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扌从>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有个随从主帅出塞回来的人,写了《燕歌行》诗一首给我看。我感慨于边疆战守的事,因而写了这首《燕歌行》应和他。 唐朝边境举烟火狼烟东北起尘土,唐朝将军辞家去欲破残忍之边贼。 战士们本来在战场上就所向无敌,皇帝又特别给予他们丰厚的赏赐。 锣声响彻重鼓棰声威齐出山海关,旌旗迎风又逶迤猎猎碣石之山间。 校尉紧急传羽书飞奔浩瀚之沙海,匈奴单于举猎火光照已到我狼山。 山河荒芜多萧条满目凄凉到边土,胡人骑兵仗威力兵器声里夹风雨。 战士拼鬭军阵前半数死去半生还,美人却在营帐中还是歌来还是舞! 时值深秋大沙漠塞外百草尽凋枯,孤城一片映落日战卒越斗越稀少。 身受皇家深恩义常思报国轻寇敌,边塞之地尽力量尚未破除匈奴围。 身穿铁甲守边远疆场辛勤已长久,珠泪纷落挂双目丈夫远去独啼哭。 少妇孤单住城南泪下凄伤欲断肠,远征军人驻蓟北依空仰望频回头。 边境飘渺多遥远怎可轻易来奔赴,绝远之地尽苍茫更是人烟何所有。 杀气春夏秋三季腾起阵前似乌云,一夜寒风声声里如泣更声惊耳鼓。 互看白刃乱飞舞夹杂着鲜血纷飞,从来死节为报国难道还求著功勋? 你没看见拼杀在沙场战鬭多惨苦,现在还在思念有勇有谋的李将军。

注释

燕歌行: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曹丕、萧绎、庾信所作,多为思妇怀念征夫之意。 张公:指张守珪,开元二十三年因与契丹作战有功,拜辅国大将军兼御史大夫。 汉家:借指唐朝。 烟尘:战地的烽烟和飞尘,此指战争警报。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五月,契丹及奚族叛唐,此后唐与契、奚之间战事不断。 汉将:指张守珪将领。 「非常赐颜色」句:破格赐予荣耀。赐,一作「借」。 摐(chuāng)金伐鼓:军中鸣金击鼓。摐金,敲锣。 榆关:山海关。 逶迤:曲折行进貌。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县北。此借指东北沿海一带。 尉:武官,官阶次于将军。 羽书:羽檄,插有羽毛的紧急军事文书。 瀚海:大沙漠。 单于:秦汉时匈奴君主的称号,此指敌酋。 猎火:狩猎时所举之火。 狼山:阴山山脉西段,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此外借瀚海、狼山泛指当时战场。 凭陵:逼压、凭信威力侵凌别人。 穷秋:深秋。 腓(féi):一作「衰」,病,枯萎。隋·虞世基《陇头吟》:「穷秋塞草腓,塞外胡尘飞。」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句:一写主帅受皇恩而轻敌;一写战士拼死苦战也未能冲破敌人的包围。常轻敌,一作「恒轻敌」。 铁衣:借指将士。《木兰辞》:「寒光照铁衣」。 玉箸:即玉筯、玉筷,白色的筷子,借喻眼泪,這里指思妇的泪水如注。刘孝威《独不见》:「谁怜双玉箸,流面复流襟。」 城南:长安住宅区在城南,故云。沈佺期《独不见》:「丹凤城南秋夜长。」 蓟北:蓟州、幽州一带,今河北省北部地区。此泛指东北战场。 边庭飘飖(yáo):一作「边风飘飘」,指形势动荡、险恶。 那可度:一作「那可越」。 绝域:更遥远的边陲。 苍茫:一作「苍黄」。 更何有:一作「何所有」,更加荒凉不毛。 三时:早、午、晚。一作「三日」。 阵云:战云。 寒声:一作「寒风」。 血纷纷:一作「雪纷纷」、一作「徒纷纷」。 刁斗:古代军中煮饭用的铜锅,夜里可用作巡更敲击报时的铜器。 李将军:指李广。善用兵,爱惜士卒,守右北平,匈奴畏之不敢南侵,称为飞将军。事见《史记·李将军传》。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此诗主要是揭露主将骄逸轻敌,不恤士卒,致使战事失利。全篇大体可分四段:首段八句写出师。其中前四句说战尘起于东北,将军奉命征讨,天子特赐光彩,已见得宠而骄,为后文轻敌伏笔;后四句接写出征阵容。旌旗如云,鼓角齐鸣,一路上浩浩荡荡,大模大样开赴战地,为失利时狼狈情景作反衬。第二段八句写战鬭经过。其中前四句写战初敌人来势凶猛,唐军伤亡惨重,后四句说至晚已兵少力竭,不得解围。第三段八句写征人,思妇两地相望,重会无期。末段四句,两句写战士在生还无望的处境下,已决心以身殉国;两句诗人感慨,对战士的悲惨命运深寄同情。全诗气势畅达,笔力矫健,气氛悲壮淋漓,主旨深刻含蓄。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唐汝询《唐诗解·卷十六》:言烟尘在东北,原非犯我内地,汉将所破特馀寇耳。盖此辈本重横行,天子乃厚加礼貌,能不生边衅乎? 王夫之《唐诗评选》:词浅意深,铺排中即为讽刺。此道自「三百篇」来,至唐而微,至宋而绝。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高适介绍和高适诗词大全

诗人:高适

高适,字达夫、仲武,汉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渤海县,世称高常侍。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
复制作者 高适
猜您喜欢

送姜君之衡山令

形式:

尔去神明宰,青山治不难。 祝融天一线,石柱雨千盘。 雁自南荒尽,凫还北极看。 中台今太史,应识汉郎官。

复制 王世贞 《送姜君之衡山令》

正月八日城西访徐尚宝出使还

形式:

遇尔城西陌,初停四牡驰。 乍晴为榖日,今雨正瓜时。 暝色过谈易,春泥策蹇迟。 畏闻乡井事,群盗乱如丝。

复制 王世贞 《正月八日城西访徐尚宝出使还》

访汝厚善果寺

形式:

客居兰若远,为尔特相寻。 宦迹容颜在,离怀鬓发深。 暮生高殿角,春入古槐阴。 更有弥天话,能淹不住心。

复制 王世贞 《访汝厚善果寺》

春日郊游有怀于鳞

形式:

春甸堪吟醉,何妨藉草留。 醉扶天地语,吟压古今愁。 钜鹿山层去,卢龙日乱流。 将心向谁剖,真觉此生浮。

复制 王世贞 《春日郊游有怀于鳞》

赠魏顺甫

形式:

此道榛芜日,谁当草昧才。 用专愁鹘视,心远钓鳌回。 狂简缘吾得,声名舍众裁。 须令屈宋后,岳色重崔嵬。

复制 王世贞 《赠魏顺甫》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