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罪

五月十三日同韬庵年丈苏堪愔仲酒集

因循果决失原齐,惭愧钧天梦未迷。 万有一疏诚死罪,本难自信况天懠。 贯轮终欲师飞卫,守树何曾负跛奚。 岁月惊心三五过,衔杯安得醉如泥。
收藏 陈曾寿《五月十三日同韬庵年丈苏堪愔仲酒集》
复制 陈曾寿《五月十三日同韬庵年丈苏堪愔仲酒集》
类型:

赠洪弃生

裸壤原无论,衣冠识者谁。 高歌惊下里,长焰谤群儿。 怀抱民生痛,文章乐府奇。 长官虚问俗,死罪敢言之。
收藏 梁成楠《赠洪弃生》
复制 梁成楠《赠洪弃生》
类型:

史晨碑

【碑阳】 建宁二年三月癸卯朔七日己酉,鲁相臣晨,长史臣谦。顿首死罪。上尚书。臣晨顿首顿首,死罪死罪。臣蒙厚恩,受任符守,得在奎娄。周孔旧寓(宇),不能阐弘德政,恢崇壹变,夙夜忧怖,累息屏营。臣晨顿首顿首,死罪死罪。臣以建宁元年到官,行秋飨,饮酒畔宫,毕,复礼孔子宅,拜谒神坐,仰瞻榱桷,俯视几筵,灵所冯依,肃肃犹存,而无公出酒脯之祠,臣即自以奉钱,修上案食醊具,以叙小节,不敢空谒。臣伏念孔子,乾坤所挺,西狩获麟,为汉制作,故《孝经援神挈》曰:玄丘制命帝卯行。又《尚书·考灵耀》曰:丘生仓际,触期稽度为赤制。故作《春秋》,以明文命。缀纪撰书,修定礼义。臣以为素王稽古,德亚皇代。虽有褒成世享之封,四时来祭,毕即归国。臣伏见临璧雍日,祠孔子以大牢,长吏备爵,所以尊先师重教化也。夫封土为社,立稷而祀,皆为百姓兴利除害,以祈丰穰,《月令》祀百辟卿士有益于民。矧乃孔子,玄德焕炳,光于上下。而本国旧居,复礼之日,阙而不祀。 诚朝廷圣恩所宜特加,臣寝息耿耿,情所思惟。臣辄依社稷出王家岁春秋行礼,以共烟祀。余□赐先生执事。臣晨顿首顿首,死罪死罪。臣尽力思惟庶政,报称为效,增异辄上。臣晨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上尚书。时副言大傅、大尉、司徒、司空、大司农府治所部从事。昔在仲尼,汁光之精,大帝所挺,颜母毓灵,承敝遭衰,黑不代仓,□流应聘,叹凤不臻。自卫反鲁,养徒三千。获麟趣作,端门见征,血书着纪,黄玉响应。主为汉制,道审可行。乃作《春秋》,复演《孝经》。删定六艺,象与天谈。钩《河》擿《雒》,却揆未然。魏魏荡荡,与干比崇。 【碑阴】 相河南史君,讳晨字伯时,从越骑校尉拜,建宁元年四月十一日戊子到官,乃以令日拜□孔子,望见阙观,式路虔跽,既至升堂,屏气拜手。祗肃屑僾,仿佛若在。依依旧宅,神之所安。春秋复礼,稽度玄灵;而无公出享献之荐,钦因春飨,导物嘉会,述修璧雍,社稷品制。即上尚书,参以符验。乃敢承祀,余胙赋赐。刊石勒铭,并列本奏。大汉延期,弥历亿万。时长史庐江舒李谦敬让,五官掾鲁孔畅,功曹史孔淮,户曹掾薛东门荣,史文阳马琮,守庙百石孔讃,副掾孔纲,故尚书孔立元世,河东大守孔彪元上,处土孔褒文礼,皆会庙堂,国县员,吏无大小,空府竭寺,咸俾来观。并畔官文学先生、执事诸弟子,合九百七人,雅歌吹笙,考之六律,八音克谐,荡邪反正,奉爵称寿,相乐终日。于穆肃雍,上下蒙福,长享利贞,与天无极。史君飨后,部史仇誧,县吏刘耽等补完,里中道之周左墙垣坏决,作屋涂色,修通大沟,西流里外,南注城池。恐县吏敛民,侵扰百姓,自以城池道濡麦给,令还所敛民钱材。史君念孔渎颜母井去市辽远,百姓酤买,不能得香酒美肉,于昌平亭下立会市,因彼左右,咸所愿乐。 又敕:渎井,复民饬治,桐车马于渎上,东行道,表南北,各种一行梓。假夫子冢颜母井舍及鲁公冢守吏凡四人,月与佐除。 大周天授二年二月廿三日,金台观主马元贞,弟子杨景初、郭希玄奉敕于东岳作功德,便谒孔夫子之庙,题石记之。内品官杨君尚、欧阳智琮,宣德郎行兖州都督府仓曹参军事李叔度。
收藏 史晨《史晨碑》
复制 史晨《史晨碑》
类型:

