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 · 卷二十》

  昭宗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讳晔,懿宗第七子,母曰惠安太后王氏。以咸通八年二月 二十二日生于东内。十三年四月,封寿王,名杰。乾符四年,授开府仪同三司、幽 州大都督、幽州卢龙等军节度、押奚契丹、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帝于僖宗,母弟也, 尤相亲睦。自艰难播越,尝随侍左右,握兵中要,皆奇而爱之。文德元年二月,僖 宗暴不豫。时初复宫闱,人心倾瞩,遽闻被疾,军民骇愕。及大渐之夕,而未知所 立。群臣以吉王最贤,又在寿王之上,将立之,唯军容杨复恭请以寿王监国。三月 六日,宣遗诏立为皇太弟。八日,柩前即位,时年二十二。以司空韦昭度摄冢宰。 己丑,见群臣,始听政。帝攻书好文,尤重儒术,神气雄俊,有会昌之遗风。以先 朝威武不振,国命浸微而尊礼大臣,详延道术,意在恢张旧业,号令天下。即位之 始,中外称之。四月戊辰朔。庚午,追谥圣母惠安太后曰恭献。乙亥,河南尹彦张 全义以兵袭李罕之于河阳,罕之出据泽州。魏博衙军杀其帅乐祯于龙兴寺,又击乐 从训,败之。从训以残众保洹水,为罗宗弁陷其城而杀之。壬午,蔡贼孙儒陷扬州, 杨行密溃围而出,据宣州。孙儒自称淮南节度,仍率其众攻宣州。

  五月丁酉朔,制以宣武军节度使、检校侍中、沛郡王硃全忠为蔡州四面行营兵 马都统。自秦贤、石璠败后,蔡贼渐弱,时溥方为全忠所攻,故移溥都统之命授全 忠。壬寅,蔡贼将伪署荆襄节度使赵德諲遣使归朝,愿讨贼自效,乃以德諲为蔡州 四面行营副都统,德諲遂以荆襄之兵属全忠。

  六月丁卯朔,以川贼王建大乱,剑南陈敬瑄告难,制以开府仪同三司、守司空、 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太清宫使、弘文馆大学士、延资库使、上柱国、扶阳郡开国 公,食邑二千户韦昭度检校司徒、门下侍郎、平章事,兼成都尹,充剑南西川节度 副大使、知节度事,兼两川招抚制置等使。蔡州行营奏大破贼于龙陂,进军以逼贼 城。七月丙申朔,泽州刺史李罕之引太原之师攻河阳,为汴将丁会所败,退还高平。

  九月乙未,汴将硃珍败时溥之师于埇桥,遂陷宿州,自是溥婴城不敢复出。汴 将胡元琮急攻蔡州。十二月甲子朔,蔡州牙将申丛执秦宗权,挝折其足,乞降。诏 中使宣谕,便以丛权知留后。比中使至,别将郭璠杀申丛,篡宗权,絷送汴州。蔡、 申、光等州平。诏赐蔡州行营兵士钱二十五万贯,令度支逐近支给。是月,葬僖宗 于靖陵。

  龙纪元年春正月癸巳朔,上御武德殿受朝贺,宣制大赦,改元。中外文武臣僚 进秩颁爵有差。以剑南西川节度、两川招抚制置使韦昭度检校司空,为东都留守; 以翰林学士承旨、兵部侍郎、知制诰刘崇望本官同平章事;以刑部侍郎孙揆为京兆 尹。

  二月癸亥朔。己丑,汴州行军司马李璠监送逆贼秦宗权并妻赵氏以献,上御延 喜门受俘,百僚称贺,以之徇市,告庙社,斩于独柳。赵氏笞死。初,自诸侯收长 安,黄巢东出关,与宗权合。巢贼虽平,而宗权之凶徒大集,西至金、商、陕、虢, 南极荆、襄,东过淮甸,北侵徐、兗、汴、郑,幅员数十州。五六年间,民无耕织, 千室之邑,不存一二,岁既凶荒,皆脍人而食,丧乱之酷,未之前闻。宗权既平, 而硃全忠连兵十万,吞噬河南,兗、郓、青、徐之间,血战不解,唐祚以至于亡。 中书奏请以二月二十二日为嘉会节,从之。

  三月壬辰朔,以右仆射、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孔纬守司空、太清宫使、弘文馆 大学士、延资库使、领诸道盐铁转运等使,以右仆射、门下侍郎、集贤殿大学士杜 让能为左仆射、监修国史、判度支,以中书侍郎、户部尚书、同平章事张浚为集贤 殿大学士、判户部事。四月壬戌朔,以宣武淮南等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管内营 田观察处置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傅、兼侍中、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汴州刺 史、充蔡州四面行营都统、上柱国、沛郡王、食邑四千户硃全忠为检校太尉、中书 令,进封东平王,仍赐赏军钱十万贯。

  五月壬辰朔,汉州刺史王建陷成都府,迁陈敬瑄于雅州,建自称西川兵马留后。 复用田令孜为监军。

   

  六月辛酉朔,邢洺节度使孟方立卒,三军推其弟洺州刺史迁为留后,太原李克 用出军攻之。杭州刺史钱镠攻宣州,下之,擒刘浩,剖心以祭周宝。七月,诏于杭 州置武胜军,以镠为本军防御观察等使。十月己未朔,青州节度使王敬武卒。制以 特进、太子少师、博陵郡开国侯、食邑一千户崔安潜检校太傅、兼侍中、青州刺史、 平卢军节度观察、押新罗渤海两蕃等使。青州三军以敬武子师范权知兵马事。

  十一月己丑朔,将有事于圆丘。改御名曰晔。辛亥,上宿斋于武德殿,宰相百 僚朝服于位。时两军中尉杨复恭及两枢密皆朝服侍上,太常博士钱珝、李绰等奏论 之曰:“皇帝赴斋宫,内臣皆服朝服。臣检国朝故事及近代礼令,并无内官朝服助 祭之文。伏惟皇帝陛下承天御历,圣祚中兴,祗见宗祧,克陈大礼。皆禀高祖、太 宗之成制,必循虞、夏、商、周之旧经,置冕服章,式遵彝宪。礼院先准大礼使牒 称得内侍省牒,要知内臣朝服品秩,礼院已准礼令报讫。今参详近朝事例,若内官 及诸卫将军必须制冠服,即各依所兼正官,随资品依令式服本官之服。事存传听, 且可俯从,然亦不分明著在礼令。乞圣慈允臣所奏。”状入,至晚不报。钱珝又进 状曰:“臣今日巳时进状,论内官冠服制度,未奉圣旨。伏以陛下虔事郊禋,式遵 彝范,凡关典礼,必守宪章。今陛下行先王之大礼,而内臣遂服先王之法服。来日 朝献大圣祖,臣赞导皇帝行事,若侍臣服章有违制度,是为非礼,上渎祖宗,臣期 不奉敕。臣谬当圣代,叨备礼官,获正朝仪,死且不朽,脂膏泥滓,是所甘心。” 状入,降硃书御札曰:“卿等所论至当,事可从权。勿以小瑕,遂妨大礼。”于是 内四臣遂以法服侍祠。甲寅,圆丘礼毕,御承天门,大赦。十二月戊午,宰臣杜让 能兼司空。

  大顺元年春正月戊子朔,御武德殿受朝贺。宰臣百僚上徽号曰圣文睿德光武弘 孝皇帝,礼毕,大赦,改元大顺。

  二月丁巳,宰臣兼国子祭酒孔纬以孔子庙经兵火,有司释奠无所,请内外文臣 自观察使、制使下及令佐,于本官料钱上缗抽十文,助修国学,从之。宣武节度使 硃全忠进位守中书令,加食邑千户,余如故。太原都将安金俊攻围邢州历年,城中 食尽,邢洺观察使孟迁以城降,乃以孟迁之族归太原。克用以大将安建为邢洺留后。

  三月丁亥朔,硃全忠上表:“关东籓镇,请除用朝廷名德为节度观察使。如籓 臣固位不受代,臣请以兵诛之。如王徽、裴璩、孔晦、崔安潜等皆缙绅名族,践历 素高,宜用为徐郓青兗等道节度使。”从之。昭义节度使李克修卒,太原帅克用之 弟也,三军推克修弟克恭知留后事。四月丙辰朔,李克用遣大将安金俊率师攻云州。 赫连铎求援于幽州,李匡威出兵援之,战于蔚州,太原军大败,燕军执安金俊,献 之于朝。李匡威、赫连铎、硃全忠等上表:“请因沙陀败亡,臣与河北三镇及臣所 镇汴滑河阳之兵平定太原,愿朝廷命重臣一人都总戎事。”昭宗以太原于艰难时立 兴复大功,心疑其事,下两省、御史台、尚书省四品已上官议。唯党全忠者言其可 伐,不可者十之七,宰臣杜让能、刘崇望深以为不可。惟张浚议曰:“先朝再幸兴 元,实沙陀之罪。比虑河北诸侯与之胶固,无以涤除。今两河大籓皆愿诛讨,不因 其离贰而除之,是当断失断也。”孔纬曰:“浚言是也。”军容杨复恭曰:“先朝 蒙犯霜露,播越草莽,七八年间,寝不安席,虽贼臣摇荡于外,亦由失制于中。陛 下缵承,人心忻戴,不宜轻举干戈,为国生事。望优诏报全忠,且以柔服为辞。” 上然之。全忠密遣浚之亲党赂浚,浚恃全忠之援,论奏不已,天子黾勉从之。

  五月,制特进、中书侍郎、兵部尚书、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上柱国、河 间郡开国伯、食邑七百户张浚为太原四面行营兵马都统,京兆尹孙揆副之。以华州 节度使韩建为北面行营招讨都虞候、供军等使;以宣武节度使硃全忠为太原东南面 招讨使;成德军节度使王镕为太原东面招讨使;幽州节度使李匡威为太原北面招讨 使,云州防御使赫连铎副之。丙午,潞州军乱,杀其帅李克恭。监军使薛缋本函克 恭首献之于朝,浚方起兵,朝廷称贺。壬子,都招讨使张浚、孙揆率诸策神军三千 赴行营,昭宗御安喜门临送,诫誓之。

  六月乙卯,李克用大将权知邢洺兵马留后安建上表,请以三州归顺,遣中使往 劳之。制以德州刺史、权知沧州兵马留后卢彦威检校尚书右仆射,兼沧州刺史、御 史大夫,充义昌军节度、沧德观察处置等使。彦威,光启初逐其帅杨全玫,求旄节, 朝廷以扈跸都将曹诚为沧德节度使,诚虽不至任,而彦威之请不行。至是,王镕、 罗弘信因张浚用兵,为彦威论请,故有斯授。以京兆尹、行营兵马副招讨孙揆检校 兵部尚书,兼潞州大都督府长史,充昭义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张浚会诸军于晋 州,硃全忠选汴卒三千为张浚牙队。

  秋七月乙酉朔,王师屯于阴地,太原大将康君立以兵拒战。硃全忠遣大将葛从 周率千骑入潞州,从周权充兵马留后。硃全忠奏已差兵士守潞州,请节度使孙揆赴 镇。时中使韩归范押揆旌节、官告送至行营。丙申,揆建节,率兵二千,自晋州赴 镇昭义。戊申,至长子县山谷中。太原骑将李存孝伏兵执揆与韩归范牙兵五百,俘 送太原,余兵悉为存孝所杀。太原将康君立率兵二万攻潞州。

  九月甲申,幽州、云州蕃、汉兵三万攻雁门,太原将李存信、薛阿檀击败之。 汴将葛从周弃上党,康君立入据之,克用以君立为泽潞兵马留后。

  十一月癸丑朔,太原将邢州刺史李存孝自恃擒孙揆功,合为昭义帅,怨克用授 康君立。存孝自晋州率行营兵归邢州,据城上表归朝,仍致书与张浚、王镕求援。 克用遣大将李存信、薛阿檀拒王师于阴地,三战三捷,由是河西鄜、夏、邠、岐之 军渡河西归。韩建以诸军保平阳,存信追之,建军又败,建退保绛州。张浚以汴卒、 禁军万人在晋州,存信攻之三日,相与谋曰:“张浚宰相,俘之无益,天子禁兵, 不宜加害。如得平阳,于我无利。”遂退舍五十里而军。十二月壬午朔,张浚、韩 建拔晋、绛遁去,李存信收晋、绛,大掠河中四郡。丙寅,制特进、中书侍郎、平 章事、太原四面行营都统张浚可检校兵部尚书,兼鄂州刺史、御史大夫,充鄂岳观 察使。以开府仪同三司、守司徒、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上柱国、鲁国公、食邑三 千户、充诸道盐铁转运等使孔纬检校司徒,兼江陵尹、荆南节度观察处置使。庚午, 新除鄂岳观察使张浚责授连州刺史,新除荆南节度使孔纬责授均州刺史,并驰驿赴 任。太原军屯晋州,李克用遣中使韩归范还朝,因上表诉冤,言:“被贼臣张浚依 倚硃全忠离间功臣,致削夺臣官爵。”朝廷欲令释憾,下群臣议其可否。左仆射韦 昭度等议曰:

  赏功罚否,前圣之令猷;含垢匿瑕,百王之垂训。是以雷解而羲文象德,网开 而汤化归仁,用彼怀柔,式存彝范。上自轩农之代,下臻文武之朝,罔不允洽宽弘, 以流霈泽。况国家德祖守成之日,宪宗致理之时,车轨一同,桑麻万里。烛龙外野, 悉在梯航;火鼠穷郊,咸归正朔。然犹王承宗拥兵镇、冀,诏范希朝讨之,仍岁无 功,卒行赦宥。而又硃滔以幽州之众,结田悦、李纳、王武俊之强,遣马燧等征之 不克,旋又宽之。以累圣之典谋睿哲,大朝之纪律文明,非不欲厉彼风驱,快其电 扫。然且考《春秋》之义,稽楚、郑之文,或退而许平,或服而更舍,存于旧史, 载彼新书。

  李克用代漠强宗,阴山贵胤,呼吸而风云作气,指麾而草树成形。仰天指心, 誓献失訾之首;伏弢欧血,屡亲都护之营。所谓勇多上人,自匪穷来归我。及陛下 圣考懿宗皇帝之朝,彭门失守,亲驱锐卒,首建殊功。而先帝即位之初,渚宫大扰, 复提义旅,克静妖氛。其后封豕长蛇,荐食上国,继以子朝之乱,皆因重耳之盟, 保大朝之宗祧,垂中兴于简册。盖圣王之御天下也,有勋可书,有绩可载,宥过不 忘于十代,念功岂止于一时。天高听卑,请事斯语。且四海之内,创磐犹殷,九贡 之邦,纲条未理。昨者遽起邠、岐之众,寻已退还;又征燕、蓟之师,倏闻内变。 出于饟馈失职,资扉绝供,致此投戈,是乖借箸。盖下计之未熟,非圣谋之不臧。 傥宸断重离,天机间出,录兹成款,散彼师徒,虚其念旧之怀,待以如初之礼。臣 等所议,实以在斯。

  抑又闻往者汉将赵充国欲因边境衰弱,出兵击之,于是魏相上书,画陈利害, 且曰:“恃国家之大,矜人物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非但人 事,乃天道也。”又曰:“臣不知此兵何名者也。”兵出无名,事乃不成,汉宣纳 之,竟罢其伐。伏惟皇帝陛下鉴往古用师之难,采列圣迁善之美,恩加区宇,信及 豚鱼,则臣等不胜恳愿。况今汴、魏犹艰,幽、定方困,纵遣之调发,岂能集事! 虚行号令,徒召寇雠,将以剿人,非唯辱国。且黠斯举勤王之众,推效命之诚,未 能虏骑独攻,所望汉兵同力。令兹数镇,奔命不遑,难致济师,恐又生事。谕其渐 当暑热,非利戎旃,悉力颁沾,遣还蕃部。重盈陈五郡之卒,益谨关防;王珙振两 河之雄,更严旗鼓。然后奖其上表,哀以自陈,录彼前劳,责之后效。征神爵之往 典,还日逐之故封。谕其已斥王恭,不使更疑晋帝,凡百臣子,实切乃诚。其克用 在身官爵,并请却还,仍依前编入属籍。

  从之。以翰林学士承旨、兵部侍郎崔昭纬本官同平章事,御史中丞徐彦若为户 部侍郎、同平章事。尚书右仆射王徽卒,赠司空,谥曰贞。

  二年春正月壬子朔,李克用急攻邢州。李存考求援于王镕,镕出军援之,屯于 尧山。克用自太原至,击败之,进围邢州。司徒、门下侍郎、平章事杜让能进位太 尉、太清宫使、弘文馆大学士、延资库使领诸道盐铁转运等使。以中书侍郎、吏部 尚书、平章事刘望为门下侍郎、监修国史、判度支事,工部侍郎、平章事崔昭纬判 户部事。

  二月辛巳,李克用复检校太师、中书令、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观察处 置等使。时张浚、韩建兵败后,为太原将李存信等所追,至是方自含山逾王偓,出 河清,达于河阳。属河溢,无舟楫,建坏人卢舍,为木罂数百,方获渡,人多覆溺, 休其徒于司徒庙。是役也,朝廷倚硃全忠及三镇兵。全忠方连兵徐郓,乃求兵粮于 镇、魏,全忠终不至行营。镇、魏倚太原为扞蔽,如破太原郡,恐危镇、魏,王镕、 罗弘信亦不出师。唯邠、岐、华、鄜、夏乌合之众会晋州。兵未交而孙揆擒,燕卒 败,所以河西、岐下之师望风溃散,而浚、建至败。全忠以镇、魏不助兵粮观望, 遣庞师古将兵讨魏,陷十县,罗弘信乞盟,乃退。棣州刺史张蟾为青州将王师范所 败。新授平卢节度使崔安潜自棣州归朝,复授太子少师。

  三月辛亥朔,以青州权知兵马留后王师范检校兵部尚书,兼青州刺史、御史大 夫,充平卢军。三月辛亥朔,以青州权知兵马留后王师节度观察、押新罗渤海两蕃 等使。淮南节度孙儒为宣州观察使杨行密所杀。初,行密扬州失守,据宣州,孙儒 以兵攻围三年。是春,淮南大饥,军中疫疠死者十三四。是月,孙儒亦病,为帐下 所执,降行密。行密乃并孙儒之众,复据广陵。

  六月,王镕出军援李存孝,克用大举讨镇州。七月,太原军出井陉,屯于常山 镇,大掠镇、赵、深诸郡。幽州节度使李匡威自率步骑三万援王镕。

  八月,克用班师。

  九月丁未朔。乙卯,天子赐左军中尉杨复恭几杖,以大将军致仕。复恭怒,称 病不受诏。十月丁丑朔。甲申,天威军使李顺节率禁兵讨杨复恭,复恭假子玉山军 使杨守信以兵拒之,列阵于昌化里。昭宗登延喜楼,陈兵自卫以俟变。相持至晚, 不战而退。是夜,守信乃拥其众卫复恭出京师,且战且行,出通化门,由七盘路之 商州,又令义兒张绾为后殿。永安都头安权追及绾,擒之而还。

  十一月,硃全忠上表,请移时溥节镇。是月,汴军陷宿州,乃授溥太子太师。 溥将刘知俊降汴军。镇州王镕、幽州李匡威复谋攻定州以分其地,王处存求援于太 原。十二月丙子朔,以光禄大夫、门下侍郎、右仆射、平章事、监修国史、判度支、 上柱国、彭城县开国男刘崇望检校司空、同平章事,兼徐州刺史,充武宁军节度、 徐宿观察制置使。时李顺节恃恩恣横,出入以兵仗自随,两军中尉刘景宣、西门君 遂惧其窥图非望。丁亥,两中尉传诏召顺节,顺节以甲士三百自随,至银台门,门 司传诏止从者。两中尉在仗舍邀顺节,坐次,令部将嗣光审斫顺节,头随剑落。其 部下知顺节死,大噪出延喜门。是日,天威、捧日、登封三都乱,剽永宁里,至晚 方定。户部尚书郑延昌为中书侍郎、平章事、判度支。

  景福元年春正月丙午朔,上御武德殿受朝贺,大赦,改元景福。凤翔李茂贞、 邠州王行瑜、华州韩建、同州王行约、秦州李茂庄等上表疏兴元杨守亮纳叛臣杨复 恭,请同出本军讨伐,兼自备供军粮料,不取给于度支,只请加茂贞山南招讨使名。 内臣皆不可其奏,昭宗亦以茂贞得山南之后有问鼎之志,诏久之不下。茂贞怒,与 王行瑜不俟进止,发兵攻兴元。累请招讨之命,兼与宰相杜让能、中尉西门君遂书, 词语诟詈,凌蔑王室,昭宗心不能容。二月丙子朔。庚寅,太原、易定之兵合势攻 镇州,王镕复告难于幽州,李匡威率步骑三万赴之。时太原之众军于常山镇,易定 之众军坚固镇,燕、赵之卒分拒之。

  三月,克用、处存敛军而退。四月乙亥,左军中尉西门君遂杀天威军使贾德晟, 时德晟与李顺节俱掌天威军,顺节死,中尉恶德晟,诬奏杀之。是日,德晟部下千 余骑出奔凤翔,自是岐军益盛。

  五月甲辰,制以河南尹张全义检校司徒、同平章事,兼孟州刺史,充河阳三城 节度、孟怀泽观察等使。七月,燕、赵之卒合势援邢州,太原大将李存信率军拒于 尧山,王镕大败而还。

  十一月辛丑,凤翔、邠宁之众攻兴元府,陷之。山南西道节度使杨守亮与前左 军中尉杨复恭、判官李巨川突围而遁,将奔太原。李茂贞表其子继密权知兴元府事。 十二月辛未朔,华州节度使韩建奏于乾元县遇兴元溃散兵士,击败之。其杨守亮、 杨复恭并已处斩讫,皆传首京师。

  二年春正月辛丑朔,制以权知剑南东川兵马留后顾彦晖检校尚书右仆射,兼梓 州刺史、御史大夫,充剑南东川节度观察等使。时王建连年攻彦晖,李茂贞欲与建 争东川,故表请彦晖正授旄钺,示修好也。

