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氏

送守宁道人

报恩席止三千众,钱氏庵头六尺床。 今日道人无旧梦,闭门打睡不开堂。
收藏 周紫芝《送守宁道人》
复制 周紫芝《送守宁道人》
类型:

赠钱季梁进士省觐归寿其太夫人八十

高皇手提三尺剑,坐麾四海如委翎。 凌烟功成赐铁券,诏谓宇内求真形。 钱王古铁渔人得,紫绣遍蚀波涛腥。 熟看带砺隐玄玉,金书细镂鱼龙青。 二百年来治平久,钱氏子孙多壮丁。 君今蔚起观沧溟,鼍精再钟罗刹灵。 丰眉修干照冰雪,玄言五千合典刑。 遂令天下望笔迹,一语出口如真经。 时来欻与风云会,手掣紫电开青萍。 名成进士拂衣出,要与吾道争震霆。 太行白云常在眼,东下扁舟不可转。 手持瑶草身彩衣,直向阶前学娇蹇。 高堂老慈含笑看,锦帔素发颜如丹。 捧檄始知毛义喜,牵舆绝胜潘岳欢。 牛心龙炙百拜献,宝幄兽炉开寿宴。 羊酒争驰里门入,左右共识宾朋羡。 男儿得意岂有穷,有官不用三千钟。 但愿子贵母长健,承颜数上金花封。 钱氏忠孝古有语,吁嗟盛事今再逢。 吁嗟盛事今再逢,得不尽孝兼尽忠。
收藏 杨承鲲《赠钱季梁进士省觐归寿其太夫人八十》
复制 杨承鲲《赠钱季梁进士省觐归寿其太夫人八十》
类型:

渡江后舟中及初到家作八首 其三

贺我生还预有诗,诗家古义孰如兹。 徐卿二子成名日,钱氏一翁归老时。 款款故应怜久别,匆匆犹足慰相思。 只惭筋力难为礼,来往初非论报施。
收藏 查慎行《渡江后舟中及初到家作八首 其三》
复制 查慎行《渡江后舟中及初到家作八首 其三》
类型:

宿浦江钱氏山居

乔木苍然者,如君有几家。 安居忘岁月,适意在烟霞。 对客开春酒,当门扫落花。 万方从战伐,全不废生涯。
收藏 汪广洋《宿浦江钱氏山居》
复制 汪广洋《宿浦江钱氏山居》
类型:

