箜篌引

置酒高殿上,亲交从我游。
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
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
阳阿奏奇舞,京洛出名讴。
乐饮过三爵,缓带倾庶羞。
主称千金寿,宾奉万年酬。
久要不可忘,薄终义所尤。
谦谦君子德,磬折欲何求?
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
盛时不再来,百年忽我遒。
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
先民谁不死,知命复何忧?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好酒佳酿摆放在高殿之上,亲近的友人跟随我一同游玩。
内厨做好了丰盛的菜肴,烹制鲜美可口的牛羊肉。
秦风的古筝声是多么慷慨激昂,齐地的琴瑟声是那么柔和婉转。
还有出自阳阿的奇妙舞蹈,来自京洛的著名歌曲。
在歌舞中饮酒过了三杯,我们解开衣袋尽情享用了美味佳肴。
主人和宾客相互行礼,相互献上最美好的祝福。
要谨记旧时结交的朋友不能遗忘,厚始薄终也不与道义相符。
那君子躬身而谦逊是因为他美好的品德,并不是有任何的企求。
白天里疾风吹过,日光渐渐向西流走。
青春年华不会再来一次,死亡之期已忽然向我迫近。
就像花叶虽然生长在华美的庭院之中,飘零之后也要重归于荒芜的山丘。
然而从古到今,谁能没有一死?既然知道了命运本该如此,我们还有什么好忧愁?

注释
阳阿:古之名倡阳阿善舞,后因以称舞名。
讴:民歌。
爵:古代饮酒的器皿,三足,以不同的形状显示使用者的身份。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这是一首独具特色的游宴诗。它通过歌舞酒宴上乐极悲来的感情变化,深 刻地展示了建安时代特有的社会心理。人生短促的苦闷和建立不朽功业的渴求交织成这首诗的主题,表现出“雅好慷慨”的时代风格。

  这首诗的章法巧妙,很见匠心。诗歌在以较多的笔墨描写美酒丰膳、轻歌曼舞、主客相酬的情景之后,笔锋一转,吐露出欲求亲友忧患相济、共成大业的心愿,再转为对人生短促的喟叹,清醒地指出“盛时不再来”。至此,酒宴的欢乐气氛已扫荡一尽,乐极而悲来的心理历程完整地表达出来了,引人回忆起开篇的浓艳之笔、富贵之景,更添几分悲怆之情。如此立意谋篇,称得上是思健功圆了。

  诗中两个意蕴含蓄的设问句:“谦谦君子德,磬折欲何求”、“先民谁不死,知命复何忧”,是展示心理波澜的关键,透露了诗人对于人生意义、生死大关的思考。“欲何求”,“复何忧”,寓答于问,大有意在言外之妙。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把酒桌摆到高高的殿堂上,让亲戚朋友陪着东家欢乐。 吩咐厨房置办丰盛的佳肴,杀猪宰羊一片繁忙。 秦筝弦音高亮,齐瑟柔和绵长。 阳阿之地善于表演杰出的舞蹈,东京洛阳频出著名的歌曲。 主家赠送众人财帛,宾客献上祝寿的话。 请记住今天的情谊,结交朋友不能始厚薄终。 主家今日谦虚恭敬,弯腰鞠躬似有所求? 骤起的疾风吹落日头,时间不知不觉已到了傍晚。 盛年不可再来,转眼就是百年。 从小生长在富贵人家,到老也得凄凉地葬入山丘。 先前的人有谁不死,不能及时建功立业才让人担忧?