  二月庚午朔,太原李克用以兵攻镇州,师出井陉,王镕惧,再求救于幽州。甲 申,李匡威复来赴援,太原之军还邢州。

  三月庚子,制以捧日都头陈珮为广州刺史、岭南东道节度使,扈跸都头曹诚为 黔州刺史、黔中节度使,耀德都头李鋋为润州刺史、镇海军节度使,宣威都头孙惟 晟为江陵尹、荆南节度使,并加特进、同平章事。各令赴镇,并落军权。时朝议以 茂贞傲侮王命,武臣难制,欲用杜让能及亲王典禁兵,故罢五将之权,兼以平章事 悦其心。太尉杜让能册拜,加食邑至六千户。是月,幽州节度使李匡威弟匡筹据幽 州,自称留后,以符追行营兵,兵皆还幽州。匡威既无归路,遣判官李贞抱入奏, 请朝觐。王镕感匡威援助之惠,乃筑第于恆州,迎匡威处之。四月己巳,汴将王重 师、牛存节陷徐州,节度使时溥举家自燔而死。硃全忠遣将庞师古守徐州。

  六月丁酉朔。乙卯,幽州节度使李匡威谋害王镕而夺其帅,恆州三军攻匡威, 杀之。戊午,制太尉、门下侍郎、平章事、晋国公杜让能加食邑至九千户。门下侍 郎、吏部尚书、平间事崔昭纬进阶光禄大夫,中书侍郎、平章事郑延昌兼刑部尚书, 并加食邑至千户。以祠部郎中、知制诰陆扆为中书舍人,仍前翰林学士。幽州节度 使李匡筹遣使檄王镕,讯杀匡威之罪。二籓结怨,硃全忠遣判官韦震使幽州和解之。 七月,李克用兴兵攻镇州,败王镕军于平山。镕惧,乞盟,请以兵粮助攻邢州,许 之,克用遂旋军襄国。癸未,制以凤翔陇州节度使、检校太尉、中书令、凤翔尹、 上柱国、岐王、食邑四千五百户李茂贞为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等使。以中书侍郎、 同平章事徐彦若检校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兼凤翔尹,充凤翔陇州节度使。时茂 贞恃兵求兼领山南节度,昭宗久之不行,茂贞表章不逊,深诋时政,上不能容,将 加兵问罪,故以彦若代之。

  八月丙申朔,以嗣覃王为京西招讨使,神策大将军李钅岁副之。

  九月丙寅朔,以武胜军防御使钱镠为镇海军节度、浙江西道观察处置等使,仍 移镇海军额于杭州。乙亥,覃王率扈驾五十四军进攻岐阳,屯于兴平。李茂贞以兵 逆战,屯于盭厔。壬午,岐军进迫兴平,王师自溃。茂贞乘胜逼京师,进屯三桥。 甲申,昭宗御安福门,斩观军容使西门君遂、内枢密使李周潼,遣中使赐茂贞诏, 令收兵归镇。茂贞陈兵临皋驿,数宰臣杜让能之罪,请诛之。制贬太尉、平章事、 晋国公杜让能为雷州司户。十月乙未,赐杜让能自尽,其弟户部侍郎弘徽坐让能赐 死。

  十一月,制以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守中书令,进封秦王,兼兴元尹、山南西道节 度使。邠州节度使王行瑜赐号“尚父”,赐铁券。以门下侍郎、吏部尚书、平章事、 监修国史崔昭纬兼尚书左仆射,充诸道盐铁转运等使;以特进、行右仆射韦昭度为 司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弘文馆大学士、太清宫使、延资库使。中书侍郎、刑 部尚书、平章事、判度支郑延昌罢知政事,守尚书左仆射,以病求罢故也。以新除 凤翔节度使徐彦若复知政事。户部侍郎、判户部事王搏本官同平章事。

  乾宁元年春正月乙丑朔,上御武德殿受朝,宣制大赦,改元乾宁。凤翔李茂贞 来朝,大陈兵卫,献妓女三十人,宴之内殿,数日还籓。时茂贞有山南梁、洋、兴、 凤、岐、陇、秦、泾、原等十五余郡,甲兵雄盛,凌弱王室,颇有问鼎之志。

  二月,汴人大败兗、郓之军于东阿,瑄、瑾势蹙,求援于太原,李克用出师援 之。

  三月甲子朔,太原军攻邢州,陷之,执其逆将李存孝,槛送太原,裂之。克用 以大将马师素权知邢洺团练事。

  五月,蔡贼孙儒部将刘建锋攻陷潭州,自称湖南节度使。以翰林学士、中书舍 人陆扆为户部侍郎、知制诰,充职。

  六月壬辰,李克用攻陷云州,执大同防御使赫连铎,以其牙将薛志勤守云中。 十月庚寅,以中书侍郎、平章事王搏为湖南节度使。以翰林学士承旨、礼部尚书、 知制诰李磎为户部侍郎、同平章事。宣制之日,水部郎中、知制诰刘崇鲁出班而泣, 言磎奸邪,党附内官,不可居辅弼之地,由是制命不行。戊申,制御史中丞崔胤为 兵部侍郎、同平章事。是月,李克用以太原之众进攻幽州。十二月,幽州节度使李 匡筹溃围而遁。克用陷幽州,以李匡威故将刘仁恭为幽州兵为留后。是月,李匡筹 南奔赴关,至景城,为沧州节度使卢彦威所杀。

  二年春正月己未朔,河中节度使、检校太师、中书令、河中尹、上柱国、琅邪 郡王王重盈卒,三军立重荣子行军司马珂知留后事。

  二月己丑朔,王重盈子陕州节度使珙、绛州刺史瑶举兵讨王珂,兼上章诉珂冒 姓,非重荣子。珂、珙争为蒲帅,上遣中使慰劳。

  三月,制以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崔胤检校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河中尹,充 河中节度、晋绛慈隰观察处置等使。浙东节度使董昌僭号称罗平国,年称大圣,用 婺州刺史蒋瑰为宰相,仍伪署官员。镇海军节度使钱镠请以本军进讨,从之。以翰 林学士承旨、兵部侍郎、知制诰赵光逢为尚书左丞,依前充职。太原李克用上章言 王重荣有功于国,其子珂宜承袭,请赐节钺。邠州王行瑜、凤翔李茂贞、华州韩建 各上章,言珂螟蛉,不宜缵袭,请以王珂为陕州,王珙为河中。天子以先允克用之 奏,久之不下。

  五月丁巳朔。甲子,李茂贞、王行瑜、韩建等各率精甲数千人入觐,京师大恐, 人皆亡窜,吏不能止。昭宗御安福门以俟之,三帅既至,拜舞楼下,昭宗临轩自谕 之曰:“卿等籓侯,宜存臣节,称兵入朝,不由奏请,意在何也?”茂贞、行瑜汗 流洽背,不能对,唯韩建陈叙入觐之由。上并召升楼,赐之卮酒,宴之于同文殿。 茂贞、行瑜极言南北司相倾,深蠹时政,请诛其太甚者。乃贬宰相韦昭度、李磎, 寻杀之于都亭驿,杀内官数人而去。王行瑜留弟行约,茂贞留假子阎圭,各以兵二 千人宿卫。时三帅同谋废昭宗立吉王,闻太原起军乃止,留兵宿卫而还。壬申,以 责授均州司户孔纬、绣州司户张浚并为太子宾客。以翰林学士、户部侍郎、知制诰 陆扆为兵部侍郎,充职。

  六月丁亥朔,以京兆尹、嗣薛王知柔兼户部尚书、判度支,兼诸道盐铁转运等 使。壬辰,以太子宾客孔纬为吏部尚书,寻复开府仪同三司、守司空、门下侍郎、 同平章事、弘文馆大学士、太清宫延资库使、上柱国、鲁郡开国公,食邑四千户、 食实封二百户,仍号“持危启运保乂功臣。”时纬在华州,寻属太原军至而止。以 太子宾客张浚复光禄大夫、行兵部尚书、上柱国、河间郡开国侯、食邑二千户。浚 在长水,亦不至京师。复以王搏为中书侍郎、平章事。七月丙辰朔,李克用举军渡 河,以讨王行瑜、李茂贞、韩建等称兵诣阙之罪。庚申,同州节度使王行实弃郡入 京师,谓两军中尉骆全瓘、刘景宣曰:“沙陀十万至矣!请奉车驾幸邠州,且有城 守。”时景宣附凤翔,癸亥夜,阎圭与刘景宣子继晟、同州王行实纵火剽东市,请 上出幸。上闻乱,登承天门,遣诸王率禁兵御之。捧日都头李筠率本军侍卫楼上。 阎圭以凤翔之卒攻李筠,矢及御座之楼扉。上惧,下楼与亲王、公主、内人数百幸 永兴坊李筠营。扈跸都头李君实以兵继至,乃与筠两都兵士侍卫出启夏门,憩于华 严寺,以候内人继至。其日晚,幸莎城镇。京师士庶从幸者数十万,比至南山谷口, 暍死者三之一。至暮,为盗寇掠,恸哭之声,殷动山谷。权令京兆尹知柔中书事及 随驾置顿使。信宿,宰相徐彦若、王抟、崔胤三人至,乃移石门镇之佛宫。仍令知 枢密刘光裕、薛王知柔归京师制置,合禁军以备宫禁。丙寅,李克用遣牙将阎谔奉 表奔问,奏屯军河中,候进止发赴邠州。丁卯,上遣内官张承业传诏克用军,便令 监太原行营兵马,发赴新平。又令内官郄廷立传诏泾州,令张鐇起泾原之师会克用 军。上在南山半月余,克用仍在河中,未至渭北。上惧凤翔兵士劫迁,乃令延王将 御服、鞍马、玉器等至河中,宣谕曰:“朕以景宣、全瓘、行实、继鹏为表里之奸 谋,纵干戈于双阙,烟尘倏忽,劫杀纵横。朕偶脱锋铓,遂移辇辂,所为巡幸,止 在近郊。盖知卿统领雄师,驻临蒲坂,累飞书诏,继遣使人。期卿以社稷为忧,君 亲在念,必思响应,速议龚行。岂谓将涉两旬,未有来表,忧虞是切,寝食不遑。 岂忠义不切疚怀,而道途或有阻滞?今则专令亲信,恳托勋贤,故遣延王戒丕、丹 王允与供奉官王鲁纡等宣示。卿宜便董貔貅,径临邠凤,荡平妖穴,以拯阽危,是 所望也。”八月乙酉朔,延王至河中,克用已发前锋至渭北,又令史俨率五百骑赴 行在侍卫。己丑,克用自至渭桥砦。癸巳,行梨园杀邠军数千,获其大将王令陶以 献。又诏鄜州节度使李思孝本军进讨。丁酉,制以河东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守 太师、中书令,兼太原尹、北都留守、上柱国、陇西郡王李克用为邠宁四面行营都 招讨使。夏州节度使李思谏充邠宁东北面招讨使,泾原节度使张鐇充邠宁西面招讨 使,河中节度使王珂充行营供军粮料使。李茂贞闻之惧,斩阎圭、武秃子,传首行 在,上章请罪。辛丑,制削夺王行瑜在身官爵。改授李克用邠宁四面行营都统。其 大将盖寓李存信阎锷、判官王让李袭吉等,并降诏锡赉。又以河中都监袁季贞充邠 宁四面行营兵马都监押。壬寅,李克用遣子存贞奉表行在,请车驾还宫。答诏曰: “昨延王回,言卿忧时体国,执礼输忠,接遇之间,周旋尽节。备知肺腑,识我恩 荣,静惟尊主之心,果契知臣之分。朕欲取今月十二四日却复都城,冀宁兆庶,倚 我勋德,有若长城,速伸翦荡之谋,以慰黔黎之望。”癸卯,又令延王传诏,令克 用发骑军三千赴三桥屯驻,以备回銮。辛亥,车驾还宫。壬子,司空、门下侍郎、 平章事、临修国史、诸道盐铁转运使崔昭纬罢知政事,为太子宾客。以河中兵马留 后王珂检校司空,兼河中尹、御史大夫,充护国军节度、河中晋绛慈隰观察等使; 以幽州兵马留后刘仁恭检校司空,兼幽州大都督府长史,充幽州卢龙军节度、押奚 契丹等使;以故左军中尉杨复恭开府、魏国公:并从克用奏请也。

  九月甲寅朔。丙辰,制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仆射、门下侍郎、同平章事、监修 国史、上柱国、东莞郡公徐彦若为司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太清宫修奉太庙等 使、弘文馆大学士、延资库使,充诸道盐铁转运等使。正议大夫、中书侍郎、同平 章事王抟为金紫光禄大夫、户部尚书门下侍郎、监修国史、判度支;正议大夫、中 书侍郎、同平章事崔胤为金紫光禄大夫、户部兼礼部尚书、集贤殿大学士、判户部 事。并赐号“扶危匡国致理功臣。”癸亥,司空、门下侍郎、平章事、太清宫修奉 太庙等使、弘文馆大学士、延资库使、上柱国、鲁郡开国公孔纬卒,赠太尉。十月 甲申朔,王师破贼梨园砦,俘斩万计,行瑜由是婴城自固。丁亥,制赦系囚,其节 文曰:“其有任崇柱石,位重台衡,或委以军权,或参诸宥密。竟因连谤,终至祸 名,郁我好生,嗟乎强死。应大顺已来,有非罪而加削夺者,并复官资。其杜让能、 西门君遂、李周潼已下,并与昭雪,还其爵秩。韦昭度顷处台司,每伸相业,王行 瑜求尚书令,独能抑之,致于沉冤,谅由此事。李磎文章宏赡,迥出辈流,竟以朋 党之间,挤于死地,凡在有识,孰不咨嗟。宜并与昭洗,仍复官爵。”又敕:“太 子宾客崔昭纬责授梧州司马,水部郎中、知制诰刘崇鲁贬崖州司户。又诏邠州行营 都统曰:“邠州节度副使崔鋋,破贼之时,勿令漏网。鋋与昭纬去年朋党,交结行 瑜,构合祸胎,原由此贼。付四面行营知委。”是月,四面行营大集邠州。

  十一月癸未朔。壬寅,王行瑜与其妻子部曲五百余人溃围出奔,至庆州,行瑜 为部下所杀,并其家二百口,并诣行营乞降,李克用遣牙将阎锷献于京师。十二月 甲申朔,昭宗御延喜门受俘馘,百僚楼前称贺。制以李克用守太师、中书令,进封 晋王,食邑九千户,改赐“忠贞平难功臣。”是月,克用班师太原。制:皇第三子 祤封棣王,第五子禊封虔王,第六子禋封沂王,第七子祎封遂王。三年春正月癸丑 朔,制以特进、户部尚书、兼京兆尹、嗣薛王知柔检校司徒,兼广州刺史、御史大 夫,充清海军节度、岭南东道观察处置等使。以尚书右丞崔泽为凤州刺史。魏博罗 弘信击败太原军于莘县。初,兗郓示援于太原,克用令蕃将史完府、何怀宝等千骑 赴之。至是又令大将李存信屯于莘县,魏人常假其道,存信戢军不谨,或侵挠魏民。 弘信怒,伏兵击之,其军宵溃。自是弘信南结于梁,与太原绝,兗郓已至俱陷。

  二月壬子朔,制以通王滋为开府仪同三司,判侍卫诸道军事。以银青光禄大夫、 户部尚书、嘉兴县子、食邑五百户陆扆为兵部尚书。

  三月壬子朔,以考功员外郎、集贤殿学士杜德祥为工部郎中、知制诰。四月壬 午朔,湖南军乱,杀其帅刘建锋,三军立其部将权知邵州刺史马殷为兵马留后。镇 海军节度使钱镠攻越州,下之,斩董昌,平浙东。制加钱镠检校太尉、中书令。

  五月辛巳,责授梧州司马崔昭纬赐自尽。制金紫光禄大夫、户部尚书、门下侍 郎、平章事、监修国史、上柱国、太原郡开国公王抟为检校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 兼越州刺史,充镇东军节度、浙江东道观察处置等使。

  六月庚戌,李克用率沙陀、并、汾之众五万攻魏州,及其郛,大掠于其六郡, 陷成安、洹水、临漳十余邑,报莘之怨也。凤翔李茂贞怨国家有硃玫之讨,绝朝贡, 谋将犯阙,天子命覃王治兵以俟变。是月,茂贞上章,请以兵师入觐。上令通王、 覃王、延王分统安圣、捧宸、保宁、宣化等四军,以卫近畿。丙寅,凤翔军犯京畿, 覃王拒之于娄馆,接战不利。

  秋七月庚辰朔。壬辰,岐军逼京师,诸王率禁兵奉车驾将幸太原。癸巳,次渭 北,华州韩建遣子充奉表起居,请驻跸华州,乃授建京畿都指挥、安抚制置、催促 诸道纲运等使。诏谓建曰:“启途之行,已在河东,今且幸鄜畤。”甲午,次富平。 韩建来朝,泣奏曰:“籓臣倔强,非止茂贞。虽太原勤王,无宜巡幸。臣之镇守, 控扼关畿,兵力虽微,足以自固。陛下若轻舍近畿,远巡极塞,去园陵宗庙,宁不 痛心,失魏阙金汤,又非良算。若舆驾渡河,必难再复,谋苟不臧,悔之宁及。愿 陛下且驻三峰,以图恢复。”上亦泣下曰:“朕难奈茂贞,忿不思难。卿言是也。” 乙未,次下邽丙申,驻跸华州,以衙城为行宫。时岐军犯京师,宫室廛闾,鞠为灰 烬,自中和已来葺构之功,扫地尽矣。乙巳,制以金紫光禄大夫、中书侍郎,兼礼 部尚书、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判户部事、上柱国、博陵县开国伯崔胤检校尚 书左仆射,兼广州刺史、御史大夫,充清海军节度、岭南东道观察处置等使。丙午, 制以翰林学士承旨、尚书左丞、知制诰、嘉兴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陆扆为户部侍 郎、同平章事。八月己酉朔。甲寅,新除镇东军节度使钱镠权领浙江东道军州事。 戊午,制以户部侍郎、平章事陆扆为中书侍郎,兼判户部事。

  九月己卯朔,汴州硃全忠、河南尹张全义与关东诸侯俱上表,言秦中有灾,请 车驾迁都洛阳。全忠、全义言臣已表率诸籓,缮治洛阳宫室。优诏答之。乙未,制 新除清海军节度使崔胤复知政事。胤之出镇,硃全忠再表请论奏,言胤不宜去相位, 故有是命。丁酉,制中书侍郎、集贤殿大学士、判户部事陆扆责授硖州刺史,崔胤 怒扆代己,诬奏扆党庇茂贞故也。丙午,制以镇国军节度使韩建检校太尉,兼中书 令,充修复宫阙、京畿制置、催促诸道纲运等使。以京兆尹孙偓为兵部侍郎、同平 章事。十月戊申朔,以中书舍人、权知礼部贡举薛昭纬为礼部侍郎。壬子,制以兵 部侍郎、平章事孙偓为中书侍郎,充凤翔行营招讨使。甲寅,偓于驿舍会诸将,以 议进军。戊午,李茂贞上表章请罪,愿改事君之礼,继修职贡,仍献钱十五万,助 修京阙。韩建左右之,师遂不行。

  十一月丁丑朔,以韩建兼领京兆尹、京城把截使。十二月丁未,李克用纵兵俘 剽魏博诸郡邑。以前翰林学士承旨、尚书左丞、知制诰赵光远为御史中丞。太常礼 院奏权立行庙,以备告飨,从之。

  四年春正月丁丑朔,车驾在华州行宫,受群臣朝贺。癸未,汴将庞师古陷郓州, 节度使硃瑄与妻荣氏溃围,瑄至中都,为野人所杀,荣氏俘于汴军。硃全忠署庞师 古为郓州兵马留后。宰相孙偓罢知政事,守兵部尚书。

  二月丙午朔。戊申,汴将葛从周攻兗州,陷之,节度使硃瑾奔杨行密,其将康 怀贞降从周,硃全忠署从周为兗州兵马留后。自是郓、齐、曹、棣、兗、沂、密、 徐、宿、陈、许、郑、滑、濮等州皆没于全忠,唯王师范守青州,亦纳款于汴。己 未,制朝议大夫、守右散骑常侍、上柱国、荥阳县男郑綮为礼部侍郎、同平章事。 癸丑,责授硖州刺史陆扆为工部尚书。甲寅,华州防城将花重武告睦王已下八王欲 谋杀韩建,移车驾幸河中。帝闻之骇然,召韩建谕之,建辞疾不敢行。帝即令通王 已下诣建治所自陈。建奏曰:“今日未时,睦王、济王、韶王、通王、彭王、韩王、 仪王、陈王等八人到臣治所,不测事由。臣酌量事体,不合与诸王相见,兼恐久在 臣所,于事非宜。况睦王等与臣中外事殊,尊卑礼隔,至于事柄,未有相侵,忽然 及门,意不可测。”又引晋室八王挠乱天下事,“请依旧制,令诸王在十六宅,不 合典兵。其殿后捧日、扈跸等军人,皆坊市无赖之徒,不堪侍卫,伏乞放散,以宁 众心。”昭宗不得已,皆从之。是日,囚八王于别第,殿后侍卫四军二万余人皆放 散,杀捧日都头李筠于大云桥下,自是天子之卫士尽矣。丙辰,韩建上表,请封拜 皇太子、亲王,以为维城之计。己未,制德王裕宜册为皇太子。辛酉,制第八男秘 可封景王,第九男祚可封辉王,第十男祺可封祁王,第十一男禛可封雅王,第十二 男祥可封琼王。

  三月丙子朔。戊寅,制韩建进封昌黎郡王,改赐“资忠靖国功臣”。以光禄大 夫、兵部尚书、上柱国、河间郡开国侯、食邑二千户张浚为尚书左仆射,依前充租 庸使。四月丙午朔,就加福建节度使王潮检校尚书右仆射。韩建献封事十条,其三, 太子、诸王请置师傅教导。乃以太子宾客王牍为诸王侍读。宰相郑綮以病乞骸,乃 罢知政事。

