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者

《溪南词》序

予少习为词,每以欧晏秦黄为正风,最后读南宋诸家词,乃知能摆落故态而意气跌宕者,惟陆务观为善,能自道其与驰骋上下者,庶几子瞻、幼安其人乎?而务观自序乃云“少有所为,晚而悔之,然犹未能止者,何也?岂非乐府歌谣之变固,非此不足以抒永言,发逸思耶。”吾友艾庵黄子,于文笔无所不工,少为诗馀,颇有工妙之致。年来纵笔为词,嶔崎历落,洋洋洒洒,有不知其然而然者,余以为非渭南老人不能如此超逸独至也。嗟乎,词虽小道,本乎性情,中乎音节,固有系乎时与遇者焉。方黄子少时,故有闺房之好,自相唱和,所着小诗流传里巷间,无不述为佳事。既而偕其季弟初子与余辈数人常为文酒之会,单词小令,悉被管弦。笔墨所至,皆有低徊宛转之思,斯时也亦可谓极人间之快意矣。未几而登上第,佐西曹,此乐既不可得,而又以清赋之累与余等共遭放废。艾庵遂寄迹戴溪之南,小妻稚子,优游卒岁,机杼之声,与弦诵时相间也。暇则从野夫牧子,较量晴雨,闲为小词,冲胸而出,矢口而成,一再行吟,浩浩乎如出金石,自以为钧天广乐,不过如是,此岂务观所云“渔歌菱唱,不能自止者欤。”昔唐季花间诸集,流宕可喜,而务观则谓士大夫无聊所寄,世有能知艾庵者,诵其词而想见其意,勿以为仅出于无聊焉,斯可矣。
收藏 黄永《《溪南词》序》
复制 黄永《《溪南词》序》
类型:

上巳日崔侍御招饮东郊同刘太常涉河游览时李太仆王给谏病不能从侍御索诗戏成二十韵

三月天正和,良辰当上已。 有客期修禊,招携几知己。 连辔出东郊,顿觉异城市。 高亭何岿然,磐石下碨礧。 野旷天欲低,雨过林如洗。 极目众峰青,入座群芳紫。 林鸟惊窥人,睍睆良可喜。 春光倏强半,好景能复几。 当杯且莫辞,不见王与李。 感此三叹息,浮白更酌醴。 欲济无方舟,肩舆涉河水。 水上敞高轩,孤峙河之涘。 轩侧闻流泉,可以漱醉齿。 何处送行人,笙歌乱人耳。 行者君自行,止者吾仍止。 去住亦何常,悲欢竟谁是。 游览未终竟,斜阳已移晷。 策马怅还归,高兴殊未已。 停杯问主人,何日重来此。
收藏 余继登《上巳日崔侍御招饮东郊同刘太常涉河游览时李太仆王给谏病不能从侍御索诗戏成二十韵》
复制 余继登《上巳日崔侍御招饮东郊同刘太常涉河游览时李太仆王给谏病不能从侍御索诗戏成二十韵》
类型:

止斋记

公受事九郡,务求简靖。其风概严而不猛,待人和而不流。有犯,恻怛以处之,毋贷。故名声莫不闻,每语同僚,曰:「尔来宦途不再,岁经涉万有馀里,游已倦矣!安得幽间之地,葺一容膝之斋,其中惟竹与菊是植,终日燕坐,诚可乐也!」因顾幕从事段从周曰:「子为名其斋。」诸君合辞曰:「公未也。」一笑而罢。他日又谓余曰:「我得斋名矣,举所得,云:『行年六十,官三品,亦是人生合止时,以「止」扁斋可乎?子为我记之』。」余谢曰:「公精力未衰,中外属望,方期大用,膏泽天下,岂容『止』乎?且余不敏,安敢承教?」公笑曰:「子言侈矣,止此,于我为过,敢有他望,以重其过?其毋愧我。」遂不敢复辞,勉为之说。曰:「止之,时义大矣哉,尝考诸艮乾坤之交,三索而艮。一阳居二阴之上,阳动而上进之物,既至于上则止矣。阴者,静也,上止而下静,故为艮。艮者,止也。其象为山,取坤地而隆其上之状,既曰山,又有安重坚实之意,乃所谓『止』也。然止有两义,有止而止者,行而止者。止而止者,时行则行,时止则止。如蹇之险而止、如蒙之坎而止,止其时也。行而止者,谓行其事也,所止者,理而已。如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此即止其所也,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彖曰:『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盖当止而止,既不失其时;当行而止,又皆得其所,其道安得不光明辉显哉?由此观之,止之为义,非特专主辞禄去位,闭门却扫,与高蹈远引,遁世无闷之谓也。历观前人,处止之义不同,有功成名遂,全身远害而止者,有知足不辱,恶盈好谦而止者,有委心乘化,乐天知命而止者,如汉之留侯与二疏及晋之陶渊明是已。是止也固异,夫知进而不知退,既得患失,暨不量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万万也。然皆非圣人之止也,圣人之止何如?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噫!为能尽艮之,止之之道者,其唯圣人乎?孟子不曰:『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又曰:『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公如处止之道,愿以孔子为法,庶无慊于孟氏矣。敢此以为止斋记。至大元年冬十月既望,东平段从周记,吴兴赵孟頫书。」
收藏 赵孟頫《止斋记》
复制 赵孟頫《止斋记》
类型:

