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空

玩月诗

曲龙桥顶玩瀛洲,凡骨空陪汗漫流。 不假丹梯蹑霄汉,水晶盘冷桂花秋。
收藏 曲龙山仙《玩月诗》
复制 曲龙山仙《玩月诗》
类型:

赠辽左故人 其一

诏书切责罢三公,千里驱车向大东。 曾募流移耕塞下,岂迁豪杰实关中。 桑麻亭障行人断,松杏山河战骨空。 此去累臣闻鬼哭,可无杯酒酹西风。
收藏 吴伟业《赠辽左故人 其一》
复制 吴伟业《赠辽左故人 其一》
类型:

韩干放马图次东坡题李伯时所藏韩干马七言古诗韵

一如鹤啄长鬣垂,一如狼顾尾撒丝。 其一昂头立而嘶,欲前不前耳卓锥。 眼中空阔视八极,局步尺咫胡由驰。 薄言坰者在坰野,络脑且脱黄金羁。 人间皂枥或老病,天上闲厩谁权奇。 攻驹考牧两无预,造物一听相雄雌。 圉官大得闲放意,觳觫遑问牛何之。 吁嗟乎隙中过景越千载,画月画骨空毛皮。 东川清丝况寸裂,纵复神骏畴能知。 斯图即谓曹霸可,弟子未必贤于师。
收藏 查慎行《韩干放马图次东坡题李伯时所藏韩干马七言古诗韵》
复制 查慎行《韩干放马图次东坡题李伯时所藏韩干马七言古诗韵》
类型:

黄帝内经 · 素问 · 骨空论

两汉 : 无名氏
黄帝问曰:余闻风者百病之始也,以针治之奈何? 岐伯对曰: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治在风府,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 大风,颈项痛,刺风府,风府在上椎。大风汗出,灸譩嘻,譩嘻在背下侠脊旁三寸所,厌之令病者呼譩嘻,譩嘻应手。从风憎风,刺眉头。失枕在肩上横骨间。折使揄臂,齐肘正,灸脊中。䏚络季胁引少腹而痛胀,刺譩嘻。腰痛不可以转摇,急引阴卵,刺八髎与痛上,八髎在腰尻分间。 鼠瘘寒热,还刺寒府,寒府在附膝外解营。取膝上外者,使之拜;取足心者,使之跪。 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冲脉者,起于气街,并少阴之经,侠齐上行,至胷中而散。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冲脉为病,逆气里急。 督脉为病,脊强反折。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络循阴器,合篡间,绕篡后,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其男子循茎下至篡,与女子等。其少腹直上者,贯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此生病,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其女子不孕,癃,痔,遗溺,嗌干。督脉生病治督脉,治在骨上,甚者在齐下营。 其上气有音者,治其喉中央,在缺盆中者。其病上冲喉者,治其渐,渐者,上侠颐也。 蹇膝伸不屈,治其楗。坐而膝痛,治其机。立而暑解,治其骸关。膝痛,痛及拇指,治其腘。坐而膝痛如物隐者,治其关。膝痛不可屈伸,治其背内。连胻若折,治阳明中俞髎,若别,治巨阳少阴荣。淫泺胫酸,不能久立,治少阳之维,在外上五寸。 辅骨上横骨下为楗,侠髋为机,膝解为骸关,侠膝之骨为连骸,骸下为辅,辅上为腘,腘上为关,头横骨为枕。 水俞五十七穴者,尻上五行,行五。伏菟上两行,行五,左右各一行,行五。踝上各一行,行六穴。 髓空,在脑后三分,在颅际锐骨之下;一在龂基下;一在项后中,复骨下;一在脊骨上空,在风府上。脊骨下空,在尻骨下空。数髓空,在面侠鼻,或骨空在口下,当两肩。两髆骨空,在髆中之阳。臂骨空在臂阳,去踝四寸,两骨空之间。股骨上空,在股阳,出上膝四寸。胻骨空,在辅骨之上端。股际骨空,在毛中动下。尻骨空,在髀骨之后,相去四寸。扁骨有渗理凑,无髓孔,易髓无空。 灸寒热之法:先灸项大椎,以年为壮数;次灸橛骨,以年为壮数。视背俞陷者灸之,举臂肩上陷者灸之,两季胁之间灸之,外踝上绝骨之端灸之,足小指次指间灸之,腨下陷脉灸之,外踝后灸之。缺盆骨上切之坚痛如筋者灸之,膺中陷骨间灸之,掌束骨下灸之,齐下关元三寸灸之,毛际动脉灸之,膝下三寸分间灸之,足阳明跗上动脉灸之,巅上一灸之。犬所囓之处灸之,三壮,即以犬伤病法灸之。凡当灸二十九处。伤食灸之不已者,必视其经之过于阳者,数刺其俞而药之。
收藏 无名氏《黄帝内经 · 素问 · 骨空论》
复制 无名氏《黄帝内经 · 素问 · 骨空论》
类型:

