迩臣

送赵瀫阳殿读上广东宪副

凛凛岁事寒,重云蔽城阙。 游子欲何之,驱车适南越。 南越万馀里,江深安可涉。 鸢堕五溪云,猿号修岭月。 耿耿烈士颜,世路无工拙。 况握黄金章,名在诸侯列。 我皇眷迩臣,赐环不赐玦。 惟是同心人,欢情中道缺。 踟蹰在广路,悢悢不能诀。 砥如水中石,皎如山上雪。 直道谅已难,忧心未云掇。 吾将从此辞,长歌栖林樾。
收藏 于慎行《送赵瀫阳殿读上广东宪副》
复制 于慎行《送赵瀫阳殿读上广东宪副》
类型:

七言次韵和次道十一月朔早朝

紫宸陛戟百重深,拜朔官仪列弁簪。 旭日未全开宿霭,清风先已敛群阴。 迩臣自识宵衣志,下士徒怀夙退心。 虞氏致平犹有戒,愿闻歌载诵馀音。
收藏 沈遘《七言次韵和次道十一月朔早朝》
复制 沈遘《七言次韵和次道十一月朔早朝》
类型:

缁衣第三十三

子言之曰:「为上易事也,为下易知也,则刑不烦矣。」子曰:「好贤如《缁衣》,恶恶如《巷伯》,则爵不渎而民作愿,刑不试而民咸服。大雅曰:『仪刑文王,万国作孚。』」子曰:「夫民,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有格心;教之以政,齐之以刑,则民有遁心。故君民者,子以爱之,则民亲之;信以结之,则民不倍;恭以莅之,则民有孙心。《甫刑》曰:『苗民罪用命,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是以民有恶德,而遂绝其世也。』」 子曰:「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令,从其所行。上好是物,下必有甚者矣。故上之所好恶,不可不慎也,是民之表也。」子曰:「禹立三年,百姓以仁遂焉,岂必尽仁?《诗》云:『赫赫师尹,民具尔瞻。』《甫刑》曰:『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大雅曰:『成王之孚,下土之式。』」子曰:「上好仁,则下之为仁争先人。故长民者章志、贞教、尊仁,以子爱百姓;民致行己以说其上矣。《诗》云:『有梏德行,四国顺之。』」 子曰:「王言如丝,其出如纶;王言如纶,其出如綍。故大人不倡游言。可言也,不可行。君子弗言也;可行也,不可言,君子弗行也。则民言不危行,而行不危言矣。《诗》云:『淑慎尔止,不愆于仪。』」子曰:「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故言必虑其所终,而行必稽其所敝;则民谨于言而慎于行。《诗》云:『慎尔出话,敬尔威仪。』大雅曰:『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 子曰:「长民者,衣服不贰,从容有常,以齐其民,则民德壹。《诗》云:『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归于周,万民所望。』」子曰:「为上可望而知也,为下可述而志也,则君不疑于其臣,而臣不惑于其君矣。《尹吉》曰:『惟尹躬及汤,咸有壹德。』《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忒。』」 子曰:「有国者章义恶,以示民厚,则民情不贰。《诗》云:『靖共尔位,好是正直。』」子曰:「上人疑则百姓惑,下难知则君长劳。故君民者,章好以示民俗,慎恶以御民之淫,则民不惑矣。臣仪行,不重辞,不援其所不及,不烦其所不知,则君不劳矣。《诗》云:『上帝板板,下民卒。』小雅曰:『匪其止共,惟王之邛。』」 