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鼠

本草纲目 · 虫部 · 蝼蛄

释名 蟪蛄、天蝼、蝼蝈、仙姑、石鼠、梧鼠、土狗。 气味 咸、寒、无毒。 主治 水肿病(腹满,喘急,不能安卧)。用蝼蛄五枚,焙干为末,饭前用开水送服一钱,以小便通畅为效,有人加甘遂末一钱、商陆汁一匙,忌盐一百日。又方:不便不通者,用蝼蛄下截焙研,水磁服半钱,立通。又方:用蝼蛄一个、葡萄心七个,捣烂,露一领先,晒干,共研为末,酒送服。又方:夏季收集蝼蛄阴干,分头、腹、尾,焙过收存,治上身水肿,用头末七个;治身体中部水肿,用腹末七个;治下身水肿,用尾末七个,饭前服,酒送下。 大腹水肿。用蝼蛄炙热,每天吃十个。又方:用大戟、芫花、甘遂、大黄各三钱,共研为末。以蝼蛄七个,加捣烂的葱,在新瓦上焙干,去掉翅足,每个剪作左右两半。退左侧水肿时,即以虫的左侧七片焙研加上述的药末二钱,黎明时,用淡竹叶、天门冬煎激发调服。三天后,照这种方法服虫的右侧七片。 鼻消水(头面乳肿较重)。用蝼蛄一个。轻粉二分半,共研为末,每次取少计,入鼻中,以黄水出尽为效。 石淋用痛。用蝼蛄七个、盐二两,在新瓦上焙干,研为末。每服一匙,温酒送下。 大小便不通。用蝼蛄、蜣螂各七个,男取虫头,女取虫身,瓦上焙焦,研为末。以樗皮煎汁送服。极效。 胞衣不下。用归蝼蛄一个,水煎开二十次,灌入即下。 牙齿疼痛。用蝼蛄一个,裹旧糟中,湿纸包好煨焦,去糟,研末敷患处。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虫部 · 蝼蛄》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虫部 · 蝼蛄》
类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立夏

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蝼蝈鸣。蝼蝈,小虫,生穴土中,好夜出,今人谓之土狗是也;一名蝼蛄,一名石鼠,一名螜【音斛】,各地方言之不同也。《淮南子》曰:蝼蝈鸣,邱螾出,阴气始而二物应之。《夏小正》:三月螜则鸣是也。且有五能,不能成一技:飞不能过屋;缘不能穷木;泅不能渡谷;穴不能覆身;走不能先人。故《说文》称鼫为五技之鼠。《古今注》又以蝼名鼫,鼠可知。《埤雅》《本草》俱以为臭虫,陆德明、郑康成以为蛙,皆非也。 蚯蚓出。蚯蚓即地龙也【一名曲蟺】,《历解》曰:阴而屈者,乘阳而伸见也。 王瓜生。《图经》云:王瓜处处有之,生平野、田宅及墙垣,叶似栝楼、乌药,圆无丫缺,有毛如刺,蔓生,五月开黄花,花下结子如弹丸,生青熟赤,根似葛,细而多糁,又名土瓜,一名落鸦瓜,今药中所用也。《礼记》郑元注曰:即萆挈。《本草》作菝葜,陶隐居以辨其谬,谓菝葜自有本条,殊不知王瓜亦自有本条,先儒当时如不检书而谩言者,可笑。
收藏 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立夏》
复制 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立夏》
类型:

神农本草经 · 下品 · 虫鱼部 · 蝼蛄

两汉 : 无名氏
味咸寒。 主产难,出肉中刺(《御览》作刺在肉中),溃痈肿,下哽噎(《御览》作咽),解毒,除恶创。一名蟪蛄(《御览》作蟪蛄),一名天蝼,一名(榖禾易为上丿下虫)。夜出者良,生平泽。 《名医》曰:生东城,夏至取,暴干。 案《说文》云:蠹,蝼蛄也,蝼,蝼蛄也,姑,蝼蛄也。《广雅》云:炙鼠,津姑,蝼蜮,蟓蛉,蛞蝼,蝼蛄也,《夏小正》云:三月(榖禾易为上丿下虫)则鸣,(榖禾易为上丿下虫),天蝼也,《尔雅》云:(榖禾易为上丿下虫),天蝼,郭璞云:蝼蛄也。《淮南子》时则训云:孟夏之月,蝼蝈鸣,高诱云:蝼,蝼姑也,方言云:蛄诣,谓之杜格,蝼蛞,谓之蝼蜂,或谓之蟓蛉,南楚谓之杜狗,或谓之(虫昏)蝼。陆玑诗疏云:本草又谓蝼蛄为石鼠,今无文。
收藏 无名氏《神农本草经 · 下品 · 虫鱼部 · 蝼蛄》
复制 无名氏《神农本草经 · 下品 · 虫鱼部 · 蝼蛄》
类型:

北楼道中次前溪韵

寒花夹路向边城,云里楼台粉堞明。 到处长看霜树色,无时不听野泉声。 松间石鼠冲人散,雨后山鸡绕涧鸣。 最喜秋来烽火少,题诗终日只闲行。
收藏 杨巍《北楼道中次前溪韵》
复制 杨巍《北楼道中次前溪韵》
类型:

入崖口作

萦纡塞水赴山溪,雾敛高峰秋色凄。 仙境直攀千级磴,雄关谁藉一丸泥。 嘬榛石鼠如飞掷,隐叶山禽不住啼。 灵囿天成教习武,往来每为驻骢蹄。
收藏 弘历《入崖口作》
复制 弘历《入崖口作》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