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子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直录 · 七

问:“先生尝谓善、恶只是一物。善恶两端,如冰炭相反,如何谓只一物?” 先生曰:“至善者,心之本体。本体上才过当些子,便是恶了。不是有一个善,却又有一个恶来相对也。故善、恶只是一物。” 直因闻先生之说,则知程子所谓“善固性也,恶亦不可不谓之性”。 又曰:“善、恶皆天理。谓之恶者,本非恶,但于本性上过与不及之间耳。”其说皆无可疑。
收藏 王守仁《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直录 · 七》
复制 王守仁《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直录 · 七》
类型:

传习录 · 卷上 · 徐爱录 · 门人徐爱录 · 十

爱问:“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以先生‘精一’之训推之,此语似有弊。” 先生曰:“然。心一也,未杂于人谓之‘道心’,杂以人伪谓之‘人心’。‘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初非有二心也。程子谓‘人心即人欲,道心即天理’。语若分析,而意实得之。今曰道心为生,而人心听命,是二心也。‘天理’‘人欲’不并立,安有‘天理’为主,‘人欲’又从而听命者。”
收藏 王守仁《传习录 · 卷上 · 徐爱录 · 门人徐爱录 · 十》
复制 王守仁《传习录 · 卷上 · 徐爱录 · 门人徐爱录 · 十》
类型:

传习录 · 卷中 · 答陆原静书 · 六

来书云:“周子曰‘主静’,程子曰‘动亦定,静亦定’,先生曰‘定者心之本体’。是静定也,绝非不睹不闻、无思无为之谓,必常知、常存、常主于理之谓也。夫常知、常存、常主于理,明是动也,已发也,何以谓之静?何以谓之本体?岂是静定也,又有以贯乎心之动静者邪?” 理无动者也。常知常存、常主于理,即不睹不闻、无思无为之谓也。不睹不闻、无思无为,非槁木死灰之谓也;睹闻思为一于理,而未深有所睹闻思为,即是动而未尝动也。所谓“动亦定,静亦定”“体用一原”者也。
收藏 王守仁《传习录 · 卷中 · 答陆原静书 · 六》
复制 王守仁《传习录 · 卷中 · 答陆原静书 · 六》
类型: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陈九川录 · 三

又问:“用功收心时,有声色在前,如常闻见,恐不是专一。” 曰:“如何欲不闻见?除是槁木死灰,耳聋目盲则可。只是虽闻见而不流去便是。” 曰:“昔有人静坐,其子隔壁读书,不知其勤惰。程子称其甚敬。何如?” 曰:“伊川恐亦是讥他。”
收藏 王守仁《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陈九川录 · 三》
复制 王守仁《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陈九川录 · 三》
类型:

程子大武昌鹿川阁图 其二

老俱赁庑杂流人,破砚残杯对笑颦。 傲我巢痕烽烬底,梦归犹得煮星辰。
收藏 陈三立《程子大武昌鹿川阁图 其二》
复制 陈三立《程子大武昌鹿川阁图 其二》
类型:

程子大武昌鹿川阁图 其一

江汉看成祸水源,长鲸狞鳄逐豗喧。 涛风不卷吟魂去,冷系孤云一阁尊。
收藏 陈三立《程子大武昌鹿川阁图 其一》
复制 陈三立《程子大武昌鹿川阁图 其一》
类型:

寓精严寺次程伯来与秦景容郎中同游诗韵

平生志湖海,亦复慕林泉。 驱车太行路,古道何盘盘。 北走穷乌桓,滦京俯长川。 南游涉交广,瓯越遂幽闲。 紫霞绕吾庐,寒玉鸣我前。 清净谐道心,空明契僧诠。 由来高世士,脱屣山水间。 先鞭愧吾友,入幕芙渠鲜。 拂衣憩林下,似有三生缘。 程子雅高和,临风写烦悁。 不辞竟日留,翳景欲忘旋。 嗟我三载后,感慨犹千年。 卜庐事先陇,愿老浔湖边。
收藏 郑潜《寓精严寺次程伯来与秦景容郎中同游诗韵》
复制 郑潜《寓精严寺次程伯来与秦景容郎中同游诗韵》
类型:

寄程申叔

奇才不泯扬马名,善政况著龚黄绩。 政绩才名分外荣,山林意趣无方觅。 人生富贵骨相中,何须强力争豪雄。 三光五岳蟠心胸,岁寒春色梅花风。 我有小隐傍石屋,石上几回斸黄独。 看来我已不啻足,何事攒眉劳案牍。 程子谈何不碌碌,古意今情两堪掬。 归与归与毋忍辱,同寻牧童过天竺。
收藏 董嗣杲《寄程申叔》
复制 董嗣杲《寄程申叔》
类型:

平南风景

闻道平南古燕州,燕来燕去自春秋。 天时既正山无瘴,地脉钟灵水顺流。 文到梁公科上第,学从程子继前修。 至今可喜遗风在,满地弦歌乐未休。
收藏 姚嗣宗《平南风景》
复制 姚嗣宗《平南风景》
类型:

送程子充运副之杭州

盐为生民食,日用犹水火。 虽非饥所急,一日无不可。 但令商贾便,那复愁国课。 数年人坏法,贪欲肆偏颇。 利多归私室,民始受盐祸。 尔来又计口,强致及包裹。 㩁酤穷滴沥,征商剧遮逻。 东南民力竭,此事非细琐。 朝家更政化,选择堪负荷。 君为尚书郎,精白色瑳瑳。 明当戒行李,往理吴越柂。 祝君无别语,编户要安妥。 湖山多胜处,亦可供宴坐。 谈笑尊俎间,佳声满江左。
收藏 赵孟頫《送程子充运副之杭州》
复制 赵孟頫《送程子充运副之杭州》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