西湖梦寻 · 卷五 · 西湖外景 · 镇海楼

镇海楼旧名朝天门,吴越王钱氏建。规石为门,上架危楼。楼基垒石高四丈四尺,东西五十六步,南北半之。左右石级登楼,楼连基高十有一丈。元至正中,改拱北楼。明洪武八年,更名来远楼,后以字画不祥,乃更名镇海。火于成化十年,再造于嘉靖三十五年,是年九月又火,总制胡宗宪重建。楼成,进幕士徐渭曰:“是当记,子为我草。”草就以进,公赏之,曰:“闻子久侨矣。”趋召掌计,廪银之两百二十为秀才庐。渭谢侈不敢。公曰:“我愧晋公,子于是文,乃遂能愧湜,倘用福先寺事数字以责我酬,我其薄矣,何侈为!” 渭感公语,乃拜赐持归。尽橐中卖文物如公数,买城东南地十亩,有屋二十有二间,小池二,以鱼以荷;木之类,果木材三种,凡数十株;长篱亘亩,护以枸杞,外有竹数十个,笋迸云。客至,网鱼烧笋,佐以落果,醉而咏歌。始屋陈而无次,稍序新之,遂领其堂曰“酬字”。 徐渭《镇海楼记》: 镇海楼相传为吴越钱氏所建,用以朝望汴京,表臣服之意。其基址、楼台、门户、栏楯,极高广壮丽,具载别志中。 楼在钱氏时,名朝天门。元至正中,更名拱北楼。皇明洪武八年,更名来远。时有术者病其名之书画不祥,后果验,乃更今名。火于成化十年,再建于嘉靖三十五年,九月又火。予奉命总督直浙闽军务,开府于杭,而方移师治寇,驻嘉兴,比归,始与某官某等谋复之。人有以不急病者。予曰:“镇海楼建当府城之中,跨通衢,截吴山麓,其四面有名山大海、江湖潮汐之胜,一望苍茫,可数百里。民庐舍百万户,其间村市官私之景,不可亿计,而可以指顾得者,惟此楼为杰特之观。至于岛屿浩渺,亦宛在吾掌股间。高翥长骞,有俯压百蛮气。而东夷之以贡献过此者,亦往往瞻拜低回而始去。故四方来者,无不趋仰以为观游的。如此者累数百年,而一旦废之,使民若失所归,非所以昭太平、悦远迩。非特如此已也,其所贮钟鼓刻漏之具,四时气候之榜,令民知昏晓,时作息,寒暑启闭,桑麻种植渔佃,诸如此类,是居者之指南也。而一旦废之,使民懵然迷所往,非所以示节序,全利用。 且人传钱氏以臣服宋而建,此事昭著已久。至方国珍时,求缓死于我高皇,犹知借Α事以请。诚使今海上群丑而亦得知钱氏事,其祈款如珍之初词,则有补于臣道不细,顾可使其迹湮没而不章耶?予职清海徼,视今日务,莫有急于此者。公等第营之,毋浚征于民,而务先以己。”于是予与某官某等,捐于公者计银凡若干,募于民者若干。遂集工材,始事于某年月日。计所构,?石为门,上架楼,楼基垒石,高若干丈尺。东西若干步,南北半之。左右级曲而达于楼,楼之高又若干丈。凡七楹,础百。巨钟一,鼓大小九,时序榜各有差,贮其中,悉如成化时制。盖历几年月而成。始楼未成时,剧寇满海上,予移师往讨,日不暇至。于今五年,寇剧者禽,来者遁,居者慑不敢来,海始晏然,而楼适成,故从其旧名“镇海”。 张岱《镇海楼》诗: 钱氏称臣历数传,危楼突兀署朝天。 越山吴地方隅尽,大海长江指顾连。 使到百蛮皆礼拜,潮来九折自盘旋。 成嘉到此经三火,皆值王师靖海年。 都护当年筑废楼,文长作记此中游。 适逢困鳄来投辖,正值饥鹰自下鞲。 严武题诗属杜甫,曹瞒拆字忌杨修。 而今纵有青藤笔,更讨何人数字酬!
收藏 张岱《西湖梦寻 · 卷五 · 西湖外景 · 镇海楼》
复制 张岱《西湖梦寻 · 卷五 · 西湖外景 · 镇海楼》
类型:

