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思

国风 · 唐风 · 蟋蟀

: 无名氏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蟋蟀在堂,岁聿其逝。今我不乐,日月其迈。无已大康,职思其外。好乐无荒,良士蹶蹶。 蟋蟀在堂,役车其休。今我不乐,日月其慆。无已大康,职思其忧。好乐无荒,良士休休。
收藏 无名氏《国风 · 唐风 · 蟋蟀》
复制 无名氏《国风 · 唐风 · 蟋蟀》
类型:

信饶道中雪

五载乐闲旷,闭关每安眠。 祖行复言迈,迫此将残年。 江湖多北风,临流竟回船。 连旬踏冻雪,驱马不得前。 锦溪何沦漪,芝山亦清妍。 岂乏故人居,欲往无由缘。 漫漫四野白,青是谁家烟? 仆夫慰饥面,呼酒还欣然。 我独不解饮,自苦谁汝怜。 前途幸云迩,努力勤挥鞭。 职思在忧民,才薄志自坚。 只应高人笑,胡不甘田园。
收藏 吴师道《信饶道中雪》
复制 吴师道《信饶道中雪》
类型:

十五日夜月(甲辰)

重阴积边亭,风候异扬粤。 骈筵集亲懿,复此亭上月。 析析静衰林,斐斐满层阙。 清砧无缓响,素云屡兴没。 客情易为怀,庶用慰寂蔑。 哀雁逝不居,流芳久云歇。 天道互亏盈,物理信昭昧。 诗人戒太康,职思永无忽。 霜露日夜零,故乡渺难越。 悽怆游子心,独坐待明发。
收藏 朱彝尊《十五日夜月(甲辰)》
复制 朱彝尊《十五日夜月(甲辰)》
类型:

赠汲郡太守诗

于穆皇晋,豪彦实蕃。 天罔振维,有圣贞观。 鸣鸟在林,良骏即闲。 萃彼俊乂,时亮庶官。(一章) 抑抑奚生,天笃其淳。 芳颖兰挥,琼光玉振。 沈机照物,妙思考神。 思我善问,观德古人。(二章) 善问伊何,惠音孔韶。 肇允衡门,翻飞宰朝。 肃雍芳林,芬响凌霄。 穆矣和风,育尔清休。(三章) 亦既有试,出宰邦家。 之子于行,民固讴歌。 风澄俗俭,化静世波。 芒芒既庶,且乐于和。(四章) 我有好爵,既成尔服。 入赞崇华,遂登帷幄。 时文圣宰,天祚方谷。 朔风徽止,鸿渐云岳。(五章) 悠悠斯民,三代直道。 我求明德,惟奚攸考。 缉熙晖章,天禄来保。 惠心无兢,丰化有造。(六章) 乐只君子,茂德攸绥。 嗟我怀人,式是言归。 聿言来集,如翼斯挥。 日予不惠,照尔清晖。(七章) 职思既殊,亦各有司。 念我同僚,悲尔异事。 之子之远,悠悠我思。 虽无赠之,歌以言志。(八章)
收藏 陆云《赠汲郡太守诗》
复制 陆云《赠汲郡太守诗》
类型:

访杨维立进士留赠

虚斋坐岑寂,幽怀旷难任。 美人久不谐,纡郁伤我心。 出门爱春熙,灌木鸣珍禽。 轻舟溯长川,弭棹枫江浔。 高扉俯流水,山树荫成阴。 山堂惬良晤,载聆金玉音。 韦布分樗散,幸兹挹华簪。 芳筵晃银烛,畅饮乐且耽。 悠然写馀兴,啸咏鉴璆琳。 启户夜何其,天汉回箕参。 职思慎毋荒,先哲有遗箴。 枕籍甫云觉,晨鸡彻云林。
收藏 宋恢《访杨维立进士留赠》
复制 宋恢《访杨维立进士留赠》
类型:

送希直先生还汉中诗

嵋山峨峨,江水泱泱。 我疆我理,俾民以康。 靡言匪衣,靡善匪得。 阅士孔多,我敬希直。 谦以自牧,卑以自持。 雍容儒雅,鸾凤之仪。 有学有识,乃作乃述。 追之琢之,金玉之质。 侍我经筵,不倦以勤。 非德不言,非道不陈。 职思其归,义不可夺。 采采者芹,伺教如渴。 爰秣其马,爰振其衣。 拜手稽首,载辞而归。 昔之来也,春日迟迟。 今之归也,凉风凄凄。 悠悠我心,念子良苦。 爰命辞臣,饮饯江浒。 王道如砥,既哥且咏。 八月初吉,抵于南郑。 沔彼江汉,亦合而流。 瞻彼岷峨,郁其相缪。 心之知矣,临别缱绻。 子如我思,道岂云远。 岁行在子,文闱秋开。 较艺至公,迟子西来。
收藏 蜀献王《送希直先生还汉中诗》
复制 蜀献王《送希直先生还汉中诗》
类型:

二给事诗·任君辰旦

谀巧日以工,直谠道不存。 圣明忠易效,曷不顾国恩。 之子奋百里,高步登掖垣。 职思在献纳,天关手欲扪。 登祀谅非古,违众进苦言。 艰哉松山役,慷慨声不吞。 碌碌彼徒尔,遇合乌足论。
收藏 徐元文《二给事诗·任君辰旦》
复制 徐元文《二给事诗·任君辰旦》
类型:

送汤刘二阴阳领职还乡

吾闻古周官,亦有挈壶氏。 大者赞化育,调燮阴阳理。 大道何洋洋,一阴与一阳。 职思合其德,国士知无双。
收藏 湛若水《送汤刘二阴阳领职还乡》
复制 湛若水《送汤刘二阴阳领职还乡》
类型:

尚书内相毛文简公挽辞

休辰盛文化,畿吴富登庸。 蝉联首四方,蔼蔼来毛公。 翼翼宝玉执,桓桓岱山崇。 翊亮总王礼,启沃谐王衷。 三朝补缺衮,百辟詹清风。 职思谨诏相,不絿亦不竦。 公薨后吊恤,哀荣天壤终。
收藏 祝允明《尚书内相毛文简公挽辞》
复制 祝允明《尚书内相毛文简公挽辞》
类型:

《史通》序

长安二年,余以著作佐郎兼修国史,寻迁左史,于门下撰起居注。会转中书舍人,暂停史任,俄兼领其职。今上即位,除著作郎、太子中允、率更令,其兼修史皆如故。又属大驾还京,以留后在东都。无几,驿征入京,专知史事,仍迁秘书少监。自惟历事二主,从宦两京,遍居司籍之曹,久处载言之职。昔马融三入东观,汉代称荣;张华再典史官,晋朝称美。嗟予小子,兼而有之。是用职思其忧,不遑启处。尝以载削余暇,商榷史篇,下笔不休,遂盈筐箧。于是区分类聚,编而次之。 昔汉世诸儒,集论经传,定之于白虎阁,因名曰《白虎通》。予既在史馆而成此书,故便以《史通》为目。且汉求司马迁后,封为史通子,是知史之称通,其来自久。博采众议,爰定兹名。凡为廿卷,列之如左,合若干言。于时岁次庚戌,景龙四年仲春之月也。
收藏 刘知几《《史通》序》
复制 刘知几《《史通》序》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