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脑

又留别同院

忆昔当年富贵时,如今头脑尚依稀。 布袍破后思宫内,锦裤穿时忆御衣。 鹘子背钻高力士,婵娟翻画太真妃。 如今憔悴离南海,恰似当时幸蜀时。
收藏 张保胤《又留别同院》
复制 张保胤《又留别同院》
类型:

填榜 其三

青袍鹄立望如何,得意常稀失意多。 留取寸心公道在,冬烘头脑任人诃。
收藏 钱大昕《填榜 其三》
复制 钱大昕《填榜 其三》
类型: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薛侃录 · 八

先生谓学者曰:“为学须得个头脑,工夫方有着落。纵未能无间,如舟之有舵,一提便醒。不然,虽从事于学,只做个‘义袭而取’,只是行不著,习不察,非大本、达道也。” 又曰:“见得时,横说竖说皆是。若于此处通,彼处不通,只是未见得。”
收藏 王守仁《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薛侃录 · 八》
复制 王守仁《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薛侃录 · 八》
类型: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 · 其五十八 · 冬日十二绝

黄纸蠲租白纸催,皂衣旁午下乡来。 长官头脑冬烘甚,乞汝青钱买酒回。
收藏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 · 其五十八 · 冬日十二绝》
复制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 · 其五十八 · 冬日十二绝》
类型: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省曾录 · 一

黄勉之问:“‘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事事要如此否?” 先生曰:“固是事事要如此,须是识得个头脑乃可。义即是良知,晓得良知是个头脑,方无执著。且如受人馈送,也有今日当受的,他日不当受的;也有今日不当受的,他日当受的。你若执著了今日当受的,便一切受去;执著了今日不当受的,便一切不受去。便是‘适、莫’,便不是良知的本体。如何唤得做义?”
收藏 王守仁《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省曾录 · 一》
复制 王守仁《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省曾录 · 一》
类型: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省曾录 · 十六

一友问功夫:“功夫欲得此知时时接续,一切应感处反觉照管不及,若去事上周旋,又觉不见了。如何则可?” 先生曰:“此只认良知未真,尚有内外之间。我这里功夫不由人急心,认得良知头脑是当,去朴实用功,自会透彻。到此便是内外两忘,又何心事不合一?”
收藏 王守仁《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省曾录 · 十六》
复制 王守仁《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省曾录 · 十六》
类型: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直录 · 十三

“文公‘格物’之说,只是少头脑。如所谓‘察之于念虑之微’,此一句不该与‘求之文字之中,验之于事为之著,索之讲论之际’混作一例看,是无轻重也。”
收藏 王守仁《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直录 · 十三》
复制 王守仁《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直录 · 十三》
类型: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修易录 · 六

问:“‘生之谓性’,告子亦说得是,孟子如何非之?” 先生曰:“固是性,但告子认得一边去了,不晓得头脑。若晓得头脑,如此说亦是。孟子亦曰:‘形色,天性也。’这也是指气说。” 又曰:“凡人信口说,任意行,皆说此是依我心性出来,此是所谓生之谓性,然却要有过差。若晓得头脑,依吾良知上说出来,行将去,便自是停当。然良知亦只是这口说,这身行,岂能外得气,别有个去行去说。 故曰:‘论性不论气,不备;论气不论性,不明。’气亦性也,性亦气也,但须认得头脑是当。”
收藏 王守仁《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修易录 · 六》
复制 王守仁《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修易录 · 六》
类型: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十七

问:“看书不能明,如何?” 先生曰:“此只是在文义上穿求,故不明。如此,又不如为旧时学问。他到看得多,解得去。只是他为学虽极解得明晓,亦终身无得。须于心体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盖《四书》《五经》不过说这心体。这心体即所谓道,心体明即是道明,更无二。此是为学头脑处。”
收藏 王守仁《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十七》
复制 王守仁《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十七》
类型:

四郊杂诗 其二

少小日长思隐几,冬烘头脑意难堪。 一从失却青青须,始觉人间午睡甜。
收藏 张英《四郊杂诗 其二》
复制 张英《四郊杂诗 其二》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