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教

山亭柳 · 退道者堕进道者升

退道愚生。意乱心生。丧命尽贪生。不畏神明察日,千愆万过迷生。 死堕酆都苦苦,苦尽傍生。进道清真忘世梦,闲看圣教似书生。 达理悟修生。气结神灵异,自然有、霞彩光生。宝鉴碧霄光耀,真个先生。
收藏 刘处玄《山亭柳 · 退道者堕进道者升》
复制 刘处玄《山亭柳 · 退道者堕进道者升》
类型:

饮酒五首 其二

去古日已远,百伪无一真。 独馀醉乡地,中有羲皇淳。 圣教难为功,乃见酒力神。 谁能酿沧海,尽醉区中民。
收藏 元好问《饮酒五首 其二》
复制 元好问《饮酒五首 其二》
类型:

集圣教序字联

大本领人,当时不见有奇异处; 敏学问者,终身无所为满足时。
收藏 待考《集圣教序字联》
复制 待考《集圣教序字联》
类型:

丰泽园演耕耤礼

抚时维盎鬯,?土已滋融。 举趾良辰合,习仪旧制同。 嘉生分稌黍,公亩正南东。 祗盼盈畴绿,何心夹岸红。 率先循圣教,怀永切微衷。 念彼服田者,艰哉一岁中。 溺饥常在抱,勤勚敢辞躬。 寤寐无他愿,祈天绥我丰。
收藏 弘历《丰泽园演耕耤礼》
复制 弘历《丰泽园演耕耤礼》
类型:

送清凉寺长老凯翁住持义乌双林寺

山前双树翠成阴,仿佛祇园地布金。 大士除疑融圣教,老禅说法震雷音。 定中隐隐闻清磬,别后迢迢郁此心。 回望石城烟寺远,一江风雨有龙吟。
收藏 陶安《送清凉寺长老凯翁住持义乌双林寺》
复制 陶安《送清凉寺长老凯翁住持义乌双林寺》
类型:

兖州到任

阴晴天意未分明,策马胡为又鲁城。 礼乐虽能扶圣教,文章吾甚愧虚名。 深杯未易消魔障,老眼还能识世情。 白饭羹鱼南海上,梦中何日定归程。
收藏 林光《兖州到任》
复制 林光《兖州到任》
类型:

大唐三藏圣教序

盖闻:二仪有像,显覆载以含生;四时无形,潜寒暑以化物。是以,窥天鉴地,庸愚皆识其端;明阴洞阳,贤哲罕穷其数。 然而,天地苞乎阴阳而易识者,以其有像也;阴阳处乎天地而难穷者,以其无形也。故知,像显可征,虽愚不惑;形潜莫睹,在智犹迷。况乎,佛道崇虚,乘幽控寂,弘济万品,典御十方。举威灵而无上,抑神力而无下;大之则弥于宇宙,细之则摄于毫厘。无灭无生,历千劫而不古;若隐若显,运百福而长今。妙道凝玄,遵之莫知其际;法流湛寂,挹之莫测其源。故知,蠢蠢凡愚,区区庸鄙,投其旨趣,能无疑惑者哉! 然则,大教之兴,基乎西土,腾汉庭而皎梦,照东域而流慈。昔者,分形分迹之时,言未驰而成化;当常现常之世,民仰德而知遵。及乎,晦影归真,迁仪越世。金容掩色,不镜三千之光;丽象开图,空端四八之相。于是,微言广被,拯含类于三涂;遗训遐宣,导群生于十地。然而,真教难仰,莫能一其旨归;曲学易遵,邪正于焉纷纠。所以,空有之论,或习俗而是非;大小之乘,乍沿时而隆替。 有玄奘法师者,法门之领袖也。幼怀贞敏,早悟三空之心;长契神情,先苞四忍之行。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故以,智通无累,神测未形,超六尘而迥出,只千古而无对。凝心内境,悲正法之陵迟;栖虑玄门,慨深文之讹谬。思欲,分条析理,广彼前闻;截伪续真,开兹后学。是以,翘心净土,往游西域;乘危远迈,杖策孤征。积雪晨飞,途闲失地;惊砂夕起,空外迷天。万里山川,拨烟霞而进影;百重寒暑,蹑霜雨而前踪。诚重劳轻,求深愿达;周游西宇,十有七年。穷历道邦,询求正教;双林八水,味道餐风;鹿苑鹫峰,瞻奇仰异。承至言于先圣,受真教于上贤,探赜妙门,精穷奥业。一乘五律之道,驰骤于心田;八藏三箧之文,波涛于口海。 爰自所历之国,总将三藏要文,凡六百五十七部,译布中夏,宣扬胜业。引慈云于西极,注法雨于东垂;圣教缺而复全,苍生罪而还福。湿火宅之干焰,共拔迷途;朗爱水之昏波,同臻彼岸。是知,恶因业坠,善以缘升;升坠之端,惟人所托。譬夫,桂生高岭,云露方得泫其华;莲出渌波,飞尘不能污其叶,非莲性自洁而桂质本贞,良由,所附者高,则微物不能累;所凭者净,则浊类不能沾。夫以卉木无知,犹资善而成善;况乎人伦有识,不缘庆而求庆。方冀,兹经流施,将日月而无穷;斯福遐敷,与乾坤而永大。 朕,才谢珪璋。言惭博达;至于内典,尤所未闲。昨制序文,深为鄙拙。唯恐,秽翰墨于金简;标瓦砾于珠林。忽得来书,谬承褒赞;循躬省虑。弥盖厚颜,善不足称,空劳致谢。皇帝在春宫述三藏圣记。 夫!显扬正教,非智无以广其文。崇阐微言,非贤莫能定其旨。盖真如圣教者,诸法之玄宗,众经之轨躅也。综括宏远,奥旨遐深,极空有之精微,体生灭之机要。词茂道旷,寻之者不究其源;文显义幽,履之者莫测其际。故知,圣慈所被。业无善而不臻;妙化所敷,缘无恶而不剪。开法网之纲纪,弘六度之正教;拯群有之涂炭,启三藏之秘扃。是以,名无翼而长飞,道无根而永固。道名流庆,历遂古而镇常;赴感应身,经尘劫而不朽。晨钟夕梵,交二音于鹫峰;慧日法流,转双轮于鹿菀;排空宝盖,接翔云而共飞;庄野春林,与天华而合彩。 伏惟皇帝陛下 上玄资福,垂拱而治八荒;德被黔黎,敛衽而朝万国。恩加朽骨,石室归贝叶之文;泽及昆虫,金匮流梵说之偈。 遂使,阿耨达水,通神甸之八川;耆阇崛山,接嵩华之翠岭。窃以,性德凝寂,麋归心而不通;智地玄奥,感恳诚而遂显。岂谓,重昏之夜,烛慧炬之光;火宅之朝,降法雨之泽。 于是,百川异流,同会于海,万区分义,总成乎实。岂与汤武校其优劣!尧舜比其圣德者哉! 玄奘法师者,夙怀聪令,立志夷简,神清龆龀之年,体拔浮华之世。凝情定室,匿迹幽巖,栖息三禅,巡游十地。超六尘之境,独步迦维;会一乘之旨,随机化物。以中华之无质,寻印度之真文。远涉恒河,终期满字;频登雪岭,更获半珠。问道往还,十有七载;备通释典,利物为心。 以贞观十九年九月六日,奉敕于弘福寺,翻译圣教要文,凡六百五十七部。引大海之法流,洗尘劳而不竭;传智灯之长焰,皎幽闇而恒明。自非久植胜缘,何以显扬斯旨!所谓,法相常住,齐三光之明;我皇福臻,同二仪之固。 伏见御制众经论序,照古腾今。理,含金石之声;文,抱风云之润。治辄以轻尘足岳,坠露添流,略举大纲,以为斯记。 治素无才学,性不聪敏。内典诸文,殊未观览;所作论序,鄙拙尤繁。忽见来书,褒扬赞述;抚躬自省,惭悚交并。劳师等远臻,深以为愧。 贞观廿二年八月三日。
收藏 李世民《大唐三藏圣教序》
复制 李世民《大唐三藏圣教序》
类型:

之官庐州初至仪真寄原甫

家居非不欢,禄仕亦岂急。 愧身无所劳,而兹养生给。 方刚幸未艾,黾勉冀有立。 谫智无远图,挈瓶庶云及。 圣教非一方,吾愚宁妄执。 所惭鹪蝘微,不过枝与粒。 悠悠我之思,去去异乡邑。 大江浩东流,客悲莽交集。 登船眺洲渚,暝色际日入。 鬒变谁昔然,怅焉寄兹什。
收藏 刘攽《之官庐州初至仪真寄原甫》
复制 刘攽《之官庐州初至仪真寄原甫》
类型:

何玉史索观香南精舍宋拓圣教第本题长歌代跋因次元韵答之

永和九年春禊罢,临河一序矜初写。 真迹鼠茧閟幽宫,模本欧虞各腾驾。 古德慈悲惧散逸,妙腕玲珑运神化。 织珠为衣了无缝,融金铸镜光四射。 因之圣教广流布,欲与兰亭互陵跨。 谬说昔被子固惑,院体曾为通微诧。 抵鹊昆山未知宝,获雉陈仓乃称霸。 东洲居士书学精,慧眼能窥古贤罅。 虞褚尚难逃斥呵,赵董那不担惊怕。 独于仁师颇倾倒,谓虽集书犹蕴藉。 敝斋翠墨兹甲观,秘笈黄庭轶丙舍。 棐几今传拟星凤,叠石何敢方嵩华。 品题洵足永千秋,鉴赏尤宜清九夏。 两家书画舫中珍,奕奕虹光生午夜。
收藏 觉罗崇恩《何玉史索观香南精舍宋拓圣教第本题长歌代跋因次元韵答之》
复制 觉罗崇恩《何玉史索观香南精舍宋拓圣教第本题长歌代跋因次元韵答之》
类型:

书和苏轼过溪桥诗毕复成一首仍用其韵

摹帖无少似,仰山还隔邱。 书诗偶师意,望梧颇识秋。 一如米临唐,慑于真迹留。 一如董书杜,石浦怀深湫。 貌相非圣教,痕乃同钗头。 天瓶揭其义,眼巨言不浮。 而我此何为,哓辩劣与优。 迹藏作者三,亦共云烟流。 徒因付名山,聊记曾一游。 终非所当勤,当勤如舜忧。
收藏 弘历《书和苏轼过溪桥诗毕复成一首仍用其韵》
复制 弘历《书和苏轼过溪桥诗毕复成一首仍用其韵》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