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官

送戴帅初信州教授

伏羲之后几万年,尧舜八圣孟一贤。 谁学其学传其传,□明间气生戴先。 上庠文声撑青天,高揭兰闱十名前。 □□只字宫商宣,岂但场屋著祖鞭。 早合玉堂照金莲,□□□衣常退然。 擢第三十二载间,昔日朱颜今苍颜。 逾冠□□□□班,垂迫耳顺犹在闲。 一任金陵绛帐还,近始再调□□山。 得非世道多间关,乍可不仕避险艰。 四男二女膝□环,束脩糊口莱衣斑。 我宿冒忝博士官,稠众中□□□□。 □□直上秋天寒,得公老笔不厌看。 雄文两魁□□□,□□柄国韬祸端。 老夫寻遭霜简弹,白首相逢徒□□。 □□□给瓮齑酸,人生出处如此难。
收藏 方回《送戴帅初信州教授》
复制 方回《送戴帅初信州教授》
类型:

喜张十八博士除水部员外郎

老何殁后吟声绝,虽有郎官不爱诗。 无复篇章传道路,空流风月在曹司。 长嗟博士官犹屈,亦恐骚人道渐衰。 今日闻君除水部,喜于身得省郎时。
收藏 白居易《喜张十八博士除水部员外郎》
复制 白居易《喜张十八博士除水部员外郎》
类型:

冯二宿荣迁补国子监博士

槐市南头璧水连,冯唐待诏尚英年。 汉廷博士官虽冷,国子先生独尔贤。 折角定教倾五鹿,画衣应早兆三鳣。 花前载酒如相过,可有东厅月俸钱。
收藏 毛奇龄《冯二宿荣迁补国子监博士》
复制 毛奇龄《冯二宿荣迁补国子监博士》
类型:

和张季友正夫归因为诗寄

曲曲幽林远远山,归与谁得似公安。 定为五柳先生传,应笑三年博士官。 上国尘沙随马棰,长溪风浪属渔竿。 秋风喜得音声到,起对青灯子细看。
收藏 彭汝砺《和张季友正夫归因为诗寄》
复制 彭汝砺《和张季友正夫归因为诗寄》
类型:

送杨文开浔学秩满归省

南浔地小不成州,博士官尊易入流。 杨震旧遗清白在,侯芭曾授太玄不。 三年讲席听风雨,八月征帆拂斗牛。 归与紫髯称母寿,玉堂谁早嗣箕裘。
收藏 李昱《送杨文开浔学秩满归省》
复制 李昱《送杨文开浔学秩满归省》
类型:

送聂教谕赴贵州

往与子别者,乃在江汉湄。 江汉日夜流,岁月忽如驰。 相思隔川岳,于今已十期。 子家清江曲,夙有温厚资。 少小入乡校,育德穷书诗。 中岁登成均,鸿鹄摩天涯。 金石恊其音,佩玉昭其仪。 拜为博士官,小试百里师。 诜诜游学徒,左右侍皋比。 成德与达才,造就咸适宜。 九载绩用成,入奏趋彤墀。 升迁荷荣宠,欣欣遂其私。 职不逾文教,出不越皇畿。 明晨整行装,王程讵能违。 嗟子契阔怀,慰悦宜在兹。 终焉乖所愿,坐以职务縻。 过门弗及迓,出祖弗及追。 引望池阳峰,曷慰中渴饥。 幸逢熙明运,会合谅有时。 惟应保贞素,迟暮以为期。
收藏 杨士奇《送聂教谕赴贵州》
复制 杨士奇《送聂教谕赴贵州》
类型:

送吴谨侯同馆谪广文还里作歌

击筑且斟燕市酒,浮云富贵吾何有。 岩前碧树吐朱华,天上白衣幻苍狗。 风翻易水横素波,送别聊为《暇豫歌》。 松皮屈铁老山雪,鹏翮击浪凌溟河。 矕龙吐凤留华省,授经博士官偏冷。 梦回辇道记鸣珂,坐听辘轳初转井。 西风冥冥吹白沙,尊前细雨开檐花。 杜老乍簪青琐笔,郑虔本爱赤城霞。 夺我凤凰池,未妨彭泽醉,兴来拄笏西山翠。 自有哀吟动鬼神,长将诗卷留天地。 不知璧水况金门,见说移官亦主恩。 但看卧坦边韶腹,有日槎回博望源。
收藏 严沆《送吴谨侯同馆谪广文还里作歌》
复制 严沆《送吴谨侯同馆谪广文还里作歌》
类型:

石经堂

我来一登石经堂,从以诸生行两庑。 诸生读经半白头,问以始终钳不语。 我闻此经昔中都,郎中所隶乃其祖。 迩来离乱已亡失,楷本仅能传蜀土。 蜀王闰位供扫除,独此仍为盛时取。 为将严鐍守重扃,护以缭垣崇邃宇。 列之学官岂无意,不但阙文存夏五。 大开明镜别妍媸,时扣洪钟谐律吕。 后生不复事丹铅,抵死唯知守藤楮。 字音随口妄蜺霓,点画分毫谬鱼鲁。 日月当天空委照,盲俗相欺纷莫睹。 石经虽古奈尔何,人竞传今不传古。 行行矧肯捩眼觑,藓剥苔封费撑拄。 坚镵仅免饱蟫鱼,隘道争来宅狐鼠。 此间邹人傥借问,为问石经谁是主。 忆昨敲门肆诃斥,几度循墙夸伛偻。 登登阁阁隐金槌,耳聒散空垂雹雨。 蜡薰煤染连作卷,玉轴锦装如束杵。 岂无一物媚权豪,几纸才堪博圭组。 尔之所得固么么,我则何由宽击拊。 一槌只作一字讹,讹至万千那复数。 石经之害此其大,纵有鬼神谁可御。 忆昔尝为博士官,首善堂中容接武。 心知不是世间书,云汉森然城百堵。 恢恢帝所有馀地,忍使石经留外府。 便当连舸下瞿塘,飞上三山如插羽。 缣缃舛谬钟鼎暗,天罅岂容无一补。 巍巍玉帝殿中央,河洛东西翼龙虎。 虽然斯文属兴废,帝既有心天亦许。 作诗未用拟韩公,考篆庶几追石鼓。
收藏 李石《石经堂》
复制 李石《石经堂》
类型:

太常丁博士升工部员外赴南京

颂台迢递切红云,博士官闲净俗氛。 礼典曾陪青琐议,仙韶常到紫坛闻。 蓟门柳暗欣簪盍,潞渚荷香惜袂分。 此去升迁展才用,共谁时论考工文。
收藏 杨士奇《太常丁博士升工部员外赴南京》
复制 杨士奇《太常丁博士升工部员外赴南京》
类型:

耐斋记

  万安刘先生,来教昆山学。学有三先生,而先生所居称东斋。先是,两斋之衙,皆在讲堂东偏,近乃徙之西,颇为深远清秘。先生至,则扁其居曰耐斋。   予尝访先生于斋中,于时秋风飒然,黄叶满庭,户外无履迹。独一卒衣皂衣,承迎左右,为进茗浆。因坐语久之。   先生曰:“吾为是官,秩卑而禄微,月费廪米三石,具饘粥,养妻子,常不给,为耐贫。上官行县,吾于职事无所辖,往往率诸生郊迎,至则随令、丞、簿拜趋唯诺,为耐辱。久任之法不行,官无崇卑,率以期月迁徙速化,而吾官常不迁,为耐久。有是三耐,吾是以名吾斋。” 予既别去,一日,使弟子沈孝来求《斋记》。   昔孟子论士不为道,至于为贫而仕,惟抱关击柝为宜。夫舍学者之职业而为抱关击柝,盖亦有甚不得已者矣。惟近代学官与书院山长之设,以待夫士之有道而不任职者,盖为贫与为道兼行而不悖。此其法足以优天下之学士,为特愈于前世也,故当时号博士官为清高。虽然,求为清高,而其间容有不能耐者。夫使其不能耐,则虽博士官不可为矣。使其能耐,如孟子所谓抱关击柝可也。扬雄有言:“非夷、齐而是柳下惠。”“首阳为拙,柱下为工。”士之立身,各有所处。夫使其能耐,虽至于大臣宰相可也。   因书其说,使孝归而质之先生云。
收藏 归有光《耐斋记》
复制 归有光《耐斋记》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