  五月乙亥朔,以国子博士硃朴为右谏议大夫、同平章事。七月甲戌,帝与学士、 亲王登齐云楼,西望长安,令乐工唱御制《菩萨蛮》词,奏毕,皆泣下沾襟,覃王 已下并有属和。

  八月甲辰朔,以工部尚书陆扆为兵部尚书。韩建与邠、岐三镇素有无君之迹, 及李克用诛行瑜,心常切齿。去岁车驾将幸河东,乃令延王戒丕使太原,见克用, 陈省方之意。是月,延王自太原还。韩建奏曰:“自陛下即位已来,与近辅交恶, 皆因诸王典兵,凶徒乐祸,遂致舆驾不安。比者臣奏罢兵权,实虑有不测之变。今 闻延王、覃王尚苞阴计,愿陛下宸断不疑,制于未乱,即社稷之福也。”上曰: “岂至是耶!”居数日,以上无报,乃与知枢密刘季述矫制发兵,围十六宅。诸王 惧,披发沿垣而呼曰:“官家救兒命!或登屋沿树。是日,通王、覃王已下十一王 并其侍者,皆为建兵所拥,至石堤谷,无长少皆杀之,而建以谋逆闻。寻杀太子詹 事马道殷、将作监许岩士,贬平章事硃朴,皆上所宠昵者。

  九月癸酉朔,以御史中丞狄归昌为尚书右丞。以刑部侍郎杨涉为吏部侍郎。制 以镇海军节度使钱镠为镇海军节度、渐江东西道观察处置等使、杭州越州刺史、上 柱国、吴王。

  冬十月癸卯朔,以华州节度使韩建兼同州刺史、匡国军节度使。硃全忠遣其将 权徐州兵马留后庞师古、兗州留后葛从周率兗、郓、曹、濮、徐、宿、滑等兵士七 万渡淮讨杨行密。制以太中大夫、前御史中丞裴贽为礼部尚书、知贡举。幽州节度 使刘仁恭大败沙陀于安塞,李克用单骑仅免。

  十一月壬申朔。癸酉,淮南大将硃瑾潜出舟师袭汴军于清口,庞师古举军皆没, 师古被执。进葛从周自霍丘渡淮,至濠州,闻师古败,乃退军,信宿至渒河,方渡 而硃瑾至。是日杀伤溺死殆尽,还者不满千人,唯牛存节一军先渡获免。比至颍州, 大雪寒冻,死者十五六。自古丧师之甚,无如此也。由是行密据有江、淮之间。以 检校司空、权知兗州兵马事葛从周为兗州刺史,充泰宁军节度使;以颍州刺史王敬 荛检校尚书左仆射、兼徐州刺史,充武宁军节度使:从全忠奏也。

  光化元年春正月辛未朔,车驾在华州。以兵部侍郎崔远为户部侍郎、同平章事。 诸道贡修宫阙钱,命京兆尹韩建入京城计度。硃全忠遣判官韦震奏事,求兼领郓州。 时全忠军败之后,欲自大其权,以扼邻籓之变。幽州节度使刘仁恭恃安塞之捷,欲 吞噬河朔,是月遣其子守文将兵袭沧州,节度使卢彦威弃城而循,守文遂据之,自 称留后。四月庚子,制淑妃何氏宜册为皇后。上幸陟屺寺,宴从官于韩建所献御庄。

  五月己巳朔,以立后大赦。汴将葛从周率众攻李克用邢、洺、磁等州,陷之。 全忠署从周为三州兵马留后。

  六月己亥,帝幸西溪观竞渡。天下籓牧、文武百僚上表,请车驾还京。七月, 汴将氏叔琮陷赵匡凝之随、唐、邓等州。敕升华州为兴德府,剌史为尹,左右司马 为少尹,郑县为次赤,官员资望一同五府。封华岳庙为佑顺侯。

  八月戊戌朔。己未,车驾自华还京师。甲子,御端门,大赦,改元光化。

  九月戊辰朔,以御史中丞狄归昌为尚书左丞。制以镇国、匡国等军节度使韩建 守太傅、中书令、兴德尹,封颍川郡王,赐铁券,并御写“忠贞”以遗之。建累上 表辞王爵,乃改封许国公。魏博节度使罗弘信进封临清郡王。是月,弘信卒,赠太 师,谥曰庄肃。衙军立其子副大使绍威知兵马事,寻赐之节钺。十月丁酉朔,河南 尹张全义就加侍中。汴将硃友恭自江西行营还,过安州,杀刺史武渝,遣部将守之。 汴将张存敬以兵袭蔡州,刺史崔洪纳款,请以弟贤质于汴,许之。十二月丙寅,李 克用将潞州节度使薛志勤死,泽州刺史李罕之乘其无帅,袭潞取之,遣其子颢乞降 于汴,全忠表罕之为节度使。

  二年春正月乙未朔。丁未,以兵部尚书陆扆为兵部侍郎、同平章事。

  二月,蔡州刺史崔洪为衙兵所迫,同窜淮南。时洪以弟贤质于汴,汴人遣贤还 蔡,征兵三千出征。蔡兵乱,杀贤,遂拥洪度淮。硃全忠令其子友裕守蔡州。幽州 节度使刘仁恭驱燕军十万,将兼赵、魏。是月陷贝州,人无少长皆屠之,投尸清水, 为之不流。遂进攻魏州。罗绍威求救于汴。

  三月,硃全忠遣大将张存敬率师援之,屯于内黄。葛从周自邢、洺率劲骑八百 入魏州。燕将刘守文、单可及闻汴军在内黄,引军往击之。存敬设伏内黄东,大败 燕军,俘斩三万,生擒单可及。刘守文以余众还魏州,为存敬、从周所乘,燕军复 败,仁恭父子仅免。汴、魏合兵蹑之,赵人复邀之东境,自魏至沧五百里间,僵尸 相枕。是春,有白气竟天如练,自西南彻东北,而旋有燕卒之败。四月,汴将氏叔 琮由上党进军攻太原,出石会,为沙陀擒其前锋将陈章,叔琮乃退去。

  六月,制以昭义节度使、检校太尉、兼太师、侍中、潞州大都督府长史、陇西 郡开国公、食邑三千户李罕之为孟州刺史,充河阳三城节度、孟怀观察等使;以检 校司徒、孟州刺史、河阳节度使丁会为泽、潞等节度使:从全忠奏也。丁丑,李罕 之至怀州,卒于传舍。陕州军乱,杀其帅王珙,立都将军李璠为留后。丁亥,制以 前太常卿刘崇望为吏部尚书,兵部侍郎裴枢为吏部侍郎,户部侍郎薛昭纬为兵部侍 郎。七月,青州守海州将牛从毅拥郡人投淮南,行密遂有海州。

  十一月,陕州衙将硃简杀李璠,自称留后,降汴,全忠表简为帅守。

  三年春正月庚子朔,以礼部尚书裴贽为刑部尚书。癸卯,硃全忠奏:“本贯宋 州砀山县,蒙恩升为辉州,其地卑湿,难葺庐舍,请移辉州治所于单父县。”从之, 仍赐号为崇德军。四月戊午,汴、魏合军攻沧州,以报入郛之役,葛从周连陷沧德 郡邑,王镕遣使和解于全忠,令刘仁恭修好,汴、魏班师。辛未,皇后、太子谒九 庙。

  六月丁巳,硃全忠表陕州兵马留后硃简乡里同宗,改名友谦,乞真授节钺。从 之。戊辰,特进、司空、门下侍郎、平章事、监修国史王抟贬崖州司户,寻赐死于 蓝田驿,枢密使宋道弼、景务修并死。为崔胤所诬,言三人中外相结也。七月丁亥 朔,兵部尚书刘崇望卒,赠司空。甲午,兵部郎中薛正表为右谏议大夫。以许州刺 史硃友恭检校司徒,为颍州刺史;以左武卫将军赵霖检左仆射,为许州刺史;宣武 押衙刘知俊检校右仆射,为郑州刺史:从全忠奏也。戊申,制以武贞军节度、澧朗 叙等州观察处置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司徒、同平章事、朗州刺史、上柱国、 冯翊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五百户雷满检校太保,封冯翊郡王,余如故。以武泰军节 度、黔中观察处置等使、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黔州刺史、御史大夫、上柱 国赵崇封天水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庚戌,制昭义节度留后、光禄大夫、检校司 空、上柱国孟迁为检校司徒,兼潞州大都府长史,充昭义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 潞磁邢洺等州观察处置使,仍封平昌县男,食邑三百户,从李克用奏也。以金紫光 禄大夫、守兵部尚书、上柱国、乐安郡开国公、食邑一千五百户孙储守兵部尚书, 兼京兆尹。乙卯,制忠烈卫圣镇国功臣、剑南西川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管内营 田观察处置统押近界诸蛮兼西山八国云南安抚制置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 中书令、成都尹、上柱国、琅邪郡王、食邑三千户、实封一百户王建可兼剑南东川、 武信军两道都指挥制置等使,加食邑一千户,余如故。时建攻下梓州顾彦晖,兼有 东川洋、果、阆等州故也。又以忠义军节度、山南东道管内观察处置三司水陆发运 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中书令、兼襄州刺史、上柱国、南平王、食邑三 千户赵匡凝可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加实封一百户。

  八月丙辰朔,硃全忠奏:“先割汝州隶许州,请却还东都。河阳先管泽州,今 缘蕃戎占据,得失不常,请权割河南府王屋、清河、巩三县隶河阳。”从之。癸亥, 制忠贞平难功臣、河东节度、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开府仪同三司、守太师、兼中书 令、北都留守、太原尹、上柱国、晋王、食邑九千户、食实封七百户李克用加实封 一百户。丁卯,以朝请大夫、虞部郎中、知制诰、上柱国、赐紫金鱼袋颜荛为中书 舍人。己巳,制前归义军节度副使、权知兵马留后、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国子祭酒、 监察御史、上柱国张承奉为检校左散骑常侍,兼沙州刺史、御史大夫,充归义节度、 瓜沙伊西等州观察处置押蕃落等使。庚辰,太原大将李嗣昭攻洺州、下之,执汴将 硃绍宗。汴将葛从周率师赴之,嗣昭弃城而去。从周邀之于青山口,晋军大败,从 周乘胜攻镇州。壬午,制荆南节度、忠万归夔涪峡等州观察处置水陆催运等使、开 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兼中书令、江陵尹、上柱国、上谷郡王、食邑三千户成汭 可检校太师、中书令,余如故。甲申,制扶危匡国致理功臣、特进、行尚书左仆射、 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监修国史、判度支、上柱国、清河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 崔胤可开府仪同三司,进封魏国公,加食邑一千户,余如故。

  九月丙戌朔,硃全忠引三镇之师攻镇州,王镕惧,遣判官周式、副大使王昭祚、 主事梁公儒子弟为质于汴,出犒师绢十五万匹求盟,许之。张存敬遂自深、冀进军, 攻瀛、莫,下郡邑二十,阻雨泥泞,不及幽州。遂西行陷祁州,大败中山将王处直 军于沙河北,进屯怀德驿。遂攻定州,节度使王郜奔太原,衙将王处直斩孔目官梁 汶,出缣二十万乞盟,许之。全忠遂署王处直为义武军留后。乙巳,制扶危匡国致 理功臣、开府仪同三司、守太保、兼门下侍郎、平章事,充太清宫使、修奉太庙使、 弘文馆大学士、延资库使、诸道盐铁转运等使、上柱国、齐国公、食邑五千户、食 实封一百户徐彦若可检校太尉、同平章事,充清海军节度、岭南东道管内观察处置 供军粮料等使。丙午,制光禄大夫、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充集贤殿 大学士、判户部事、博陵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崔远罢知政事,守本官。戊申,制 左仆射、门下侍郎、平章事、监修国史、判度支崔胤充太清宫使、修奉太庙使、弘 文馆大学士、延资库使,依前判度支,兼充诸道盐铁运等使。光禄大夫、中书侍郎, 兼户部尚书、同平章事、上柱国、吴郡开国公、食邑一千五百户陆扆为门下侍郎、 户部尚书、监修国史。以正议大夫、守刑部尚书、上柱国、河东县开国男、食邑三 百户、赐紫金鱼袋裴贽为中书侍郎,兼刑部尚书、同平章事,充集贤殿大学士。以 银青光禄大夫、行尚书吏部侍郎、上柱国裴枢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判户部事。 辛亥,以光禄大夫、尚书右仆射、租庸使张浚罢租庸使,守本官。十月丙辰朔。辛 酉,以前清海军节度副使、朝散大夫、检校左散骑常侍、御史大夫、上柱国王溥守 左散骑常侍,充盐铁副使。癸未,制以保义军节度留后、银青光禄大夫、检校户部 尚书、兼御史大夫、上柱国硃友谦为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右仆射,兼陕州大都 督府长史、御史大夫,充保义军节度、陕虢观察处置等使。

  十一月乙酉朔。庚寅,左右军中尉刘季述、王仲先废昭宗,幽于东内问安宫, 请皇太子裕监国。时昭宗委崔胤以执政,胤恃全忠之助,稍抑宦官。而帝自华还宫 后,颇以禽酒肆志,喜怒不常,自宋道弼等得罪,黄门尤惧。至是,上猎苑中,醉 甚,是夜,手杀黄门、侍女数人。庚寅,日及辰巳,内门不开。刘季述诣中书谓宰 相崔胤曰:“宫中必有不测之事,人臣安得坐观?我等内臣也,可以便宜从事。” 即以禁兵千人破关而入,问讯中人,具知其故。即出与宰臣谋曰:“主上所为如此, 非社稷之主也。废昏立明,具有故事,国家大计,非逆乱也。”即召百官署状,崔 胤等不获已署之。季述、仲先与汴州进奏官程岩等十三人请对,对讫,季述上殿待 罪次。左右军将士齐唱万岁声,遂突入宣化门,行至思政殿,便行杀戮,径至乞巧 楼下。帝遽见兵士,惊堕床下,起而将去,季述、仲先掖而令坐。何皇后遽出拜曰: “军容长官护官家,勿至惊恐,有事取军容商量。”季述即出百官合同状,曰: “陛下倦临宝位,中外群情,愿太子监国,请陛下颐养于东宫。”帝曰:“吾昨与 卿等欢饮,不觉太过,何至此耶!”皇后曰:“圣人依他军容语。”即于御前取国 宝付季述,即时帝与皇后共一辇,并常所侍从十余内人赴东宫。入后,季述手自扃 锁院门,日于窗中通食器。是日,迎皇太子监国,矫宣昭宗命称上皇。甲午,宣上 皇制,太子登皇帝位,宰臣、百僚、方镇加爵进秩,又赐百僚银一千五百两、绢千 匹、绵万两充救接,皆季述求媚于朝也。时硃全忠在定州行营,崔胤与前左仆射张 浚告难于全忠,请以兵问罪,全忠自行营还大梁。十二月乙卯朔。癸未夜。护驾盐 州都将孙德昭、周承诲、董彦弼以兵攻刘季述、王仲先,杀仲先,携其首诣东宫门, 呼曰:“逆贼王仲先已斩首讫,请陛下出宫慰谕兵士。”宫人破钥,帝与皇后方得 出。

  天复元年春正月甲申朔,昭宗反正,登长乐门楼,受朝贺。班未退,孙德昭执 刘季述至楼前,上方诘责,已为乱棒击死,乃尸之于市。乙酉,制以孙德昭检校司 空,充静海军节度使。丙戌,宰相崔胤进位司空。己丑,硃全忠械程岩,折足槛送 京师,戮之于市。制皇太子裕降为德王,改名祐。庚寅,制以孙德昭为安南节度、 检校太保。以周承诲为邕州刺史、邕管节度经略使,以董彦弼为容州刺史、容管节 度等使,并检校太保、同平章事。杀神策军使李师虔、徐彦回。敕曰:“朕临御已 来,十有四载,常慕好生之德,固无乐杀之心。昨季述等幽辱朕躬,迫胁太子。李 师虔是逆贼亲厚,选来东内主持,动息之间,俾其侦伺。每有须索,皆不供承。要 纸笔则恐作诏书,索锥刀则虑为利器,凌辱万状,出入搜罗。朕所御之衣,昼服夜 濯,凝冽之际,寒苦难胜。嫔嫱公主,衾裯皆阙。缗钱则贯百不入,缯帛则尺寸难 求。六辈同其主张,五人权其威势。若言状罪,翰墨难穷,若许生全,是为贷法, 宜并处斩。”时硃全忠既服河朔三镇,欲窥图王室篡代之谋,以李克用在太原,惧 其角逐。是月,全忠令大将张存敬率兵三万,由含山袭河中王珂。晋州刺史张汉瑜、 绛州刺史、陶建不意贼至,城守无备,皆以郡降。存敬移兵围河中,王珂求救于太 原,克用不能救,乃婴城谓存敬曰:“吾与汴王有旧,俟王至即降。”二月甲寅朔。 戊辰,硃全忠至河中,遂移王珂及兄璘、弟瓚举室徙于汴,以张存敬守河中。是月, 制以全忠检校太师、守中书令,进封梁王。

  三月癸未朔,全忠引军归汴,奏:“河中节度使岁贡课盐三千车,臣今代领池 场,请加二千车,岁贡五千车。候五池完葺,则依平时供订额。”从之。四月癸丑 朔,汴军大举攻太原,氏叔琮以兵三万由天井关进攻泽潞,节度使孟迁以上党降。 叔琮长驱出围柏,营于洞涡驿。葛从周率赵、魏、中山之兵由土门入,陷承天军, 与叔琮会。时属大雨,刍粮不给,汴将保众而还。甲戌,天子有事于宗庙。是日, 御长乐门,大赦天下,改元天复。李茂贞自镇来朝,赐宴于寿春殿,进钱数万缗。 时中尉韩全诲及北司与茂贞相善,宰相崔胤与硃全忠相善,四人各为表里。全忠欲 迁都洛阳,茂贞欲迎驾凤翔,各有挟天子令诸侯之意。

  五月壬午朔。庚子,制门下侍郎、户部尚书、平章事陆扆加兵部尚书,进阶特 进。壬寅,制以硃全忠兼河中尹、河中节度、晋绛慈隰观察处置、安邑解县两池榷 盐制置等使。闰六月辛巳朔,制以河阳节度丁会依前检校司徒,兼潞州大都督府长 史、昭义节度等使,代孟迁;以迁检校司徒,为河阳节度。全忠奏也。仍请于昭义 节度官阶内落下邢、洺、磁三州,却以泽州为属郡,其河阳节度只以怀州为属郡, 从之。全忠又奏请以齐州隶郓州,从之。十月己卯朔。戊戌,全忠引四镇之师七万 赴河中,京师闻之大恐,豪民皆亡窜山谷。

  十一月己酉朔。壬子,中尉韩全诲与凤翔护驾都将李继诲奉车驾出幸凤翔。是 日,汴军陷同州,执州将司马鄴,华州节度使韩建遣判官李巨川送款。甲寅,汴军 驻灵口。乙卯,全忠知帝出幸,乃回兵攻华州。大军驻赤水,全忠以亲兵驻西溪。 韩建出降,乃署为忠武军节度使,以陈州为理所。丁巳,宰相崔胤令户部侍郎王溥 至赤水砦,促全忠以兵迎驾。戊午,全忠自赤水趋长安,崔胤率文武百僚太子太师 卢知猷已下迎全忠于坡头。庚申,汴军趋凤翔。戊辰,至岐下。全忠令判官李择、 裴铸入城奏事,言:“臣在河中,得崔胤书,言奉密诏令臣以兵士迎驾,臣不敢擅 自迎銮。”昭宗怒胤矫命,连诏全忠以兵士还镇。辛未,全忠引军离凤翔,退攻邠 州。甲戌,制扶危致理功臣、开府仪同三司、守司空、门下侍郎、平章事、充太清 宫使、弘文馆大学士、延资库使、诸道盐铁转运等使、判度支、上柱国、魏国公、 食邑五千户、食实封二百户崔胤可责授朝散大夫、守工部尚书。乙亥,邠州节度使 李继徽以城降,全忠乃舍其孥于河中,以继徽从军。以汴军营于三原。十二月己卯, 崔胤自长安至三原砦,与全忠谋攻凤翔。

  二年春正月戊申朔,车驾在凤翔。全忠在三原,李克用遣大将周德威攻慈、隰、 晋等州。全忠归河中,令其将硃友宁率众五万屯绛州,大败太原军于蒲县西北,友 宁乘胜追奔,陷汾州,进围太原。天子遣谏议大夫张顗至晋州谕全忠,令与太原通 和。属友宁再战不利,乃还关西。四月丁丑,硃友宁总大军屯于兴平。

  五月,岐军出战,大败于武功南之汉谷。全忠闻捷,自引汴军五万西征。

  六月,进营虢县。丁亥,进围凤翔,遣判官入城迎驾。

  九月,岐军出战,又败。

  十一月,鄜州节度使李周彝率众救凤翔。十二月癸酉,汴将孔勍乘虚袭下鄜州, 获周彝妻子,周彝即以兵士来降。于是邠、宁、鄜、坊等州皆陷于汴军。茂贞惧, 谋诛内官以解。

  三年春正月癸卯朔,车驾在凤翔。甲辰,天子遣中使到全忠军,茂贞亦令军将 郭启奇来达上欲还京之旨。丙午,青州牙将刘鄩陷全忠之兗州,又令牙将张厚入奏, 是日,亦窃发于华州,杀州将娄敬思。上又令户部侍郎韩偓、赵国夫人宠颜宣谕于 全忠军。辛亥,全忠令判官李振入奏,上令翰林学士姚洎传宣,令全忠唤崔胤令率 文武百僚来迎驾。癸丑,上令礼部尚书苏循传诏,赐全忠玉带,仍令全忠处分蒋玄 晖侍帝左右。丁巳,蒋玄晖与中使同押送中尉韩全诲、张弘彦已下二十人首级,告 谕四镇兵士回銮之期。戊午,遣中使走马华州,追崔胤,胤托疾不至。甲子巳时, 车驾出凤翔,幸全忠军。全忠素服待罪,泣下不自胜,上亲解玉带赐之。乙丑,次 扶风,令硃友伦总兵侍卫。丙寅,次武功。丁卯,次兴平,宰臣崔胤率百官迎谒。 即日降制,以崔胤守司空、门下侍郎、平章事,复太清宫使、弘文馆大学士、延资 库使、诸道盐铁转运使、判度支,魏国公封邑如故。戊辰,次咸阳。己巳,入京师。 天子素服哭于太庙,改服冕旒,谒九庙。礼毕,御长乐楼,大赦,百僚称贺。全忠 处左军。辛未,宴全忠于内殿,内第子奏乐。是日,制内官第五可范已下七百人并 赐死于内侍省,其诸道监军及小使,仰本道节度使处斩讫奏,从全忠、崔胤所奏也。 帝悲惜之,自为奠文祭之。