注释

箜篌:乐器名,古代拨弦乐器,体曲而长似古瑟,共廿三弦,出自西域,抱于怀中双手拨弄。 箜篌引:乐府诗题名,属《相和歌·瑟调曲》。据崔豹《古今注》载:「《箜篌引》,朝鲜津卒霍里子高妻丽玉所作也。」古辞又称《公无渡河曲》,曹子建借此题写意,与原诗无关。引,乐府诗体的一种。 高殿:曹植自己所居的侯王的宫殿。 亲交:亲近的朋友。 中厨:厨中,厨房内。 丰膳:丰盛的饭菜。膳,一作「馔(zhuàn)」。 秦筝:筝原是五弦乐器,后来秦人蒙恬将之改变成十二弦,故称秦筝。 慷慨:指秦筝声调的激昂。 齐瑟:瑟是古代弦乐器,种类繁多,其弦多者有五十根,少者十几根。《战国策·齐策》载,苏秦曾云:「临淄其民无不鼓瑟也。」因为这种弦乐器为临淄人普遍使用,所以称为齐瑟。 和:指瑟声的和谐。 柔:指瑟声的轻柔。 阳阿(ē):地名,在今山西凤台北。《汉书·外戚传》记载汉成帝皇后赵飞燕早年「属阳阿主家,学歌舞」。此处借指妙舞者。奇,一作「妙」。 京洛:京都洛阳。 名讴:名曲。讴,歌曲。 乐饮:快乐地饮酒。 过:超过。爵:古代的一种酒器。 缓带:缓解放松衣带,喻比较随便而不受拘束的样子。 倾庶(shù)羞:把各种美味吃个精光。倾,用尽;庶,众多;羞,同「馐(xiū)」,美食。 称:举。 寿:以金帛赠人表示敬意叫寿。《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平原君乃置酒,酒酣以千金为连寿。」 奉:献。 酬:酬谢,答谢。 久要(yāo):旧约,旧日的誓约。语出《论语·宪问》:「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要,通「邀」。 尤:责备。 谦谦:谦恭、谦逊的样子。 磬(qìng)折:弯腰鞠躬的样子,表示恭敬。 磬:古代的一种乐器,用石制成,中腰弯曲,挂起来敲打。欲何求:又作「何所求」。 惊风:疾风。 飘:疾速飘逝。李善注此句「夫日丽于天,风生乎地,而言飘者,夫浮景骏奔,倏忽西迈,余光杳杳,似若飘然。」 光景:指白日,即太阳,这里特指时光。 盛时:盛壮之时。 再来:一作「可再」。 百年:指人的一生。 忽:疾速。 遒(qiú),迫近。 华屋:华丽的房屋。 零落:指人事凋零衰落,这里指死亡。古《董逃行》:「年命冉冉我遒,零落下归山丘。」 先民:过去的人。 知命:想通了生死的道理。《易经·繫辞》;「乐天知命故不忧」。命,这里指生死的自然规律。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这首游宴诗通过歌舞酒宴上乐极悲来的感情变化,深刻地展示了建安时代特有的社会心理,表达了人生短促的苦闷和建立不朽功业的渴求这一主题,表现出「雅好慷慨」的时代风格。该诗章法巧妙,独具匠心。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方东树评《箜篌引》:子建盖有爱生之戚,常恐不保,而又不敢明言,故迷其词,所谓寄托非常,岂浅士寻章摘句所能索解耶。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曹植介绍和曹植诗词大全

诗人:曹植

曹植,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
复制作者 曹植
猜您喜欢

新正三日同东壁瓯亭竹田集吴山延庆道院分韵

形式:

始春事登临,丽瞩与前别。 窈窕开嵓楹,自擅山水窟。 一镜瞰澄明,千峰俯环列。 浮岚氲欲动,迟晖耿难灭。 驰心为轻舟,孤屿转沿越。 乃知仙家事,灵境坐超忽。 茗馀幽鸟哢,吟次闲梅发。 相要问黄宁,予将炼华发。

复制 厉鹗 《新正三日同东壁瓯亭竹田集吴山延庆道院分韵》

春雪初霁同穆门蔎林恒公泛湖得岫字

形式:

湖上四时佳,最佳早春候。 况逢晴雪初,招要讵容逗。 天公唤滕神,巧在阿香后。 风力峭能留,阳光消不骤。 故作冷淡观,少缓芳菲斗。 花房鹦破觜,柳色鹅脱鷇。 幻玉刻楼台,湿粉皴林岫。 中央开碧镜,西子妆更秀。 心为尤物移,短句咏难就。 非因侵晓来,安得此邂逅。

复制 厉鹗 《春雪初霁同穆门蔎林恒公泛湖得岫字》

月夜怀金绘卣游湖南三首 其二

形式:

搔首那可期,远在沅湘麋。 青枫泊船处,竹外湘娥悲。 闻歌两东门,秋发飘如丝。 隐隐女媭砧,千里长相思。

复制 厉鹗 《月夜怀金绘卣游湖南三首 其二》

汪青渠送砑光笺

形式:

萧然注毗昙,长物亦何有。 夜吟踏壁卧,朝吟但袖手。 故人造云蓝,辄遣五十枚。 莹然女儿肤,心目为之开。 一笑磨乌丸,欲试复惆怅。 剡藤遭天阏,此语定非妄。 既无连绵书,亦无播掿词。 时展白萍文,报君长相思。

复制 厉鹗 《汪青渠送砑光笺》

六十生日答吴苇村见贻之作

形式:

我生少孤露,力学恨不早。 孱躯复多病,肤理久枯槁。 干进懒无术,退耕苦难饱。 怅下第温岐,归敝庐孟浩。 风尘耻作吏,山水事幽讨。 结托贤友生,耽吟忘潦倒。 流光去若驰,年境已至老。 赠言感君意,璜琮藉文缫。 生辰与我同,壮盛君自好。 君如初阳升,积渐满晴昊。 我如炳烛微,馀光近衰草。 荣名无足凭,里曲岂堪宝。 三复诵君诗,惭汗满怀抱。

复制 厉鹗 《六十生日答吴苇村见贻之作》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