蝼蛄

夏夜雨意

凝云遮汉月不舒,微电时照东南隅。 风条不动柱础湿,初夜深砌吟蝼蛄。
收藏 晁补之《夏夜雨意》
复制 晁补之《夏夜雨意》
类型:

园步三绝句 其三

泠泠隔畦蔬,蝼蛄夜相守。 滋味养老夫,自负菜园肚。
收藏 陈三立《园步三绝句 其三》
复制 陈三立《园步三绝句 其三》
类型:

本草纲目 · 虫部 · 蝼蛄

释名 蟪蛄、天蝼、蝼蝈、仙姑、石鼠、梧鼠、土狗。 气味 咸、寒、无毒。 主治 水肿病(腹满,喘急,不能安卧)。用蝼蛄五枚,焙干为末,饭前用开水送服一钱,以小便通畅为效,有人加甘遂末一钱、商陆汁一匙,忌盐一百日。又方:不便不通者,用蝼蛄下截焙研,水磁服半钱,立通。又方:用蝼蛄一个、葡萄心七个,捣烂,露一领先,晒干,共研为末,酒送服。又方:夏季收集蝼蛄阴干,分头、腹、尾,焙过收存,治上身水肿,用头末七个;治身体中部水肿,用腹末七个;治下身水肿,用尾末七个,饭前服,酒送下。 大腹水肿。用蝼蛄炙热,每天吃十个。又方:用大戟、芫花、甘遂、大黄各三钱,共研为末。以蝼蛄七个,加捣烂的葱,在新瓦上焙干,去掉翅足,每个剪作左右两半。退左侧水肿时,即以虫的左侧七片焙研加上述的药末二钱,黎明时,用淡竹叶、天门冬煎激发调服。三天后,照这种方法服虫的右侧七片。 鼻消水(头面乳肿较重)。用蝼蛄一个。轻粉二分半,共研为末,每次取少计,入鼻中,以黄水出尽为效。 石淋用痛。用蝼蛄七个、盐二两,在新瓦上焙干,研为末。每服一匙,温酒送下。 大小便不通。用蝼蛄、蜣螂各七个,男取虫头,女取虫身,瓦上焙焦,研为末。以樗皮煎汁送服。极效。 胞衣不下。用归蝼蛄一个,水煎开二十次,灌入即下。 牙齿疼痛。用蝼蛄一个,裹旧糟中,湿纸包好煨焦,去糟,研末敷患处。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虫部 · 蝼蛄》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虫部 · 蝼蛄》
类型:

神农本草经 · 下品 · 虫鱼部 · 蝼蛄

两汉 : 无名氏
味咸寒。 主产难,出肉中刺(《御览》作刺在肉中),溃痈肿,下哽噎(《御览》作咽),解毒,除恶创。一名蟪蛄(《御览》作蟪蛄),一名天蝼,一名(榖禾易为上丿下虫)。夜出者良,生平泽。 《名医》曰:生东城,夏至取,暴干。 案《说文》云:蠹,蝼蛄也,蝼,蝼蛄也,姑,蝼蛄也。《广雅》云:炙鼠,津姑,蝼蜮,蟓蛉,蛞蝼,蝼蛄也,《夏小正》云:三月(榖禾易为上丿下虫)则鸣,(榖禾易为上丿下虫),天蝼也,《尔雅》云:(榖禾易为上丿下虫),天蝼,郭璞云:蝼蛄也。《淮南子》时则训云:孟夏之月,蝼蝈鸣,高诱云:蝼,蝼姑也,方言云:蛄诣,谓之杜格,蝼蛞,谓之蝼蜂,或谓之蟓蛉,南楚谓之杜狗,或谓之(虫昏)蝼。陆玑诗疏云:本草又谓蝼蛄为石鼠,今无文。
收藏 无名氏《神农本草经 · 下品 · 虫鱼部 · 蝼蛄》
复制 无名氏《神农本草经 · 下品 · 虫鱼部 · 蝼蛄》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