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者

战国策 · 引语

战胜而国危者。物不断也。功大而权轻者。地不入也。 骐骥之衰也。驽马先之。孟贲之倦也。女子胜之。 厉疾怜王。强者善。弱者不能自守。仁不轻绝。 智不轻怨。
收藏 刘向《战国策 · 引语》
复制 刘向《战国策 · 引语》
类型:

述古

天下有大垣,人自隐多岐。 任理忘恩怨,何乃累吾私? 元气育万物,雨露丰悴之。 丰悴虽有恒,还复系其资。 强者固弗已,弱者自有期。 向者橐籥中,竟是谁设施? 美哉唐虞圣,至治以无为。
收藏 范梈《述古》
复制 范梈《述古》
类型:

道德经(第四十章)

: 老子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收藏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章)》
复制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章)》
类型:

天台山中十首 其一

道丧几千载,不复还其淳。 强者用诈力,弱者伤夷沦。 芒芒大块中,何人得其真。 已矣难重陈,吾将谁与邻。
收藏 释元肇《天台山中十首 其一》
复制 释元肇《天台山中十首 其一》
类型:

原弊

农者,天下之本也,而王政所由起也。古之为国者未尝敢忽,而今之为吏者不然,簿书听断而已矣,闻有道农之事,则相与笑之曰:鄙。夫知赋敛移用之为急,不知务农为先者,是未原为政之本末也。知务农而不知节用以爱农,是未尽务农之方也。 古之为政者,上下相移用以济。下之用力者甚勤,上之用物者有节,民无遗力,国不过费,上爱其下,下给其上,使不相困。一夫之力督之必尽其所任,一日之用节之必量其所入,一岁之耕供公与民食皆出其间,而常有余,故三年而余一年之备。今乃不然,耕者,不复督其力;用者,不复计其出入。一岁之耕供公仅足,而民食不过数月。甚者,场功甫毕,簸糠麸而食秕稗,或采橡实、畜菜根以延冬春。不幸一水旱,则相枕为饿殍。此甚可叹也! 国家罢兵,三十三岁矣,兵尝经用者老死今尽,而后来者未尝闻金鼓、识战阵也。生于无事而饱于衣食也,其势不得不骄惰。今卫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给粮, 不自荷而雇人荷之。其骄如此,况肯冒辛苦以战斗乎?就使兵耐辛苦而能斗战,虽耗农民,为之可也。奈何有为兵之虚名,而其实骄惰无用之人也。 古之凡民长大壮健者皆在南亩,农隙则教之以战,今乃大异,一遇凶岁,则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招之去为禁兵,其次不及尺度而稍怯弱者,籍之以为厢兵。吏招人多者有赏,而民方穷时争投之。故一经凶荒,则所留在南亩者,惟老弱也。而吏方曰:不收为兵,则恐为盗。噫!苟知一时之不为盗,而不知终身骄惰而窃食也。古之长大壮健者任耕,而老弱者游惰;今之长大壮健者游惰,而老弱者留耕也。何相反之甚邪!然民尽力乎南亩者,或不免乎狗彘之食,而一去为僧、兵,则终身安佚而享丰腴,则南亩之民不得不日减也。故曰有诱民之弊者,谓此也。
收藏 欧阳修《原弊》
复制 欧阳修《原弊》
类型:

战国策引语

战胜而国危者。 物不断也。 功大而权轻者。 地不入也。 骐骥之衰也。 驽马先之。 孟贲之倦也。 女子胜之。 厉疾怜王。 强者善。 弱者不能自守。 仁不轻绝。 智不轻怨。
收藏 佚名《战国策引语》
复制 佚名《战国策引语》
类型:

病中呓语九首 其三

才喜平权得自由,谁知从此又戈矛。弱者之肉强者食,膏血成河遍地流。
收藏 俞樾《病中呓语九首 其三》
复制 俞樾《病中呓语九首 其三》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