乙瑛碑

两汉 : 无名氏
司徒臣雄,司空臣戒稽首言。鲁前相瑛书言:诏书崇圣道,勉学艺,孔子作春秋、制《孝经》。删定五经,演易典辞,经纬天地,幽赞神明,故特立庙。褒成侯四时来祠,事已即去。庙有礼器,无常人掌领,请置百石卒史一人,典主守庙。 春秋飨礼,财出王家钱给犬酒直,须报。谨问大常祠曹掾冯牟、史郭玄。辞对:故事辟雍礼未行,祠先圣师。侍祠者,孔子子孙、大宰、大祝令各一人,皆备爵,大常丞监祠,河南尹给牛羊豕鸡马犬各一,大司农给米祠。臣愚以为,如瑛言,孔子大圣,则象乾坤,为汉制作,先世所尊。祠用众牲,长吏备爵。今欲加宠子孙,敬恭明祀,传于罔极。 可许臣请,鲁相为孔子庙置百石卒史一人,掌领礼器,出王家钱给犬酒直,他如故事。臣雄、臣戒愚戆,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臣稽首以闻。制曰:可。司徒公河南原武吴雄,字季高;司空公蜀郡成都赵戒,字意伯。元嘉三年三月廿七日壬寅奏雒阳宫。 元嘉三年三月丙子朔,廿七日壬寅。司徒雄、司空戒、下鲁相承,书从事下当用者,先圣之礼为宗所归者,如诏书。书到,言:永兴元年六月甲辰朔,十八日辛酉。鲁相平,行长史事卞守长擅,叩头死罪,敢言之司徒、司空府。壬寅诏书,为孔子庙置百石卒史一人,掌主礼器,选年卌以上,经通一艺,杂试能奉弘先圣之礼,为宗所归者,平叩头叩头,死罪死罪。 谨案:文书、守文学掾鲁孔龢,师孔宪、户曹史孔宽等杂试,龢修《春秋严氏经》,通高第。事亲至孝,能奉先圣之礼,为宗所归。除龢补名状如牒,平惶恐叩头,死罪死罪。上司空府赞曰:巍巍大圣,赫赫弥章,相乙瑛,字少卿,平原高唐人,令鲍迭,字文公,上党屯留人。政教稽古,若重规矩,乙君察举守宅,除吏孔子十九世孙麟廉;请置百石卒史一人。鲍君造作百石吏舍。功垂无穷,于是始……
收藏 无名氏《乙瑛碑》
复制 无名氏《乙瑛碑》
类型:

力命表

臣繇言:臣力命之用,以无所立,帷幄之谋,而又愚耄。圣恩低徊,待以殊礼。天下始定,帅土欣戴。唯有江东,当少留思;既与上公,同见访问。昨宴见复蒙逮及,虽缘诏令,陈其愚心,而臣所怀造膝之事,昔先帝尝以事及臣,遣侍中王粲、杜袭就问臣。臣所怀未尽,冀益丝发,乞使侍中与臣议之,臣不胜愚,款㥪㥪之情,谨表以闻。臣繇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收藏 钟繇《力命表》
复制 钟繇《力命表》
类型:

与孟尚书书

愈白:行官自南回,过吉州,得吾兄二十四日手书数番,欣悚兼至,未审入秋来眠食何似,伏惟万福! 来示云:有人传愈近少信奉释氏,此传之者妄也。潮州时,有一老僧号大颠,颇聪明,识道理,远地无可与语者,故自山召至州郭,留十数日。实能外形骸,以理自胜,不为事物侵乱。与之语,虽不尽解,要自胸中无滞碍,以为难得,因与来往。及祭神至海上,遂造其庐。及来袁州,留衣服为别。乃人之情,非崇信其法,求福田利益也。孔子云:“某之祷久矣。”凡君子行己立身,自有法度,圣贤事业,具在方策,可效可师。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积善积恶,殃庆自各以其类至。何有去圣人之道,舍先王之法,而从夷狄之教,以求福利也?《诗》不云乎“恺悌君子,求福不回”。《传》又曰:“不为威惕,不为利疚。”假如释氏能与人为祸祟,非守道君子之所惧也,况万万无此理。且彼佛者果何人哉?其行事类君子耶?小人耶?若君子也,必不妄加祸于守道之人;如小人也,其身已死,其鬼不灵。天地神祇,昭布森列,非可诬也,又肯令其鬼行胸臆作威福于其间哉?进退无所据,而信奉之,亦且惑矣。 且愈不助释氏而排之者,其亦有说。孟子云:“今天下不之杨则之墨,杨墨交乱,而圣贤之道不明,则三纲沦而九法斁,礼乐崩而夷狄横,几何其不为禽兽也!”故曰:“能言距杨墨者,皆圣人之徒也。”扬子云云:“古者杨墨塞路,孟子辞而辟之,廓如也。”夫杨墨行,正道废,且将数百年,以至于秦,卒灭先王之法,烧除其经,坑杀学士,天下遂大乱。及秦灭,汉兴且百年,尚未知修明先王之道;其后始除挟书之律,稍求亡书,招学士,经虽少得,尚皆残缺,十亡二三。故学士多老死,新者不见全经,不能尽知先王之事,各以所见为守,分离乖隔,不合不公,二帝三王群圣人之道,于是大坏。后之学者,无所寻逐,以至于今泯泯也,其祸出于杨墨肆行而莫之禁故也。孟子虽贤圣,不得位,空言无施,虽切何补?然赖其言,而今学者尚知宗孔氏,崇仁义,贵王贱霸而已。其大经大法,皆亡灭而不救,坏烂而不收,所谓存十一于千百,安在其能廓如也?然向无孟氏,则皆服左衽而言侏离矣。故愈尝推尊孟氏,以为功不在禹下者,为此也。 汉氏以来,群儒区区修补,百孔千疮,随乱随失,其危如一发引千钧,绵绵延延,浸以微灭。于是时也,而倡释老于其间,鼓天下之众而从之。呜呼,其亦不仁甚矣!释老之害过于杨墨,韩愈之贤不及孟子,孟子不能救之于未亡之前,而韩愈乃欲全之于已坏之后。呜呼!其亦不量其力,且见其身之危,莫之救以死也。虽然,使其道由愈而粗传,虽灭死万万无恨!天地鬼神,临之在上,质之在旁,又安得因一摧折,自毁其道,以从于邪也! 籍、湜辈虽屡指教,不知果能不叛去否?辱吾兄眷厚而不获承命,惟增惭惧,死罪死罪!愈再拜。
收藏 韩愈《与孟尚书书》
复制 韩愈《与孟尚书书》
类型:

