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楼

南歌子 · 钱塘端午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收藏 苏轼《南歌子 · 钱塘端午》
复制 苏轼《南歌子 · 钱塘端午》
类型:

琵琶仙寄姊

时节黄昏,月儿起、乍逗西园芳树。连袂初试轻罗,闲阶共凝伫。春正好、千红万紫,总输却、绿窗妩媚。廿四桥边,十三楼畔,争便难阻。 荡兰舟、箫鼓喧阗,算难把、清游共邻女。多少不言情味,付庭前莺语。吹尽了、游丝万丈,怎便能、绾得飞絮。莫损镜里朱颜,渡江迎汝。
收藏 苏穆《琵琶仙寄姊》
复制 苏穆《琵琶仙寄姊》
类型:

幽梦影 · 序 · 三

张心斋先生,家自黄山,才奔陆海。丹榴赋就,锦月投怀;芍药辞成,敏花作馔。苏子瞻「十三楼外」,景物犹然;杜枚之「廿四桥头」,流风仍在。静能见性,洵哉人我不间而喜瞋不形!弱仅胜衣,或者清虚日来而滓秽日去。怜才惜玉,心是灵犀;绣腹锦胸,身同丹凤。花间选句,尽来珠玉之音;月下题词,已满珊瑚之笥。岂如兰台作赋,仅别东西;漆园著书,徒分内外而已哉! 然而繁文艳语,止才子余能;而卓识奇思,诚词人本色。若夫舒性情而为著述,缘阅历以作篇章,清如梦室之钟,令人猛省;响若尼山之铎,别有深思。则《幽梦影》一书 诚不能已于手舞足蹈、心旷神怡也! 其云「益人谓善,害物谓恶」感仿佛乎外王内圣之言;又谓「律己宜秋,处世宜春」,亦陶溶乎诚意正心之旨。他如片花寸草,均有会心;遥水近山,不遗玄想。息机物外,古人之糟粕不论;信手拈时,造化之精微入悟。湖山乘兴,尽可投囊;风月维潭,兼供挥麈。金绳觉路,宏开入梦之毫;宝筏迷津,直渡文长之舌。以风流为道学,寓教化于诙谐。 为色为空,知犹有这个在;如梦如影,且应做如是观。 湖上晦村学人石庞天外氏偶书。
收藏 石庞《幽梦影 · 序 · 三》
复制 石庞《幽梦影 · 序 · 三》
类型:

萸江秋禊偕诸同社作分得十四寒

新凉宁不胜春阑,觞咏于今仿建安。 二七秋时天气朗,十三楼畔水烟宽。 湔裙岂易当银汉,泛酒犹能托彩翰。 我是樊川旧游客,来迟无复怨花残。
收藏 吴绮《萸江秋禊偕诸同社作分得十四寒》
复制 吴绮《萸江秋禊偕诸同社作分得十四寒》
类型:

浣溪沙 雪夜病起

入室天然恼病禅。 打窗风雨闷吟仙。 归心一点落灯前。 犹有十三楼上酒,可无三百杖头钱。 一年心老一年年。
收藏 洪希文《浣溪沙 雪夜病起》
复制 洪希文《浣溪沙 雪夜病起》
类型:

貂裘换酒 · 重赠

廿四桥头步。听箫声、等闲吹过,良宵三五。偷向十三楼上望,漫掩四围朱户。吹好梦、十年一度。数遍巫山峰二六,第一峰、留作行云路。双星照,七襄渡。 三三径里三生谱。傍花前、栏杆六曲,三弦同诉。谈到绿腰花十八,半晌魂销色舞。添八字、一痕眉妩。世六鸳鸯分四角,早二分明月三更鼓。且莫把,四愁赋。
收藏 沈纕《貂裘换酒 · 重赠》
复制 沈纕《貂裘换酒 · 重赠》
类型:

皈依

彩云飞下十三楼,悄立屏山最后头。 离客香风才一尺,照人秋月是双眸。 瘷声临去讹中妇,笑靥微圆认阿侯。 我已皈依仙座下,见花无那转含愁。
收藏 孙原湘《皈依》
复制 孙原湘《皈依》
类型:

浣溪沙(钱唐有感)

残照西风一片愁。疏杨画出六桥秋。游人不上十三楼。 有泪金仙还泣汉,无心玉马已朝周。平湖寂寂水空流。
收藏 杨舜举《浣溪沙(钱唐有感)》
复制 杨舜举《浣溪沙(钱唐有感)》
类型:

浣溪纱 其一 清明载酒山塘重记所见

花气温温趁橹柔。禁烟晴昼水如油。酒边残梦十三楼。 暂见不如成久别,旧欢无计破新愁。来时春草去时秋。
收藏 郑文焯《浣溪纱 其一 清明载酒山塘重记所见》
复制 郑文焯《浣溪纱 其一 清明载酒山塘重记所见》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