骤闻

山中闻子规

草深山径马行迟,两岸丰林叫子规。 行客骤闻心独惨,无端忽起故园思。
收藏 郭谏臣《山中闻子规》
复制 郭谏臣《山中闻子规》
类型:

赠别晏成绩懋父太祝

懋甫相门儿,家世踏缨紞。 早年缀官簿,青衫蔚于菼。 本宜多骄矜,不谓锐意敢。 意贪英雄交,一手欲四揽。 偶来滥予会,臂搦首已颔。 酒狞夸胸襟,顶踵都一胆。 壮心羞摧藏,义内喜菹歜。 要言相死从,顾岂苟难斩。 听其自陈论,峭拔不平渐。 要之当一切,固令不黤黯。 忆予少年时,亦自喜黠㶒。 于今老而悔,壮意日凋减。 惜夫相遇迟,君放我已检。 骤闻强大语,若虎饿得啖。 已无相高心,徒有志气感。 春风吹天昏,醉目睨愁惨。 念当相别去,两怀不无黪。 何时重来过,慰我涸辙噞。 唯其去后怀,犹一饱复歉。 幸有西南风,时作寄我椠。
收藏 王令《赠别晏成绩懋父太祝》
复制 王令《赠别晏成绩懋父太祝》
类型:

传习录 · 卷上 · 徐爱录 · 徐爱引言

先生于大学格物诸说,悉以旧本为正,盖先儒所谓误本者也。爱始闻而骇,既而疑,已而殚精竭思。参互错综,以质于先生,然后知先生之说,若水之寒,若火之热,断断乎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者也。先生明睿天授,然和乐坦易,不事边幅。人见其少时豪迈不羁,又尝泛滥于词章,出入二氏之学。骤闻是说,皆目以为立异好奇,漫不省究。不知先生居夷三载,处困养静精一之功,固已超入圣域,粹然大中至正之归矣。爱朝夕炙门下,但见先生之道,即之若易,而仰之愈高。见之若粗,而探之愈精。就之若近,而造之愈益无穷。十余年来,竟未能窥其藩篱。世之君子,或与先生仅交一面,或犹未闻其謦欬,或先怀忽易愤激之心,而遽欲于立谈之间、传闻之说,臆断悬度。如之何其可得也?从游之士,闻先生之教,往往得一而遗二。见其牝牡骊黄,而弃其所谓千里者。故爱备录平日之所闻,私以示夫同志,相与考正之。庶无负先生之教云。门人徐爱书。
收藏 王守仁《传习录 · 卷上 · 徐爱录 · 徐爱引言》
复制 王守仁《传习录 · 卷上 · 徐爱录 · 徐爱引言》
类型:

宿分水

夜枕疑为雨,晓檐还见星。 骤闻成摵摵,熟听乃泠泠。 信矣无不下,况于高建瓴。 此行非绝远,楚粤自相因。
收藏 赵蕃《宿分水》
复制 赵蕃《宿分水》
类型:

宿千岁庵听泉

因爱庵前一脉泉,襆衾来此借房眠。 骤闻将谓溪当户,久听翻疑屋是船。 变作怒声犹壮伟,滴成细点更清圆。 君看昔日兰亭帖,亦把湍流替管弦。
收藏 刘克庄《宿千岁庵听泉》
复制 刘克庄《宿千岁庵听泉》
类型:

自都署步归寓宅(甲午)

幕府绝通谒,散步惟长廊。 枇杷冬始发,雨中送微香。 院落疏逢人,向夕气已苍。 觅句悄隐几,移灯清照床。 朅来亲吏牍,勉强岂所长。 骤闻北方警,寇深徒慨慷。 此邦敌久瞰,狙袭谁得防? 论议多奚为,缓急未可量。 出门望我居,南去五里强。 数日乃一归,儿女迎踉跄。 坐定顾之叹,老我当何乡?
收藏 郑孝胥《自都署步归寓宅(甲午)》
复制 郑孝胥《自都署步归寓宅(甲午)》
类型:

论学示友人杂诗 其一

充塞乾坤惟此理,更无古往更无今。 一腔子是阴阳会,七尺身为天地心。 本是完成宁用补,元来无失不须寻。 此语骤闻如未信,但将此语细沉吟。
收藏 王慎中《论学示友人杂诗 其一》
复制 王慎中《论学示友人杂诗 其一》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