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下惠

米元章临智永千文真草帖赞

永之法,妍而婉。 芾之体,峭以健。 马牛其风,神合志通。 彼妍我峭,惟神克肖。 故曰袒裼不浼,夜户不启。 善学柳下惠,莫如鲁男子,芾其知此。
收藏 岳珂《米元章临智永千文真草帖赞》
复制 岳珂《米元章临智永千文真草帖赞》
类型: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省曾录 · 三十九

问:“孟子‘巧力、圣智’之说,朱子云:‘三子力有余而巧不足’。何如?” 先生曰:“三子固有力,亦有巧。巧、力实非两事,巧亦只在用力处,力而不巧,亦是徒力。三子譬如射,一能步箭,一能马箭,一能远箭。他射得到俱谓之力,中处俱可谓之巧。但步不能马,马不能远,各有所长,便是才力分限有不同处。孔子则三者皆长。然孔子之和只到得柳下惠而极,清只到得伯夷而极,任只到得伊尹而极,何曾加得些子?若谓‘三子力有余而巧不足’,则其力反过孔子了。‘巧力’只是发明‘圣、知’之义,若识得‘圣、知’本体是何物,便自了然。”
收藏 王守仁《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省曾录 · 三十九》
复制 王守仁《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省曾录 · 三十九》
类型:

孟子 · 第十四卷 · 尽心下 · 第十五节

孟子
孟子曰:“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非圣人而能若是乎?而况于亲炙之者乎?”
收藏 孟子《孟子 · 第十四卷 · 尽心下 · 第十五节》
复制 孟子《孟子 · 第十四卷 · 尽心下 · 第十五节》
类型:

论语 · 微子篇

: 孔子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太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 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
收藏 孔子《论语 · 微子篇》
复制 孔子《论语 · 微子篇》
类型:

人间词话 · 第四十五则

读东坡、稼轩词,须观其雅量高致,有伯夷、柳下惠之风。白石虽似蝉蜕尘埃,然终不免局促辕下。
收藏 王国维《人间词话 ·  第四十五则》
复制 王国维《人间词话 ·  第四十五则》
类型:

题刘立道都事光尘隐居卷

刘侯天机深,磊落见高致。 夙慕李老聃,云师柳下惠。 大隐城市居,高斋静而閟。 蓬蒿翳环堵,松竹连苍翠。 清江达者流,古色垂篆隶。 载闻光尘训,足示和同义。 东方杂诙谐,梅福称隐吏。 出处俱逃名,俯仰聊玩世。 君今佐大藩,盘错当利器。 兵戈满东南,民力日凋敝。 郎官悲冗员,亦足展经济。 天子需贤良,苍生赖恩惠。 致身庙堂上,论列正治具。 慎勿混薰莸,终须别泾渭。 功成却归来,浊酒还共醉。
收藏 蓝智《题刘立道都事光尘隐居卷》
复制 蓝智《题刘立道都事光尘隐居卷》
类型:

挽李赓芸联

清贫若张君游,悲愤若韩长公,是生平海内闻知,何事盖棺明志节; 遗爱如郑子产,立身如柳下惠,料他年冶南父老,直应洒泪奉烝尝。
收藏 待考《挽李赓芸联》
复制 待考《挽李赓芸联》
类型:

孟子 · 第三卷 · 公孙丑上 · 第九节

孟子
孟子曰:“伯夷,非其君不事,非其友不友。不立于恶人之朝,不与恶人言。立于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推恶恶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焉。是故诸侯虽有善其辞命而至者,不受也。不受也者,是亦不屑就已。柳下惠,不羞污君,不卑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阨穷而不悯。故曰:‘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故由由然与之偕而不自失焉,援而止之而止。援而止之而止者,是亦不屑去已。” 孟子曰:“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与不恭,君子不由也。”
收藏 孟子《孟子 · 第三卷 · 公孙丑上 · 第九节 》
复制 孟子《孟子 · 第三卷 · 公孙丑上 · 第九节 》
类型:

孟子 · 第十卷 · 万章下 · 第一节

孟子
孟子曰:“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与乡人处,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当纣之时,居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伊尹曰:‘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曰:‘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此道觉此民也。’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与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 柳下惠,不羞污君,不辞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阨穷而不悯。与乡人处,由由然不忍去也。‘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故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薄夫敦。 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孔子也。” 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智,譬则巧也;圣,譬则力也。由射于百步之外也,其至,尔力也;其中,非尔力也。”
收藏 孟子《孟子 · 第十卷 · 万章下 · 第一节 》
复制 孟子《孟子 · 第十卷 · 万章下 · 第一节 》
类型:

孟子 · 第十三卷 · 尽心上 · 第二十八节

孟子
孟子曰:“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
收藏 孟子《孟子 · 第十三卷 · 尽心上 · 第二十八节 》
复制 孟子《孟子 · 第十三卷 · 尽心上 · 第二十八节 》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