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水

凤栖梧 寄东方学道者

天下风光何处好。八水三川,自古长安道。锦树屏山方曲绕。天涯海角谁能到。 既是抛家须早早。云水登程,莫恋闲花草。直至潼关西岳庙。教君廓尔清怀抱。
收藏 丘处机《凤栖梧 寄东方学道者》
复制 丘处机《凤栖梧 寄东方学道者》
类型:

避暑庄严禅院

定里无烦热,吟中达性情。 入林逢客话,上塔接僧行。 八水皆知味,诸翁尽得名。 常论冰井近,莫便厌浮生。
收藏 李洞《避暑庄严禅院》
复制 李洞《避暑庄严禅院》
类型:

和重阳锡宴御制诗

四方无事去,宸豫杪秋来。 八水寒光起,千山霁色开。
收藏 魏谟《和重阳锡宴御制诗》
复制 魏谟《和重阳锡宴御制诗》
类型:

王昭君变文 其三

唐代 : 无名氏
单于传告报诸蕃,各自排兵向北山。 左边尽着黄金甲,右半纷纭似锦团。 黄羊野马捻枪拨,鹿鹿从头吃箭穿。 远指白云呼且住,听奴一曲别乡关。 妾家宫苑住秦川,南望长安路几千。 不应玉塞朝云断,直为金河夜蒙连。 烟●山上愁今日,红粉楼前念昔年。 八水三川如掌内,大道青楼若眼前。 风光日色何处度,春色何时度酒泉? 可●轮台寒食后,光景微微尚不传。 衣香路远风吹尽,朱履途遥蹑镫穿。 假使边庭突厥宠,终归不及汉王怜。 心惊恐怕牛羊吼,头痛生憎乳酪膻。 一朝愿妾为红鹤,万里高飞入紫烟。 初来不信胡关险,久住方知虏塞□。 祁雍更能何处在,只应弩那白云边。
收藏 无名氏《王昭君变文 其三》
复制 无名氏《王昭君变文 其三》
类型:

颂六十二首 其四十四

枢机巧对辩,善诱令心伏。 八水润焦芽,三明启瞽目。 来问各不同,酬答皆芬郁。 冀舍四龙惊,亦除二鼠逼。 意树发空华,心莲吐轻馥。 喻此沧海变,譬彼庵罗熟。 妙智方缛锦,词深同雾縠。 善学乖梵爪,真言异鍱腹。
收藏 道世《颂六十二首 其四十四》
复制 道世《颂六十二首 其四十四》
类型:

东漈柴门歌陈执之侍御席上与思道同赋

瀛海之滨龙门高,万峰回合相腾逃。 歘忽云气随六鳌,沙蟠石走地不毛。 八水东飞漈其下,青天白日风雷号。 蛟龙窟宅掀夜涛,深不可测安可挠。 天吴海若长周遭,丰隆雨师尔所操。 上天下天直顷刻,沾洒后土如流膏。 东海仙人骑赤鲤,翱翔尽决三千水。 下悯浊世意未已,六龙鞭策风云里。 神功一敛容一指,太虚不动民安止。 柴门萧萧水之涘,但见金波堕潭底。 世人不识柱下史,曾进当年圮桥履。 余也青云一畸士,袖中三尺龙之子。 只今濩落甘泥滓,乾坤不交国士耻。 有往必复自此始,惟愿为云逐君起。
收藏 郑善夫《东漈柴门歌陈执之侍御席上与思道同赋》
复制 郑善夫《东漈柴门歌陈执之侍御席上与思道同赋》
类型:

送韩子之秦

怜君迢递去咸东,万古兴亡在眼中。 八水已吞秦旧塞,五云犹绕汉离宫。 貂衣夜拥终南雪,玉勒秋嘶太白风。 珍重寸心休漫许,间从草野识英雄。
收藏 屈大均《送韩子之秦》
复制 屈大均《送韩子之秦》
类型:

六月二十四日抵西安得尹农书

使车轣辘到长安,百二山河立马看。 八水分流三辅阔,五星连影九霄寒。 宾来续赋嗤狂简,札到分金壮羽翰。 一曲秦腔四更角,凉风暂此卸征鞍。
收藏 陈柄德《六月二十四日抵西安得尹农书》
复制 陈柄德《六月二十四日抵西安得尹农书》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