  二月壬申朔。甲戌,制赐全忠“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名。己卯,制以辉王 祚充诸道兵马元帅。又制以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宣武宣义天平护国等军节度使、 汴宋亳辉河中晋绛慈隰郑滑颍郓齐曹等州观察处置等使、太清宫修葺宫阙制置度支 解县池场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中书令、河中尹、汴滑郓等州刺史、 上柱国、梁王、食邑九千户、食实封六百户硃全忠守司徒,兼侍中、判六军十二卫。 以吏部尚书、平章事裴枢检校右仆射,同平章事,兼广州刺史、可守太尉、中书令, 充诸道兵马副元帅,进邑三千户。以宰臣崔胤清海军节度、岭南东道观察等使。甲 戌,制以门下侍郎、兵部尚书、同平章事、监修国史陆扆责授沂王傅分司。己丑, 上宴全忠于寿春殿。又令全忠与茂贞书,取平原公主。同州节度使赵翊、陕州节度 使硃友谦来朝。制以硃友裕为华州刺史,充感化军节度使。乙未,会鞠于保宁殿, 全忠得头筹,令内弟子送酒,仍面赐副元帅官告。以新除广州节度使裴枢为门下侍 郎、吏部尚书、平章事、监修国史;以户部侍郎王溥同平章事。戊戌,全忠归大梁, 上宴之内殿,置酒于延喜门。是日,全忠与四镇判官皆预席,上临轩泣别,又令中 使走送御制《杨柳枝》词五首赐之。辛丑,平原公主至京师。

  三月壬寅朔,全忠引四镇之兵征王师范。先是,大将硃友宁、杨师厚前军临淄、 青,师范求援于淮南,杨行密遣将王景仁帅众万人赴之。四月辛未朔,西川王建以 兵攻秦、陇,乘茂贞之弱也,仍遣判官韦庄入贡,修好于全忠。

  五月,制凤翔陇右四镇北庭行军、彰义军节度、泾原渭武观察处置押蕃落等使、 开府仪同三司、守尚书令、兼侍中、凤翔尹、上柱国、秦王李茂贞可检校太师、守 中书令。初,茂贞凌弱王室,朝廷姑息,加尚书令,及是全忠方守太尉,茂贞惧, 乞罢尚书令故也。崔胤奏:“六军十二卫名额空存,实无兵士。京师侍卫,亦藉亲 军。请每军量召募一千一百人,共置六千六百人。”从之。乃令六军诸卫副使、京 兆尹郑元规立格招收于市。制以颍州刺史硃友恭检校司空,兼徐州刺史,充武宁军 节度使,从全忠奏也。

  六月,青州、淮南军与汴人战于临淄,汴军大败,硃友宁战死,传首淮南。

  九月,汴将杨师厚大败青州军于临朐。荆南节度使成汭以舟师赴援鄂州,澧朗 雷彦恭承虚袭陷江陵。汭军士闻之溃归,汭愤怒投水而死。赵匡凝遂以兵袭荆州, 据之。辛巳,汴州护驾都将硃友伦击鞠坠马卒,全忠怒,杀同鞠将校数人。

  十一月丁酉朔,王师范以青州降杨师厚,全忠复令师范知青州事。邠州、凤翔 兵士逼京畿。汴军屯河中。青州牙将刘鄩以兗州降葛从周,禀师范命也。全忠嘉之, 署为元帅府都押衙,权知鄜州留后事。十二月丁卯朔。辛巳,制以礼部尚书独孤损 为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丙申,制守司徒、侍中、太清宫使、弘文馆大学士、延资 库使、判六军十二卫事、诸道盐铁转运使、判度支、上柱国、魏国公、食邑四千五 百户崔胤责授太子宾客,守刑部尚书、兼京兆尹、六军诸卫副使郑元规责授循州司 户。是日,汴州扈驾指挥使硃友谅杀胤及元规、皇城使王建勋、飞龙使陈班、阁门 使王建袭、客省使王建乂、前左仆射上柱国河间郡公张浚。全忠将逼车驾幸洛阳, 惧胤、浚立异也。

  天祐元年春正月丁酉朔,以翰林学士、左拾遗柳璨为右谏议大夫、同平章事, 赐紫金鱼袋。己亥,制以兵部尚书崔远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己 酉,全忠率师屯河中,遣牙将寇彦卿奉表请车驾迁都洛阳。全忠令长安居人按籍迁 居,彻屋木,自渭浮河而下,连甍号哭,月余不息。秦人大骂于路曰:“国贼崔胤, 召硃温倾覆社稷,俾我及此,天乎!天乎!”丁巳,车驾发京师。癸亥,次陕州, 全忠迎谒于路。

  二月丙寅朔。乙亥,全忠辞赴洛阳,亲督工作。四月丙寅朔。癸巳,帝遣晋国 夫人可证传诏谕全忠,言中宫诞蓐未安,取十月入洛阳宫。全忠意上迟留俟变,怒 甚,谓牙将寇彦卿曰:“亟往陕州,到日便促官家发来!”闰四月乙未朔。丁酉, 车驾发陕州。壬寅,次谷水行宫。时崔胤所募六军兵士,胤死后亡散并尽,从上东 迁者,唯诸王、小黄门十数,打球代奉内园小兒共二百余人。全忠在陕,仍虑此辈 为变,欲尽去之,以汴卒为侍卫。至谷水顿,全忠令医官许昭远告内园等谋变,因 会设幄,酒食次并坑之,乃以谋逆闻。由是帝左右前后侍卫职掌,皆汴人也。甲辰, 车驾由徽安门入,硃全忠、张全义、宰相裴枢独孤损前导。是日大风雨土,跬步不 辨物色,日暝稍止。上谒太庙,礼毕还宫,御正殿宣劳从官卫士,受驾。乙巳,上 御光政门,大赦,制曰:

  乃睠中州,便侯伯会朝之路;运逢百六,顺古今禳避之宜。况建鼎旧京,我家 二宅,轘辕通其左,郏、鄏引其前。周平王之东迁,更延姬姓;汉光武之定业,克 茂刘宗。肇葺新都,祈天永命,皆因否运,复启昌期。或西避于戎狄,或载歼于妖 孽。朕遭家不造,布德不明,十载已来,三罹播越。亦属灾缠秦、雍,叛起邠、岐。 始幸石门,以避卫兵之乱;载行华岳,仍惊畿邑之侵。忧危则矢及车舆,凌胁则火 延宫庙。迨至逆连宫竖,构结奸凶,致刘季述幽朕于下宫,韩全诲劫予于右辅。莫 匪兵围内殿,焰亘九重,皆思假武以容身,唯效指鹿而威众。矫宣天宪,欺蔑外籓, 行书诏以任情,欲忠良而获罪。虽群方岳牧,协力匡扶,拘戎律于阻修,报朝恩而 隔越。副元帅、梁王全忠以兼镇近辅,总兵四籓,远赴岐阳,躬迎大驾。辛勤百战, 尽剿凶渠,营野三年,竟回銮辂。咸、镐载新其宫阙,让、珪绝类于阉徒,方崇再 造之功,以正中兴之运。又邠岐结衅,巴蜀连兵,上负国恩,下隳邻好。焚宫烈火, 更延热于亲邻;却驾凶锋,复延侵于禁苑。抑又太一游处,并集六宫,罚星荧惑, 久缠东井,玄象荐灾于秦分,地形无过于洛阳。爰有一二荩臣,洎四方同志,竭心 王室,共誓嘉谋。魏镇定燕,航大河而毕至;陈徐潞蔡,辇巨轴以偕来。披荆棘而 立朝廷,划灰烬而化轮奂。左郊祧而右社稷,肃尔崇严;前广殿而后重廊,蔼然华 邃。公卿佥议,龟筮协从。甲子令年,孟夏初吉,备法驾而离陕分,列百官而入洛 郊,观此殷繁,良多嘉慰。谢罪太庙,忧惕惊怀;登御端门,轸恻兴感。盖以一人 寡祐,至万姓靡宁,工役艰疲,忠良尽瘁,克建再迁之业,冀延八百之基。宜覃涣 汗之恩,俟此雍熙之庆,涤瑕荡垢,咸与惟新。可大赦天下,改天复四年为天祐元 年,于戏!肆眚阊阖,即安宫闱。虽九庙几筵,已閟于新室;而诸陵松柏,遥隔于 旧都。将务乂宁,难申绻慕。文武百辟,执事具僚,从我千里而来,端尔一心莅政。 恩覃既往,效责从新,方当开国之初,必举慢官之罚。

  戊申,敕今后除留宣徽两院、小马坊、丰德庙、御厨、客省、阁门、飞龙、庄 宅九使外,其余并停。内园冰井公事委河南尹,仍不差内夫人传宣。杀医官阎祐之、 国子博士欧阳特,言星谶也。宰相裴枢兼右仆射、诸道盐铁转运等使、监修国史, 户部尚书、门下侍郎、平章事独孤损判度支,中书侍郎、平章事柳璨判户部事。

  五月乙丑朔。丙寅,制河阳节度使张汉瑜同平章事。宴百僚于崇勋殿,上赞述 全忠之功业,因言御楼前一日所司亡失赦书,赖元帅府收得副本施行,几失事矣, 中书不得无过。裴枢等起待罪。中饮,帝更衣,召全忠曲宴阁中,全忠恳辞。帝曰: “朕以全忠功业崇高,欲斋中款曲,以表庇赖耳。全忠既不欲来,即令敬翔来,朕 与之言。”全忠令敬翔私退,奏曰:“敬翔亦醉而出矣。”己巳,全忠辞赴大梁, 宴于崇勋殿,是日雨甚。乙酉,翰林学士、左谏议大夫、知制诰沈栖远守本官,以 病陈乞故也。丁亥,敕河南府畿县先减尉一员,可准京兆府例,复置县尉一员。癸 巳,中书奏:准今年四月十一日赦文,陕州都督府改为兴唐府,其都督府长史宜改 为尹,左右司马为少尹,录事为司录,陕县为次赤,余为次畿。从之。

  六月甲午朔,邠州杨崇本侵掠关内,全忠遣硃友裕屯军于百仁村。丙申,通议 大夫、中书舍人、赐紫金鱼袋杨注可充翰林学士。庚子,三佛齐国入朝使薄诃粟可 宁远将军。丁未,制金紫光禄大夫、太子少傅卢绍可太子太保致仕。银青光禄大夫、 太子少师、天水男、食邑三百户赵崇可检校右仆射。甲寅,以京兆少尹郑韬光为太 常少卿,前侍御史韦说为右司员外郎,前进士姚顗为校书郎,前进士赵颀、刘明济、 窦专并可秘书省校书郎正字,从柳璨奏也。荆南襄州忠义军节度、开府仪同三司、 检校太师、中书令、江陵尹、襄州刺史、上柱国、楚王、食邑六千户赵匡凝宜备礼 册命。七月癸亥朔,全忠率师讨邠、凤。甲子,自汴至洛阳,宴于文思球场。全忠 入,百官或坐于廊下,全忠怒,笞通引官何凝。丙寅,制金紫光禄大夫、行御史中 丞、上柱国韩仪责授棣州司马,侍御史归蔼责授登州司户,坐百官傲全忠也。甲戌, 制以中大夫、中书舍人、上柱国、赐紫金鱼袋杜彦林为太中大夫、守御史中丞。丁 丑,制以兵部郎中萧颀为吏部郎中,户部郎中徐绾为兵部郎中,司勋员外郎张茂枢 为礼部郎中,监察御史郄殷象为右补阙。己卯,制武昌军节度、鄂岳蕲黄等州观察 处置兼三司水陆发运淮南西面行营招讨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中书令、 西平王、食邑三千户杜洪加食邑一千户,实封二百户。庚寅,中书奏:“西京旧有 凌烟阁,图画功臣,今迁都洛阳,合议修建。副元帅梁王勋庸冠世,请凌烟阁之侧 别创一阁,以表殊勋。”从之。

  八月壬辰朔。壬寅夜,硃全忠令左龙武统军硃友恭、右龙武统军氏叔琮、枢密 使蒋玄晖弑昭宗于椒殿。自帝迁洛,李克用、李茂贞、西川王建、襄阳赵匡凝知全 忠篡夺之谋,连盟举义,以兴复为辞。而帝英杰不群,全忠方事西讨,虑变起于中, 故害帝以绝人望。帝自离长安、日忧不测,与皇后、内人唯沉饮自宽。是月壬寅, 全忠令判官李振自河中至洛阳,与友恭等图之。是夜二鼓,蒋玄晖选龙武衙官史太 等百人叩内门,言军前有急奏面见上。内门开,玄晖每门留卒十人,至椒殿院,贞 一夫人启关,谓玄晖曰:“急奏不应以卒来。”史太执贞一杀之,急趋殿下。玄晖 曰:“至尊何在?”昭仪李渐荣临轩谓玄晖曰:“院使莫伤官家,宁杀我辈。”帝 方醉,闻之遽起。史太持剑入椒殿,帝单衣旋柱而走,太追而弑之。渐荣以身护帝, 亦为太所杀。复执何皇后,将害之。后求哀于玄晖,玄晖以全忠止令害帝,释后而 去。帝殂,年三十八,群臣上谥曰圣穆景文孝皇帝,庙号昭宗。二年二月二十日, 葬于和陵。

  哀帝

  哀皇帝讳柷,昭宗第九子,母曰积善太后何氏。景福元年九月三日,生于大内。 乾宁四年二月,封辉王,名祚。天复三年二月,拜开府仪同三司,充诸道兵马元帅。 天祐元年八月十二日,昭宗遇弑。翌日,蒋玄晖矫宣遗诏,曰:“我国家化隋为唐, 奄有天下,三百年之睹兵戈之屡起,赖勋贤协力,宗社再安。岂意宫闱之间,祸乱 忽作,昭仪李渐荣、河东夫人裴贞一潜怀逆节,辄肆狂谋,伤疻既深,已及危革。 万机不可以久旷,四海不可以乏君,神鼎所归,须有缵继。辉王祚幼彰岐嶷,长实 端良,裒然不群,予所钟爱,必能克奉丕训,以安兆人。宜立为皇太子,仍改名柷, 监军国事。于戏!孝爱可以承九庙,恭俭可以安万邦,无乐逸游,志康寰宇。百辟 卿士,佑兹冲人,载扬我高祖、太宗之休烈。”是日迁神柩于西宫,文武百僚班慰 于延和门外。其日午时,又矫宣皇太后令曰:“予遭家不造,急变爰臻,祸生女职 之徒,事起宫奚之辈。皇帝自罹锋刃,已至弥留,不及顾遗,号恸徒切。定大计者 安社稷,纂丕图者择贤明,议属未亡人,须示建长策。承高祖之宝运,医元勋之忠 规,伏示股肱,以匡冲昧。皇太子柷宜于柩前即皇帝位,其哀制并依祖宗故事,中 书门下准前处分。于戏!送往事居,古人令范,行今报旧,前哲格言。抆泪敷宣, 言不能喻。”帝时年十三,乞且监国,柩前即位,宜差太常卿王溥充礼仪使,又令 太子家令李能告哀于十六宅。丙午,大行皇帝大殓,皇太子柩前即皇帝位。己酉, 矫制曰:“昭仪李渐荣、河东夫人裴贞一,今月十一日夜持刃谋逆,惧罪投井而死, 宜追削为悖逆庶人。”蒋玄晖夜既弑逆,诘旦宣言于外曰:“夜来帝与昭仪博戏, 帝醉,为昭仪所害。”归罪宫人,以掩弑逆之迹。然龙武军官健备传二夫人之言于 市人。寻用史太为棣州刺史,以酬弑逆之功。

  庚戌,群臣上表请听政。甲寅,中书奏:“皇帝九月三日降诞,请以其日为乾 和节。”从之。乙丑,百僚赴西宫,殓讫,释服。皇帝见群臣于崇勋殿西廊下。中 书帖:今月二十四日释服后,三日一度进名起居。丙辰,敕:“朕奉太后慈旨,以 两司纲运未来,百官事力多阙,旦夕霜冷,深轸所怀。令于内库方圆银二千一百七 十二两,充见任文武常参官救接,委御史台依品秩分俵。”是日,皇帝听政。丁巳, 敕:乾和节方在哀疚,其内道场宜停。戊午,遣刑部尚书张祎告哀于河中,全忠号 哭尽哀。庚申,敕:“乾和节文武百僚诸军诸使诸道进奏官准故事于寺观设斋,不 得宰杀,只许酒果脯醢。”辛酉,敕:“三月二十三日嘉会节。伏以大行皇帝仙驾 上升,灵山将卜,神既游于天际,节宜辍于人间。准故事,嘉会节宜停。”

  九月壬戌朔,百官素服赴西内临,进名奉慰。戊辰,大行皇帝大祥,百官素服 赴西内临。己巳,敕右仆射、门下侍郎、礼部尚书、平章事裴枢宜充大行皇帝山陵 礼仪使,门下侍郎、平章事独孤损宜充大行皇帝山陵使,兵部侍郎李燕充卤簿使, 权知河南尹韦震充桥道使,宗正卿李克勤充按行使。庚午,皇帝释服从吉。中书门 下奏:“伏以陛下光继宝图,纂承丕绪,教道克申于先训,保任实自于慈颜。今则 正位宸居,未崇徽号。伏以大行皇帝皇后母临四海,德冠六宫,推尊宜正于鸿名, 敬上式光于睿孝,望上尊号曰皇太后。”奉敕宜依。又敕辉王府官属宜停。辛巳, 山陵桥道使改差权河南尹张廷范,其顿递陵下应接等使,并令廷范兼之。庚寅,中 书奏:太常寺止鼓两字“敔”上字犯御名,请改曰“肇”。从之。

  十月辛卯朔,日有蚀之,在心初度。壬辰,全忠自河中来朝,赴西内临祭讫, 对于崇勋殿。甲午,敕检校太保、左龙武统军硃友恭可复本姓名李彦威,贬崖州司 户同正。检校司徒、右龙武统军氏叔琮可贬贝州司户同正。又敕:“彦威等主典禁 兵,妄为扇动,既有彰于物论,兼亦系于军情。谪掾遐方,安能塞责?宜配充本州 长流百姓,仍令所在赐自尽。”河南尹张廷范收彦威等杀之。临刑,大呼曰:“卖 我性命,欲塞天下之谤,其如神理何!操心若此,欲望子孙长世,可乎?”呼廷范, 谓曰:“公行当及此,勉自图之。”是日,全忠归大梁。丙申,制天平军节度使、 检校太师、中书令,兼郓州刺史、上柱国、东平王、食邑七千户张全义本官兼河南 尹、许州刺史、忠武军节度观察等使、判六军诸卫事。皇帝即位行事官、左丞杨涉 进封开国伯,加食邑四百户。吏部侍郎赵光逢进开国公,加食邑三百户。右散骑常 侍窦回、给事中孙续、户部郎中知制诰封舜卿等加勋阶。礼仪使、太常卿王溥与一 子八品正员官。书宝册官吏部尚书陆扆、刑部尚书张祎,扆与一子八品正员官,祎 加阶。太子太保卢绍卒。魏博罗绍威进救接百官绢千匹、绵三千两。

   

  十一月辛酉朔。癸酉午时,日有黄白晕,旁有青赤纫。杨行密攻光州,又急攻 鄂州,杜洪遣使求援,全忠率师五万自颍州渡淮,至霍丘大掠以纾之,行密分兵来 拒。乙酉,敕:“据太常礼院奏,于十二月内择日册太后者。朕近奉慈旨,以山陵 未毕,哀感方缠。凡百有司,且虔充奉,吉凶之礼,难以并施。太后册礼,宜俟山 陵毕日,庶得桥山攀慕,彰尽节于群臣;兰殿承荣,展盛仪于朕志。情既获遂,礼 实宜之。付所司。”己丑,岭南东道辨州宜改为勋州。十二月辛卯朔。癸卯,权知 河南府尹、和王傅张廷范宜复本官。光禄大夫、检校司徒河东县开国子、食邑五百 户、充山陵副使、权知河南尹、天平军节度副使韦震权知郓州军州事。

  二年春正月庚申朔,杨行密陷鄂州,执节度使杜洪,斩于扬州市。鄂、岳、蕲、 黄等州入行密。全忠自霍丘还大梁。甲子,太常卿王溥上大行皇帝谥号、庙号,乃 敕右仆射、平章事裴枢撰谥册,中书侍郎柳璨撰哀册。辛未,敕:“朕祗荷丕图, 仰惟元训,方迫遗弓之痛,俯临同轨之期。将展孝思,亲扶护卫。皇太后义深鸣凤, 痛切攀龙,亦欲专奉灵舆,躬及园寝,兼尽追摧之道,用终克敬之仪。其大行皇帝 山陵发引日,朕随太后亲至陵所,付中书门下,宜体至怀。”群臣三表论谏,乃止。

  二月庚寅朔。壬辰,制以前知鄜州军州事、检校尚书左仆射刘鄩为右金吾卫大 将军,充右街使。检校左仆射硃汉宾为右羽林统军。丙申,群臣告谥于西宫。己亥, 敕:“今月十一日,大行皇帝启攒宫。准故事,坊市禁音乐,至二十日掩玄宫毕, 如旧。”庚子,启攒宫,文武百僚夕临于西宫。丁未,灵驾发引,濮王已下从,皇 帝、太后长乐门外祭毕归大内。己酉,葬昭宗皇帝于和陵。庚戌,制以太常卿王溥 为工部尚书。壬子,制以汝州刺史裴迪为刑部尚书。泰宁军节度、检校司空、兗州 刺史、御史大夫葛从周检校司徒、兼右金吾上将军致仕,从周病风,不任朝谒故也。 以左金吾上将军卢彦威为左威卫上将军。是月社日,枢密使蒋玄晖宴德王裕已下九 王于九曲池,既醉,皆绞杀之,竟不知其瘗所。丙辰,左仆射裴贽等议迁庙,合迁 顺宗一室,从之。己未,昭宗皇帝神主祔太庙,礼院奏昭宗庙乐,曰《咸宁之舞》。