西湖梦寻 · 卷四 · 西湖南路 · 钱王祠

钱镠,临安石鉴乡人,骁勇有谋略。壮而微,贩盐自活。 唐僖宗时,平浙寇王仙芝,拒黄巢,灭董昌,积功自显。梁开平元年,封镠为吴越王。有讽镠拒梁命者,镠笑曰:“吾岂失一孙仲谋耶!”遂受之。改其乡为临安县,军为锦衣军。是年,省茔垄,延故老,旌钺鼓吹,振耀山谷。自昔游钓之所,尽蒙以锦绣,或树石至有封官爵者,旧贸盐担,亦裁锦韬之。 一邻媪九十余,携壶泉迎于道左,镠下车亟拜。媪抚其背,以小字呼之曰:“钱婆留,喜汝长成。”盖初生时,光怪满室,父惧,将沉于了溪,此媪苦留之,遂字焉。为牛酒大陈,以饮乡人;别张蜀锦为广幄,以饮乡妇。年上八十者饮金爵,百岁者饮玉爵。镠起劝酒,自唱还乡歌以娱宾,曰:“玉节还乡兮挂锦衣,父老远近来相随。斗牛光起天无欺,吴越一王驷马归。”时将筑宫殿,望气者言:“因故府大之,不过百年;填西湖之半,可得千年。”武肃笑曰:“焉有千年而其中不出真主者乎?奈何困吾民为!”遂弗改造。宋熙宁间,苏子瞻守郡,请以龙山废祠妙音院者,改为表忠观以祀之。今废。明嘉靖三十九年,督抚胡宗宪建祠于灵芝寺址,塑三世五王像,春秋致祭,令其十九世孙德洪者守之。郡守陈柯重镌表忠观碑记于祠。 苏轼《表忠观碑记》: 熙宁十年十月戊子,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知杭州军事臣言:“故越国王钱氏坟庙,及其父、祖、妃、夫人、子孙之坟,在钱塘者二十有六,在临安者十有一,皆芜秽不治,父老过之,有流涕者。谨按:故武肃王镠,始以乡兵破走黄巢,名闻江淮。复以八都兵讨刘汉宏,并越州以奉董昌,而自居于杭。及昌以越叛,则诛昌而并越,尽有浙东西之地,传其子文穆王元瓘。至其孙忠献王仁佐,遂破李景兵而取福州。而仁佐之弟忠懿王ㄈ又大出兵攻景,以迎周世宗之师,其后,卒以国入觐。三世四王,与五代相为终始。天下大乱,豪杰蜂起,方是时,以数州之地盗名字者不可胜数,既覆其族,延及于无辜之民,罔有孑遗。而吴越地方千里,带甲十万,铸山煮海,象犀珠玉之富甲于天下,然终不失臣节,贡献相望于道。是以其民至于老死不识兵革,四时嬉游,歌舞之声相闻,至于今不废。其有德于斯民甚厚。皇帝受命,四方僭乱,以次削平。西蜀江南,负其险远,兵至城下,力屈势穷,然后束手。而河东刘氏百战守死,以抗王师,积骸为城,洒血为池,竭天下之力,仅乃克之。独吴越不待告命,封府库,籍郡县,请吏于朝,视去国如传舍,其有功于朝廷甚大。昔窦融以河西归汉,光武诏右扶风修其父祖坟茔,祀以太牢。今钱氏功德殆过于融,而未及百年,坟庙不治,行道伤嗟,甚非所以劝奖忠臣、慰答民心之义也。臣愿以龙山废佛寺曰妙音院者为观,使钱氏之孙为道士曰自然者居之。凡坟庙之在钱塘者,以付自然。其在临安者,以付其县之净土寺僧曰道微。岁各度其徒一人,使世掌之。籍其地之所入,以时修其祠宇,封植其草木。有不治者,县令亟察之,甚者,易其人,庶几永终不堕,以称朝廷待钱氏之意。臣昧死以闻。”制曰: 可。其妙音院赐改名表忠观。 铭曰: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龙飞凤舞,萃于临安。笃生异人,绝类离群。奋挺大呼,从者如云。仰天誓江,月星晦蒙。强弩射潮,江海为东。杀宏诛昌,奄在吴越。金券玉册,虎符龙节。大城其居,包络山川。左江右湖,控引岛蛮。 岁时归休,以燕父老。晔如神人,玉带球马。四十一年,寅畏小心。厥篚相望,大贝南金。五胡昏乱,罔堪托国。三王相承,以符有德。既获所归,弗谋弗咨。先王之志,我维行之。天祚忠孝,世有爵邑。允文允武,子孙千亿。帝谓守臣,治其祠坟。毋俾樵牧,愧其后昆。龙山之阳,岿焉斯宫。匪私于钱,惟以劝忠。非忠无君,非孝无亲。凡百有位,视此刻文。 张岱《钱王祠》诗: 扼定东南十四州,五王并不事兜鍪。 英雄球马朝天子,带砺山河拥冕旒。 大树千株被锦绂,钱塘万弩射潮头。 五胡纷扰中华地,歌舞西湖近百秋。 又《钱王祠柱铭》: 力能分土,提乡兵杀宏诛昌;一十四州,鸡犬桑麻,撑住东南半壁。 志在顺天,求真主迎周归宋;九十八年,象犀筐篚,混同吴越一家。
收藏 张岱《西湖梦寻 · 卷四 · 西湖南路 · 钱王祠》
复制 张岱《西湖梦寻 · 卷四 · 西湖南路 · 钱王祠》
类型:

钱唐遣怀

江风吹浪雨冥冥,云暗春山雾压城。 箭镞不随钱氏没,黍苗还向宋陵生。 海门潮击千年恨,渔浦帆开万里情。 昔日繁华总徂谢,苍茫流水乱蛙鸣。
收藏 刘琏《钱唐遣怀》
复制 刘琏《钱唐遣怀》
类型:

挽钱氏妇联

知耻近勇,虽柔必强,中材犹难,况弱女子; 哿矣富人,哀此茕独,三复斯义,告乡先生。
收藏 沈同芳《挽钱氏妇联》
复制 沈同芳《挽钱氏妇联》
类型:

戏题钱氏铁券三首 其三

纳土归诚本在兹,子孙世守亦其宜。 独怜片铁唐时物,秘宝其将安用之。
收藏 弘历《戏题钱氏铁券三首 其三》
复制 弘历《戏题钱氏铁券三首 其三》
类型:

戏题钱氏铁券三首 其一

长腰十斛换渔人,什袭传贻永世珍。 历数从来曾赐券,问谁终获保其身。
收藏 弘历《戏题钱氏铁券三首 其一》
复制 弘历《戏题钱氏铁券三首 其一》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