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求

大龙山五咏用家君所和胡别驾韵经藏

山椒有龙湫,清泉日夜流。 疏岩作方沼,漱甘非外求。
收藏 洪适《大龙山五咏用家君所和胡别驾韵经藏》
复制 洪适《大龙山五咏用家君所和胡别驾韵经藏》
类型:

呈南堂静禅师

从来姿韵爱风流,几笑时人向外求。 万别千差无觅处,得来元在鼻尖头。
收藏 莫将《呈南堂静禅师》
复制 莫将《呈南堂静禅师》
类型:

燕九节同犹龙诸友游白云观 其五

冉冉云中起,先生不可留。 扶筇凌海岳,脱屣视王侯。 瑶草壶中觅,玄珠象外求。 只今凭吊处,惟有晚山稠。
收藏 魏裔介《燕九节同犹龙诸友游白云观 其五》
复制 魏裔介《燕九节同犹龙诸友游白云观 其五》
类型:

董邦达秋林烟岫小景

静参画意初无句,得句原非画外求。 漫步林扉寻别墅,请看泉箔落平流。 一天玉露八章景,几树金风万古秋。 薄暮苍然群籁息,只疑远浦有归舟。
收藏 弘历《董邦达秋林烟岫小景》
复制 弘历《董邦达秋林烟岫小景》
类型:

怀旧诗 伤王谌

长史体闲任,坦荡无外求。 持身非诡遇,应物有虚舟。 心从朋好尽,形为欢宴留。 欢宴未终毕,零落委山丘。
收藏 沈约《怀旧诗 伤王谌》
复制 沈约《怀旧诗 伤王谌》
类型:

颂古五十七首 其十二

马前相扑,入交失脚。 不来外求,当面修削。 六合彼中身,分明举似人。 到处世界总成就,脱略窼臼还渗漏。
收藏 释道昌《颂古五十七首 其十二》
复制 释道昌《颂古五十七首 其十二》
类型:

刘浣玉

忽指别期秋又秋,秋声乍觉念悠悠。 一缄消息澄江渺,三楚云霞碧汉修。 圃里荔阴群鸟语,亭前风袅几人游。 我心久欲充园长,三尺葵蓑不外求。
收藏 黄公辅《刘浣玉》
复制 黄公辅《刘浣玉》
类型:

自终南山晚归

采苓日往还,得性非樵隐。 白水到初阔,青山辞尚近。 绝境胜无倪,归途兴不尽。 沮溺时返顾,牛羊自相引。 逍遥不外求,尘虑从兹泯。
收藏 钱起《自终南山晚归》
复制 钱起《自终南山晚归》
类型:

传习录 · 卷上 · 徐爱录 · 门人徐爱录 · 八

又曰:“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然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理,即心之‘良知’更无障碍,得以充塞流行,便是致其知。知致则意诚。”
收藏 王守仁《传习录 · 卷上 · 徐爱录 · 门人徐爱录 · 八》
复制 王守仁《传习录 · 卷上 · 徐爱录 · 门人徐爱录 · 八》
类型: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薛侃录 · 二

侃问:“专涵养而不务讲求,将认欲作理,则如之何?” 先生曰:“人须是知学,讲求亦只是涵养,不讲求只是涵养之志不切。” 曰:“何谓知学?” 曰:“且道为何而学?学个甚?” 曰:“尝闻先生教,学是学存天理。心之本体即是天理。体认天理,只要自心地无私意。” 曰:“如此则只须克去私意便是,又愁甚理欲不明?” 曰:“正恐这些私意认不真。” 曰:“总是志未切。志切,目视耳听皆在此,安有认不真的道理!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假外求。讲求亦只是体当自心所见,不成去心外别有个见。”
收藏 王守仁《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薛侃录 · 二》
复制 王守仁《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薛侃录 · 二》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