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

颂古四十首 其三

涅槃一路同来往,寸步宁亏达本乡。 鹙子黠儿轻借便,由如哑子吃生姜。 月上女,太无良,不涂红粉自风光。 金锁玄关留不住,百尺竿头信脚行。
收藏 释守珣《颂古四十首 其三》
复制 释守珣《颂古四十首 其三》
类型:

偈颂三十八首 其三十一

钟楼上念赞,床脚下种菜。 不会不自在,会得是障碍。 白狗吃生姜,胡人夜渡关。 若不得流水,还应过别山。
收藏 释如净《偈颂三十八首 其三十一》
复制 释如净《偈颂三十八首 其三十一》
类型:

王良百一诗 其五十六

止痛当归妙,牵牛芍药和。 生姜宜剩使,滑石勿令多。
收藏 徐成《王良百一诗 其五十六》
复制 徐成《王良百一诗 其五十六》
类型:

本草纲目 · 木部 · 厚朴

释名 烈朴、赤朴、厚皮。树名榛,子名逐折。 气味 苦、温、无毒。 主治 脾胃虚损。用厚朴(去皮,切片)、生姜(连皮,切片)二斤,在水五升中同煮干,去姜,焙朴,再以干姜四两、甘草二两,同厚朴一起,在水五升中煮干,去甘草,焙闰、朴为末加枣肉、生姜同煮熟,去姜,把枣内、药末捣匀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汤送下。方中再加熟附子亦可。此方名“厚朴煎丸”。 痰呕逆。饮食不下。用厚朴一两、姜汁炙黄,研为末,每服二匙,米汤调下。 腹前胀满。用厚朴(制)半斤,甘草、大黄各三两,枣十枚,大枳实五枚,桂二两,生姜五两,加水一培,煎成四升,温服八合。一天服三次,呕吐者再加半夏五合。此名“厚朴七物汤”。 气胀心闷,饮食不下,久患不愈。用厚朴以姜汁炙焦后研为末。每服二匙,陈米汤调下,一天服三次。 反胃、下泻。治方同上。 霍乱腹痛。用厚朴(炙)四两、桂心二两、枳实五枚、生姜二两,加水六升,煎取二升,分三次服下。此方名“厚朴汤”。 久痢。用厚朴三两、黄连三两,加水三升,煎成一升,空心细细服下。 大肠干结。用厚朴(生研)、猪脏(煮熟捣烂)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姜水送下。 尿浑浊。用厚朴(姜汁炙)一两、白茯苓一钱,加水、酒各一碗,煎成一碗,温服。 月经不通。有厚朴三两(炙过,切细),加水三升,煎成一升,分二次空心服下。三、四剂之后,即见特效。方中如桃仁、红花亦可。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木部 · 厚朴》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木部 · 厚朴》
类型:

王良百一诗 其八十

筋胀用猪脑,冷药用蛇床。 细辛并稿木,米醋及生姜。
收藏 徐成《王良百一诗 其八十》
复制 徐成《王良百一诗 其八十》
类型:

丁未春五首

道是生姜树上生,不应一世也随声。 暮年受用尧夫语,莫与张程几个争。
收藏 刘克庄《丁未春五首》
复制 刘克庄《丁未春五首》
类型:

本草纲目 · 草部 · 豆蔻

释名 草豆蔻、漏蔻、草果。 气味 (仁)辛、涩、温、无毒。 主治 心腹胀满,气短。用豆蔻一两,去皮,研细。每服半钱,木瓜生姜汤调下。 胃弱呕逆不食。用豆蔻仁二枚、高良姜半两,加水一碗合煮,去渣取汁,再以生姜汁半合倒入,和面粉做成面片,在羊肉汤中煮熟,空腹吃下。 霍乱烦渴。用豆蔻、黄连各一钱半,乌豆五十粒,生姜三片,水煎服。 虚疟自汗不止。用豆蔻一枚,面裹煨熟。连面研细,加平胃散二钱,水煎服。 瘴疟(热少寒多,或单过时冰热。或虚热不寒)。用豆蔻仁、熟附子等分,加水一碗、姜七片、枣一枚,煎至半碗服下。此方名“果附汤”(因豆蔻一名草果)。 赤白带下。用豆蔻(连皮)一枚、乳香一小块,面裹,煨至焦黄,同面一起研细。每服二钱,米汤送下。一天服二次。 脾痛胀满。用豆蔻仁二个,酒煎服。 附方 豆蔻的功用是:除寒、燥湿、开郁、化食。是治疟的要药之一。但如吃得过多,则不免助长脾热。伤肺、损目。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草部 · 豆蔻》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草部 · 豆蔻》
类型:

本草纲目 · 果部 · 胡桃

释名 羌桃、核桃。 气味 (核仁)甘、平、温、无毒。 主治 肾亏溢精。用胡桃肉、白茯苓各四两,附子一枚(去皮切片),与姜汁、蛤粉一起,焙干研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汤送下。 小便频数。用胡桃煨熟,卧时嚼服,温酒送下。 石淋。用胡桃肉一升,细米煮,另煮浆粥一升,一并服下。 痰喘嗽,临卧时嚼服胡桃肉三颗、生姜三惩,喝几口开水,再服胡桃和生姜如上数。次日即可痰消防车嗽止。 老人喘嗽,星卧不得。用胡桃肉(去皮)、杏仁(去皮尖)、生姜各一两,研为膏,加炼蜜少许,和丸如弹子大。每卧时嚼服一丸,姜汤送下。 多锒酸物,齿不着力。细嚼胡桃即解。 赤痢不止。有适用桃仁、枳壳各七个,无蛀皂角一个,新瓦上烧存性,研为细末,分作八服。每临卧时一服,二更一服,五更一服,荆芥茶送下。 血崩不止。用胡桃仁五十枚,灯上烧存性,研作一服,空心时以温酒调下。 小肠气痛。用胡桃一术,烧为研末,热酒送服。 一切痈肿(未成脓者)。用胡桃十个,煨熟去壳,加槐花一两,研末捣匀,热酒调服。 小儿头疮。用胡桃和皮,灯上烧存性盖碗中出火毒后,加轻粉少许,调生油涂,几次即愈。 火烧成疮。用胡桃仁烧黑研敷。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果部 · 胡桃》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果部 · 胡桃》
类型:

本草纲目 · 谷部 · 糟

释名 名粕。 气味 酒糟:甘、辛、无毒。 大麦醋糟:酸、微寒、无毒。 干饧糟:基、温、无毒。 主治酒糟: 手足皲裂。用酒糟、狸油、姜汁盐等分,研烂,炒热搽患处裂肉甚痛,但不久即合口,再搽数次,冻伤即愈。 鹤膝风。用酒糟四两、肥皂荚一个(去子)、硭硝一两、五味子一两、砂糖一两、姜汁半瓶,研匀,每日涂搽。加一点烧酒更好。 打伤青肿。用湿纸铺伤处。纸上厚摊一块捣烂的酒糟(先烧过),过一阵,痛处如蚁行,热气上升,肿即消散。 大麦醋糟:气滞风雍、手背脚膝痛。炒热布裹熨,三、两换可愈。 干饧糟: 反胃、呕吐不止。用干饧糟六两、生姜四两,是捣作饼,或焙或晒,加炙甘草末二两,盐少许,煎汤服下。此方“甘露汤”。 脾胃虚弱。用平胃散一斤加干饧糟(炒)二斤半、生姜一斤半、红枣三百个(煮取肉,焙干),一起研为末,逐日煎汤服。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谷部 · 糟》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谷部 · 糟》
类型:

本草纲目 · 虫部 · 蚯蚓

释名 蜮蚓、劬闰、坚蚕、阮善。 气味 咸寒、无毒。 主治 伤寒热结。用大蚓半斤,去泥,以人尿煮汁饮服。或以生蚓绞汁服亦可。 诸疟烦热。用生蚯蚓四条,洗净,研如泥,加生姜汁少许,薄荷汁少许,蜜一匙,水调服。 小便不通。和蚯蚓捣烂,浸水中,滤取浓汁半碗服下,立通。 老人尿闭。用蚯蚓、茴香等分,捣汁饮服。即愈。 小儿急惊。用生蚯蚓一研烂,加五福化毒丹一丸,同研。以薄荷汤少许化五。此方名“五福丸” 小儿慢惊。用乳香半钱、胡粉一钱,研匀,加活蚯蚓捏去土,捣烂,和药做成丸子,如麻子大。每服七至十五丸,葱白煎汤送下。此方名“乳香丸” 小儿阴囊肿大。用蚯蚓连土为末,调唾液敷涂。 手足肿痛欲断。用蚯蚓三升、加水五升,绞汁二升半,服下。 风热头痛。用蚯蚓炒过,研细,加姜汁、半夏饼、赤茯苓,各药等分为末。每取三分至五分,以生姜荆芥汤送服。 偏正头痛。用蚯蚓(去土,焙干)、乳香,等分为末。每取三分作纸捻烧出烟,以鼻嗅入。 风赤眼痛。用蚯蚓十条,炙为末,每服三钱,茶送下。 齿缝出血用蚯蚓末、枯矾各一钱,麝香少许,研匀,搽患处。 木舌肿满。用蝗蚓一条擦盐化出水,涂舌上。肿满渐消。 咽喉肿痛。不能下食。用蚯蚓十四条捣烂,涂喉外,另以一条着盐化水,加蜜少许内服。 鼻中息肉。用蚯蚓(炒)一分、皂荚一挺,共研为末,调蜜涂患处,清水滴尽即愈。 耳出脓。用生蚯蚓、釜上墨、生猪油,等分研匀,加葱汁作成挺子,棉裹塞耳内,又方:用蚯蚓研末吹耳内。 耳中耵聍干结不出。用蚯蚓包在葱叶,中,取化出来的水滴耳令满。灵敏次之后,即可把干结物挑出。 瘰疬溃烂。先用荆芥根上段煎汤温洗,在疮破紫黑处,针刺去血,再洗三、四次,然后用黎明时收集的确良蚯蚓一把,放炭火上烧红为末。每一匙加乳香、没药、轻粉各半钱,穿山甲九片,炙为末,调油敷涂患处。用特效。 阳症脱肛。用荆芥、生姜煎汤洗患处后,即取蚯蚓(去土)一两面三刀、相硝二钱研为末,调油敷涂。 对口毒辣疮(已出脓者)。用韭地蚯蚓捣烂,凉水调匀敷涂。每天换药三、四次。 口舌糜疮。用蚯蚓、吴茱萸研为末,调醋和生面涂足心,有效。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虫部 · 蚯蚓》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虫部 · 蚯蚓》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