谏灵驾入京书

梓州射洪县草莽愚臣陈子昂谨顿首冒死献书阙下: 臣闻明主不恶切直之言以纳忠,烈士不惮死亡之诛以极谏。故有非常之策者,必待非常之时;有非常之时者,必待非常之主。然后危言正色,抗议直辞,赴汤镬而不回,至诛夷而无悔,岂徒欲诡世夸俗、厌生乐死者哉?实以为杀身之害小,存国之利大,故审计定议而甘心焉。况乎得非常之时,遇非常之主,言必获用,死亦何惊?千载之迹,将不朽于今日矣。 伏惟大行皇帝遗天下,弃群臣,万国震惊,百姓屠裂。陛下以徇齐之圣,承宗庙之重,天下之望,遇遇如也,莫不冀蒙圣化,以保馀年,太平之主,将复在于今日矣。况皇太后又以文母之贤,协轩宫之耀,军国大事,遗诏决之,唐、虞之际,于斯盛矣。 臣伏见诏书,梓宫将迁坐京师,銮舆亦欲陪幸。计非上策,智者失图,庙堂未闻有骨鲠之谋,朝廷多见有顺从之议,愚臣窃惑,以为过矣。伏自思之,生圣日,沐皇风摩顶至踵,莫非亭育。不能历丹凤,抵濯龙,北面玉阶,东望金屋,抗音而正谏者,圣王之罪人也。所以不顾万死,乞献一言,愿蒙听览,甘就鼎镬,伏惟陛下察之。 臣闻秦据咸阳之时,汉都长安之日,山河为固,天下服矣,然犹北假胡宛之利,南资巴蜀之饶:自渭入河,转关东之粟;窬沙绝漠,致山西之宝:然后能削平天下,弹压诸侯,长辔利策,横制宇宙。今则不然,燕、代迫匈奴之侵,巴、陇婴吐蕃之患,西蜀疲老,千里赢粮北国丁男,十五乘塞,岁月奔命,其弊不堪,秦之首尾,今为阙矣。即所馀者,独三辅之闲尔,顷遭荒馑,人被荐饥。自河而西,无非赤地;循陇以北,逢青草,莫不父兄转徒,妻子流离,委家丧业,膏原润莽:此朝廷之所备知也。赖以宗庙神灵,皇天悔祸,去岁薄稔,前秋稍登,使羸饿之馀,得保沉命,天下幸甚,可谓厚矣。然而流人未返,田野尚芜,白骨纵横,阡陌无主,至于蓄积,犹可哀伤。陛下不料其难,贵从先意,遂欲长驱大驾,按节秦京,千乘万骑,何方取给?况山陵初制,穿复未央,土木工匠,必资徒役。今欲率疲弊之众。兴数万之军,徵发近畿,鞭朴羸老,凿山采石,驱以就功,但恐春作无时,秋成绝望,凋瘵遗噍,再罹饥苦,倘不堪弊,必有埔逃,子来之颂其将何词以述?此亦宗庙之大机,不可不深图也。况国无兼岁之储,家鲜匝时之蓄,一旬不雨,犹可深忧,忽加水旱,人何以济?陛下不深察始终,独违群议,臣恐三辅之弊,不铸乡前日矣。 且天子以四海为家,圣人包六合为宇,历观邃古,以至于今,何尝不以三王为仁,五帝为圣?故虽周公制作,夫子著名,莫不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为百王之鸿烈,作千载之雄图。然而舜死陟方,葬苍梧而不返;禹会群后,殁稽山而永终:岂其爱蛮夷之乡而鄙中国哉?实将欲示圣人之无外也,故能使坟籍以为美谈,帝王以为高范。况我巍巍大圣,轹帝登皇,日月所临,莫不率俾,何独秦、丰之地,可置山陵;河、洛之都,不堪园寝?陛下岂可不察之?愚臣窃为陛下惜也。且景山崇丽,秀冠群峰,北对嵩、邙,西望汝海,居祝融之故地,连太昊之遗墟,帝王图迹,纵横左右,园陵之美,复何加焉?陛下曾未察之,谓其不可,愚臣鄙见,良足尚矣。况涧之中,天地交会,北有太行之险,南有宛叶之饶,东压江、淮,食湖海之利;西驰崤、渑,据关河之宝。以聪明之主,养淳粹之人,天下和平,恭己正南面而已。陛下不思、洛之壮观,关、陇之荒芜遂欲弃太山之安。履焦原之险,忘神器之大宝,徇曾闵之小节,愚臣闇昧,以为甚也。陛下何不鉴诤臣之策,采行路之谣,谘谋太后,平章审辅使苍生之望,知有所安,天下岂不幸甚?昔得平王迁周,光武都洛,山陵寝庙,不在东京;宗社坟茔,并居西土:然而《春秋》美为始王,《汉书》载为代祖,岂其不愿孝哉?何圣贤褒贬,于斯滥矣?实以时有不可,事有必然,盖欲遗小存大,云祸归福,圣人所以为贵也。夫「小不忍则乱大谋」,仲尼之至诫,愿陛下察之。若以臣愚不用,朝议遂行,臣恐关、陇之忧,无时休息。 臣又闻太原蓄钜万之仓,洛口积天下之粟,国家之宝,(一作资)斯为大矣。今欲舍而不顾,背以长驱,使有识惊嗟,天下失望。倘鼠窃狗盗,万一不图,西入陕州之郊,东犯武牢之镇,盗敖仓一杯之粟,陆下何以遏之?此天下之至机,不可不深惧也。虽则盗未旋踵,诛刑已及,灭其九族,焚其妻子,泣辜虽恨,将何及焉?故曰:「先谋后事者逸,先事后图者失。」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斯言不徒设也,愿陛下念之。臣西蜀野人,本在林薮。幸属交泰,得游王国,故知不在其位者,不谋其政,亦欲退身岩谷,灭迹朝廷。窃感娄敬委辂,干非其议,图汉策于万全,取鸿名于千古,臣何独怯,而不及之哉?所以敢触龙鳞,死而无恨,庶万有一中,或垂察焉。臣子昂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收藏 陈子昂《谏灵驾入京书》
复制 陈子昂《谏灵驾入京书》
类型:

