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

以布衣一袭赠仆妇李氏

缕缕丝牵别绪真,布衣一袭赠离人。 前途冷暖原难料,借得斯名要谨身。
收藏 那逊兰保《以布衣一袭赠仆妇李氏》
复制 那逊兰保《以布衣一袭赠仆妇李氏》
类型:

过李氏澹塘别墅

渊明昔已爱吾庐,我亦悁悁忆故居。 君有东皋千束稻,山前更望澹塘湖。
收藏 沈辽《过李氏澹塘别墅》
复制 沈辽《过李氏澹塘别墅》
类型:

读《江南录》

故散骑常侍徐公铉奉太宗命撰《江南录》,至李氏亡国之际,不言其君之过,但以历数存亡论之。虽有愧于实录,其于《春秋》之义,箕子之说,徐氏录为得焉。 然吾闻国之将亡必有大恶,恶者无大于杀忠臣。国君无道,不杀忠臣,虽不至于治,亦不至于亡。纣为君,至暴矣,武王观兵于孟津,诸侯请伐纣,武王曰:“未可。”及闻其杀王子比干,然后知其将亡也,一举而胜焉。季梁在随,随人虽乱,楚人不敢加兵。虞以不用宫之奇之言,晋人始有纳璧假道之谋。然则忠臣国之与也,存与之存,亡与之亡。 予自为儿童时,已闻金陵臣潘佑以直言见杀,当时京师因举兵来伐,数以杀忠臣之罪。及得佑所上谏李氏表观之,词意质直,忠臣之言。予诸父中旧多为江南官者,其言金陵事颇详,闻佑所以死则信。然则李氏之亡,不徒然也。 今观徐氏录言佑死,颇以妖妄,与予旧所闻者甚不类。不止于佑,其它所诛者,皆以罪戾,何也?予甚怪焉。若以商纣及随、虞二君论之,则李氏亡国之君,必有滥诛,吾知佑之死信为无罪,是乃徐氏匿之耳。 何以知其然?吾以情得之。大凡毁生于嫉,嫉生于不胜,此人之情也。吾闻铉与佑皆李氏臣,而俱称有文学,十余年争名于朝廷间。当李氏之危也,佑能切谏,铉独无一说,以佑见诛,铉又不能力诤,卒使其君有杀忠臣之名,践亡国之祸,皆铉之由也。铉惧此过,而又耻其善不及于佑,故匿其忠而污以它罪。以佑观之,其它所诛者又可知矣。噫!若果有此,吾谓铉不惟厚诬忠臣,其欺吾君不亦甚乎!
收藏 王安石《读《江南录》》
复制 王安石《读《江南录》》
类型:

题李氏盘谷

幽居似盘谷,流水绕柴门。 意适观鱼鸟,年深长子孙。 耕耘聊自给,理乱未曾闻。 何日操藜杖,从君远世纷。
收藏 邓雅《题李氏盘谷》
复制 邓雅《题李氏盘谷》
类型:

题董邦达葛洪山八景 其二 清虚宫

夷嵏仙馆号清虚,壁有人间不识书。 李氏若成手卷画,想当移向此中居。
收藏 弘历《题董邦达葛洪山八景 其二 清虚宫》
复制 弘历《题董邦达葛洪山八景 其二 清虚宫》
类型:

挽宜人李氏

养成中馈德,留与后人言。 翰墨其馀事,诗书盖上根。 不徒为大母,犹复见曾孙。 萧瑟堂前意,青葱雨后萱。
收藏 曾丰《挽宜人李氏》
复制 曾丰《挽宜人李氏》
类型:

深州怀古三首 其三

故乡何处是飞凫,李氏犹传祖训无。 五代阴霾曾莫染,皦然万古重吾徒。
收藏 刘慎荣《深州怀古三首 其三》
复制 刘慎荣《深州怀古三首 其三》
类型:

戏李氏

华有佳梦惟闻说,解佩江阜浪得声。 一夕东轩多少事,韩郎虚负空香名。
收藏 张浩《戏李氏》
复制 张浩《戏李氏》
类型:

题李氏怀恩堂

东风何事欲沾巾,犹未全归七尺身。 一片昊天头上立,此生长照此心真。
收藏 罗伦《题李氏怀恩堂》
复制 罗伦《题李氏怀恩堂》
类型:

题天台李氏竹石图 其二

天台四万八千丈,中有琅玕石上生。 禹穴南来寻李白,丹霞翠雨满秋城。
收藏 胡奎《题天台李氏竹石图 其二》
复制 胡奎《题天台李氏竹石图 其二》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