尽心竭力,令织工翻新的样、精织勤献。
合毯合厚丝多不好卷送,费就千百劳力担抬入贡。
得享高官厚禄的宣州太守知道不知道,织就一丈毯,需费千两丝,多中劳民伤财!
地不知冷暖,劳苦人民却靠这生存啊,不要再夺走人民赖以织衣保暖的丝去织就地毯了。

注释
红合毯:一种丝织地毯。此类红合毯是宣州(今安徽省宣城市)所管织造户织贡的。据《新唐书·地理志》宣州土贡中有“丝头红毯”之目,即此篇所谓“年年十月来宣州”的“红合毯”。
缫(sāo)丝:将蚕茧抽为丝缕。
拣:挑选。练:煮缣使熟,又有选择意。
红蓝:即红蓝的,叶箭镞形,有锯齿状,夏季开放红黄色的,可以制胭脂和红色颜料。
红于蓝:染成的丝合,比红蓝的还红。
披香殿:汉代宫殿名。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曾在此轻歌曼舞。这里泛指宫廷里歌舞的处所。“披香殿”原为汉代宫殿名,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曾在此地轻歌曼舞,这里借指宫廷歌舞之地。
可殿铺:亦可作“满殿铺”解。可,适合。
不胜(shēng):承受不起。
涩:不柔润。毳(cuì),鸟兽的细毛。
加样织:用新的样加工精织。加样,翻新的样的意思。
合厚:是说丝毯太厚。卷不得:是说不能卷起。
千两丝,不是实指,虚写所耗费蚕丝之多。
地衣:即地毯。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简析

  《红线毯》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创作的《新乐府》诗中的一首。这首诗通过宣州进贡红线毯的事,对宣州太守一类官员讨好皇帝的行为加以讽刺,又着重暴露最高统治者为了自己荒淫享乐,毫不顾惜织工的辛勤劳动而任意浪费人力物力的罪恶。从结尾两句,可以清楚看出浪费那么多的丝和劳力去织地毯,势必导致许多人穿不上衣服。作者在诗中对这种现象进行直接谴责,感情强烈。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译文及注释


注释

红线毯:这是《新乐府》的第二十九首。诗题宋本原作《红绣毯》,但正文作“红线毯”。“红线毯”,是一种丝织地毯。此类红线毯是宣州(今安徽省宣城市)所管织造户织贡的。据《新唐书·地理志》宣州土贡中有“丝头红毯”之目,即此篇所谓“年年十月来宣州”的“红线毯”。 缫丝:将蚕茧抽为丝缕。 拣:一作“練”,挑选。练,煮缣使熟,又有选择意。 红蓝:即红蓝花,叶箭镞形,有锯齿状,夏季开放红黄色花,可以制胭脂和红色颜料。明朝胡震亨《唐音癸籤·卷二十·诂笺》云:“此则红花也,本非蓝,以其叶似蓝,因名为‘红蓝’,《本草图经》云。” 红于蓝:染成的丝线,比红蓝花还红。蓝,一作“花”。 披香殿:汉代殿名。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曾在此歌舞。这里泛指宫廷里歌舞的处所。 可殿铺:亦可作“满殿铺”解。可,适合。 不胜(shēng):承受不起。 “美人踏上歌舞来,罗袜绣鞋随步没。”句:描写丝毯鬆软,能陷没舞女的鞋袜,即所谓“不胜物”。 “太原毯涩毳(cuì)缕硬,蜀都褥薄锦花冷。”句:太原出产的毛毯硬涩,四川织的锦花褥又太薄,都不如这种丝毯好。毳,鸟兽的细毛。 自謂爲臣能竭力:作者原注:“贞元中,宣州进开样加丝毯。”加样织,用新花样加工精织;开样、加样,都是翻新花样的意思。 线厚:是说丝毯太厚。 卷不得:是说不能卷起。 “一丈毯,千两丝”句:汪立名本作“一丈毯用千两丝”。 地衣:即地毯。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红线毯》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创作的《新乐府》诗中的一首。这首诗通过宣州进贡红线毯的事,对宣州太守一类官员讨好皇帝的行为加以讽刺,又着重地暴露最高统治者为了自己荒淫享乐,毫不顾惜织工的辛勤劳动而任意浪费人力物力的罪恶。从结尾两句,可以清楚看出浪费那么多的丝和劳力去织地毯,势必影响许多人穿不上衣服。作者在诗中对这种现象进行直接谴责,感情强烈。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白居易介绍和白居易诗词大全

诗人: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复制作者 白居易
猜您喜欢

书紫荆关龙华铺壁二首 其一

形式:

溪云初起山围带,寒雨斜飞风络丝。 猿鹤不谙尘俗共,惊闻人语上高枝。

复制 田登 《书紫荆关龙华铺壁二首 其一》

和塞上曲 其一

形式:

秋风塞马遁沙田,剑倚空同半壁天。 兵卫森严春幕晓,满庭珠履客三千。

复制 田登 《和塞上曲 其一》

经纶行送沈方伯之云南

形式:

仙舟款棹湘江濆,中有真人衍经纶。 缕分类比坐机杼,舜裳殷冔周郁文。 彀中叶叶广紏络,桑麻布屦及玄纁。 更凭馀绪系诸蛮,坐使毡毳仰圣君。

复制 田登 《经纶行送沈方伯之云南》

巴东峡中

形式:

去时冰雪深,归来桃李艳。 短棹羁春愁,云深江路暗。

复制 田登 《巴东峡中》
类型:

青溪有感

形式:

禅房清碧枕惊涛,秋尽天空万木号。 吟罢晚钟归鸟寂,一轮明月四山高。

复制 田登 《青溪有感》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