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药

三逸堂白芍药

春城白药占春馀,妙品端宜入画图。 萼粉雨馀沾蝶趐,蕊香风暖上蜂须。 寿阳宫女妆梅额,姑射仙人莹雪肤。 不见眉山苏阁老,更谁能赋玉盘盂。
收藏 王寂《三逸堂白芍药》
复制 王寂《三逸堂白芍药》
类型:

寄中条道者

柏梯杉影里,头白药山孙。 今古管不得,是非争肯论。 虎须悬瀑滴,禅衲带苔痕。 常恨龙钟也,无因接话言。
收藏 贯休《寄中条道者》
复制 贯休《寄中条道者》
类型:

宗人光禄华松鸿胪王继山邀余于王贡士园看牡丹后复同光禄看芍药戏成一绝

坐深那论主和宾,总是乌衣巷里人。 差胜红丹与白药,一般花蒂两番春。
收藏 王世贞《宗人光禄华松鸿胪王继山邀余于王贡士园看牡丹后复同光禄看芍药戏成一绝》
复制 王世贞《宗人光禄华松鸿胪王继山邀余于王贡士园看牡丹后复同光禄看芍药戏成一绝》
类型:

月夜集余太史宅观白药

冰姿绰约照人寒,锦席淹留尽客欢。 上苑名花春后得,美人遥夜月中看。 高歌脱帽狂呼酒,半醉移灯数倚阑。 明日还来可乘兴,莫教风露暗摧残。
收藏 许国《月夜集余太史宅观白药》
复制 许国《月夜集余太史宅观白药》
类型:

本草纲目 · 草部 · 三七

释名 山漆、金不换。 气味 (根)甘、微苦、温、无毒。 主治 吐血、务血不止。用三七一钱,口嚼烂,米汤送下。 赤痢血痢。用三七三钱,研细,淘米水调服。 大肠下血。用三七研细,淡白酒调一至二钱服。三服可愈。 妇女血崩。治法同上。 重度赤眼。用三七根磨汁,涂眼睛周围,很见效。 无名痈肿,疼痛不止。用三七根磨米醋调涂;如痈已破,则用三七研细干涂。 虎咬虫伤。用三七研细,每服三钱,米汤送下。另取三七嚼涂伤处。 附方三七号称“金疮要药”,人们把它比为“金不换”,是外科、伤科的常用药物,我国著名的“云南白药”中即含有本品。人工栽培的三七,多种在田野,称为“田七”。 三七的叶,也有止血消炎的作用。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草部 · 三七》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草部 · 三七》
类型:

神农本草经 · 下品 · 草部 · 桔梗

两汉 : 无名氏
味辛微温。 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御览》引云:一名利如,《大观本》,作黑字)。生山谷。 《吴普》曰:桔梗,一名符扈,一名白药,一名利如,一名梗草,一名卢如,神农医和苦无毒,扁鹊黄帝咸,岐伯雷公甘无毒,李氏大寒,叶如荠苨,茎如笔管,紫赤,二月生(《御览》)。 《名医》曰:一名利如,一名房图,一名白药,一名梗草,一名荠苨,生蒿高及冤句,二八月采根,暴干。 案《说文》云:桔,桔梗,药名。《广雅》云:犁如。桔梗也。战国策云:今求柴胡,及之睾黍梁父之阴,则郄车而载耳。桔梗于沮泽,则累世不得一焉。 《尔雅》云:苨,菧苨。郭璞云:荠苨。据《名医》云是此别名,下又出荠苨条,非,然陶宏景亦别为二矣。
收藏 无名氏《神农本草经 · 下品 · 草部 · 桔梗》
复制 无名氏《神农本草经 · 下品 · 草部 · 桔梗》
类型:

社园作答张孟劬

已发山桃接杏花,柳青梨白药初芽。 与人天未虚风信,向夏春还沃地麻。 谋国众残谁不愧,题诗一老只增嗟。 行吟自远凫边路,浅草低阑尽狭斜。
收藏 黄节《社园作答张孟劬》
复制 黄节《社园作答张孟劬》
类型:

灯下无酒戏作

垂帘深草映秋篸,上檠秋虫鼓翼双。 欲采絺花招远客,倍因莼菜忆澄江。 和烟树色时沾榻,带雨钟声夕殷窗。 毕卓有愁禁独坐,比邻白药未开缸。
收藏 王跂《灯下无酒戏作》
复制 王跂《灯下无酒戏作》
类型:

七言四韵十六首 其八

休鍊三黄及四神,若寻众药便非真。阴阳得类归交感,二八相当自合亲。 潭底日红阴怪灭,山头月白药苗新。时人要识真铅汞,不是凡砂及水银。
收藏 张伯端《七言四韵十六首 其八》
复制 张伯端《七言四韵十六首 其八》
类型:

七言四韵十六首

休炼三黄及四神,若寻众药便非真。 阴阳得类归交感,二八相当自合亲。 潭底日红阴怪灭,山头月白药苗新。 时人要识真铅汞,不是凡砂及水银。
收藏 张伯端《七言四韵十六首》
复制 张伯端《七言四韵十六首》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