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营

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

鲎实如惠文,骨眼相负行。 蚝相黏为山,百十各自生。 蒲鱼尾如蛇,口眼不相营。 蛤即是虾蟆,同实浪异名。 章举马甲柱,斗以怪自呈。 其馀数十种,莫不可叹惊。 我来御魑魅,自宜味南烹。 调以咸与酸,芼以椒与橙。 腥臊始发越,咀吞面汗骍。 惟蛇旧所识,实惮口眼狞。 开笼听其去,郁屈尚不平。 卖尔非我罪,不屠岂非情。 不祈灵珠报,幸无嫌怨并。 聊歌以记之,又以告同行。
收藏 韩愈《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
复制 韩愈《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
类型:

讥谢十三

利交势相营,义交气相得。 千岁若旦暮,万里犹咫尺。 昔我相闻声,但嫌未相识。 今我相同游,又恨莫相益。 同时复同道,同官又同籍。 平生重结交,然诺亦自惜。 子为太守丞,我为里中客。 虽复戒疏数,不应事形迹。
收藏 刘敞《讥谢十三》
复制 刘敞《讥谢十三》
类型:

七月二十六日出城西相营外逻城和几山

溪上路傍路,郭西关外关。 村村多绿树,处处是青山。
收藏 费寀《七月二十六日出城西相营外逻城和几山》
复制 费寀《七月二十六日出城西相营外逻城和几山》
类型:

难经 · 论脏腑 · 三十七难

三国 : 无名氏
曰:五脏之气,于何发起,通于何许,可晓以不? 然:五脏者,常内阅于上七窍也。故肺气通于鼻,鼻和则知香臭矣;肝气通于目,目和则知黑白矣;脾气通于口,口和则知谷味矣;心气通于舌,舌和则知五味矣;肾气通于耳,耳和则知五音矣。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六腑不和,则留结为痈。 邪在六腑,则阳脉不和,阳脉不和,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阳脉盛矣。 邪在五腑,则阴脉不和,阴脉不和,则血留之;血留之,则阴脉盛矣。阴气太盛,则阳气不得相营也,故曰格。阳气太盛,则阴气不得相营也,故曰关,阴阳俱盛,不得相营也,故曰关格。关格者,不得尽其命而死矣。 经言气独行于五脏,不营于六腑者,何也? 然:夫气之所行也,如水之流,不得息也。故阴脉营于五脏,阳脉营于六腑,如环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不覆溢,人气内温于脏腑,外濡于凑理。
收藏 无名氏《难经 · 论脏腑 · 三十七难》
复制 无名氏《难经 · 论脏腑 · 三十七难》
类型:

蝶恋花 · 晓发登相营至冕山

边月如钩风似剪。钩起新愁,欲剪应难断。病酒台登山枕远。晓来啼鸟闻孤馆。 露网行轩缘绝坂。飞浪崩崖,路逐悬崖转。仰视白云当露冕。落梅风急笳声短。
收藏 周岸登《蝶恋花 · 晓发登相营至冕山》
复制 周岸登《蝶恋花 · 晓发登相营至冕山》
类型:

绵州

潺水依然绿,山城几易名。田腴知俗厚,民秀想时平。 关拥庞侯墓,人耕汉相营。峰回乡路近,日暮马蹄轻。
收藏 张问陶《绵州》
复制 张问陶《绵州》
类型:

读素问十六首

素问虽医书,读之患不精。 大可用人国,小亦可用兵。 行所胜不胜,逆从决死生。 勿待阴阳间,关格不相营。
收藏 方回《读素问十六首》
复制 方回《读素问十六首》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