  三月庚申朔。壬戌,制以前平卢军节度使、检校太傅、同平章事、兼青州刺史、 上柱国、琅邪郡公、食邑二千五百户王师范为孟州刺史、河阳三城怀孟节度观察等 使,从全忠奏也。甲子,制以特进、尚书右仆射、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太清宫使、 弘文馆大学士、延资库使、诸道盐铁转运使、判度支、上柱国、河东郡开国公、食 邑二千户裴枢可守尚书左仆射。光禄大夫、门下侍郎、户部尚书、同平章事、监修 国史、河南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独孤损可检校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兼安南都 护,充静海军节度、安南管内观察处置等使。以光禄大夫、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集贤殿大学士、上柱国、博陵郡开国公、食邑一千五百户崔远可守尚书右仆射。以 正议大夫、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判户部事、上柱国、河东县男、食邑三百户柳璨 为门下侍郎、兼户部尚书、同平章事、太清宫使、弘文馆大学士、延资库使、诸道 盐铁转运等使。以正议大夫、尚书吏部侍郎、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张文蔚为中书侍 郎、同平章事、监修国史、判度支。以银青光禄大夫、行尚书左丞、上柱国、弘农 县伯、食邑七百户杨涉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判户部事。庚午, 敕:“朕以宰臣学士,文武百僚,常拘官局,空逐游从。今膏泽不愆,丰年有望, 当兹韶景,宜示优恩。自今月十二日后至十六日,各令取便选胜追游。付所司。” 壬申,以检校司徒、和王傅张廷范为太常卿。丁亥,敕:“翰林学士、户部侍郎杨 注是宰臣杨涉亲弟,兄既秉于枢衡,弟故难居宥密,可守本官,罢内职。”四月己 丑朔。壬辰,敕河南府缑氏县令宜兼充和陵台令,仍升为赤县。癸巳,敕曰:“文 武二柄,国家大纲,东西两班,官职同体。咸匡圣运,共列明廷,品秩相对于高卑, 禄俸皆均于厚薄。不论前代,祗考本朝。太宗皇帝以中外臣僚,文武参用,或自军 卫而居台省,亦由衣冠而秉节旄,足明于武列文班,不令分清浊优劣。近代浮薄相 尚,凌蔑旧章,假偃武以修文,竞弃本而逐末。虽蓝衫鱼简,当一见而便许升堂; 纵拖紫腰金,若非类而无令接席。以是显扬荣辱,分别重轻,遽失人心,尽隳朝体。 致其今日,实此之由,须议改更,渐期通济。文武百官,自一品以下,逐月所给料 钱并须均匀,数目多少,一般支给。兼差使诸道,亦依轮次,既就公平,必期开泰。 凡百臣庶,宜体朕怀。”和王傅张廷范者,全忠将吏也,以善音律,求为太常卿, 全忠荐用之。宰相裴枢以廷范非乐卿之才,全忠怒,罢枢相位。柳璨希旨,又降此 诏斥枢辈,故有白马之祸。丙午,前棣州刺史刘仁遇检校司空,兼兗州刺史、御史 大夫,充泰宁军节度使。乙未,制左仆射裴枢、新除清海军节度使独孤损、河南尹 张全义、工部尚书王溥、司空致仕裴贽、刑部尚书张祎,并赐一子八品正员官,以 奉山陵之劳也。敕曰:“朕以宿麦未登,时阳久亢,虑阙粢盛之备,轸予宵旰之怀。 所宜避正位于宸居,减珍羞于常膳,谅惟眇质,深合罪躬。自今月八日已后,不御 正殿,减常膳。付所司。”辛丑,侍御史李光庭郗殷象、殿中丞张升崔昭矩、起居 舍人卢仁烱卢鼎苏楷、吏部员外郎崔协、左补阙崔咸休、右补阙杜承昭罗兗、右拾 遗韦彖路德延,并宜赐绯鱼袋;兵部郎中韦乾美、比部郎中杨焕,皆赐紫金鱼袋: 并以奉山陵之劳也。壬寅,敕:“朕获荷丕图,仰遵慈训,爰崇徽号,已定礼仪, 冀申为子之心,以展奉亲之敬。昨所司定今月二十五日行皇太后册礼。再奉慈旨, 以宫殿未停工作,蒸暑不欲劳人,宜改吉辰,固难违命。册礼俟修大内毕功日,所 司以闻。”癸卯,太清宫使柳璨奏修上清宫毕,请改为太清宫,从之。甲辰夜,彗 起北河,贯文昌,其长三丈,在西北方。丁未,敕:“设官分职,各有司存,铨衡 既任于吏曹,除授宁烦于宰职。但所司注拟申到,中书过验酌量,苟或差舛,难可 尽定。近年除授,其徒实繁,占选部之阙员,择公当之优便,遂致三铨注拟之时, 皆旷职务。且以宰相之任,提举百司,唯务公平无私,方致渐臻有道。应天下州府 令录,并委吏部三铨注拟。自天祐二年四月十一日已后,中书并不除授,或诸荐奏 量留,即度可否施行。庶各司其局,免致紊隳,宰相提纲,永存事体。付所司。” 辛亥,以彗孛谪见,德音放京畿军镇诸司禁囚,常赦不原外,罪无轻重,递减一等, 限三日内疏理闻奏。壬子,敕:“朕以冲幼,克嗣丕基,业业兢兢,勤恭夕惕。彗 星谪见,罪在朕躬。虽已降赦文,特行恩宥,起今月二十四日后,避正殿,减常膳, 以明思过。付所司。”丙辰,敕:“准向来事例,每贯抽除外,以八百五十文为贯, 每陌八十五文。如闻坊市之中,多以八十为陌,更有除折,顿爽旧规。付河南府, 市肆交易,并以八十五文为陌,不得更有改移。”戊午,敕:“东上阁门,西上阁 门,比常出入,以东上为先。大忌进名,即西上阁门为便。比因阉官擅权,乃以阴 阳取位,不思南面,但启西门。迩来相承,未议更改,详其称谓,似爽旧规。自今 年五月一日后,常朝出入,取东上阁门,或遇奉慰,即开西上阁门,永为定制。付 所司。”又敕:“朕以上天谪见,避殿责躬,不宜朔会朝正殿。其五月一日朝会, 宜权停。”五月己未朔,以星变不视朝。敕曰:“天文变见,合事祈禳,宜于太清 宫置黄箓道场,三司支给斋料。”壬戌,敕:“法驾迁都之日,洛京再建之初,虑 怀土有类于新丰,权更名以变于旧制。妖星既出于雍分,高闳难效于秦余,宜改旧 门之名,以壮卜年之永。延喜门改为宣仁门,重明门改为兴教门,长乐门改为光政 门,光范门曰应天门,乾化门曰乾元门,宣政门曰敷政门,宣政殿曰贞观殿,日华 门曰左延福门,月华门曰右延福门,万寿门曰万春门,积庆门曰兴善门,含章门曰 膺福门,含清门曰延义门,金銮门曰千秋门,延和门曰章善门,保宁殿曰文思殿。 其见在门名,有与西京门同名者,并宜复洛京旧门名。付所司。”乙酉夜,西北彗 星长六七十丈,自轩辕大角及天市西垣,光辉猛怒,其长竟天。丙寅,有司修皇太 后宫毕。中书奏:“皇太后慈惠临人,宽仁驭物,早叶伣天之兆,克彰诞圣之符。 今轮奂新宫,规摹旧典,崇训既征于信史,积善宜显于昌期。太后宫请以积善为名。” 从之。又以将卜郊禋,预调雅乐,宜以太常卿张廷范充修乐悬使。丁卯,荆襄节度 使赵匡凝奏为故使成汭立祠宇,从之。己巳,太清宫使柳璨奏:“近敕改易宫殿门 名,窃以玄元皇帝庙,西京曰太清宫,东京曰太微宫,其太清宫请复为太微宫,臣 便给入官阶。”从之。庚午,敕:“所司定今年十月九日有事郊丘,其修制礼衣祭 服宜令宰臣柳璨判,祭器宜令张文蔚、杨涉分判,仪仗车辂宜令太常卿张廷范判。” 壬申,制新除静海军节度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兼安南 都护、河南郡开国侯、食邑一千户独孤损可责授朝散大夫、棣州刺史,仍令御史台 发遣出京讫闻奏。敕曰:“朕谬将眇质,叨荷丕图,常怀驭朽之心,每轸泣辜之念。 谅于黜责,岂易施行。左仆射裴枢、右仆射崔远,虽罢机衡,尚居揆路,既处优崇 之任,未伤进退之规。不能秉志安家,但恣流言谤国,颇兴物论,难抑朝章。须离 八座之荣,尚付六条之政,勉思咎己,无至尤人。枢可责授朝散大夫、登州刺史, 远可责授朝散大夫、莱州刺史,便发遣出京。”兵部郎中韦乾美贬沂州司户。甲戌, 敕中书舍人封渭贬齐州司户,右补阙郑辇密州莒县尉,兵部员外卢协祁州司户,并 员外置。乙亥,敕吏部尚书陆扆贬濮州司户,工部尚书王溥淄州司户。司天奏: “旬朔已前,星文变见,仰观垂象,特轸圣慈。自今月八日夜已后,连遇阴雨,测 候不得。至十三日夜一更三点,天色暂晴,景纬分明,妖星不见于碧虚,灾沴潜消 于天汉者。”敕曰:“上天谪见,下土震惊,致夙夜之沈忧,恐生灵之多难。不居 正殿,尽辍常羞,益务斋虔,以申禳祷。果致玄穹覆祐,孛彗消除,岂罪己之感通, 免贻人于灾沴。式观陈奏,深慰诚怀。”丙子,敕户部郎中李仁俭贬和王府咨议, 起居舍人卢仁烱安州司户,寿安尉、直弘文馆卢晏沧州东光尉。丁丑,陈许节度使 张全义奏:“得许州留后状申,自多事以来,许州权为列郡,今特创鼓角楼讫,请 复为军额。”敕旨依旧置忠武军牌额。戊寅,宴群臣于崇勋殿,全忠与王镕、罗绍 威置宴也。庚辰,敕特进、检校司徒、守太保致仕赵崇可曹州司户,银青光禄大夫、 兵部侍郎王赞可濮州司户。辛巳,敕责授登州刺史裴枢可陇州司户,责授棣州刺史 独孤损可琼州司户,责授莱州刺史崔远可白州司户。壬午,敕司勋员外韦甄责授和 王友,洛阳县令李光序责授左春坊典设郎。甲申,秘书监崔仁鲁可密州司户,国子 祭酒崔澄陈州司户,太府少卿裴钅咸徐州司户,卫尉少卿裴纾曹州南华尉,左补阙 崔咸休宁陵尉,司封员外薛氵高辉州司户,前盐铁推官独孤宪临沂尉,秘书少监裴 鉥郓州司户,长安尉、直史馆裴格符离尉,兵部郎中李象郑州司户,刑部员外卢荐 范县尉。丙戌,颍州汝阴县人彭文妻产三男。丁亥,敕以翰林学士、尚书职方郎中 张策兼充史馆修撰,修国史。

  六月戊子朔,敕:“责授陇州司户裴枢、琼州司户独孤损、白州司户崔远、濮 州司户陆扆、淄州司户王溥、曹州司户赵崇,濮州司户王赞等,皆受国恩,咸当重 任。罔思罄谒,唯贮奸邪,虽已谪于遐方,尚难宽于国典。委御史台差人所在州县 各赐自尽。”时枢等七人已至滑州,皆并命于白马驿,全忠令投尸于河。己丑,敕: “君臣之间,进退以礼,矧于求旧,欲保初终,苟自掇于悔尤,亦须行于黜责。特 进、守司空致仕、上柱国、河东县开国公、食邑二千户裴贽早以公望,常践台司, 靡闻竭力以匡时,每务养恬而避事。洎从请老,不谓无恩,合慎枢机,动循规矩。 虽云勇退,乃有后言,自为簿从之酋,颇失人臣之礼。谪居郡掾,用正朝纲,可责 授青州司户。刑部郎中李煦可莱州司户。”辛卯,太微宫使柳璨奏:“前使裴枢充 宫使日,权奏请玄元观为太清宫,又别奏在京弘道观为太清宫,至今未有制置。伏 以今年十月九日陛下亲事南禋,先谒圣祖庙,弘道观既未修葺,玄元观又在北山, 若车驾出城,礼非便稳。今欲只留北邙山上老君庙一所,其玄元观请拆入都城,于 清化坊内建置太微宫,以备车驾行事。”从之。壬辰,敕:“诸道节度、观察、防 御、刺史等,部内有新除朝官、前资朝官,敕到后三日内发遣赴阙,仍差人监送。 所在州县不得停住,苟或稽违,必议贬黜。付所司。”癸巳,敕:“卫尉少卿敬沼 是裴贽之甥。常累于舅,或以明经挠文柄,或以私事窃化权。贽已左迁,尔又何追! 可贬徐州萧县尉。”丙申,敕:“福建每年进橄榄子,比因阉竖出自闽中,牵于嗜 好之间,遂成贡奉之典。虽嘉忠荩,伏恐烦劳。今后只供进蜡面茶,其进橄榄子宜 停。”戊戌,敕:“密县令裴练贬登州牟平尉,长水令崔仁略淄州高苑尉,福昌主 簿陆珣沂州新泰尉,泥水令独孤韬范县尉,并员外置,皆裴枢、崔远、陆扆宗党也。 壬寅,湖南马殷奏,岳州洞庭、青草之侧,有古祠四所,先以荒圮,臣复修庙了毕, 乞赐名额者。敕旨黄陵二妃祠曰懿节,洞庭君祠曰利涉侯,青草祠曰安流侯;三闾 大夫祠,先以澧朗观察使雷满奏,已封昭灵侯,宜依天祐元年九月二十九日敕处分。 丙午,全忠奏:“得宰相柳璨记事,欲拆北邙山下玄元观移入都内,于清化坊取旧 昭明寺基,建置太微宫,准备十月九日南郊行事。缘延资库盐铁并无物力,令臣商 量者。臣已牒判六军诸卫张全义指挥工作讫。”优诏嘉之。丁未,敕:“太子宾客 柳逊尝为张浚租庸判官,又王溥监修日奏充判官,授工部侍郎,又与赵崇、裴贽为 刎颈之交。昨裴枢等得罪之时,合当连坐,尚矜暮齿,且俾悬车,可本官致仕。” 戊申,敕前司勋员外郎、赐绯鱼袋李延古责授卫尉寺主簿。七月戊午朔。辛酉,赐 全忠《迎銮记功碑文》,立于都内。全忠进助郊礼钱三万贯。癸亥,再贬柳逊曹州 司马。辛巳,敕全忠请铸河中、晋、绛诸县印,县名内有“城”字并落下,如密郑、 绛、蒲例,单名为文。壬午,宰臣柳璨、礼部尚书苏循充皇太后册礼使。是日,于 积善宫行礼毕,帝乘辇赴太后宫称贺。丙戌,太常礼院奏:“每月朔望,皇帝赴积 善宫起居,文武百官于宫门进名起居。”从之。

  八月丁亥朔。戊子,制中书舍人姚洎可尚书户部侍郎,充元帅府判官,从全忠 奏也。洛苑使奏谷水屯地内嘉禾合颖。乙未,敕:“伪称官阶人泉州晋江县应乡贡 明经陈文巨招伏罪款,付河南府决杀。庚子,敕:“汉代元勋,邓禹冠诸侯之上; 晋朝重位,王导居百辟之先。皆道著匡扶,功宣寰宇,其于崇宠,迥异等伦。朕获 以眇躬,重兴丕运,凡关制度,必法旧章,实仗勋贤,永安宗社。副元帅梁王正守 太尉、中书令,忠武军节度使、河南尹张全义亦正守中书令,俱深倚注,咸正台衡。 其朝廷册礼、告祀天地宗庙,其司空则差官摄行,太尉、侍中、中书令即宰臣摄行。 今太尉副元帅任冠籓垣,每遇行礼之时,或不在京国,即事须差摄太尉行事。全义 见居阙下,任正中枢,不可更差别官又摄中书令事。其太尉官,如梁王朝觐在京, 便委行事,如却赴镇,即依前摄行。所合差中书令,便委全义以本官行礼。其侍中、 司空、司徒即临时差官。付所司。”壬寅,敕:“前太中大夫、尚书兵部侍郎、赐 紫金鱼袋司空图俊造登科,硃紫升籍,既养高以傲代,类移山而钓名。志乐漱流, 心轻食禄。匪夷匪惠,难居公正之朝;载省载思,当徇幽栖之志。宜放还中条山。” 癸卯,敕太常卿张廷范宜充南郊礼仪使。丁未,制削夺荆襄节度使赵匡凝在身官爵。 是月乙未,全忠遣大将杨师厚讨匡凝,收唐、邓、复、郢、随等州,全忠自率亲军 赴之。荆襄之军,阵于汉水之阴。

  九月丁巳朔。辛酉,杨师厚于襄州西六十里阴谷江口伐竹木为浮梁。癸亥,梁 成,引军渡江。甲子,赵匡凝率劲兵二万,阵于江之湄。师厚一战败之,遂乘胜蹑 之,阵于城下。是夜,匡凝挈其孥溃围遁去。乙丑,师厚入襄阳。丙寅,全忠继至。 壬申,匡凝牙将王建武遣押牙常质以荆南降。言权知荆南军府事赵匡明今月十一日 弃城上峡,奔蜀川。敕曰:“梁王躬临貔武,收复荆、襄,拔岘首若转丸,平荆门 如沃雪,连收两镇,并走二凶。乃睠勋庸,载深嘉注,宜赐诏奖饰。”内出宣旨: “妳婆杨氏可赐号昭仪,妳婆王氏可封郡夫人,第二妳婆王氏先帝已封郡夫人,准 杨氏例改封。”中书奏议言:“乳母古无封夫人赐内职之例,近代因循,殊乖典故。 昔汉顺帝以乳母宋氏为山阳君,安帝乳母王氏曰野王君,当时朝议非之。今国祚中 兴,礼宜求旧。臣等商量,杨氏望赐号安圣君,王氏曰福圣君,第二王氏曰康圣君。” 从之。己巳,敕武成王庙宜改为武明王。乙酉,敕先择十月九日有事郊丘,备物之 间,有所未办,宜改用十一月十九日。十月丙戌朔,制梁王全忠可充诸道兵马元帅, 别开府幕,加食邑通前一万五千户,实封一千五百户。金州冯行袭奏当道昭信军额 内一字,与元帅全忠讳字同,乃赐号戎昭军。制削夺荆南留后赵匡凝官爵。丁亥, 敕:“洛城坊曲内,旧有朝臣诸司宅舍,经乱荒榛。张全义葺理已来,皆已耕垦, 既供军赋,即系公田。或恐每有披论,认为世业,须烦按验,遂启幸门。其都内坊 曲及畿内已耕植田土,诸色人并不得论认。如要业田,一任买置。凡论认者,不在 给还之限。如有本主元自差人勾当,不在此限。如荒田无主,即许识认。付河南府。” 甲午,起居郎苏楷驳昭宗谥号曰:“帝王御宇,由理乱以审污隆;宗祀配天,资谥 号以定升降。故臣下君上皆不得而私也。伏以陛下顺考古道,昭彰至公,既当不讳 之朝,宁阻上言之路。伏以昭宗皇帝睿哲居尊,恭俭垂化,其于善美,孰敢蔽亏。 然而否运莫兴,至理犹郁,遂致四方多事,万乘频迁。始则阉竖猖狂,受幽辱于东 内;终则嫔嫱悖乱,罹夭阏于中闱。其于易名,宜循考行。有司先定尊谥曰圣穆景 文孝皇帝,庙号昭宗,敢言溢美,似异直书。按后汉和、安、顺帝,缘非功德,遂 改宗称,以允臣下之请。今郊禋有日,祫祭惟时。将期允惬列圣之心,更下详议新 庙之称。庶使叶先朝罪己之德,表圣主无私之明。”楷,礼部尚书循之子,凡劣无 艺。乾宁二年应进士登第后,物论以为滥,昭宗命翰林学士陆扆、秘书监冯渥覆试 黜落,永不许入举场,楷负愧衔怨。至是,全忠弑逆君上,柳璨陷害朝臣,乃与起 居郎罗衮、起居舍人卢鼎连署驳议。楷目不知书,手仅能执笔,其文罗衮作也。时 政出贼臣,哀帝不能制。太常卿张廷范改谥曰恭灵庄闵孝皇帝,庙号曰襄宗。全忠 雄猜物鉴,自楷驳谥后,深鄙之,既传代之后,循、楷父子皆斥逐,不令在朝。丁 未,所司改题昭宗神主,辍朝一日,癸丑,敕成德军宜改为武顺,管内藁城县曰藁 平,信都曰尧都,栾城曰栾氏,阜城曰汉阜,临城为房子,避全忠祖、父名也。