州民帖

州民王羲之死罪:贤弟逝没,甚痛。奈何!白牋不备太尉,门左不可言。同此酸慨!王羲之顿首。
收藏 王羲之《州民帖》
复制 王羲之《州民帖》
类型:

责躬

小序臣植言。 臣自抱亹归藩。 刻肌刻骨。 追思罪戾。 昼分而食。 夜分而寝。 诚以天网不可重罹。 圣恩难可再恃。 窃感相鼠之篇。 无礼遄死之义。 形影相吊。 五情愧{赤皮}。 以罪弃生。 则违昔贤夕改之劝。 忍垢茍全。 则犯诗人胡颜之讥。 伏惟陛下。 德象天地。 恩隆父母。 施畅春风。 泽如时雨。 是以不别荆棘者。 庆云之惠也。 七子均养者。 鸤鸠之仁也。 舍罪贵功者。 明君之举也。 矜愚爱能者。 慈父之恩也。 是以愚臣徘徊于恩泽而不敢自弃者也。 前奉诏书。 臣等绝朝。 心离志绝。 自分黄耈永无执珪之望。 不图圣诏猥垂齿召。 至止之日。 驰心辇毂。 僻处西馆。 未奉阙庭。 踊跃之怀。 瞻望反侧。 不胜犬马恋主之情。 谨奉表并献诗二篇。 词旨浅末。 不足采览。 贵露下情。 冒颜以闻。 臣植诚惶诚恐。 顿首顿首。 死罪死罪。 于穆显考。 时惟武皇。 受命于天。 宁济四方。 朱旗所拂。 九土披攘。 玄化滂流。 荒服来王。 超商越周。 与唐比踪。 笃生我皇。 奕世载聪。 武则肃烈。 文则时雍。 受禅于汉。 君少万邦。 率由旧则。 广命懿亲。 以藩王国。 帝日尔侯。 君兹青土。 奄有海滨。 方周于鲁。 车服有辉。 旗章有叙。 济济隽乂。 我弼我辅。 伊予小子。 恃宠骄盈。 举挂时网。 作藩作屏。 先轨是隳。 傲我皇使。 犯我朝仪。 国有典刑。 我削我绌。 将寘于理。 元凶是率。 明明天子。 时惟笃类。 不忍我刑。 暴之朝肆。 违彼执宪。 哀予小臣。 改封兖邑。 于河之滨。 股肱弗置。 有君无臣。 荒淫之阙。 谁弼予身。 茕茕仆夫。 于彼冀方。 嗟予小子。 盈罹斯殃。 赫赫天子。 恩不遗物。 冠我玄冕。 要我朱绂。 光光大使。 我荣我华。 剖符授玉。 王爵是加。 仰齿金玺。 俯执圣策。 皇恩过隆。 祇承怵惕。 咨我小子。 顽凶是婴。 逝惭陵墓。 存愧阙庭。 匪敢傲德。 实恩是恃。 威灵改加。 足以没齿。 昊天罔极。 生命不图。 常惧颠沛。 抱罪黄垆。 愿蒙矢石。 建旗东岳。 庶立毫厘。 微功自赎。 危躯授命。 知足免戾。 甘赴江湘。 奋戈吴越。 天启其衷。 得会京畿。 迟奉圣颜。 如渴如饥。 心之云慕。 怆矣其悲。 天高听卑。 皇肯照微。 应诏肃承明诏。 应会皇都。 星陈夙驾。 秣马脂车。 命彼掌徒。 肃我征旅。 朝发鸾台。 夕宿兰渚。 芒芒原隰。 祁祁士女。 经彼公田。 乐我稷黍。 爰有樛木。 重阴匪息。 虽有糇粮。 饥不遑食。 望城不过。 面邑不游。 仆夫警策。 平路是由。 玄驷蔼蔼。 扬镳漂沫。 流风翼衡。 轻云承盖。 涉涧之滨。 缘山之隈。 遵彼河浒。 黄阪是阶。 西济关谷。 或降或升。 騑骖倦路。 载寝载兴。 将朝圣皇。 匪敢晏宁。 弭节长骛。 指日遄征。 前驱举燧。 后乘抗旌。 轮不辍运。 鸾无废声。 爰暨帝室。 税此西墉。 嘉诏未赐。 朝觐莫从。 仰瞻城阈。 俯惟阙庭。 长怀永慕。 忧心如酲。
收藏 曹植《责躬》
复制 曹植《责躬》
类型:

读曲歌

死罪刘领军,误杀刘第四。
收藏 佚名《读曲歌》
复制 佚名《读曲歌》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