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 · 上兰州守

云雷天堑,金汤地险,名藩自古皋兰。营屯绣错,山形米聚,襟喉百二秦关。鏖战血犹殷。见阵云冷落,时有雕盘。静塞楼头,晓月依旧玉弓弯。
看看定远西还。有元戎阃令,上将斋坛。区脱昼空,兠零夕举,甘泉又报平安。吹笛虎牙间。且宴陪珠履,歌按云鬟。招取英灵,毅魂长绕贺兰山。

译文及注释


注释

金汤:金属造的城,沸水流淌的护城河。形容城池险固。《汉书·蒯通传》:「必将婴城固守,皆为金城汤池,不可攻也。」 唐·颜师古注:「金以喻坚,汤喻沸热不可近。」 名藩:地方重镇。《晋书·王国宝传》:「时王恭与殷仲堪并以才器,各居名藩。」 皋兰:山名。在今 甘肃省 兰州市 南。《汉书·霍去病传》:「转战六日,过 焉支山 千有馀里,合短兵鏖皋兰下。」 营屯:驻军营寨;驻防军。 喉襟:喻要害之地。《晋书·石勒载记上》:「邺有三台之固,西接平阳,四塞山河,有喉衿之势。」 定远:东汉班超立功西域,封定远侯。后人称为班定远。 定远为其省称。 区脱:匈奴语。指汉时与匈奴连界的边塞所立的土堡哨所。《汉书·苏武传》:「区脱捕得云中生口。」 唐·颜师古注引东汉·服虔曰:「区脱,土室, 胡儿所作以候汉者也。」一说指双方都管辖不到的边境地带。王先谦补注引沈钦韩曰:「区脱犹俗之边际, 匈奴与汉连界,各谓之区脱」。后亦泛称边境哨所。 兠铃:笼子。《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与魏王博,而北境传举烽。」南北朝·裴骃《集解》引汉·文颖曰:「作高木橹,橹上作桔槔,桔槔头兠零,以薪置其中,谓之烽。」《后汉书·光武帝纪下》:「修烽燧」 唐·李贤注引《广雅》:「兠零,笼也。」 甘泉:宫名。故址在今陕西淳化西北甘泉山。本秦宫。 汉武帝增筑扩建,在此朝诸侯王,飨外国客;夏日亦作避暑之处。《三辅黄图·甘泉宫》:「一曰云阳宫…… 始皇二十七年作甘泉宫及前殿,筑甬道自咸阳属之。汉武帝建元中增广之。周回一十九里,中有牛首山,望见长安城 。」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邓千江,金代词人,初不知名。后在金初张太慰镇西边时,有一士人邓千江者,献一乐章《望海潮》云云,太尉赠以白金百星,其人犹不惬意而去。(据刘祁《归潜志》)遂一举成名,奠定其在金词坛中的地位。 全词歌颂戍边将帅的英雄业绩和以苦为乐的乐观主义精神,词句豪迈雄浑,有气慨。开首「云雷天堑」三句,显示边塞的雄伟。词以兰州古城险固处落笔,「云雷天堑,金汤地险」,凭借水气如云,水势如雷的黄河天堑,再加之金城汤池的古城,一句藩古城更显稳固。「营屯绣错」三句,「绣错」出自《战国策·秦策》「秦韩之地,形相错如绣。」「米聚」出于《东观汉记》中马援劝光武伐隗嚣,「聚米为山川地势,上曰,虏在吾目中矣。」「百二秦关」语见《史记·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带山河之险,悬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三个典故形象地描绘边疆战场的场面,并表达边疆战士守卫雄关的自豪感情。「鏖战血犹殷」以下五句,描写激战后的战场萧杀的扬面,但词人巧辟蹊径,不写两军对峙的正面交锋,而是渲染战后特有的气氛。「鏖战血犹殷」战守之惨烈历历在目,可以想见,战后沙场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更可见到的是战场烟云惨渗的天空,食血肉的烈雕盘旋,贪馋地注视遍地尸骨。而「楼头晓月」虽异常明亮,但它那弯弯的如玉弓般地形状提醒着人们虽鏖战已结束,边塞已寂静,而敌人的进攻时刻会打响。这五句写大动荡后的静景,但静中有动,表现边关的战争状态。 下片赞颂守边将帅的功绩。「看看」二句,词语平常而气势不同。「定远西还」中的定远指东汉定远候班超出使西域。既歌颂定远候的功绩又暗赞张太尉守边的功绩。「有元戎」两句,引用两个典故。「元戎阃命」,《史记》载冯唐在汉文帝前替云中守魏尚辩解时说,古代帝王委将军以重任,将行,「跪而推毂,曰:「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阃指门坎,意指份内份外。「上将斋坛」也出于《史记》,曰:萧何荐韩信于刘邦,须拜为大将,言:「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用此二典故,一则说明边疆将帅责任之重,二则以魏尚和韩信力赞张太尉超群绝伦的将帅之才。「区脱昼空」三句。「区脱」匈奴语,指边疆哨所,此指西夏营垒。「兠零」,代指烽火。这三句以具体的边疆平安无事的场事,称述张太尉守城敌不敢侵的功绩。「吹笛」三句,「吹笛」用杜牧「成楼吹笛虎牙闲「诗句形容将士的悠闲自得的场面。羌笛悠悠,歌舞升平,觥筹交错间显出边疆的安宁。「招取英灵」二句,欢快安宁的场面不由使人想起为守卫边陲血洒疆场的战士,于是以祭奠烈士英灵,赞颂烈士的丰功伟绩,又寄托无限哀恶,并流露出将士们的千古英名将永远与贺兰山同存的乐观精神作为词的结尾。 全词读后,豪气极生。写景物赞叹了军营的雄伟,军旅的豪壮;写战场,不见刀光剑影,但见战后英姿;写将帅,不言将帅英豪,而言可比魏韩;写激情,虽有举杯同庆,又有凛然豪情。全词一气贯通,铮铮有力,更显雄豪风格。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邓千江《望海潮》,可与苏子瞻《百字令》、辛幼安《摸鱼儿》相颉。 明·杨慎《词品》:金人乐府,称邓千江《望海潮》为第一。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邓千江