黄帝内经 · 素问 ·气府论

两汉 : 无名氏
足太阳脉气所发者,七十八穴:两眉头各一。入发至项三寸半(此句按别本云:“入发至顶三寸。”当为是),旁五,相去三寸,其浮气在皮中者凡五行,行五,五五二十五。项中大筋两旁各一。风府两旁各一。侠背以下至尻尾二十一节十五间各一,五脏之俞各五,六腑之俞各六。委中以下至足小指旁各六俞。 足少阳脉气所发者,六十二穴:两角上各二。直目上发际内各五。耳前角上各一。耳前角下各一。锐发下各一。客主人各一。耳后陷中各一。下关各一。耳下牙车之后各一。缺盆各一。腋下三寸,胁下至胠,八间各一。髀枢中旁各一。膝以下至足小指次指各六俞。 足阳明脉气所发者,六十八穴:额颅发际旁各三。面鼽(读注:当作頄,本篇下同)骨空各一。大迎之骨空各一。人迎各一。缺盆外骨空各一。膺中骨间各一。侠鸠尾之外,当乳下三寸,侠胃脘各五;侠齐广三寸各三;下齐二寸侠之各三。气街动脉各一。伏菟上各一。三里以下至足中指各八俞,分之所在穴空。 手太阳脉气所发者,三十六穴:目内眦各一。目外各一。鼽骨下各一。耳郭上各一。耳中各一。巨骨穴各一。曲腋上骨穴各一。柱骨上陷者各一。上天窻四寸各一。肩解各一。肩解下三寸各一。肘以下至手小指本各六俞。 手阳明脉气所发者,二十二穴:鼻空外廉项上各二。大迎骨空各一。柱骨之会各一。髃骨之会各一。肘以下至手大指次指本各六俞。 手少阳脉气所发者,三十二穴:鼽骨下各一。眉后各一。角上各一。下完骨后各一。项中足太阳之前各一。侠扶突各一。肩贞各一。肩贞下三寸分间各一。肘以下至手小指次指本各六俞。 督脉气所发者,二十八穴:项中央二。发际后中八。面中三。大椎以下至尻尾及旁十五穴。至骶下凡二十一节,脊椎法也。 任脉之气所发者,二十八穴:喉中央二。膺中骨陷中各一。鸠尾下三寸,胃脘五寸,胃脘以下至横骨六寸半一,腹脉法也。下阴别一。目下各一。下唇一。龂交一。 冲脉气所发者,二十二穴:侠鸠尾外各半寸,至齐寸一;侠脐下旁各五分,至横骨寸一,腹脉法也。 足少阴舌下。厥阴毛中急脉各一。手少阴各一。 阴阳蹻各一。 手足诸鱼际脉气所发者。 凡三百六十五穴也。
收藏 无名氏《黄帝内经 · 素问 ·气府论》
复制 无名氏《黄帝内经 · 素问 ·气府论》
类型:

初叨赐鲥鱼志感

东南嘉味说江鲥,当暑分鲜下赤墀。 贡入争传喧漕路,篚开犹自带冰澌。 古人多骨空留恨,今日新恩合赋诗。 一饭可能忘厚报,深惭犬马力先疲。
收藏 蒋冕《初叨赐鲥鱼志感》
复制 蒋冕《初叨赐鲥鱼志感》
类型:

黄帝内经 · 灵枢 · 五癃津液别

黄帝问于歧伯曰:水榖入于口,输于肠胃,其液别为五: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热衣厚则为汗,悲哀气并则为泣,中热胃缓则为唾,邪气内逆则气为之闭塞而不行,不行则为水胀,余知其然也,不知其何由生?愿闻其道? 歧伯曰:水榖皆入于口,其味有五,各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为液;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寒留于分肉之间,聚沬则为痛;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 五脏六府,心为之主,耳为之听,目为之候,肺为之相,肝为之将,脾为之卫,肾为之主外。故五藏六府之津液,尽上渗于目,心悲气并则心系急,心系急则肺举,肺举则液上溢;夫心系与肺不能常举,乍上乍下,故欬而泣矣! 中热则胃中消榖,消榖则虫上下作,肠胃充郭,故胃缓,胃缓则气逆,故唾出。五津之榖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阴股。 阴阳不和则使液溢而下流于阴,髓液皆减而下,下过度则虚,虚故腰背痛而胫酸;阴阳气道不通,四海塞闭,三焦不写,津液不化、水榖并行肠胃之中,别于回肠,留于下焦,不得渗膀胱则下焦胀,水溢则为水胀,此津液五别之逆顺也。
收藏 王冰《黄帝内经 · 灵枢 · 五癃津液别》
复制 王冰《黄帝内经 · 灵枢 · 五癃津液别》
类型:

九江杂咏书怀 其二

天地无情泪眼枯,故园松菊久荒芜。 秋风茅屋从谁葺,春日村醪只自沽。 万里关河迷宇宙,孤舟烟雨满江湖。 渥洼老骨空相顾,云汉高飞不易呼。
收藏 吴当《九江杂咏书怀 其二》
复制 吴当《九江杂咏书怀 其二》
类型:

玩月诗

曲龙桥顶玩瀛洲,凡骨空陪汗漫游。 不假丹梯蹑霄汉,水晶盘冷桂花秋。 月砌瑶阶泉滴乳,玉箫催凤和烟舞。 青城丈人何处游,玄鹤唳天云一缕。 造化天桥碧海东,玉轮还过辗晴虹。 霓襟似拂瀛洲顶,颢气潜消橐籥中。 危桥横石架云端,跨鹿登临景象宽。 颢魄洗烟澄碧落,桂花低拂玉簪寒。
收藏 曲龙山仙《玩月诗》
复制 曲龙山仙《玩月诗》
类型:

赠辽左故人三首·其一

诏书切责罢三公,千里驱车向大东。 曾募流移耕塞下,岂迁豪杰实关中? 桑麻亭障行人断,松杏山河战骨空。 此去累臣闻鬼哭,可无杯酒酹西风!
收藏 吴伟业《赠辽左故人三首·其一》
复制 吴伟业《赠辽左故人三首·其一》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