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虎

题十六罗汉画像

一释迦佛起天竺,罗汉五百又十六。中华止绘十六僧,贯休十八老笔续。 千无万无无更无,芥子须弥一扫俱。阿字义门总深入,画图岂止伐颛臾。 咄,伏虎降龙两尊者,此卷写一犬如狮一仙鹤,精妙丝毫无苟且。 笔墨游戏真,古今劫火燃。卷起短轴且饮酒,西窗万里开青天。
收藏 方回《题十六罗汉画像》
复制 方回《题十六罗汉画像》
类型:

和景仁喷玉潭

昨朝景气如暑天,僮仆流汗衣裘单。 安知向晚暴风作,一变阳春成大寒。 此时结友寻名山,伶俜徒步水石间。 棘刺罥衣行路难,枯藤寿柏同攀援。 惊沙击眼百箭攒,时得闭烁窥林峦。 景仁年长力更孱,牵衣执手幸不颠。 仍闻旁谷有伏虎,赖得与君俱早还。
收藏 司马光《和景仁喷玉潭》
复制 司马光《和景仁喷玉潭》
类型:

宿伏虎寺

山僧伏虎后,无虎亦无僧。 古雪看人迹,明星是佛镫。 乌呼千涧月,猿啸万年藤。 一榻峨峰下,心知最上乘。
收藏 顾光旭《宿伏虎寺》
复制 顾光旭《宿伏虎寺》
类型:

雪罗汉

色色空空幻复真,楞迦豪杰共惊神。 谁知伏虎降龙手,原是冰清雪淡人。
收藏 徐士林《雪罗汉》
复制 徐士林《雪罗汉》
类型:

金缕歌 登道场山绝顶

雨洗春山好。种浮筠、风敲戛玉。四围青绕。伏虎重关岚光合,苔磴落花谁扫。过几处、精庐僧少。径转醅香茅店冷,听杨梅、叶底相思鸟。沽一醉,接篱倒。 攀云更上峰娟妙。趁筇枝、寻香凤子,也难飞到。裘敝尘埃形憔悴,嘱与山灵休笑。呼猿鹤、振衣长啸。下有竹兜连桂楫,问游人、几个能登眺。望城郭,一丸小。
收藏 李符《金缕歌 登道场山绝顶》
复制 李符《金缕歌 登道场山绝顶》
类型:

题王生卷

王生事众艺,厥艺非庸常。 字格既超俗,医名将擅场。 挥翰缙绅前,悬壶阛阓傍。 时时拂华笺,流丽两三行。 劲健束筋骨,端圆敛锋铓。 砚池墨波翻,药阑杏阴凉。 家藏总秘帖,囊贮皆奇方。 勉力当师承,蜚英期颉颃。 诚心见焚劵,清致归文房。 八法右军最,诸科思邈良。 笼鹅与伏虎,万古同垂芳。
收藏 李昌祺《题王生卷》
复制 李昌祺《题王生卷》
类型:

观虎跑泉

春风习习天始晴,山光四照芙蓉城。 诗人宁许俗务萦,寻幽访古不计程。 来兹定陵疑蓬瀛,白云野鹤频相迎。 一泓遥隔闻铮铮,峰回渐讶琴筑声。 高僧飞锡人鬼惊,当年伏虎不使行。 虎跑泉出旧得名,须知犹异不日成。 泠泠至今千载清,光涵万象常自明。 相看彻底如晶莹,久之渐觉移我情。 从人共结物外盟,吾侪如鸟求友生。 新诗自己还自鸣,阳崖阴岭茶始萌。 古刹幸有三足铛,清腴不减烹琼英。 山僧为之四座倾,俗肠尽涤忘利名。 尘缘自觉浮云轻,清风两腋时时生。 满怀清气何所营,中泠第一有定评。 斯泉流品应可赓,爱之不敢濯我缨。 他年来此筑两楹,沧浪一勺谁能争。
收藏 吕干云《观虎跑泉》
复制 吕干云《观虎跑泉》
类型:

四宗风赞

松根石上柳阴边,三个痴顽一个颠。 总道系蛇如伏虎,不知跨犊似乘船。
收藏 释了惠《四宗风赞》
复制 释了惠《四宗风赞》
类型:

道场山次燕孙

苏公池上过,伏虎旧名存。 吴越双峰出,湖山一塔尊。 乱云横石磴,夕照满渔村。 郡阁长相对,应怜月一痕。
收藏 吴绮《道场山次燕孙》
复制 吴绮《道场山次燕孙》
类型:

