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符

唐大飨拜洛乐章致和

神功不测兮运阴阳,包藏万宇兮孕八荒。天符既出兮帝业昌,愿临明祀兮降祯祥。
收藏 武则天《唐大飨拜洛乐章致和》
复制 武则天《唐大飨拜洛乐章致和》
类型:

江边祠

松森森,江浑浑,江边古祠空闭门。 精灵应醉社日酒,白龟咬断菖蒲根。 花残泠红宿雨滴,土龙甲湿鬼眼赤。 天符早晚下空碧,昨夜前村行霹雳。
收藏 贯休《江边祠》
复制 贯休《江边祠》
类型:

上林白鹿赋附歌

德由庾兮群物凑,协嘉祥兮扰灵兽。感欣合于天符,遂充塞于君囿。
收藏 萧昕《上林白鹿赋附歌》
复制 萧昕《上林白鹿赋附歌》
类型:

钟陵行

濮阳书生有仙骨,往因合与神仙匹。 山头邂逅琼台姬,沉吟绣繻甲障诗。 怪风裂屋天符下,采鸾谪向文箫嫁。 笑携纤手归钟陵,茅茨栖隐垂古藤。 书生命薄何蹇促,玉茧银钩尚堪鬻。 得钱沾酒日归来,消摇取醉南山曲。 以兹稍稍为人知,越玉山深好息机。 相携跨虎潜踪去,更敕青霞封石扉。
收藏 袁九淑《钟陵行》
复制 袁九淑《钟陵行》
类型:

慈利县城天符醮联

见河沙亿万佛妙相;衍道德五千言余波。
收藏 田金楠《慈利县城天符醮联》
复制 田金楠《慈利县城天符醮联》
类型:

黄帝内经 · 素问 · 六微旨大论

两汉 : 无名氏
黄帝问曰:呜呼远哉,天之道也!如迎浮云,若视深渊,视深渊尚可测,迎浮云莫知其极。夫子数言谨奉天道,予闻而藏之,心私异之,不知其所谓也。愿夫子溢志尽言其事,令终不灭,久而不绝,天之道可得闻乎? 岐伯稽首再拜,对曰:明乎哉问天之道也!此因天之序,盛衰之时也。 帝曰:愿闻天道六六之节盛衰何也? 岐伯曰:上下有位,左右有纪。故少阳之右,阳明治之;阳明之右,太阳治之;太阳之右,厥阴治之;厥阴之右,少阴治之;少阴之右,太阴治之;太阴之右,少阳治之。此所谓气之标,盖南面而待之也。故曰:“因天之序,盛衰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此之谓也。 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太阳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所谓本也。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本标不同,气应异象。 帝曰:其有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太过,何也? 岐伯曰:至而至者,和;至而不至,来气不及也;未至而至,来气有余也。 帝曰:至而不至,未至而至,何如? 岐伯曰:应则顺,否则逆,逆则变生,变生则病。 帝曰:善。请言其应。 岐伯曰:物,生其应也。气,脉其应也。 帝曰:善。愿闻地理之应六节气位何如? 岐伯曰:显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复行一步,土气治之;复行一步,金气治之;复行一步,水气治之;复行一步,木气治之;复行一步,君火治之。 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土位之下,风气承之;风位之下,金气承之;金位之下,火气承之;君火之下,阴精承之。 帝曰:何也? 岐伯曰: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 帝曰:盛衰何如? 岐伯曰:非其位则邪,当其位则正。邪则变甚,正则微。 帝曰:何谓当位? 岐伯曰:木运临卯,火运临午,土运临四季,金运临酉,水运临子。所谓:“岁会”,气之平也。 帝曰:非其位何如? 岐伯曰:岁不与会也。 帝曰:土运之岁,上见太阴;火运之岁,上见少阳、少阴;金运之岁,上见阳明;木运之岁,上见厥阴;水运之岁,上见太阳。奈何? 岐伯曰:天与之会也。故《天元册》曰:“天符”。 帝曰:天符、岁会何如? 岐伯曰:“太一天符”之会也。 帝曰:其贵贱何如?    岐伯曰:天符为执法,岁会为行令,太一天符为贵人。 帝曰:邪之中也奈何? 岐伯曰:中执法者,其病速而危;中行令者,其病徐而持;中贵人者,其病暴而死。 帝曰:位之易也何如? 岐伯曰:君位臣则顺,臣位君则逆。逆则其病近,其害速;顺则其病远,其害微。所谓二火也。 帝曰:善。愿闻其步何如? 岐伯曰:所谓步者,六十度而有奇,故二十四步,积盈百刻而成日也。 帝曰:六气应五行之变何如? 岐伯曰:位有终始,气有初中上下不同,求之亦异也。 帝曰:求之奈何? 岐伯曰: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子甲相合,命曰岁立,谨候其时,气可与期。 帝曰:愿闻其岁,六气始终,早晏何如? 岐伯曰:明乎哉问也! 甲子之岁,初之气,天数始于水下一刻,终于八十七刻半;二之气,始于八十七刻六分,终于七十五刻;三之气,始于七十六刻,终于六十二刻半;四之气,始于六十二刻六分,终于五十刻;五之气,始于五十一刻,终于三十七刻半;六之气,始于三十七刻六分,终于二十五刻。所谓初六,天之数也。 乙丑岁,初之气,天数始于二十六刻,终于一十二刻半;二之气,始于一十二刻六分,终于水下百刻;三之气,始于一刻,终于八十七刻半;四之气,始于八十七刻六分,终于七十五刻;五之气,始于七十六刻,终于六十二刻半;六之气,始于六十二刻六分,终于五十刻。所谓六二,天之数也。 丙寅岁,初之气,天数始于五十一刻,终于三十七刻半;二之气,始于三十七刻六分,终于二十五刻;三之气,始于二十六刻,终于一十二刻半;四之气,始于一十二刻六分,终于水下百刻;五之气,始于一刻,终于八十七刻半;六之气,始于八十七刻六分,终于七十五刻。所谓六三,天之数也。 丁卯岁,初之气,天数始于七十六刻,终于六十二刻半;二之气,始于六十二刻六分,终于五十刻;三之气,始于五十一刻,终于三十七刻半;四之气,始于三十七刻六分,终于二十五刻;五之气,始于二十六刻,终于一十二刻半;六之气,始于一十二刻六分,终于水下百刻。所谓六四,天之数也。 次戊辰岁,初之气,复始于一刻,常如是无已,周而复始。 帝曰:愿闻其岁候何如? 岐伯曰:悉乎哉问也!日行一周,天气始于一刻;日行再周,天气始于二十六刻;日行三周,天气始于五十一刻;日行四周,天气始于七十六刻;日行五周,天气复始于一刻,所谓一纪也。是故寅午戌岁气会同,卯未亥岁气会同,辰申子岁气会同,巳酉丑岁气会同,终而复始。 帝曰:愿闻其用也。 岐伯曰: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气交。 帝曰:何谓气交? 岐伯曰: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故曰:“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此之谓也。 帝曰:何谓初中? 岐伯曰:初凡三十度而有奇,中气同法。 帝曰:初中何也? 岐伯曰:所以分天地也。 帝曰:愿卒闻之! 岐伯曰:初者地气也,中者天气也。 帝曰:其升降何如? 岐伯曰: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 帝曰:愿闻其用何如? 岐伯曰: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 帝曰:善。寒湿相遘,燥热相临,风火相值,其有间乎? 岐伯曰:气有胜复,胜复之作,有德有化,有用有变,变则邪气居之。 帝曰:何谓邪乎? 岐伯曰: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故气有往复,用有迟速,四者之有,而化而变,风之来也。 帝曰:迟速往复,风所由生,而化而变,故因盛衰之变耳。成败倚伏游乎中,何也? 岐伯曰: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 帝曰:有期乎? 岐伯曰:不生不化,静之期也。 帝曰:不生化乎? 岐伯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化有小大,期有近远,四者之有,而贵常守,反常则灾害至矣。故曰:“无形无患。”此之谓也。 帝曰:善。有不生不化乎? 岐伯曰:悉乎哉问也!与道合同,惟真人也。 帝曰:善。
收藏 无名氏《黄帝内经 · 素问 · 六微旨大论》
复制 无名氏《黄帝内经 · 素问 · 六微旨大论》
类型:

题黄色辟邪玉圭

方水生瑶瑾,云英静以腴。 截肪奚可喻,蒸栗得曾无。 犹见先王制,如逢君子儒。 何须捡唐史,附会诩天符。
收藏 弘历《题黄色辟邪玉圭》
复制 弘历《题黄色辟邪玉圭》
类型:

喜西安严太守祷雨有感

火云衔日烧天地,万井炎蒸腾火气。 终南泰华翠欲干,水底乖龙正昏睡。 大造茫茫不可呼,天符何事封江湖。 岳神不敢作云雨,三川二麦垂焦枯。 神明太守共天职,廉平允合神明德。 朝祈暮祷曲江池,马上去来无倦色。 南山缚虎斫其头,黄冠持篆沈中流。 绿章飞奏沥肝胆,天门夜启风飕飕。 帝命金童追雨部,顷见云师布天宇。 雷声震起五方龙,三日淋漓泻膏乳。 二麦从今庆有秋,更期百谷盈西畴。 官家在在足仓廪,烝黎处处兴歌讴。 旱魃潜回灾沴息,多君独有回天力。 秦人若解纪声诗,穹碑定伐南山石。
收藏 朱诚泳《喜西安严太守祷雨有感》
复制 朱诚泳《喜西安严太守祷雨有感》
类型:

龙牙滩

乖龙窃天符,噀雾南入海。 无端蜕鳞甲,堕地几千载。 帝将驯扰之,不忍甚厥罪。 巳令化为石,本性终未改。 欲遣水逆流,障川作峞?。 河神勿听命,蓄怒更百倍。 森然磨其牙,昂首若有待。 舟行一不戒,适救鱼鳖馁。 幸以险著名,设防亦每每。 篙师出全力,遇此愈精采。 灭顶世岂无,母贻过时悔。
收藏 查慎行《龙牙滩》
复制 查慎行《龙牙滩》
类型:

伯文

闻合天符下玉麟,祝融湓浦肆时巡。 西山讵必须陵井,又得餐霞十二人。
收藏 薛季宣《伯文》
复制 薛季宣《伯文》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