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尝

戏简杨华父

落笔知学力,开口见心事。 吾尝持此说,以阅天下士。 杨侯老病躯,斗胆傲一世。 王公敢唾骂,圣贤自位置。 贫至典深衣,犹抱禹稷志。 立论无今人,作诗有古意。 半夜起醉歌,达旦不肯寐。 佯狂未为非,贾祸亦可畏。 筑屋五百间,誓言恢讲肄。 何如觅皂角,浣濯暑服腻。
收藏 方回《戏简杨华父》
复制 方回《戏简杨华父》
类型:

醉吟五首

积金至充栋,量珠动论斗。 甚者爱玩具,日夕不离手。 匪德身不保,徒为他人守。 吾尝蓄万书,田亦殖数亩。 一旦忽破散,此事悟已久。 醉卧一衾外,馀皆非我有。 无钱不必忧,有钱即沽酒。
收藏 方回《醉吟五首》
复制 方回《醉吟五首》
类型:

和杜少陵望岳一首

封禅七十二,万古事未了。 两仪一开辟,三观几昏晓。 自昔祖龙来,讫今歌凤鸟。 吾尝登东山,鲁亦未可小。
收藏 王奕《和杜少陵望岳一首》
复制 王奕《和杜少陵望岳一首》
类型:

郡中即事十二韵

儋耳九州外,邈然在南荒。 周回数千里,大海以为疆。 古来非人居,禽兽相伏藏。 自从中世来,贡赋登明堂。 其或失抚驭,山薮更陆梁。 聚则成蜂蚁,散即驱牛羊。 高结舞大卤,上衣不备裳。 杀戮乃酬劝,诛之仁者伤。 吾尝七八月,持节泛沧浪。 一旬录郡狱,询事考纤芒。 问之守郡人,莫识为治方。 但见西风多,廨宇秋芜长。 圣哲戒忠信,勿谓不足行。 及兹蛮貊邦,始见斯道臧。
收藏 范梈《郡中即事十二韵》
复制 范梈《郡中即事十二韵》
类型:

寄别陈氏妹

西风吹天云,顷刻异秦越。 叔子从天东,忽与同姓别。 饯行在半涂,一食三四噎。 遥遥马嘶断,芳草迷车辙。 引襟满眼泪,回首寸心折。 母氏孝且慈,爱养数毛发。 诸儿恩至均,如指孰可龁。 汝今始归人,绵绵比瓜瓞。 中畦不灌溉,芳意还销歇。 黄鸟止桑楚,南山采薇蕨。 择归既甚明,寡取乃为悦。 我开贤女传,须己为汝说。 在宋有伯姬,洁身若冰雪。 下堂失傅母,上堂就焚爇。 吾尝嘉惠康,有妇皆明哲。 戮力事耦耕,甘贫至同穴。 彼于视三公,其犹吹一吷。 雍容二南闲,此妇真豪杰。 男儿何有哉,今壮而善耋。 逢时秉钧轴,邂逅把旄钺。 富贵多祸忧,朋党相媒糵。 等之彀中游,巧者未如拙。 勿以贫贱故,事人不尽节。 母仪尊圣善,妇道尚曲折。 葛生晚萋萋,絺绤代裘褐。 女工既有馀,枕簟清烦暍。 谁言淮蔡远,曾不以日月。 跂予升高丘,伫望飞鸟灭。 善怀诗所歌,行矣勿惜别。 皇皇太史笔,期汝书英烈。
收藏 黄庭坚《寄别陈氏妹》
复制 黄庭坚《寄别陈氏妹》
类型:

读梅氏诗有感示徐生

子美忽已死,圣俞舍吾南。 嗟吾譬驰车,而失左右骖。 勍敌尝压垒,羸兵当戒严。 凡人贵勉强,惰逸易安恬。 吾既苦多病,交朋复调歼。 篇章久不作,意思如胶粘。 良田失时耕,草莽废锄芟。 美井不日汲,何由发涛甘。 偶开梅氏篇,不觉日挂檐。 乃知文字乐,愈久益无厌。 吾尝哀世人,声利竞争贪。 哇咬聋两耳,死不享韶咸。 而幸知此乐,又常深讨探。 今官得闲散,舍此欲奚耽。 顽庸须警策,赖子发其钳。
收藏 欧阳修《读梅氏诗有感示徐生》
复制 欧阳修《读梅氏诗有感示徐生》
类型:

思二亭送光禄谢寺丞归滁阳

吾尝思丰乐,魂梦不在身。 三年永阳谪,幽谷最来频。 谷口两三家,山泉为四邻。 但闻山泉声,岂识山意春。 春至换群物,花开思故人。 故人今何在,憔悴颍之滨。 人去山自绿,春归花更新。 空令谷中叟,笑我种花勤。
收藏 欧阳修《思二亭送光禄谢寺丞归滁阳》
复制 欧阳修《思二亭送光禄谢寺丞归滁阳》
类型:

韩玉汝遗澄心纸二轴初得此物欧阳永叔又得于宋次道又得于君伯氏子华今则四矣

三得澄心纸,吾尝再有诗。 粗能条本末,不复语兴衰。 堪入右军迹,惭无幼妇辞。 君家兄弟意,将此比乌丝。
收藏 梅尧臣《韩玉汝遗澄心纸二轴初得此物欧阳永叔又得于宋次道又得于君伯氏子华今则四矣》
复制 梅尧臣《韩玉汝遗澄心纸二轴初得此物欧阳永叔又得于宋次道又得于君伯氏子华今则四矣》
类型:

管晏列传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睗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馀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彊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彊于诸侯。后百馀年而有晏子焉。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惧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缌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闲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太史公曰: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 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 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欣慕焉。
收藏 司马迁《管晏列传》
复制 司马迁《管晏列传》
类型:

送李逢原

祢衡负其才,沉没鹦鹉洲。 李白负其才,飘落沧江头。 后亦多效此,才薄空羁囚。 文章本济时,反不能自周。 吾尝戒吾曹,慎勿异尔流。 臧仓毁孟轲,桓魋迫圣丘。 虽云推之天,未免皇皇求。 吾今重子学,无力荐公侯。 行当思吾言,非教子佞柔。
收藏 梅尧臣《送李逢原》
复制 梅尧臣《送李逢原》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