西湖梦寻 · 卷五 · 西湖外景 · 云牺

云栖,宋熙宁间有僧志逢者居此,能伏虎,世称伏虎禅师。天僖中,赐真济院额。明弘治间为洪水所圮。隆庆五年,莲池大师名衤朱宏,字佛慧,仁和沈氏子,为博士弟子,试必高等,性好清净,出入二氏。子殇妇殁。一日阅《慧灯集》,失手碎茶瓯,有省,乃视妻子为鹘臭布衫,于世相一笔尽勾。 作歌寄意,弃而专事佛,虽学使者屠公力挽之,不回也。从蜀师剃度受具,游方至伏牛,坐炼呓语,忽现旧习,而所谓一笔勾者,更隐隐现。去经东昌府谢居士家,乃更释然,作偈曰:“二十年前事可疑,三千里外遇何奇。焚香执戟浑如梦,魔佛空争是与非。”当是时,似已惑破心空,然终不自以为悟。 归得古云栖寺旧址,结茅默坐,悬铛煮糜,日仅一食。胸挂铁牌,题曰:“铁若开花,方与人说。”久之,檀越争为构室,渐成丛林,弟子日进。其说主南山戒律,东林净土,先行《戒疏发隐》,后行《弥陀疏钞》。一时江左诸儒皆来就正。王侍郎宗沐问:“夜来老鼠唧唧,说尽一部《华严经》?”师云: “猫儿突出时如何?”自代云:“走却法师,留下讲案。”又书颂云:“老鼠唧唧,《华严》历历。奇哉王侍郎,却被畜生惑。 猫儿突出画堂前,床头说法无消息。大方广佛《华严经》,世主妙严品第一。”其持论严正,诂解精微。监司守相下车就语,侃侃略无屈。海内名贤,望而心折。孝定皇太后绘像宫中礼焉,赐蟒袈裟,不敢服,被衲敝帏,终身无改。斋惟?菜。有至寺者,高官舆从,一概平等,几无加豆。仁和樊令问:“心杂乱,何时得静?”师曰:“置之一处,无事不办。”坐中一士人曰:“专格一物,是置之一处,办得何事?”师曰:“论格物,只当依朱子豁然贯通去,何事不办得?”或问:“何不贵前知?” 师曰:“譬如两人观《琵琶记》,一人不曾见,一人见而预道之,毕竟同看终场,能增减一出否耶?”甬东屠隆于净慈寺迎师观所著《昙花传奇》,虞淳熙以师梵行素严阻之。师竟偕诸绅衿临场谛观讫,无所忤。寺必设戒,绝钗钏声,而时抚琴弄箫,以乐其脾神。晚著《禅关策进》。其所述,峭似高峰、冷似冰者,庶几似之矣。喜乐天之达,选行其诗。平居笑谈谐谑,洒脱委蛇,有永公清散之风。未尝一味槁木死灰,若宋旭所议担板汉,真不可思议人也。出家五十年,种种具嘱语中。万历乙卯六月晦日,书辞诸友,还山设斋,分表施衬,若将远行者。七月三日,卒仆不语,次日复醒。弟子辈问后事,举嘱语对。四日之午,命移面西向,循首开目,同无疾时,哆哪念佛,趺坐而逝。往吴有神李昙降毗山,谓师是古佛。而杨靖安万春尝见师现佛身,施食吴中。一信士窥空室,四鬼持灯至,忽列三莲座,师坐其一,佛像也。乩仙之灵者云,张果听师说《心赋》于永明。李屯部妇素不信佛,偏受师戒,逾年屈三指化,云身是梵僧阿那吉多。而僧俗将坐脱时,多请说戒、说法。然师自名凡夫,诸事恐呵责,不敢以闻。化前一日,漏语见一大莲华盖,不复能秘其往生之奇云。 袁宏道《云栖小记》: 云栖在五云山下,篮舆行竹树中,七八里始到,奥僻非常,莲池和尚栖止处也。莲池戒律精严,于道虽不大彻,然不为无所见者。至于单提念佛一门,则尤为直捷简要,六个字中,旋天转地,何劳捏目更趋狂解,然则虽谓莲池一无所悟可也。一无所悟,是真阿弥,请急着眼。 李流芳《云栖春雪图跋》: 余春夏秋常在西湖,但未见寒山而归。甲辰,同二王参云栖。时已二月,大雪盈尺。出赤山步,一路琼枝玉干,披拂照曜。望江南诸山,皑皑云端,尤可爱也。庚戌秋,与白民看雪两堤。余既归,白民独留,迟雪至腊尽。是岁竟无雪,怏怏而返。世间事各有缘,固不可以意求也。癸丑阳月题。 又《题雪山图》: 甲子嘉平月九日大雪,泊舟阊门,作此图。忆往岁在西湖遇雪,雪后两山出云,上下一白,不辩其为云为雪也。余画时目中有雪,而意中有云,观者指为云山图,不知乃画雪山耳。放笔一笑。 张岱《赠莲池大师柱对》: 说法平台,生公一语石一语。 栖真斗室,老僧半间云半间。
收藏 张岱《西湖梦寻 · 卷五 · 西湖外景 · 云牺》
复制 张岱《西湖梦寻 · 卷五 · 西湖外景 · 云牺》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