子曰:「政之不行也,教之不成也,爵禄不足劝也,刑罚不足耻也。故上不可以亵刑而轻爵。《康诰》曰:『敬明乃罚。』《甫刑》曰:『播刑之不迪。』」 子曰:「大臣不亲,百姓不宁,则忠敬不足,而富贵已过也;大臣不治而迩臣比矣。故大臣不可不敬也,是民之表也;迩臣不可不慎也,是民之道也。君毋以小谋大,毋以远言近,毋以内图外,则大臣不怨,迩臣不疾,而远臣不蔽矣。叶公之顾命曰:『毋以小谋败大作,毋以嬖御人疾庄后,毋以嬖御士疾庄士、大夫、卿士。』」 子曰:「大人不亲其所贤,而信其所贱;民是以亲失,而教是以烦。《诗》云:『彼求我则,如不我得;执我仇仇,亦不我力。』《君陈》曰:『未见圣,若己弗克见;既见圣,亦不克由圣。』」 子曰:「小人溺于水,君子溺于口,大人溺于民,皆在其所亵也。夫水近于人而溺人,德易狎而难亲也,易以溺人;口费而烦,易出难悔,易以溺人;夫民闭于人,而有鄙心,可敬不可慢,易以溺人。故君子不可以不慎也。《太甲》曰:『毋越厥命以自覆也;若虞机张,往省括于厥度则释。』《兑命》曰:『惟口起羞,惟甲胄起兵,惟衣裳在笥,惟干戈省厥躬。』《太甲》曰:『天作孽,可违也;自作孽,不可以逭。』《尹吉》曰:『惟尹躬天,见于西邑;夏自周有终,相亦惟终。』」 子曰:「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心庄则体舒,心肃则容敬。心好之,身必安之;君好之,民必欲之。心以体全,亦以体伤;君以民存,亦以民亡。《诗》云:『昔吾有先正,其言明且清,国家以宁,都邑以成,庶民以生;谁能秉国成,不自为正,卒劳百姓。《君雅》曰:『夏日暑雨,小民惟曰怨;资冬祁寒,小民亦惟曰怨。』」 子曰:「下之事上也,身不正,言不信,则义不壹,行无类也。」子曰:「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则不可夺志,死则不可夺名。故君子多闻,质而守之;多志,质而亲之;精知,略而行之。《君陈》曰:『出入自尔师虞,庶言同。』《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一也。』」 子曰:「唯君子能好其正,小人毒其正。故君子之朋友有乡,其恶有方;是故迩者不惑,而远者不疑也。《诗》云:『君子好仇。』」子曰:「轻绝贫贱,而重绝富贵,则好贤不坚,而恶恶不着也。人虽曰不利,吾不信也。《诗》云:『朋有攸摄,摄以威仪。』」子曰:「私惠不归德,君子不自留焉。《诗》云:『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子曰:「苟有车,必见其轼;苟有衣,必见其敝;人苟或言之,必闻其声;苟或行之,必见其成。《葛覃》曰:『服之无射。』」子曰:「言从而行之,则言不可饰也;行从而言之,则行不可饰也。故君子寡言,而行以成其信,则民不得大其美而小其恶。《诗》云:『自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小雅曰:『允也君子,展也大成。』《君奭》曰:『昔在上帝,周田观文王之德,其集大命于厥躬。』」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为卜筮。』古之遗言与?龟筮犹不能知也,而况于人乎?《诗》云:『我龟既厌,不我告犹。』《兑命》曰:『爵无及恶德,民立而正事,纯而祭祀,是为不敬;事烦则乱,事神则难。』《易》曰:『不恒其德,或承之羞。恒其德侦,妇人吉,夫子凶。』」
收藏 戴圣《缁衣第三十三》
复制 戴圣《缁衣第三十三》
类型:

表记第三十二

子言之:归乎!君子隐而显,不矜而庄,不厉而威,不言而信。子曰: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是故君子貌足畏也,色足惮也,言足信也。《甫刑》曰:“敬忌而罔有择言在躬。” 子曰:裼袭之不相因也,欲民之毋相渎也。 子曰:祭极敬,不继之以乐;朝极辨,不继之以倦。子曰:君子慎以辟祸,笃以不掩,恭以远耻。 子曰:君子庄敬日强,安肆日偷。君子不以一日使其躬亻焉,如不终日。 子曰:齐戒以事鬼神,择日月以见君,恐民之不敬也。子曰:狎侮,死焉而不畏也。 子曰:无辞不相接也,无礼不相见也,欲民之毋相亵也。《易》曰:“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 子言之:仁者,天下之表也;义者,天下之制也;报者,天下之利也。 子曰:以德报德,则民有所劝;以怨报怨,则民有所惩。《诗》曰:“无言不仇,无德不报。”《大甲》曰:“民非后无能胥以宁;后非民无以辟四方。” 子曰:以德报怨,则宽身之仁也;以怨报德,则刑戮之民也。 子曰:无欲而好仁者,无畏而恶不仁者,天下一人而矣。是故君子议道自己,而置法以民。 子曰:仁有三,与仁同功而异情。与仁同功,其仁未可知也;与仁同过,然后其仁可知也。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畏罪者强仁。仁者右也,道者左也。仁者人也,道者义也。厚于仁者薄于义,亲而不尊;厚于义者薄于仁,尊而不亲。道有至,义有考。至道以王,义道以霸,考道以为无失。 子言之:仁有数,义有长短小大。中心憯怛,爱人之仁也:率法而强之,资仁者也。《诗》云:“丰水有芑,武王岂不仕,诒厥孙谋,以燕翼子,武王哉。”数世之仁也。《国风》曰:“我今不阅,皇恤我后。”终身之仁也。 子曰:仁之为器重,其为道远,举者莫能胜也,行者莫能致也,取数多者仁也,夫勉于仁者,不亦难乎?是故君子以义度人,则难为人;以人望人,则贤者可知已矣。 子曰:中心安仁者,天下一人而已矣。《大雅》曰:“德如毛,民鲜克举之,我仪图之,惟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 《小雅》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子曰:诗之好仁如此,乡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亻免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 子曰:仁之难成久矣!人人失其所好;故仁者之过易辞也。子曰:恭近礼,俭近仁,信近情,敬让以行,此虽有过,其不甚矣。夫恭寡过,情可信,俭易容也,以此失之者,不亦鲜乎?《诗》曰:“温温恭人,惟德之基。” 子曰:仁之难成久矣,惟君子能之。是故君子不以其所能者病人,不以人之所不能者愧人。是故圣人之制行也,不制以己,使民有所劝勉愧耻,以行其言。礼以节之,信以结之,容貌以文之,衣服以移之,朋友以极之,欲民之有一也。《小雅》曰:“不愧于人,不畏于天。”是故君子服其服,则文以君子之容;有其容,则文以君子之辞;遂其辞,则实以君子之德。是故君子耻服其服而无其容,耻有其容而无其辞。耻有其辞而无其德,耻有其德而无其行。是故君子衰则有哀色,端冕则有敬色,甲胃则有不可辱之色。《诗》云:“惟鹈在梁,不濡其翼;彼记之子,不称其服!” 子言之:君子之所谓义者,贵贱皆有事于天下。天子亲耕,粢盛柜鬯以事上帝,故诸侯勤以辅事于天子。子曰:下之事上也,虽有庇民之大德,不敢有君民之心,仁之厚也。是故君子恭俭以求役仁,信让以求役礼。不自尚其事,不自尊其身,俭于位而寡于欲,让于人,卑己尊人,小心而畏义,求以事君。得之自是,不得自是,以听天命。《诗》云:“莫莫葛ぱ,施于条枚;凯弟君子,求福不回。”其舜,禹、文王、周公之谓与!有君民之大德,有事君之小心。《诗》云:“惟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国。” 子曰:先王谥以尊名,节以一惠,耻名之浮于行也。是故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以求处情;过行弗率,以求处厚;彰人之善而美人之功,以求下贤。是故君子虽自卑,而民敬尊之。 子曰:后稷,天下之为烈也,岂一手一足哉!唯欲行之浮于名也,故自谓便人。 