金初士子(刘祁《归潜志》),临兆(今属甘肃)人,生卒年不详。词存《望海潮·上兰州守》(题一作「献张六太尉」)一首,见《中州乐府》。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评此词「可与苏子瞻《百字令》、辛幼安《摸鱼儿》相颉......
复制作者 邓千江
猜您喜欢

超览亭

形式:

翠微深处著亭台,抖擞红尘双眼开。 岚影剩添杯色好,泉声不带市喧来。 竹间啼鸟破山寂,天际孤舟界浪回。 占断鹞峰无限景,何妨杖屦日徘徊。

复制 周牧 《超览亭》

资圣寺

形式:

点点晴光滴翠岚,参天松干影毵毵。 穿云日阅客十数,汲水时闻僧两三。 俗子绕登山勒马,禅心常共丹同龛。 烹茶汲取盈瓯雪,一味清霜齿颊寒。

复制 周牧 《资圣寺》

赠汪孝子

形式:

刻木为亲古亦稀,汪生天性自无违。 十年奉养如生日,回视丁兰更有辉。

复制 孟益 《赠汪孝子》

太虚观

形式:

骨化黄金鹤化胎,仙翁轻举出尘埃。 石幢云锁水常在,玉马星驰炼未回。 绿草晚烟梅雨发,朱藤馀萼麦风开。 丹泉长活芙蓉死,会买张山卜筑来。

复制 周绛 《太虚观》

再宿次前韵

形式:

重来端复解征鞍,清夜溪风六月寒。 欲写经行二年事,平林须入画图看。

复制 周焘 《再宿次前韵》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