陈仲仁止止堂

以我有限景,逐彼无涯知。 失足践畏途,投身试危机。 舟车日奔覆,定无丘与夷。 万古践此辙,嗟我与谁归。 仲仁古静者,怀璧照褐衣。 名途尝一戏,回首羞前非。 心如得坎水,不受狂风吹。 功名忧不免,当复定所之。 请观本无作,今复止者谁。 筑堂市门侧,著书园不窥。 蓬藋深一丈,图书周四围。 时有好事人,载酒问所疑。 攫金奋敏手,倚市夸妍姿。 回光时自照,何者非吾师。
收藏 朱松《陈仲仁止止堂》
复制 朱松《陈仲仁止止堂》
类型:

送杭州进士诗叙

右《登彼公堂》四章,章四句,太守陈公之词也。 苏子曰:士之求仕也,志于得也,仕而不志于得者,伪也。苟志于得而不以其道,视时上下而变其学,曰:吾期得而已矣。则凡可以得者,无不为也,而可乎?昔者齐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孔子善之,曰:「招虞人以皮冠。」夫旌与皮冠,于义未有损益也,然且不可,而况使之弃其所学,而学非其道欤? 熙宁五年,钱塘之士贡于礼部者九人,十月乙酉,燕于中和堂,公作是诗以勉之曰:流而不返者,水也,不以时迁者,松柏也;言水而及松柏,于其动者,欲其难进也。万世不移者,山也,时飞时止者,鸿雁也;言山而及鸿雁,于其静者,欲其及时也。公之于士也,可谓周矣。《诗》曰:「无言不酬,无德不报。」二三子何以报公乎?
收藏 苏轼《送杭州进士诗叙》
复制 苏轼《送杭州进士诗叙》
类型:

溪泉命客

湛泉泉水镜样明,清溪溪水玉似清。 是中风物俱可人,一尘不到世累轻。 诗家者流修水裔,笔头春工不择地。 川君水灵圣得知,争遣酒兵互招致。 泉声似喜嘉客到,㶁㶁琴鸣徐弄操。 两榕伛偻巧逢迎,万竹敲铿当呵导。 清溪忽走间使来,言传号涣驱风雷。 鼻祖校文游览旧,对垒者谁人姓柳。 百年遗事傥可徵,今夕寻盟一杯酒。 客闻斯言但唯唯,熊掌固奇鱼亦美。 赏心乐事古难并,到此如何决行止。 凭栏会意梦非梦,止者静兮流者动。 嗟嗟此水真吾师,去流皆可随所之。 挥手谢泉归路晚,风雨潇潇溪上馆。 明朝收拾入新诗,两处溪泉皆意满。
收藏 徐鹿卿《溪泉命客》
复制 徐鹿卿《溪泉命客》
类型:

陈仲仁止止堂

以我有限景,逐彼无涯知。 失足践畏途,投身试危机。 舟车日奔覆,定无丘与夷。 万古践此辙,嗟我与谁归。 仲仁古静者,怀璧照褐衣。 名途尝一戏,回首羞前非。 心如得坎水,不受狂风吹。 功名忧不免,当复定何之。 请观本无作,今复止者谁。 筑堂市门侧,著书园不窥。 蓬藋深一丈,图书周四围。 时有好事人,载酒问所疑。 攫金奋敏手,倚市夸妍姿。 回光时自照,何者非吾师。
收藏 洪迈《陈仲仁止止堂》
复制 洪迈《陈仲仁止止堂》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