  十一月乙卯朔,敕潞州潞城县改为潞子,黎城曰黎亭。全忠平荆襄后,遂引军 将攻淮南。行次枣阳,阻雨,比至光州,道险涂潦,人马饥乏。休止十余日,乃趋 固始。进军距寿州三十里,寿人闭壁不出,左右言师老不可用。是月丙辰,全忠自 正阳渡淮而北,至汝阴。全忠深悔此行无益。丁卯,至大梁。时哀帝以此月十九日 亲祠圆丘,中外百司礼仪法物已备。戊辰,宰相已下于南郊坛习仪,而裴迪自大梁 回,言全忠怒蒋玄晖、张廷范、柳璨等谋延唐祚,而欲郊天改元。玄晖、柳璨大惧。 庚午,敕曰:“先定此月十九日亲礼南郊,虽定吉辰,改卜亦有故事。宜改取来年 正月上辛。付所司。”辛巳,制:“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诸道兵马元帅、宣武 宣义天平护国等军节度观察处置、修宫阙制置、度支解县池场、亳州太清宫等使、 开府仪同三司、守太尉、中书令、河中尹、汴滑郓等州刺史、上柱国、梁王、食邑 一万五千户、实封一千五百户硃全忠可授相国,总百揆,其以宣武、宣义、天平、 护国、天雄、武顺、忠武、佑国、河阳、义武、昭义、保义、戎昭、武定、泰宁、 平卢、匡国、镇国、武宁、忠义、荆南二十一道为魏国,仍进封魏王,依前充诸道 兵马元帅、太尉、中书令、宣武宣义天平护国等军节度观察处置等使,加食邑五千 户,实封八千五百户,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赞拜不名,兼备九锡之命,仍择日备 礼册命。又制以杨师厚为襄州兵马留后,左龙武统军张慎思为武宁军兵马留后。壬 午,中书门下奏:“相国魏王总百揆,百司合呈纳本司印。其中书门下印,堂候王 仁珪呈纳,中书公事,权追中书省印行遣。”从之。甲申,敕河南告成县改为阳邑, 蔡州襄城改为苞孚,同州韩城改为韩原,绛州翼城改为浍川,郓州郓城改为万安, 慈州文城改为屈邑,泽州晋城改高都,阳城改为濩泽,安州应城改为应阳,洪州丰 城改为吴高。全忠令判官司马鄴让相国总百揆之命。十二月乙酉朔。戊子,诏蒋玄 晖赍手诏赴魏国,不许陈让锡命。辛卯,制:正议大夫、门下侍郎,兼户部尚书、 同平章事、太微宫使、弘文馆大学士、延资库使,充诸道盐铁转运等使、上柱国、 河东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柳璨可光禄大夫、守司空,兼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太 微宫使、弘文馆大学士、延资库使,充诸道盐铁转运等使,进封河东县开国伯,通 前食邑七百户,充魏国册礼使。制:“相国魏王曾祖赠太傅茂琳追封魏王,谥宣宪; 祖赠太师信追封魏王,谥武元;父赠尚书令诚追封魏王,谥文明。敕右常侍王钜、 太常卿张廷范、给事中崔沂、工部尚书李克助、祠部郎中知制诰张茂枢、膳部员外 知制诰杜晓、吏部郎中李光嗣、驾部郎中赵光胤、户部郎中崔协、比部郎中杨焕、 左常侍孔拯、右谏议萧颀、左拾遗裴彖、右拾遗高济、职方郎中牛希逸、主客郎 中萧蘧等,随册礼使柳璨魏国行事。先是,北院宣徽使王殷使寿州行营,构蒋玄晖 于全忠,全忠怒,急归大梁。上令刑部尚书裴迪赍诏慰劳全忠,全忠忿恨,语极不 逊,故行相国百揆之命以悦其心。蒋玄晖自至大梁陈诉,全忠怒犹不解。帝忧之。 甲午,上召三宰相议其事,柳璨曰:“人望归元帅,陛下揖让释负,今其时也。” 帝曰:“运祚去唐久矣,幸为元帅所延。今日天下,非予之天下,神器大宝,归于 有德,又何疑焉。他人传予意不尽,卿自往大梁,备言此怀。”乃赐璨茶、药,便 令进发。乙未,敕:枢密使蒋玄晖宜削在身官爵,送河南府处斩。丰德库使应顼、 尚食使硃建武送河南府决杀。庚子,敕:枢密使及宣徽南院北院并停。其枢密公事, 令王殷权知。其两院人吏,并勒归中书。其诸司诸道人,并不得到宣徽院。凡有公 事,并于中书论请。其延义、千秋两门,只差小黄门三人勾当,其官健勒归本军。 敕:“魏王坚辞宠命,过示捴谦。朕以国史所书元帅之任,并以天下为名,爰自近 年,改为诸道,既非旧制,须在正名。宜追制改为天下兵马元帅,余准诏旨处分。” 辛丑,敕:“汉宣帝中兴,五日一听朝,历代通规,永为常式。近代不循旧仪,辄 隳制度,既奸邪之得计,致临视之失常,须守旧规,以循定制。宜每月只许一、五、 九日开延英,计九度。其入阁日,仍于延英日一度指挥;如有大段公事,中书门下 具榜子奏请开延英,不计日数。付所司。”又敕:“宫嫔女职,本备内任,近年已 来,稍失仪制。宫人出内宣命,寀御参随视朝,乃失旧规,须为永制。今后每遇延 英坐朝日,只令小黄门祗候引从,宫人不得擅出内门,庶循典仪,免至纷杂。”壬 寅,戎昭军奏收复金州,兵火之后,井邑残破,请移理所于均州,从之。仍改为武 定军。乙巳,汴州别驾蒋仲伸决杀,玄晖季父也。又敕:“蒋玄晖身居密近,擅弄 威权,鬻爵卖官,聚财营第,而苞藏悖逆,稔浸奸邪。虽都市已处于极刑,而屈法 尚慊于众怒,更示焚弃之典,以惩显负之踪。宜追削为凶逆百姓,仍委河南府揭尸 于都门外,聚众焚烧。”玄晖死后,王殷、赵殷衡等又谮于全忠云:“内人相传, 玄晖私侍积善宫,与柳璨、张廷范为盟誓之交,求兴唐祚。”戊申,全忠令知枢密 王殷害皇太后何氏于积善宫,又杀宫人阿秋、阿虔,言通导蒋玄晖。己酉,敕以太 后丧,废朝三日。百官奉慰讫。又敕曰:“皇太后位承坤德,有愧母仪。近者凶逆 诛夷,宫闱词连丑状,寻自崩变,以谢万方。朕以幼冲,君临区宇,虽情深号慕, 而法难徇私,勉循秦、汉之规,须示追降之典。其遣黄门收所上皇太后宝册,追废 为庶人,宜差官告郊庙。”庚戌,敕:“朕以谬荷丕图,礼合亲谒郊庙,先定来年 正月上辛用事。今以宫围内乱,播于丑声,难以惭恧之容,入于祖宗之庙。其明年 上辛亲谒郊庙宜停。”壬子,敕积善宫安福殿宜废。癸丑,敕光禄大夫、守司空、 门下侍郎、平章事、太微宫使、弘文馆大学士、延资库使、诸道盐铁转运使柳璨责 授朝议郎,守登州刺史。又敕:“太常卿张廷范、太常少卿裴磵温銮、祠部郎中知 制诰张茂枢等,蒋玄晖在枢密之时,与柳璨、张廷范共为朋扇,日相往来,假其游 宴之名,别贮倾危之计。苟安重位,酷陷朝臣,既此阴谋,难宽大辟。柳璨已从别 敕处分,廷范可责授莱州司户。裴磵等常同聚会,固共苞藏,磵可青州北海尉,銮 临淄尉,茂枢博昌尉,并员外置。”甲寅,敕:“责授登州刺史柳璨,素矜憸巧, 每务回邪。幸以庸才,骤居重位,曾无显效,孤负明恩。诡谲多端,苞藏莫测,但 结连于凶险,独陷害于贤良。罪既贯盈,理须窜殛。可贬密州司户,再贬长流崖州 百姓,委御史台赐自尽。”是日斩于上东门外。又敕:“张廷范性唯庸妄,志在回 邪,不能保慎宠荣,而乃苞藏凶险。密交柳璨,深结玄晖,昼议宵行,欺天负地。 神祇共怒,罪状难原。宜除名,委河南府于都市集众,以五车分裂。温銮、裴磵、 张茂枢并除名,委于御史台所在赐自尽。柳璨弟瑀、瑊,送河南府决杀。”

  三年春正月乙卯朔,全忠以四镇之师七万,会河北诸军,屯于深州乐城。戊午, 敕右拾遗柳瑗贬洺州鸡泽尉,璨疏属也。乙丑,全忠自汴河赴魏州。丙寅,制: “定乱安国功臣、镇海镇东军节度、浙江东西道观察处置等使、淮南东面行营招讨 营田安抚两浙盐铁制置发运等使、开府仪同三司、守侍中、兼中书令、杭越两州刺 史、上柱国、吴王、食邑九千户、实封五百户钱镠,总临两镇,制抚三吴。道途阻 艰,未行册命,宜令所司择日备礼。”己巳夜,魏博节度使罗绍威杀其衙内亲军八 千人。戊午,全忠自内黄入魏州。是月,魏博衙外兵五万自历亭还,分据绍威贝、 博等州,汴军攻围之。壬申,敕:“相国总百揆魏王顷辞册命,宜令所司再行册礼。” 辛巳,国子监奉:“奉去年十一月五日敕文,应国学每年与诸道等一例解送两人, 今监生郭应图等六十人连状论诉。”敕旨:“取士之科,明经极重,每年人数,已 有旧规,去夏条疏,盖防渝滥。今国子监、河南府俱有论奏,所试明经,宜令准常 年例解送礼部,放人多少,酌量施行。但不徇嘱求,无致侥幸。付所司。”二月甲 申朔,魏博节度使罗绍威宜许于本镇置三代私庙。癸卯。敕今年礼部所放进士,据 依去年人数外,更放两人。

  三月甲寅朔。甲戌,敕:“河中、昭义管内,俱有慈州,地里相去不远,称谓 时闻错误,其昭义管内慈州宜改为惠州。”壬戌,全忠奏河中判官刘崇子匡图,今 年进士登第,遽列高科,恐涉群议,请礼部落下。戊寅,制元帅梁王可兼领诸道盐 铁转运等使,判度支户部事,充三司都制置使。辛巳,敕贬西都留守判官、左谏议 大夫郑賨崖州司户,寻赐死。四月甲申朔,日有蚀之,在胃十二度。戊申,魏博罗 绍威奏:“臣当管博州聊城县、武阳莘县武水博平高堂等五县,皆于黄河东岸,其 乡村百姓渡河输税不便,与天平军管界接连,请割属郓。”从之。

  五月癸酉朔,追赠故荆南节度使成汭、鄂岳节度使杜洪官爵,仍于本州立祠庙, 从全忠奏也。丙申,敕:“天祐二年九月二十日于金州置戎昭军,割均、房二州为 属郡。比因冯行袭叶赞元勋,克宣丕绩,用奖济师之效,遂行割地之权。今命帅得 人,畴庸有秩,其戎昭军额宜停,其均、房二州却还山南东道收管。”六月癸未朔, 甲申,敕:“襄州近因赵匡凝作帅,请别立忠义军额,既非往制,固是从权。忠义 军额宜停废,依旧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己亥,权右唐州事卫审符奏,州郭凋残, 又不居要路,请移理所于泌阳县,从之。制以京兆尹、佑国军节度使韩建为青州节 度使,代王重师;以重师代建为京兆尹。壬寅,敕:“文武百僚每月一度入阁于贞 观殿。贞观大殿,朝廷正衙,遇正至之辰,受群臣朝贺。比来视朔,未正规仪,今 后于崇勋殿入阁。付所司。”左拾遗、充史馆修撰裴彖以堂叔母危疾在济源,无 兄弟侍疾,乞假宁省,从之。七月壬子朔。己未,全忠始自魏州归大梁,魏博六州 平定。检校工部尚书、守宗正卿、嗣邠王震停见任,落下袭封,以请告于外也。辛 未,皇妹永明公主薨,罢朝三日。

  八月甲辰,全忠复自汴州北渡河,攻沧州。乙未,魏博奏割贝州永济、广宗, 相州临河、内黄、洹水、斥丘等六县隶魏州,从之。

  九月辛亥朔。丁卯,全忠在军至沧州,军于长芦。是月积阴霖雨不止,差官宗 禜都门。十月乙未,两浙钱镠请于本镇立三代私庙,从之。

  十一月庚戌朔。丙子,废牛羊司。御厨肉河南府供进,所有进到牛羊,便付河 南府收管。十二月己卯朔,淮南伪署宣歙观察使、检校司徒王茂章可金紫光禄大夫、 检校太保,从钱镠奏也。茂章背杨渥,以宣州降钱镠故也。己丑,全忠奏文武两班 一、五、九朝日,元帅府排比廊飧。敕曰:“百官入朝,两廊赐食,迁都之后,有 司官阙供。元帅梁王欲整大纲,复行故事,俾其班列,益认优隆,宜赐诏奖饰。” 甲辰,河阳节度副使孙乘贬崖州司户,寻赐自尽。闰十二月己酉朔,福建百姓僧道 诣阙,请为节度使王审知立德政碑,从之。乙丑,华州镇国节度观察处置等使额及 兴德府名,并宜停废,复为华州刺史,充本州防御使,仍隶同州为支郡,所管华、 商两州诸县,先升次赤,次畿并罢,宜依旧名。西都佑国军作镇已来,未有属郡, 其金州、商州宜隶为属郡。京兆府奉先县本属冯翊,栎阳连接下邽,奉先县宜却隶 同州,栎阳宜隶华州。丙寅,夺西川节度使王建在身官爵。戊辰,李克用与幽州之 众同攻潞州,全忠守将丁会以泽、潞降太原,克用以其子嗣昭为留后。甲戌,全忠 烧长芦营旋军,闻潞州陷故也。乙亥,贬兴唐府少尹孙秘长流爱州,寻赐死,孙乘 弟也。

  四年春正月戊寅朔。壬寅,全忠自长芦至大梁,天子遣御史大夫薛贻矩赍诏慰 劳。全忠自弑昭宗之后,岐、蜀、太原,连兵牵制,关西日削。幸罗绍威杀牙军, 全获魏博六州。将行篡代,欲威临河朔,乃再兴师临幽、沧,冀仁恭父子乞盟,则 与之相结,以固王镕、绍威之心。而自秋迄冬,攻沧州无功,及闻丁会失守,烧营 遽还。路由魏州,罗绍威知失势,恐兵袭己,深赞篡夺之谋,他日如王受禅,必罄 六州军赋以助大礼,全忠深感之。至大梁,会薛贻矩来,乃以臣礼见全忠。贻矩承 间密陈禅代之谋,全忠心德之。贻矩还奏曰:“元帅有受代意,陛下深体时事,去 兹重负。”帝曰:“此吾素怀也。”乃降诏元帅以二月行传禅之礼,全忠伪辞。

  二月壬子,诏文武百官以今月七日齐赴元帅府。癸丑,宰相百官辞,全忠以未 断表为词。

  三月戊寅朔,全忠令大将李思安率兵三万,合魏博之众,攻掠幽州。思安顿兵 临其郛,会仁恭子守光率兵赴援,思安乃还。庚寅,诏薛贻矩再使大梁,达传位之 旨。甲辰,诏曰:

  敕宰臣文武百辟,籓岳庶尹,明听朕言。夫大宝之尊,神器之重,傥非德充宇 宙,功济黔黎,著重华纳麓之功,彰文命导川之绩,允熙帝载,克代天工,则何以 统御万邦,照临八极。元帅梁王,龙颜瑞质,玉理奇文,以英谋睿武定寰瀛,以厚 泽深仁抚华夏。神功至德,绝后光前,缇油罕纪其鸿勋,讴诵显归于至化。二十年 之功业,亿兆众之推崇,迩无异言,远无异望。朕惟王圣德,光被八纮,宜顺玄穹, 膺兹宝命。况天文符瑞,杂沓宣明,虞夏昌期,显于图箓。万机不可以久旷,天命 不可以久违,神祇叶心,归于有德。朕敬以天下,传禅圣君,退居旧籓,以备三恪。 今敕宰臣张文蔚、杨涉等率文武百僚,备法驾奉迎梁朝,勉厉肃恭,尊戴明主。冲 人释兹重负,永为虞宾,获奉新朝,庆泰兼极。中外列辟,宜体朕怀。

  乙酉,乃以中书侍郎、平章事张文蔚充册使,礼部尚书苏循为副。中书侍郎、 平章事杨涉押传国宝使,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张策为副。御史大夫薛贻矩为押金宝 使,左丞赵光逢为副。甲午,文蔚押文武百僚赴大梁。甲子,行事。册曰:

  皇帝若曰:咨尔天下兵马元帅、相国总百揆梁王,朕每观上古之书,以尧舜为 始者,盖以禅让之典垂于无穷。故封泰山,禅梁父,略可道者七十二君,则知天下 至公,非一姓独有。自古明王圣帝,焦思劳神,惴若纳隍,坐以待旦,莫不居之则 兢畏,去之则逸安。且轩辕非不明,放勋非不圣,尚欲游于姑射,休彼大庭。矧乎 历数寻终,期运久谢,属于孤藐,统御万方者哉!况自懿祖之后,嬖幸乱朝,祸起 有阶,政渐无象。天纲幅裂,海水横流,四纪于兹,群生无庇。洎乎丧乱,谁其底 绥。洎于小子,粤以幼年,继兹衰绪。岂兹冲昧,能守洪基?惟王明圣在躬,体于 上哲。奋扬神武,戡定区夏,大功二十,光著册书。北越阴山,南逾瘴海,东至碣 石,西暨流沙,怀生之伦,罔不悦附。矧予寡昧,危而获存。今则上察天文,下观 人愿,是土德终极之际,乃金行兆应之辰。况十载之间,彗星三见,布新除旧,厥 有明征,讴歌所归,属在睿德。今遣持节、银青光禄大夫、守中书侍郎、同中书门 下平章事张文蔚等,奉皇帝宝绶,敬逊于位。于戏!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 天禄永终。王其祗显大礼,享兹万国,以肃膺天命。

  全忠建国,奉帝为济阴王,迁于曹州,处前刺史氏叔琮之第。时太原、幽州、 凤翔、西川犹称天祐正朔。天祐五年二月二十一日,帝为全忠所害,时年十七,仍 谥曰哀皇帝,以王礼葬于济阴县之定陶乡。中兴之初,方备礼改卜,遇国丧而止。 明宗时就故陵置园邑,有司请谥曰昭宣光烈孝皇帝,庙号“景宗”。中书覆奏少帝 行事,不合称宗,存谥而已。知礼者亦以宣、景之谥非宜,今只取本谥,载之于纪。

  史臣曰:悲哉!土运之将亡也,五常殆尽,百怪斯呈,宇县瓜分,皇图瓦解。 昭宗皇帝英猷奋发,志愤陵夷,旁求奇杰之才,欲拯沦胥之运。而世途多僻,忠义 俱亡,极爵位以待贤豪,罄珍奇而托心腹。殷勤国士之遇,罕有托孤之贤,豢丰而 犬豕转狞,肉饱而虎狼逾暴。五侯九伯,无非问鼎之徒;四岳十连,皆畜无君之迹。 虽萧屏之臣扼腕,岩廊之辅痛心,空衔毁室之悲,宁救丧邦之祸?及扶风西幸,洛 邑东迁,如寄珠于盗跖之门,蓄水于尾闾之上,往而不返,夫何言哉!至若川竭山 崩,古今同叹;虎争龙战,兴替无常。纵胠箧之不仁,亦攫金之有道。曹操请刑于 椒壶,盖迫阴谋;马昭拒命于凌云,窘于见讨。诚知丑迹,得以为词,而全忠所行, 止于残忍。况自岐迁洛,天子塊然,六军尽斥于秦人,四面皆环于汴卒。冕旒如寄, 纤芥为疑,迎銮未及于崇朝,剚刃已闻于涂地。立嗣君于南面,毙母后于中闱,黄 门与禁旅皆歼,宗室共衣冠并殪。复又盗钟掩耳,嫁祸于人。何九六之数穷,偶天 人之道尽,目击斯乱,言之伤心。哀帝之时,政由凶族。虽揖让之令,有类于山阳; 而凌逼之权,过逾于侯景。人道浸薄,阴骘难征,然以此受终,如何延永!

  赞曰:勋华受命,揖让告终。逆取顺守,仁道已穷。暴则短祚,义则延洪。虞 宾之祸,非止一宗。

全屏
译文

  昭宗,谥号圣穆景文孝皇帝,名李晔,是懿宗皇帝第七子,母亲惠安太后,姓王。咸通八年(867)二月二十二日生于东内,咸通十三年(872)四月封为寿王,名李杰。乾符四年(877)被授为开府仪同三司、幽州大都督、幽州卢龙等军镇节度使、押奚、契丹藩落使、辖区内观察处置使等。寿王和僖宗是同母所生的兄弟,相互间特别亲近和睦。自从国事艰难以来,僖宗流亡外方,寿王曾经随侍在僖宗左右,掌握兵权和中枢政要,僖宗极为器重和爱惜他。文德元年(888)二月,僖宗患暴病。当时皇帝刚刚回到皇宫不久,人心极其关注皇帝,突然听说皇帝患暴病,军民都震骇惊愕。直到皇帝病情危重的那天傍晚,大家还不知道由谁继位。群臣认为吉王最贤德,排行又在寿王前面,将会立吉王为继位者,只有左右神策观军容使杨复恭请求任命寿王监国。三月六日,宣布僖宗遗诏,立寿王为皇太弟。八日,寿王在僖宗的灵柩前即皇帝位,时年二十二岁。任命司空韦昭度暂时代理宰相。三月十二日,接见群臣,开始处理政务。皇上喜欢读有关典章文物制度方面的书,特别重视儒家学术,精神气质雄杰英武,有武宗皇帝的遗风。因为先朝的声威,武功不能振作,国家的命脉逐渐衰微,因而皇上尊重和礼遇大臣,审慎地推行治国的方法,目的在于恢复和扩展先朝的旧业,以统一全国的号令。皇上即位之初,朝内外都很称赞他。

  四月初一为戊辰日。四月初三,追加皇上已故的母亲惠安太后谥号为恭献。四月初八,河南尹张全义在河阳率军袭击李罕之,李罕之退出河阳,占据泽州。魏博镇的衙军在龙兴寺杀害其主帅乐彦祯,又进攻乐从训,击败了他。乐从训率领残部退守洹水,被罗宗弁攻破城池,将其杀害。四月十五日,蔡州贼将孙儒攻破扬州,杨行密突围逃出扬州,占据宣州。孙儒自称为淮南节度使,并率领他的部下进攻宣州。

  五月初一,决定任命宣武军节度使、检校侍中、沛郡王朱全忠为蔡州四面行营兵马都统。自从秦贤、石..兵败之后,蔡州贼军的势力逐渐衰弱,当时时溥正被朱全忠进攻,因此把时溥四面行营兵马都统的职衔转授给了朱全忠。五月初六,被伪授为荆襄节度使的蔡州贼将赵德醔派使者来表示归顺朝廷,愿意征讨贼军以效命立功,朝廷便任命赵德醔为蔡州四面行营副都统,赵德醔即率领荆襄的兵马归属于朱全忠。

  六月初一,因为川中贼将王建策动大叛乱,剑南的陈敬王宣向朝廷告急,决定任命开府仪同三司、暂署司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太清宫使、弘文馆大学士、延资库使、上柱国、扶阳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韦昭度为检校司徒、门下侍郎、平章政事,兼成都尹,充任剑南西川节度副大使、掌管节度使事务,兼西川招抚制置使等。蔡州行营奏报,在龙陂大破贼军,并进军逼近贼军占据的城池。

  七月初一,泽州刺史李罕之引导太原的军队进攻河阳,被汴州将领丁会击败,退兵返回高平。

  九月初一,汴州将领朱珍在維桥击败时溥的军队,于是攻陷宿州,从此时溥据守城池不敢再出城。汴州将领胡元琮急速攻打蔡州。

  十二月初一,蔡州的偏将申丛逮捕秦宗权,打断了他的腿,任命申丛暂时代理蔡州留后。等中使到达蔡州,另一名偏将郭..杀死申丛,把秦宗权抢到手,捆起来送到汴州。蔡州、申州、光州等地获得平定。皇上下诏赐给蔡州行营的士兵二十五万贯钱,命令度支使逐步支付给他们。当月,把僖宗安葬在靖陵。

