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华经

孟蜀石经传世已希闻程芳林明府藏有左传残本顷偶过茂堂段先生斋适见此册于案头急假归摩娑数日字较唐刻稍小而结体端劲仍不让焉册尾有翁阁学诗跋因追和其韵兼呈段先生

王鳣祥写《莲华经》,绀塔遭劫多飘零。昨年友人携以示,楷法尚有唐仪型。 柰何孟蜀九经刻,残本仅得仇彤廷。芳林先生今贾服,疏解经谊析渭泾。 丰城作令识剑气,获此至宝光晶荧。轻装载归傲廉石,护持千古多神灵。 我闻汲汲访石室,舟中空望蓬莱青。神仙之境不可接,伏生口授音难聆。 前继开成后嘉祐,安得于此分畦町。酉阳斋头今忽睹,如睹天外堕凤翎。 细溯源流叩梗概,一时欲撞洪钟莛。公言武林有一本,夭夭恐鞠心常名。 山谷家中实藏弆,张君亲款嫏嬛扃。我应唯唯挟册走,直判一借酒罄瓶。 归来挑镫数较录,墨采眩目如奔星。文为鲁昭二年传,征南注并雕岭嵤。 六物之占证册府,李君笔记嗤道听。长歌追和纪岁月,后十五载摹轩棂。
收藏 瞿中溶《孟蜀石经传世已希闻程芳林明府藏有左传残本顷偶过茂堂段先生斋适见此册于案头急假归摩娑数日字较唐刻稍小而结体端劲仍不让焉册尾有翁阁学诗跋因追和其韵兼呈段先生》
复制 瞿中溶《孟蜀石经传世已希闻程芳林明府藏有左传残本顷偶过茂堂段先生斋适见此册于案头急假归摩娑数日字较唐刻稍小而结体端劲仍不让焉册尾有翁阁学诗跋因追和其韵兼呈段先生》
类型:

妙法莲华经 ·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

: 释迦牟尼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西晋惠帝永康年中,长安青门敦煌菩萨竺法护者,初翻此经,名《正法华》。东晋安帝隆安年中,后秦弘始,龟兹沙门鸠摩罗什,次翻此经,名《妙法莲华》。隋氏仁寿,大兴善寺北天竺沙门阇那、笈多,后所翻者,同名《妙法》。三经重沓,文旨互陈。时所宗尚,皆弘秦本。自余支品、别偈,不无其流。具如序历,故所非述。 夫以灵岳降灵,非大圣无由开化;适化所及,非昔缘无以导心。所以仙苑告成,机分小大之别;金河顾命,道殊半满之科。岂非教被乘时,无足核其高会!是知五千退席,为进增慢之俦;五百授记,俱崇密化之迹。所以放光现瑞,开发请之教源;出定扬德,畅佛慧之宏略。朽宅通入大之文轨,化城引昔缘之不坠。系珠明理性之常在,凿井显示悟之多方。词义宛然,喻陈惟远。自非大哀旷济,拔滞溺之沉流;一极悲心,拯昏迷之失性。自汉至唐六百余载,总历群籍四千余轴,受持盛者,无出此经。将非机教相扣,并智胜之遗尘;闻而深敬,俱威王之余绩。辄于经首,序而综之。庶得早净六根,仰慈尊之嘉会;速成四德,趣乐土之玄猷。弘赞莫穷,永贻诸后云尔。
收藏 释迦牟尼《妙法莲华经 ·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
复制 释迦牟尼《妙法莲华经 ·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
类型:

妙法莲华经 · 序品第一

: 释迦牟尼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逮得己利,尽诸有结,心得自在。其名曰:阿若憍陈如、摩诃迦叶、优楼频螺迦叶、伽耶迦叶、那提迦叶、舍利弗、大目犍连、摩诃迦旃延、阿冕楼驮、劫宾那、憍梵波提、离婆多、毕陵伽婆蹉、薄拘罗、摩诃拘?罗、难陀、孙陀罗难陀、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阿难、罗侯罗,如是众所知识、大阿罗汉等。
收藏 释迦牟尼《妙法莲华经 · 序品第一》
复制 释迦牟尼《妙法莲华经 · 序品第一》
类型:

病中寄张廷实用杜子美韵

碧玉丈人天性直,长以语人人不识。胸中一部莲华经,江云浩浩江泠泠。 时取黄鹤楼中老铁笛,傍崖吹之,江神敛衽无人听。 安得张乖崖,来分与衡山一半,今日在衡山,为我作粥便是当年事业成。
收藏 陈献章《病中寄张廷实用杜子美韵》
复制 陈献章《病中寄张廷实用杜子美韵》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