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偈

题觉真上人院

长安车马地,此院闭松声。 新罢九天讲,旧曾诸岳行。 能诗因作偈,好客岂关名。 约我中秋夜,同来看月明。
收藏 顾非熊《题觉真上人院》
复制 顾非熊《题觉真上人院》
类型:

赠道岸岸为愚庵高足非熊先生书二字赠之予为作偈

道岸人书道岸字,道岸赠君道岸高。 西方诸国波罗蜜,弱水津头试一毛。
收藏 何吾驺《赠道岸岸为愚庵高足非熊先生书二字赠之予为作偈》
复制 何吾驺《赠道岸岸为愚庵高足非熊先生书二字赠之予为作偈》
类型:

答僧问佛法大意作偈

刹刹现形仪,尘尘具觉知。 性源常鼓浪,不悟未曾移。
收藏 释广原《答僧问佛法大意作偈》
复制 释广原《答僧问佛法大意作偈》
类型:

答僧问心要作偈

昨日相逢叙起居,今朝相见事还如。 如何却觅呈心要,心要如何特地疏。
收藏 释法骞《答僧问心要作偈》
复制 释法骞《答僧问心要作偈》
类型:

舟中作偈

长江行不尽,帝里到何时。 既得凉风便,休将舻棹施。
收藏 释楚圆《舟中作偈》
复制 释楚圆《舟中作偈》
类型:

宣和二年复僧作偈

不挂田衣着羽衣,老君形相颇相宜。 一年半内闲思想,大底兴衰各有时。
收藏 释心道《宣和二年复僧作偈》
复制 释心道《宣和二年复僧作偈》
类型:

六祖坛经 · 行由 · 第五节

众得处分,退而递相谓曰:“我等众人,不须澄心用意作偈,将呈和尚。有何所益?神秀上座,现为教授师,必是他得。我辈谩作偈颂,枉用心力。”诸人闻语,总皆息心,成言我等已后,依止秀师,何烦作偈。神秀思惟,诸人不呈偈者,为我与他为教授师,我须作偈将呈和尚。若不呈偈,和尚如何知我心中见解深浅?我呈偈意,求法即善,觅祖即恶,却同凡心,夺其圣位奚别?若不呈偈,终不得法,大难大难。五祖堂前,有步廊三间,拟请供奉卢珍画《楞伽经》变相,及五祖血脉图,流传供养。神秀作偈成已,数度欲呈,行至堂前,心中恍惚,遍身汗流,拟呈不得,前后经四日,一十三度呈偈不得。秀乃思惟,不如向廊下书著,从他和尚看见,忽若道好,即出礼拜,云是秀作;若道不堪,枉向山中数年,受人礼拜,更修何道。是夜三更,不使人知,自执灯,书偈于南廊壁间,呈心所见。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秀书偈了,便却归房,人总不知。秀复思惟,五祖明日,见偈欢喜,即我与法有缘,若言不堪,自是我迷,宿业障重,不合得法,圣意难测。房中思想,坐卧不安,直至五更。
收藏 慧能《六祖坛经 · 行由 · 第五节》
复制 慧能《六祖坛经 · 行由 · 第五节》
类型:

老钦阇黎以政和七年九月十七日夜圆寂趺坐如生道俗叹仰邑丞向仁叔作偈赞悼因次其韵 其二

老人端悟上乘禅,夜壑藏舟已脱然。 认得本来无一物,不将三观浪流传。
收藏 李光《老钦阇黎以政和七年九月十七日夜圆寂趺坐如生道俗叹仰邑丞向仁叔作偈赞悼因次其韵 其二》
复制 李光《老钦阇黎以政和七年九月十七日夜圆寂趺坐如生道俗叹仰邑丞向仁叔作偈赞悼因次其韵 其二》
类型:

举临济人灭嘱三圣因缘作偈

正法眼藏瞎驴灭,临济何曾有是说。 今古时人皆妄传,不信但看后三月。
收藏 释心道《举临济人灭嘱三圣因缘作偈》
复制 释心道《举临济人灭嘱三圣因缘作偈》
类型:

省慈明禅师还而作偈

相别而今又半年,不知谁共对谈禅。 一般秀色湘山里,汝自匡徒我自眠。
收藏 释谷泉《省慈明禅师还而作偈》
复制 释谷泉《省慈明禅师还而作偈》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