  龙纪元年(889)春,正月初一,皇上驾临武德殿接受朝贺。宣布敕命,实行大赦,改用新年号。对朝内外文武大臣晋封官职,颁赐的爵位各不相同。任命剑南西川节度使、两川招抚制置使韦昭度为检校司空,担任东都留守;任命翰林学士承旨、兵部侍郎、知制诰刘崇望以本职任同平章事;任命刑部侍郎孙揆为京兆尹。

  二月初一为癸亥日。二月二十七日,汴州行军司马李..监押解送逆贼秦宗权和他的妻子赵氏前往京师献俘,皇上驾临延喜门接受献俘,百官向皇上表示祝贺。把逆贼夫妇游街示众,祭告宗庙社稷以后,在独柳将秦宗权斩首,赵氏以笞刑处死。当初,从诸将收复长安时起,黄巢向东出关,和秦宗权合流。黄巢的贼军虽然被平定,秦宗权手下的凶徒却聚集得更多了,西至金州、商州、陕州、虢州,南达荆州、襄州,东过淮甸,北犯徐州、兖州、汴州、郑州,范围达到几十个州。五六年之内,百姓失去耕种纺织的生计,一千户人家的集镇,留下来的人不到一两户。年成既然凶险饥荒,百姓便烹煮人肉而食,战乱的残酷,是过去从来没有听说过的。秦宗权被平定以后,朱全忠却又聚集十万军队,吞并河南、兖州、郓州、青州、徐州之间地区,血战不能平息,唐朝的国运便走向灭亡。中书省上奏,请求以二月二十二日为嘉会节,皇上允从。

  三月初一,任命右仆射、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孔纬暂署司空、太清宫使、弘文馆大学士、延资库使,并担任诸道盐铁转运使,任命右仆射、门下侍郎、集贤殿大学士杜让能为左仆射、监修国史、暂署度支使,任命中书侍郎、户部尚书、同平章事张浚为集贤殿大学士,执掌户部事务。

  四月初一,任命宣武、淮南等军节度副大使、掌管节度使事务、管区内营田使、观察处置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傅,兼任侍中、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汴州刺史、充任蔡州四面行营都统、上柱国、沛郡王、食邑四千户朱全忠为检校太尉、中书令,晋封为东平王,并赏赐军费十万贯钱。

  五月初一,汉州刺史王建攻陷成都府,将陈敬王宣迁徙到雅州,王建自称为西川兵马留后。朝廷再次任用田令孜为监军。

  六月初一,邢氵名节度使孟方立去世,全军将士推举他的弟弟氵名州刺史孟迁为邢氵名节度留后,太原李克用出兵攻打孟迁。杭州刺史钱霮进攻宣州,攻占了城池,擒获刘浩,将他的心挖出来祭奠周宝。

  七月,皇上下诏在杭州设置武胜军,任命钱霮为本军防御使、观察使。

  十月初一,青州节度使王敬武去世。决定任命特进、太子少师、博陵郡开国侯、食邑一千户崔安潜任检校太傅,兼任侍中、青州刺史、平卢节度使、观察使、监管新罗渤海两蕃使。青州三军将士推举王敬武的儿子王师范暂时执掌兵马的事务。

  十一月初一,皇上将要举行祭天大典,改名为李晔。十一月二十三日,皇上在武德殿住宿、奉斋,宰相率领百官身穿朝服各就位次。当时左军中尉杨复恭,以及两个枢密都穿着朝服在皇上身边伺候,太常博士钱王羽、李绰等上奏章议论这件事说“:皇帝前往斋宫奉斋,皇宫的内臣都穿上了朝服。臣查阅本朝的旧例,以及近代的礼仪法令,并没有内官穿着朝服作为助祭的明文规定。皇帝陛下承受了上天所赋予的统御天下的运数,国家福祚得以中兴,恭敬地拜见列祖列宗的神主,举行盛大的典礼。这都是秉承了高祖、太宗既成的制度,必然遵循着虞、夏、商、周古老的典则,车饰冠冕、服装图案,其规格都要遵守仪礼律令。礼院先按照大礼使的公文所说,从内侍省的册籍中了解内臣的朝服、品阶的全部情况,礼院已按照礼法律令上报完毕。现在仔细考察近代的事例,如果宫廷的内官及各卫所的将军必须制作祭祀的冠冕服饰,就各自根据自己所兼任的正官,依照资格、品级,按律令的规定穿本官的朝服。事实虽然只存在于传说、听闻之中,还是可以照着办理的,虽然并没有明确地记载在礼法律令上面。请皇上允准我们的所奏。”奏折递上去之后,直到晚上还不见答复。钱王羽又呈上奏章说:“臣今天于巳时进上了奏章,论述百官的冠服制度,没有接到圣旨的裁决。因为陛下要虔诚地进行郊庙祭天大典,应当遵循典则规范,凡有关祀典礼仪的一切,必须遵守律令典章。现在陛下举行先王的盛大典礼,内官就应当穿用先王时代的礼服。祭祀的日子奏献《大圣祖》庙乐,臣协助导引皇上进行祭祀,如果侍臣所穿的服饰违背了礼仪制度,就叫作‘非礼’,上有辱于列祖列宗,臣到时候是不能奉圣命行事的,臣谬当圣明的时代,勉强充任礼官,获得了匡正朝仪的殊荣,就是死了也是不朽的,把臣的脂膏涂地,也是甘心情愿的。”奏章送入宫内以后,皇上用朱笔批下评语说“:你们所分析的很恰当,但事情可以暂时照现在这样办,不要因为小小的缺点,就妨碍了盛大的祭典。”于是由四个内官穿着礼服侍奉皇上奉行祭典。十一月二十六日,祭天大典完毕,皇上驾临承天门,下诏大赦天下。

  十二月初一,宰相杜让能兼任司空。

  大顺元年(890)春,正月初一,皇上驾临武德殿接受百官朝贺。宰相率领百官向皇上敬献徽号为:圣文睿德光武弘孝皇帝。礼仪结束,皇上下诏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大顺。

  二月初一,宰相兼国子祭酒孔纬因为孔子庙经过战火的破坏,官府没有在地方举行祭奠先师的典礼,请求朝廷内外的文臣,自观察使、制使以下,以及各县的食吏佐官,在本职的津贴钱中,每一千文抽取十文用于帮助修葺国子学,皇上允准。宣武节度使朱全忠晋升品阶,署理中书令,加授食邑一千户,其余的职衔照旧。太原府都将安金俊进攻、包围邢州历时一年,城内粮食断绝,邢氵名观察使孟迁率城投降,便把孟迁全族迁归太原府。李克用派大将安建担任邢氵名留后。

  三月初二,朱全忠奉上表章说:“关东的各藩镇,请任用朝廷有名望、有德行的大臣担任节度使、观察使。如果有藩臣坚守本位而不接受他人取代的,臣请求派兵去诛灭他。如王徽、裴璩、孔晦、崔安潜等,都是缙绅名族,资历一向很高,应该任作为徐州、郓州、青州、兖州等府道的节度使。”皇上允从。昭义军节度使李克修去世,他是太原府主帅李克用的弟弟,三军拥戴李克修的弟弟李克恭掌管昭义军节度留后事务。

  四月初一,李克用派遣大将安金俊率军进攻云州。赫连铎向幽州求援,李匡威出兵救援云州,双方在蔚州交战,安金俊的太原军被打得大败,燕州的军队擒获了安金俊,将他献给朝廷。李匡威、赫连铎、朱全忠等奉上表章说:“请利用沙陀军战败逃跑的机会,臣等与河北三镇,以及臣等所管辖汴州、滑州、河阳的军队去平定太原,希望朝廷任命一名重臣统领这次军事行动。”昭宗因为太原军在朝廷遭逢艰难时立下了振兴朝廷恢复帝业的大功,心里对这件事有所疑虑,把事情下达到中书、门下两省、御史台、尚书省四品以上的官员中讨论。只有与朱全忠结成一党的人说太原军可以讨伐,认为不可以讨伐者占了十分之七,宰臣杜让能、刘崇望认为极不可以。只有张浚发表意见说:“先帝两次驾临兴元,实际上正是沙陀人的罪过,近来正忧虑河北地区的封疆大吏和沙陀军牢牢地勾结在一起,没有办法把他们分开。现在两河地区的重要藩镇都愿意讨伐他,不趁他们分裂的这个机会除掉他,正是应当决断而不决断。”孔纬说“:张浚的话是对的。”观军容使杨复恭说“:先帝蒙受顶霜雪、冒风露之苦,流亡在外地的乡野,七八年当中,不能安眠于枕席,虽然是由于贼臣在外面鼓动、破坏,也由于朝中失去了控制。陛下继承了大统,人心欣喜拥戴,不应当轻易发动战争,为国家滋生事端。希望颁发优诏回复朱全忠,而且要用柔婉而能使他心悦诚服的辞令。”皇上同意他的意见。朱全忠暗中派遣张浚的亲信贿赂张浚,张浚依仗着朱全忠的后援,不停地上奏章申述。皇上勉强依从了他。

  五月,决定由特进、中书侍郎、兵部尚书、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上柱国、河间郡开国伯、食邑七百户张浚为太原四面行营兵马都统,以京兆尹孙揆任副都统;任命华州节度使韩建为北面行营招讨都虞候、供军使等;任命宣武军节度使朱全忠为太原东南面招讨使;任命成德军节度使王..为太原东面招讨使;任命幽州节度使李匡威为太原北面招讨使,云州防御使赫连铎任副使。五月二十一日,潞州军人发生动乱,杀死其主帅李克恭。监军使薛缋本把李克恭的头颅装在木匣里献给朝廷,这时张浚刚刚起兵,朝廷向他祝贺。五月二十七日,都招讨使张浚、孙揆率领神策军各营的三千名士兵前往前线军营,昭宗驾临安喜门送行,向他们发布训诫和誓师的命令。

  六月初一,李克用的大将,暂署邢浚兵马留后安建奉上表章,请求以三个州归降朝廷,皇上派遣中使前去抚慰他。决定任命德州刺史、暂署沧州兵马留后卢彦威任检校尚书右仆射,兼任沧州刺史、御史大夫,充任义昌军节度使、沧德观察处置使等。卢彦威在光启初年驱逐他的主帅杨全玫,请求朝廷赐予节旄,朝廷任命扈跸都将领曹诚担任沧德节度使,曹诚虽然没有到任,而卢彦威的请求也没有得到满足。到这时,王..、罗弘信借张浚起兵讨伐李克用的机会,替卢彦威陈奏他的请求,因而才有了这项任命。任命京兆尹、行营兵马副招讨孙揆任检校兵部尚书,兼任潞州大都督府长史,充任昭义军节度副大使,执掌节度使事务。张浚和各路军队在晋州会合,朱全忠挑选了三千名士兵作为张浚的亲军。

  秋,七月初一,朝廷的军队屯驻在阴地,太原军大将康君立率军队抵抗。朱全忠派遣大将葛从周率领一千名骑兵进入潞州,请节度使孙揆前往节制、镇守。当时中使韩归范监送孙揆的旌旗、节旄、委任状到行营。七月十二日,孙揆树立节度使的旌旗、节旄,率领两千名兵卒,从晋州前去镇守昭义军。七月二十四日,走到长子县的山谷中,太原军的骑将李存孝埋伏的军队擒获了孙揆、韩归范和五百名亲兵,押送到太原,其余的士兵全部遭到李存孝的杀害。太原军将领康君立率领两万名士兵攻打潞州。

  九月初一,幽州、云州的外族和汉族士兵共三万人进攻雁门关,太原军将领李存信、薛阿檀将他们击败。汴州将领葛从周放弃上党,康君立进据上党,李克用命康君立担任泽潞州兵马留后。

  十一月初一,太原军将领邢州刺史李存孝仗恃擒获孙揆的功劳,认为自己应当担任昭义军主帅,怨恨李克用把这个职位授予了康君立。李存孝从晋州率领自己行营的士兵回到邢州,占据城池,奉上表章归顺朝廷,并写信给张浚、王..,请求援助。李克用派遣大将李存信、薛阿檀在阴地抗击朝廷的军队,三战三捷,因此江西节镇的..州、夏州、..州、岐州的军队渡过黄河返回西边。韩建率领各军守卫平阳,李存信追击他,韩建的军队又被击败,退守绛州。张浚率领汴州士卒、一万名禁军驻守晋州,李存信攻了晋州三天,和部下一起商量说:“张浚是个宰相,把他俘获了没有好处;天子的禁军,也不应该加害于他们。如果占领了平阳,对我们也没有好处。”于是便退兵五十里驻扎下来。

  十二月初一,张浚、韩建率军从晋州、绛州开拔逃走,李存信收复晋州、绛州,大肆抢劫河中四郡。十二月初九,决定由特进、中书侍郎、平章政事、太原四面行营都统张浚署理检校兵部尚书,兼任鄂州刺史、御史大夫,充任鄂岳观察使。任命开府仪同三司、署理司徒、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上柱国、鲁国公、食邑三千户、充任诸道盐铁转运使孔纬为检校司徒,兼任江陵尹、荆南节度使、观察处置使。十二月十九日,新被授予鄂岳观察使的张浚贬职为连州刺史,新被授予荆南节度使的孔纬贬职为均州刺史,同时由驿路驰赴任所任职。太原军队屯驻在晋州,李克用派中使韩归范返回朝廷,借此奉上表章申诉冤屈,说:“贼臣张浚依靠朱全忠离间功臣和朝廷的关系,以致削除了臣的官职、爵位。”朝廷想让他消除怨恨,把他的奏章下达到群臣中议论,是肯定还是否定,左仆射韦昭度等议论说:

  “赏赐有功的,惩罚有罪的,是前代圣贤正确的谋略;容忍自己的屈辱,掩盖别人的缺点,是百世留下的教导。因此,雷霆化解,就产生了象征德行的伏羲八卦之文,网罟张开,商汤就归化于仁义,用德行和仁义来实行怀柔,留下了最高的典范。上起轩辕、神农的时代,下至周文、周武的王朝,没有哪一个不是公允和洽、宽洪大量,以广施恩泽。何况国家在德宗保存祖宗大业的日子,宪宗致力于治理天下的时候,车轨道路统一,桑麻一望无际。神兽烛龙照耀着田野,登山航海都受到保护;鼠辈消灭于四境,一切重归于从头。然而还有王承宗在镇州、冀州拥兵自重,皇上下诏,令范希朝讨伐他,因连年都没有建树功勋,最后还是实行了赦免。继而又有朱滔率领着幽州的部众,和田悦、李纳、王武俊等强将勾结在一起,朝廷派遣马燧等人去征伐他们也没有成功,随后又宽赦了他们。曾在多部圣贤的经典中去求取智慧明哲,本朝纲纪律令的条文也记载得很清楚,并不是不想凌厉迅速地将他们驱除扫灭。然而考查《春秋》的义旨,察核楚国、郑国的有关记载,他们也有时退让而允许议和,有时臣服又改变主意。这些事实都保存在旧史中,记载在新书内。

  “李克用是代漠的强族,阴山贵族的后裔,他的呼吸能够化为风云之气,他的指挥可以使草木成形。他仰天表明心迹,发誓要使自己对朝廷的奉献居于百官之首;身怀武器,费尽心血,屡次担任都护的官职。可以说,勇猛超过了上乘之人,本来就不是穷途末路才来归附我朝。待到陛下的皇父懿宗皇帝时,彭门失守,他亲自督率精锐的士卒,首建特殊的功勋。而且当先帝僖宗即位初年的时候,江陵的渚宫受到严重侵扰,他又带着义军扑灭了妖氛。后来如野猪、长蛇一般的贼军连续吞占国家的土地,接着又发生了王朝的内乱,都是借重于重耳的同盟,才保住了本朝的宗庙祭祀,在史册上记下了王室重又振兴的一笔。大凡圣明的君王统治天下,总是有功勋可以书写,有业绩可以记载,十代之内的人都不会忘记要原谅他的过错,怀念有功的人难道仅仅只是一时么!皇天虽高却要听取下情,希望能按照这句话去做。再说四海之内,创伤仍然很严重,接受万方贡品的邦国,纲纪条令还没有得到清理。不久前急速派出的..州、岐州队伍,后来已经退了回来;又征调燕州、蓟州的军队,突然听说内部发生了变乱。这都是因为管理粮饷的官员失职,断绝了物资鞋履的供应,以致这次放下武器休战,这是有悖于为皇上筹划的谋略的。大概是因为臣下的谋划未能深思熟虑,并不是皇上的谋略不善。如果能够重新由皇上决断,天赋的灵性时有出现;录下它们,拟成条款,散发给李克用的那些将士们,勾起他们怀念旧恩的胸怀,像当初一样的对他们待之以礼。臣等所议论的,实质就在这里。

  “又听说从前汉朝的将领赵充国,因为边境上敌人的力量很薄弱,想要出兵攻击敌人。这时候魏相向皇帝上书,分析、陈述利害关系,而且说‘:依仗着国家地域广大,凭借着人口物资众多,想要向敌人显示威风,这叫作骄兵。兵骄就会灭亡,这不仅仅是人事,也是自然的规律。’他又说‘:我不知道这样的出兵有什么正当的名义。出兵而没有正当的名义,事情是一定不能成功的。’汉宣帝采纳了他的意见,终于停止了这场征战。希望皇帝陛下借鉴往古用兵的艰难,吸收先皇们改过迁善的美德,把恩德施加给全国,连鱼豕这样的贱类都能得到信义,这就是臣等极其恳切的愿望。

  “何况现在汴州、魏州还很艰难,幽州、定州也正处于困顿之中,即使向他们征调、派遣,又怎么能使事情成功呢!只是发出一些不能实行的号令,不过白白地招致仇敌、怨恨,如果用这些去劳累百姓,就不仅仅是辱国了。再说黠戛斯族虽派遣救援朝廷的军队,表示为皇上效力用命的诚心,但不可能由胡人的骑兵单独进军———他们还指望汉族军队协同作战。让这几个镇的士卒疲于奔命都来不及,不仅难以达到援助师旅的目的,恐怕还会滋生事端。应当告诉他们:现在天气渐当暑热,不利于北部严寒地区来的人,朝廷将以全力向他们施行恩泽,让他们的部队返回原地。王重盈布列着五个郡的兵卒,使关塞更加谨慎;王珙振作两河的雄风,使军容更加严整。然后勉励李克用上表,自陈乞求哀怜之情,记载他原先的功劳,责成他继续效命。征引汉宣帝神爵年间的旧典,赐还原来封给他的胡夷官职。告诉他,已经斥退了张浚、孔纬这类人,使他对皇上不再有所疑忌,所有的臣子,应当切切实实地做到忠诚。李克用在身的官职,希望全部赐还给他,仍然和原来一样,编入官吏的名籍。”  皇上依从所奏。任命翰林学士承旨、兵部侍郎崔昭纬以本职任同平章事,御史中丞徐彦若任户部侍郎、同平章事。尚书右仆射王徽去世,追赠为司空,追加谥号为贞。

  大顺三年(891)春,正月初一,李克用急攻邢州。李存孝向王..求援,王..派兵去救援他,把军队驻扎在尧山。李克用率军从太原来到,击败了王..,进而围困邢州。司徒、门下侍郎、平章政事杜让能晋升为太尉、太清宫使、弘文馆大学士、延资库使,兼领诸道盐铁转运使。任命中书侍郎、吏部尚书、平章政事刘崇望为门下侍郎、监修国史、署理度支使,由兵部侍郎、平章政事崔昭纬掌管户部事务。

  二月初一,李克用恢复检校太师、中书令、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观察处置使的官职。当时张浚、韩建兵败之后,被太原军的将领李存信等追击,这时候才经含山越过王屋山,出河清县到达河阳。时值黄河泛滥,没有船只,韩建便拆毁民房,做了几百个木桶,才得以渡河,但大多数人都翻下河淹死了,韩建让他的部下在司徒庙休息。这次战役,朝廷依靠着朱全忠和三个节镇的军队。朱全忠正和徐州、郓州合兵在一起,便向镇州、魏州要军粮,但朱全忠终究没有到军营中去。镇州、魏州依靠太原李克用作为自己的屏藩。如果太原郡被攻破,恐怕会危及到镇州、魏州,所以王..、罗弘信也不出兵。只有..州、岐州、华州、鹿阝州、夏州的乌合之众会集在晋州。双方的军队还没有交战,孙揆就被捉住了,燕州军失败,所以河西、岐下的军队也就望风溃败、逃散,而张浚、韩建也就归于失败。朱全忠因为镇州、魏州不援助军粮而居中观望,派遣庞师古率军讨伐魏州,攻占了十个县。罗弘信请求议和,庞师古才退兵。棣州刺史张蟾被青州将领王师范击败。新授职为平卢节度使的崔安潜从棣州回到朝廷,再授为太子少师之职。

  三月初一,任命暂署青州兵马留后王师范为检校兵部尚书,兼任青州刺史、御史大夫,充任平卢军节度使、观察使、监押新罗渤海两蕃使等。淮南节度使孙儒被宣州观察使杨行密杀害。当初,杨行密扬州失守,占据了宣州,孙儒率军对他攻打、围困了三年。这年春天,淮南发生大饥荒,军中的士卒患传染病而死的占十之三四。当月,孙儒也患病,被部下抓了起来,投降了杨行密。杨行密便合并了孙儒的部下,重新占据了扬州。

  六月,王..出兵增援李存孝,李克用派兵大举讨伐镇州。

  七月,太原军由井陉出兵,屯驻在常山镇,大肆劫掠镇州、赵州、深州各郡。幽州节度使李匡威亲自率领三万名步骑兵增援王..。

  八月,李克用班师。

  九月,初一为丁未日。九月初九,天子赐给左军中尉杨复恭几杖,令其以大将军职衔告老退休。杨复恭发怒,称说有病而不接受诏书。

  十月,初一为丁丑日。十月初八,天威军使李顺节率领禁军讨伐杨复恭,杨复恭的养子玉山军使杨守信率军进行抵抗,在昌化里列成战阵。昭宗登上延喜楼,布置士兵自卫以等待局势的变化。双方相持到晚上,不战而退。这天夜里,杨守信便带着他的部下护卫着杨复恭离开京师,边打边走,出了通化门,经由七盘这条路去商州。杨守信又命令义子张绾作为殿后。永安都的头领安权追上了张绾,把他捉住而返回。

