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仁政

陷虏歌

德祐初年腊月二,逆臣叛我苏城地。 城外荡荡为丘墟,积骸飘血弥田里。 城中生灵气如蛰,与贼为徒廿六日。 蚩蚩横目无所知,低面卖笑如相识。 彼儒衣冠谁家子,靡然相从亦如此。 不知平日读何书,失节抱虎反矜喜。 有粟可食不下咽,有头可断容我言。 不忍我家与国同休三百十六年,阅历凡几世,忠孝已相传。 足大宋地,首大宋天。 身大宋衣,口大宋田。 今弃我三十五岁父母玉成之身,一旦为氓受虏廛。 我忆我父教我者,日夜滴血哭成颠。 我有老母病老病,相依为命生馀生。 欲死不得为孝子,欲生不得为忠臣。 痛哉擗胸叫大宋,青青在上宁无闻。 自古帝王行仁政,唯有我朝天子圣。 老天高眼不昏花,盍拯下土苍生命。 忍令此贼恣杀气,颠倒上下乱纲纪。 厥今帝怒行天刑,一怒天下净如洗。 要荒仍归禹疆土,四海草木沾新雨。 应容隐者入深密,岁收芋栗供母食。 对人有口不肯开,面仰虚空双眼白。
收藏 郑思肖《陷虏歌》
复制 郑思肖《陷虏歌》
类型:

孟子 · 第三卷 · 公孙丑上 · 第一节

孟子
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 孟子曰:“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或问乎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曾西蹙然曰:‘吾先子之所畏也。’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予于管仲?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尔何曾比予于是?’” 曰:“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 曰:“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管仲、晏子犹不足为与?” 曰:“以齐王,由反手也。” 曰:“若是,则弟子之惑滋甚。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犹未洽于天下;武王、周公继之,然后大行。今言王若易然,则文王不足法与?” 曰:“文王何可当也?由汤至于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天下归殷久矣,久则难变也。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纣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皆贤人也,相与辅相之,故久而后失之也。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然而文王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今时则易然也。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而齐有其地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收藏 孟子《孟子 · 第三卷 · 公孙丑上 · 第一节 》
复制 孟子《孟子 · 第三卷 · 公孙丑上 · 第一节 》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