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氏

己亥杂诗 其三百五

欲从太史窥春秋,勿向有字句处求。 抱微言者太史氏,大义显显则予休。
收藏 龚自珍《己亥杂诗 其三百五》
复制 龚自珍《己亥杂诗 其三百五》
类型:

郊居秋晚五首 其一

旧岁旱为虐,今年雨以时。 如闻诸郡国,可脱半寒饥。 我自无田者,空成乐岁诗。 谁官太史氏,直笔要无遗。
收藏 赵蕃《郊居秋晚五首 其一》
复制 赵蕃《郊居秋晚五首 其一》
类型:

同梅二十五饮永叔家观所抄集近事

陶公一亩宅,尤爱北窗风。 心远地成僻,客来樽不空。 观书太史氏,全性市门翁。 予亦何为者,于兹清赏同。
收藏 刘敞《同梅二十五饮永叔家观所抄集近事》
复制 刘敞《同梅二十五饮永叔家观所抄集近事》
类型:

送张巨山

天方六月暑,君有千里行。 相从苦不款,惜别难为情。 发轸子胥山,落帆石头城。 火云午尤奇,水风晚更清。 辉辉萤自烛,嘒嘒蝉争鸣。 今代太史氏,昔者兰台英。 人如晋宋间,诗与颜谢并。 吾君志恢复,求士出至诚。 玉堂紫微省,待子来经营。
收藏 朱翌《送张巨山》
复制 朱翌《送张巨山》
类型:

送杨少尹序

昔疏广、受二子以年老,一朝辞位而去,于时公卿设供张,祖道都门外,车数百两,道路观者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国子司业杨君巨源,方以能诗训后进,一旦以年满七十,亦白丞相去归其乡。世常说古今人不相及,今杨与二疏其意岂异也? 予忝在公卿后,遇病不能出,不知杨侯去时,城门外送者几人?车几两?马几匹?道旁观者亦有叹息知其为贤以否?而太史氏又能张大其事为传继二疏踪迹否?不落莫否?见今世无工画者,而画与不画固不论也。然吾闻杨侯之去,丞相有爱而惜之者,白以为其都少尹,不绝其禄,又为歌诗以劝之,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又不知当时二疏之去,有是事否?古今人同不同,未可知也。 中世士大夫以官为家,罢则无所于归。杨侯始冠,举于其乡,歌《鹿鸣》而来也。今之归,指其树曰:“某树吾先人之所种也,某水某邱吾童子时所钓游也。”乡人莫不加敬,诫子孙以杨侯不去其乡为法。古之所谓“乡先生没而可祭于社”者,其在斯人欤,其在斯人欤!
收藏 韩愈《送杨少尹序》
复制 韩愈《送杨少尹序》
类型:

吴刺史庙

城西有祠临水涘,翠松列植路如砥。 问之耆老此为谁,唐大历中吴刺史。 刺史为民开陂湖,故迹犹传堰九里。 年年箫鼓报丰穰,决渠为雨润泽美。 遗爱有桥名怀恩,姓名不载太史氏。 昔汉吴公治第一,列传寂寂名无纪。 刺史岂其苗裔欤,明州政亦河南比。 堂上大书荆公诗,兰菊春秋百世祀。 地志祇称王长官,有功于民盖一揆。 吾闻是邦多贤守,裴王碑字颜与李。 惟侯盛德着人心,彼石可焚祠弗圮。 广德湖为鸿隙陂,召棠栾社谁敢毁。 粳稌充羡侯之赐,庙食长存如此水。
收藏 王应麟《吴刺史庙》
复制 王应麟《吴刺史庙》
类型:

送薛司直赴行在所供职

公家枢近公,名在太史氏。 天方浚其源,沃日势未止。 郎君万金产,落笔粲珠琲。 尚当战韦布,未可议纨绮。 朝家录世旧,往往收琐尾。 而况用才升,进擢不止此。 邦刑托平反,哀矜盖天意。 持此博亲欢,五鼎但口体。 富贵君勿疑,信手著囊底。 别君行十年,再见颓发齿。 眼看上云天,归耕慰憔悴。 猝猝万里别,念当一把臂。 风雪隔异县,跛马不就辔。 安得凌风翰,空斋坐歔欷。 短章说殷勤,聊用笃友义。
收藏 李流谦《送薛司直赴行在所供职》
复制 李流谦《送薛司直赴行在所供职》
类型:

二吕

韩吕真乔木,蟠根与国同。 伯泰太史氏,子约大愚公。
收藏 刘克庄《二吕》
复制 刘克庄《二吕》
类型:

别徐商老奉祠归清江五首 其四

尝觇金匮书,遗逸穷冥搜。 肯令太史氏,挽作周南留。
收藏 彭龟年《别徐商老奉祠归清江五首 其四》
复制 彭龟年《别徐商老奉祠归清江五首 其四》
类型:

唐开州文编远寄新赋累惠良药咏叹仰佩…聊书还答

风雨竦庭柯,端忧坐空堂。多病时节换,所思道里长。 故人朱两轓,出自尚书郎。下车今几时,理行远芬芳。 琼瑶览良讯,芣苡满素囊。结根在贵州,蠲疾传古方。 探撷当五月,殷勤逾八行。深情婉如此,善祝何可忘。 复有金玉音,焕如龙凤章。一闻灵洞说,若睹群仙翔。 三清飞庆霄,百汰成雄铓。体物信无对,洒心愿相将。 昔年同旅食,终日窥文房。春风眺芜城,秋水渡柳杨。 君为太史氏,弱质羁楚乡。今来忝司谏,千骑遥相望。 归云夕鳞鳞,圆魄夜苍苍。远思结铃阁,何人交羽觞。 伫见征颍川,无为薄淮阳。政成看再入,列侍炉烟傍。
收藏 权德舆《唐开州文编远寄新赋累惠良药咏叹仰佩…聊书还答》
复制 权德舆《唐开州文编远寄新赋累惠良药咏叹仰佩…聊书还答》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