子言之:君子之所谓仁者,其难乎!《诗》云:“凯弟君子,民之父母。凯以强教之,弟以说安之。”乐而毋荒,有礼而亲;威庄而安,孝慈而敬。使民有父之尊,有母之亲。如此而后可以为民父母矣。非至德其孰能如此乎?今父之亲子也,亲贤而下无能;母之亲子也,贤则亲之,无能则怜之。母,亲而不尊;父,尊而不亲。水之于民也,亲而不尊;火,尊而不亲。土之于民也,亲而不尊;天,尊而不亲。命之于民也,亲而不尊;鬼,尊而不亲。子曰: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先禄而后威,先赏而后罚,亲而不尊。其民之敝,而愚,乔而野,朴而不文。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其民之敝。荡而不静,胜而无耻。”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其赏罚用爵列,亲而不尊,其民之敝,利而巧,文而不惭,贼而蔽。子曰:夏道未渎辞,不求备,不大望于民,民未厌其亲。殷人未渎礼,而求备于民。周人强民,未渎神,而赏爵刑罚穷矣。 子曰:虞夏之道,寡怨于民;殷周之道,不胜其敝。 子曰:虞夏之质,殷周之文,至矣。虞夏之文不胜其质;殷周之质不胜其文。 子言之曰:后世虽有作者,虞帝弗可及也已矣;君天下,生无私,死不厚其子;子民如父母,有よ怛之爱,有忠利之教;亲而尊,安而敬,威而爱,富而有礼,惠而能散;其君子尊仁畏义,耻费轻实,忠而不犯,义而顺,文而静,宽而有辨。《甫刑》曰:“德威惟威,德明惟明。”非虞帝其孰能为此乎? 子言之:事君先资其言,拜自献其身,以成其信。是故君有责于其臣,臣有死于其言。故受禄不诬,其受罪益寡。 子曰:事君大言入则望大利,小言入则望小利;故君子不以小言受大禄,不以大言受小禄。《易》曰:“不家食吉。” 子曰:事君不下达,不尚辞,非其人弗自。《小雅》曰:“靖共尔位,正直是与,神之听之,式谷以女。” 子曰:事君远而谏,则讠阎也;近而不谏,则尸利也。子曰:迩臣守和,宰正百官,大臣虑四方。 子曰:事君欲谏不欲陈。《诗》云:“心乎爱矣,瑕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子曰:事君难进而易退,则位有序,易进而难退则乱也。故君子三揖而进,一辞而退,以远乱也。 子曰:事君三违而不出竟,则利禄也,人虽曰不要,吾弗信也。 子曰:事君慎始而敬终。 子曰:事君可贵可贱,可富可贫,可生可杀,而不可使为乱。 子曰:事君,军旅不辟难,朝廷不辞贱。处其位而不履其事,则乱也。故君使其臣得志,则慎虑而从之;否,则孰虑而从之,终事而退,臣之厚也。《易》曰:“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子曰:唯天子受命于天,士受命于君。故君命顺则臣有顺命;君命逆则臣有逆命。诗曰:“鹊之姜姜,鹑之贲贲;人之无良,我以为君。” 子曰:君子不以辞尽人。故天下有道,则行有枝叶;天下无道则辞有枝叶。是故君子于有丧者之侧,不能赙焉,则不问其所费;于有病者之侧,不能馈焉,则不问其所欲;有客,不能馆,则不问其所舍。故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坏。《小雅》曰:“盗言孔甘,乱是用饣炎。” 子曰:君子不以口誉人,则民作忠。故君子问人之寒,则衣之;问人之饥,则食之;称人之美,则爵之。《国风》曰:“心之忧矣,于我归说。” 子曰:口惠而实不至,怨及其身,是故君子与其有诺责也,宁有已怨。《国风》曰:“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子曰:君子不以色亲人。情疏而貌亲,在小人则穿窬之盗也与? 子曰:情欲信,辞欲巧。子言之:昔三代明王皆事天地之神明,无非卜筮之用,不敢以其私,亵事上帝。是故不犯日月,不违卜筮。卜筮不相袭也。大事有时日;小事无时日,有筮。外事用刚日,内事用柔日。不违龟筮。子曰:牲礼乐齐盛,是以无害乎鬼神,无怨乎百姓。 子曰:后稷之祀易富也。其辞恭,其欲俭,其禄及子孙。诗曰:“后稷兆祀,庶无罪悔,以迄于今。”子曰:大人之器威敬。天子无筮,诸侯有守筮。天子道以筮;诸侯非其国不以筮,卜宅寝室。天子不卜处大庙。 子曰:君子敬则用祭器。是以不废日月,不违龟筮,以敬事其君长。是以上不渎于民,下不亵于上。
收藏 戴圣《表记第三十二》
复制 戴圣《表记第三十二》
类型:

送张尚书出镇建宁

焚罢南坡稿,星华接履声。 艰时曾倚重,钩党赖持平。 仲甫思全衮,元戎正本兵。 丰仪麟阁贵,威重犬戎惊。 圣主忧遐远,朝端择老成。 迩臣宣惠化,七岭动欢情。 风俗移刀剑,田闾遂凿耕。 试茶龙井碧,开砚凤潭清。 秋日江沙渺,晴天鼓角鸣。 稻香随使驿,桂影伴仙程。 美玉非藏韫,黄金笑满籯。 宽和无白发,卑逊有高名。 登用唐三世,枢机汉九卿。 鼎司虚正席,丹扆待忠诚。
收藏 徐玑《送张尚书出镇建宁》
复制 徐玑《送张尚书出镇建宁》
类型:

绍定三年寿明仁福慈睿皇太后册宝九首 其七

迩臣跪奏,严办必恭。 乃御袆褕,升于殿中。 慈颜雍穆,和气冲融。 芳流清史,传之无穷。
收藏 郊庙朝会歌辞《绍定三年寿明仁福慈睿皇太后册宝九首 其七》
复制 郊庙朝会歌辞《绍定三年寿明仁福慈睿皇太后册宝九首 其七》
类型:

七言滑州新修东园

汉家东郡古延津,诏属王畿命迩臣。 仪物增荣都府旧,恩光流浃吏民新。 已明条教康罢俗,更饰林园乐盛辰。 蚤赋中和来奏御,知公不久整归轮。
收藏 沈遘《七言滑州新修东园》
复制 沈遘《七言滑州新修东园》
类型:

七言送何中复赴高陵簿

昔初送君向秦关,君时失意多悲叹。 今来送君复西去,君怀新命多欢语。 别君重见凡四年,颜色如故气轩轩。 文章学问益老富,卓然远致信可贤。 长安古都今大府,并护关西诸节度。 迩臣元老来后先,贤士大夫还而聚。 君持利器往从之,当能一发胸中奇。 莫嗟须臾廷下屈,我有镃基又乘时。 君家湘衡万馀里,十年远游何所事。 高车驷马终当归,努力无为故人耻。
收藏 沈遘《七言送何中复赴高陵簿》
复制 沈遘《七言送何中复赴高陵簿》
类型:

杂诗八首 其八

神龙时未遇,蠖略蟠深渊。 不有浮云藉,何由润八埏。 鹍鹏随海运,一徙阴重玄。 扶摇非有负,羽翮安能旋。 远臣必有主,迩臣必有先。 商君因景监,五羖介穆贤。 内资富强业,外秉侯王权。 功名岂不伟,烈士无称焉。 行藏制在己,升沉制在天。 寸尺既可枉,寻丈宁无愆。 所以鲁连子,抗志青冥间。 只矢三军解,单辞六国全。 万钟苟不欲,屣脱如浮烟。 谅哉天下士,畴克与比肩。
收藏 于慎行《杂诗八首 其八》
复制 于慎行《杂诗八首 其八》
类型:

车驾出猎和丁学士

九扈聊清野,三驱比出畋。 紫云华盖上,玉斗帝车前。 藻卫罗长薄,星枪落晚廛。 旗开龙对舞,骖合雁相联。 鱼贯围中队,风毛仗里天。 寒熊批怒掌,饥鹘下苍拳。 困兽开仁网,良禽献庙鲜。 赐庖飞骑促,劳饮釂烽传。 历览黄图迥,裴回翠帽旋。 迩臣将盛美,吉日继王篇。
收藏 宋祁《车驾出猎和丁学士》
复制 宋祁《车驾出猎和丁学士》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