  十一月,朱全忠奉上表章,请求调换时溥的节镇职务。当月,汴州军攻陷宿州,于是授予时溥太子太师之职。时溥的部将刘知俊投降了汴州军。镇州王..、幽州李匡威再次谋划进攻定州以瓜分其土地,王处存向太原李克用求援。

  十二月初一,任命光禄大夫、门下侍郎、右仆射、平章政事、监修国史、署理度支使、上柱国、彭城县开国男刘崇望为检校司空、同平章事,兼任徐州刺史,充任宁武军节度使、徐宿观察处置使。当时李顺节仗恃着皇上的恩宠恣意横行,出入都以兵卒甲仗跟随自己,两军中尉刘景宜、西门君遂害怕他有非分窥伺的图谋。十二月十一日,两军中尉传下诏令召见李顺节,李顺节带着三百名甲士跟随在自己后面。走到银台门时,掌门官传下诏令不许跟随的人入内。两军中尉在陈放甲仗的屋子迎候李顺节,落座以后,令部将嗣光审斩李顺节,头颅随剑而落。李顺节的部下知道他死了,大声鼓噪着出了延喜门。这天,天威都、捧日都、登封都三支部队发生动乱,抢掠永宁里,到晚上才安定下来。以户部尚书郑延昌担任中书侍郎、平章政事,执掌度支事。

  景福元年(892)春,正月初一,皇上驾临武德殿接受朝贺,大赦天下,改年号为景福。凤翔的李茂贞、..州的王行瑜、华州的韩建、同州的王行约、秦州的李茂庄等上表指出:兴元杨守亮接纳叛臣杨复恭,请求共同派遣本部军马讨伐,并自行准备供给军用的粮草,不向度支司支取,只要求加授李茂贞山南招讨使的名义。内臣宦官都不同意他们的奏章,昭宗也认为李茂贞取得山南之后会有窥伺朝廷的野心,很久不颁发诏书。李茂贞发怒,和王行瑜一起,不等诏令下还是不下,就发兵进攻兴元。李茂贞多次请求发布授予招讨使的命令,又给宰相杜让能、中尉西门君遂写信,语句中有指责谩骂的话,凌辱轻蔑王室,昭宗心里不能容忍。

  二月初一为丙子日。二月十五日,太原、易定的军队合力攻打镇州,王..再次向幽州告急,李匡威率领三万名步骑兵前往。当时太原的军队驻扎在常山镇,易定的队伍驻扎在坚固镇,燕州、赵州的士卒分兵抵抗他们。

  三月,李克用、王处存收兵而退。

  四月初二,左军中尉西门君遂杀死天威军使贾德晟,当时贾德晟和李顺节都执掌天威军。李顺节死后,西门君遂憎恶贾德晟,以诬陷之辞上奏,杀了他。这天,贾德晟部下的一千多名骑兵出奔到凤翔,从此以后岐州军队更加强大。

  五月初一,决定任命河南尹张全义为检校司徒、同平章事,兼任孟州刺史,充任河阳三城节度使、孟州怀州泽州观察使。

  七月,燕州、赵州的士卒合力增援邢州,太原军大将李存信率军在尧山抵抗,王..被打得大败而回。

  十一月初一,凤翔、..宁的军队进攻兴元府,攻陷该城。山南西道节度使杨守亮和前左军中尉杨复恭、判官李巨川突围逃跑,将去投奔太原。李茂贞表示由他的儿子李继密暂时掌管兴元府事务。

  十二月初一,华州节度使韩建奏报说,在乾元县遇到兴元府溃散的士兵,击败了他们。其中杨守亮、杨复恭都已被斩首,行刑完毕,均将头颅传送到京师。

  景福二年(893)春,正月初一,决定任命暂署剑南东川兵马留后的顾彦晖为检校尚书右仆射,兼任梓州刺史、御史大夫,充任剑南东川节度使、观察使。当时王建连年进攻顾彦晖,李茂贞想要和王建争夺东川,因此上表请求正式授予顾彦晖节旄斧钺,表示和他修好。

  二月初一,太原李克用率军进攻镇州,军队到达井陉,王..害怕,再次向幽州求救。二月十五日,李匡威再次前来增援王..,太原的军队回到邢州。

  三月初一,决定任命捧日都头陈..为广州刺史、岭南东道节度使;任命扈跸都头曹诚为黔州刺史、黔中节度使;任命耀德都头李钅延为润州刺史、镇海军节度使;任命宣威都头孙惟晟为江陵尹、荆南节度使,均加授特进、同平章事的职衔。命他们各自前往节镇任职,全部削除军权。当时朝臣们的看法,认为李茂贞傲视、轻侮皇上的命令,统兵的武将难以驾驭。想要任用杜让能和亲王统率禁军,所以革去了五名禁军将领的兵权,让他们兼任平章政事,使他们心里高兴。太尉杜让能册封授职,将食邑增加到六千户。当月,幽州节度使李匡威的弟弟李匡筹占据幽州,自称留后,用兵符追回出征各营的士兵,士兵们都返回了幽州。李匡威既然没有了退路,就派判官李贞抱到京师去上奏朝廷,请求朝见皇上。王..感谢李匡威曾经援救、帮助自己之恩,便在恒州建造了一座府第迎来李匡威住在那里。

  四月初一,汴州将领李重师、牛存节攻陷徐州,节度使时溥全家自焚而死。朱全忠派部将庞师古镇守徐州。

  六月初一为丁酉日。六月十九日,幽州节度使李匡威阴谋杀害王..而夺取他主帅的地位,恒州三军进攻李匡威,把他杀掉了。六月二十二日,决定把太尉、门下侍郎、平章政事、晋国公杜让能的食邑增加到九千户。门下侍郎、吏部尚书、平章政事崔昭纬晋升阶官光禄大夫,中书侍郎、平章政事郑延昌兼任刑部尚书,并将食邑增加到一千户。任命祠部郎中、知制诰陆..为中书舍人,仍担任翰林学士。幽州节度使李匡筹派使者传令给王..,质问他杀害李匡威的罪责。两员藩将之间结下了仇怨,朱全忠派遣判官韦震前往幽州,令李匡筹与他和解。

  七月,李克用起兵进攻镇州,在平山击败了王..的军队。王..害怕,乞求缔结盟好,请求用兵卒和粮草帮助他进攻邢州,李克用允许了他,便令军队凯旋,返回襄阳。七月十七日,决定任命凤翔陇州节度使、检校太尉、中书令、凤翔尹、上柱国、岐王、食邑四千五百户李茂贞为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等。任命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徐彦若为检校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兼凤翔尹,充任凤翔陇州节度使。当时李茂贞仗恃兵力,要求兼任山南节度使,昭宗很久都不颁发任命的诏书,李茂贞上奏的表章很不恭敬,大肆诋毁时政,皇上不能容忍,准备起兵向他问罪,因此以徐彦若取代他。

  八月初一,任命嗣覃王为京西招讨使、神策大将军李钅岁任招讨副使。

  九月初一,任命武胜军防御使钱霮为镇海军节度使、浙江西道观察处置使等,并把镇海军节镇的治所迁移到杭州。九月初十,覃王率领扈从皇帝车驾的五十四军进攻岐阳,屯驻在兴平。李茂贞率军迎战,屯驻在銩稨。九月十七日,岐阳的李茂贞军进逼兴平,朝廷的军队不战而自溃。李茂贞乘胜逼近京师,进驻于三桥。九月十九日,昭宗驾临安福门,将观军容使西门君遂、内枢密使李周潼斩首,派中使向李茂贞颁赐诏书,令他收兵回归本镇。李茂贞把军队布列在临皋驿,一条条地列举宰臣杜让能的罪行,请求将他处死。决定将太尉、平章政事、晋国公杜让能贬职为雷州司户。

  十月初一,赐杜让能自尽,他的弟弟、户部侍郎杜弘徽因受杜让能株连也被赐死。

  十一月,决定任命凤翔陇州节度使李茂贞代理中书令,晋封为秦王,兼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州节度使王行瑜赐以“尚父”之号,赐给铁券。任命门下侍郎、吏部尚书、平章政事、监修国史崔昭纬兼任尚书左仆射,充任诸道盐铁转运使;任命特进、署理右仆射韦昭度为司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弘文馆大学士、太清宫使、延资库使。命中书侍郎、刑部尚书、平章政事、署理度支使郑延昌停止执掌政务,署理尚书左仆射,这是他因病而自己请求罢免的。任命新被授予凤翔节度使的徐彦若重新执掌政务。户部侍郎、暂掌户部事务的王抟以本职任同平章事。

  乾宁元年(894),正月初一,皇上驾临武德殿接受朝贺,宣布大赦令,改年号为乾宁。凤翔李茂贞来朝见皇上,大肆陈列兵卫,献上歌舞伎三十人,皇上在内殿宴请他,几天以后才回到藩镇。当时李茂贞据有山南道的梁州、洋州、兴州、凤州、岐州、陇州、秦州、泾州、原州等十五个以上州郡,甲兵勇猛强大,欺凌、压迫王室,颇有窃取皇权的意图。

  二月,汴州的军队在东阿把兖州、郓州的军队打得大败,王宣州、瑾州的形势危急,向太原求救,李克用派兵去救援。

  三月初一,太原军进攻邢州,攻占该城,擒获太原军叛将李存孝,用囚车押送到太原,用车裂的刑罚处死了他。李克用派大将马师素暂时执掌邢氵名团练使的事务。

  五月,蔡州贼将孙儒部下的将领刘建锋攻破潭州,自称为湖南节度使。任命翰林学士、中书舍人陆..为户部侍郎、知制诰,暂时充任的官职。

  六月初一,李克用攻陷云州,俘获大同防御使赫连铎,派他的偏将薛志勤镇守云中。

  十月初一,任命中书侍郎、平章政事王抟为湖南节度使。任命翰林学士承旨、礼部侍郎、知制诰李石奚为户部侍郎、同平章事。宣布决定的那一天,知制诰刘崇鲁走出班列哭着说李石奚是一个奸邪之人,他勾结、依附宦官,不可居于宰相的地位。因而这道制命没有执行。十月十九日,决定由御史中丞崔胤担任兵部侍郎、同平章事。当月,李克用派太原军进攻幽州。

  十二月,幽州节度使李匡筹突围逃跑。李克用攻陷幽州,任命李匡威原来的部将刘仁恭担任幽州兵马留后。当月,李匡筹向南逃跑,前往关塞,到景城时,被沧州节度使卢彦威杀害。

  乾宁二年(895)春,正月初一,河中节度使、检校太师、中书令、河中尹、上柱国、琅笽郡王王重盈去世,三军拥立王重荣的儿子、行军司马王珂执掌节度留后事务。

  二月初一,王重盈的儿子,陕西节度使王珙、绛州刺史王瑶起兵讨伐王珂,并上表控告王珂假冒姓王,并不是王重荣的儿子。王珂、王珙争着要当蒲州主帅,皇上派中使去劝慰他们。

  三月,决定任命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崔胤为检校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河中尹,充任河中节度使、晋绛慈隰等州观察处置使。浙东节度使董昌冒用国号,称为罗平国,年号称为大圣,任命婺州刺史蒋腢为宰相,并非法地任命其他官职。镇海军节度使钱霮请求率领本部军队进行讨伐,皇上允从。任命翰林学士承旨、兵部侍郎、知制诰赵光逢为尚书左丞,仍为暂时充任的职务。太原李克用奉上表章,说王重荣对国家有功,他的儿子王珂应当承袭父职,请求赐给他节仗斧钺。..州王行瑜、凤翔李茂贞、华州韩建各自奉上表章,说王珂是螟蛉义子,不应该继承父职,要求任命王珂为陕州刺史,王珙为河中节度使。天子因为先允准了李克用的所奏,很久不颁发圣旨下来。

  五月初一为丁巳日。五月初八,李茂贞、王行瑜、韩建等各自率领精兵几千人入宫朝见皇上,京师的人非常恐惧,人们都逃亡奔窜,官吏们无法制止。昭宗驾临安福门等待他们,三名主帅来了之后,在城楼下面行舞蹈拜见之礼。昭宗来到楼前的高台上亲自对他们说“:你们都是藩镇的大将,应当保持人臣的气节,带着军队入朝而不事先上奏请示,你们是什么意图?”李茂贞、王行瑜汗流浃背,无法回答,只有韩建陈述了入朝觐见皇上的理由。皇上把他们一起召到城楼上,各赐给他们一杯酒,然后在同文殿宴请他们。李茂贞、王行瑜极力诉说朝臣和宦官之间互相倾轧,深为时政之害,请求诛杀那些为害特别严重的朝臣和宦官。于是贬斥宰相韦昭度、李石奚,不久就在都亭驿杀害了他们。

  又杀了几名宦官,三人才离开京师。王行瑜留下他的弟弟王行约,李茂贞留下他的养子李阎圭,各率领两千名士兵为宫中宿卫。当时这三个主帅共同策划废掉昭宗而拥立吉王为帝,听说太原方面起兵才罢休,留下士卒宿卫皇宫而离去。五月十六日,把均州司户孔纬、绣州司户张浚都贬职为太子宾客。任命翰林学士、户部侍郎、知制诰陆..为兵部侍郎,是暂时充任之职。

  六月初一,任命京兆尹、嗣薛王李知柔兼任户部尚书、署理度支使,兼任诸道盐铁转运使等。六月初六,任命太子宾客孔纬为吏部尚书,不久又恢复其开府仪同三司、署理司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弘文馆大学士、太清宫延资库使、上柱国、鲁郡开国公之职,食邑四千户,实封食邑二百户,并授予“持危启运保..功臣”的尊号。当时孔纬在华州,随即因太原军来到而停止赴京。命太子宾客张浚再任光禄大夫、署理兵部尚书、上柱国、河间郡开国侯,食邑二千户。张浚在长水,也不前去京师。再次任命王抟为中书侍郎、平章政事。

  七月初一,李克用率领全军渡过黄河,以讨伐王行瑜、李茂贞、韩建等举兵入宫的罪行。七月初五,同州节度使王行实放弃州郡进入京师,对两军中尉骆全权、刘景宣说:“十万沙陀军到了,请让我迎奉皇上的车驾临幸..州,有城垣可以据守。”当时刘景宣依附凤翔李茂贞。七月初八夜间,李阎圭和刘景宣的儿子刘继晟、同州节度使王行实一起放火,抢劫东市,请求皇上出走。皇上听说发生动乱,登上承天门,派遣诸侯王率领禁军抵抗他们。捧日都头李筠率领本军的士卒侍卫城楼上的皇上。李阎圭派遣凤翔的兵卒进攻李筠,弓矢射到了皇上御座所在楼房的门扉上。皇上害怕,下楼和亲王、公主、宫人共几百人临幸永兴坊李筠的军营中。扈跸都头李君实率领人马接踵而来,就和李筠一起,两都的士兵侍卫着皇上出启夏门,憩息于华严寺,以等待随后来到的宫人。当天晚上抵达莎城镇。京师的官员、百姓跟随皇上出走的有几十万人,等走到南山的谷口时,受暴热中暑而死的有三分之一。天快黑的时候又被强盗抢劫,恸哭的声音震动山谷。暂时授命京兆尹李知柔掌管中书省事务,并担任随驾置顿使。宿了两夜,宰相徐彦若、王抟、崔胤三人来到,皇上便移住到石门镇的佛寺中。于是命令署理枢密使刘光裕、薛王李知柔回京师去安排一切,集合禁军以准备宫中防卫。七月十一日,李克用派遣偏将阎谔奉上表章前来慰问,奏报说军队停驻在河中,等候皇上进退的动静再派兵前往..州。七月十二日,皇上派遣内官张承业到李克用军中发布诏令,即命他监督太原行营的兵马,出发前往新平。又命内官郄廷立到泾州传达诏命,命令张钅番派遣泾原的军队和李克用的军队会合。皇上在南山半个多月,李克用仍然在河中府,没有到达渭北。皇上害怕凤翔李茂贞的兵卒劫持他转移到别的地方去,便命令延王把御服、鞍马、玉器等带到河中府去,对李克用宣布圣命说:“朕因为遭到刘景宣、骆全馞、王行实、刘继鹏内外勾结的奸谋,他们在两宫放纵士卒作乱,转眼间燃起烟尘,到处抢劫杀戮。我偶然摆脱了兵刃的锋芒,便乘上车辇出走,所临幸的地方,只在京师的近郊。因为知道你统率着强大的军队驻扎在蒲坂地方,因而多次飞马传下诏书,接着又派遣使臣前往。希望你以社稷为忧,以君亲为念,必定会考虑、响应朕的征召,急速商讨恭奉君命的行动。谁知道时间快到两旬,你的表章还没有来到,使朕感到十分忧急,睡觉、进食都不安。莫非是因为忠义之心和你负疚的心情不能相切合,或者是路途上有什么阻滞?如今专门派一名亲信,以便恳切地托付勋将贤臣,故而派延王李戒丕、丹王李允和供奉官王鲁行等宣示朕的旨意。你应当立即督率雄兵,直接前往..州、凤翔,扫平妖孽的巢穴,以拯救国家的危局,这是朕所希望于你的。”

  八月初一,延王到达河中府,李克用已经派遣前锋抵达渭北,又命令史俨率领五百名骑兵前往皇上驻跸处侍卫圣驾。八月初五,李克用亲自到达渭桥寨。八月初九,在梨园杀死..州军的几千名士卒,俘获其大将王令陶献给朝廷。皇上又下诏,令..州节度使李思孝率领本军讨伐贼军。八月十三日,决定任命河东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暂署太师、中书令、兼太原尹、北都留守、上柱国、陇西郡王李克用为..宁西面行营都招讨使。以夏州节度使李思谏充任..宁东北面招讨使,以泾原节度使张钅番充任..宁四面招讨使,以河中节度使王珂充任行营供军粮料使。李茂贞听到之后很恐惧,杀死李阎圭、武秃子,将他们的头颅传送到皇上驻跸处,奉上表章请罪。八月十七日,决定削夺王行瑜现任的官职爵位。改授李克用为..宁四面行营都统。他的大将盖寓、李存信、阎谔,判官王让、李袭吉等,都颁发诏令给予赏赐。又任命河中府都监袁季贞充任..宁四面行营兵马都监押。八月十八日,李克用派儿子李存贞奉表章到皇上驻跸处,请求皇上的车驾返回皇宫。皇上下诏回答说“:昨日延王返回,说你忧虑时局,体察国情,坚守礼仪,表达忠诚之心。在接待中,应对举止都尽到了为臣的节操。你完全理解了我的肺腑之言,体察了我所给予的恩遇荣宠,冷静地思索你尊奉人主的心意,果然合乎知遇之臣的本分。我想选取本月二十四日再返回都城,希望亿万百姓能得到安宁,依靠着我有如长城一般的勋劳德行,迅速实现剪灭、扫荡贼臣的谋略,以宽慰黎民百姓的愿望。”八月十九日,又令延王传布诏令,命令李克用派三千名骑兵前往三桥屯驻,以准备皇上返回皇宫。八月二十七日,皇上的车驾回到皇宫。八月二十八日,司空、门下侍郎、平章政事、监修国史、诸道盐铁转运使崔昭纬停止执掌政务,任太子宾客。任命河中兵马留后王珂为检校司空,兼任河中尹、御史大夫,充任护国军节度使、河中晋绛慈隰等州观察使;任命幽州兵马留后刘仁恭为检校司空,兼任幽州大都督府长史,充任幽州卢龙军节度使、监押奚契丹两蕃使等;已故左军中尉杨复恭被追授为开府仪同三司、魏国公。这都是服从李克用所奏请而决定任命的。

  九月初一为甲寅日。九月初三,决定由光禄大夫、署理尚书左仆射、门下侍郎、同平章事、监修国史、上柱国、东莞郡公徐彦若任司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太清宫修奉太庙等使、弘文馆大学士、延资库使,充任诸道盐铁转运使等。决定由正议大夫、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王抟任金紫光禄大夫,兼礼部尚书、集贤殿大学士,执掌户部事务。均赐予“扶危匡国致理功臣”的尊号。九月初十,司空、门下侍郎、平章政事、太清宫修奉太庙等使、弘文馆大学士、延资库使、上柱国、鲁郡开国公孔纬去世,追赠太尉职衔。

  十月初一,朝廷的军队在梨园寨击败贼军,俘获、斩杀的敌军数以万计,因此王行瑜只得据城固守。十月初四,决定赦免在押的囚犯,敕令节录的文字说:“有的人担当的责任像柱石一样崇高,地位像宰辅一样重要,或者把军权托付给他,或者让他参与机密。然而竟因为遭到多次诽谤,终至于落下祸国的罪名,想到我那众多的善良百姓,叹息他们死于非命。凡属大顺年以来没有罪过而被强行削除官职的,都应当恢复官职、资历。其中杜让能、西门君遂、李周潼以下的官员,都给予昭雪平反,赐还他们原来的爵位待遇。韦昭良不久以前居于宰相之位,屡次拓展宰相的事业,王行瑜强求尚书令的官职,只有他能压抑这种无理的要求,以致蒙受沉冤,估计就是由这件事引起的。李石奚的文章宏阔富赡,远远超出其同辈人,竟然因为朋党的嫌隙,被排挤到死地,凡是有识之士,谁能不叹息呢!应该同时为他们昭雪洗刷,仍旧恢复原来的官职爵位。”又敕令:太子宾客崔昭纬贬职为梧州司马;水部郎中、知制诰刘崇鲁贬职为崖州司户。又下诏给..州行营都统说:“..州节度副使崔钅延,在攻破贼军时不要让他漏网脱逃。崔钅延和崔昭纬去年结成朋党,和王行瑜来往勾结。构成祸胎,本来就是由于这个奸贼。交付给四面行营知其原委。”当月四个方面的军营在..州大会师。

  十一月初一为癸丑日。十一月十日,王行瑜和他的妻子,以及部下五百多人突围出逃,到达庆州,王行瑜被其部下杀死。连他的家属在内共二百人,一起到军营去请求投降,李克用派偏将阎锷把他们献给京师。

  十二月初一,昭宗驾临延喜门接受战俘,百官在楼前表示祝贺。决定任命李克用暂署太师、中书令,晋封为晋王,食邑九千户,改赐“忠贞平难功臣”的尊号。当月李克用班师返回太原。决定:皇上第三子李臿封为棣王,第五子李禊封为虔王,第六子李..封为沂王,第七子李礻韦封为遂王。

  乾宁三年(896)春,正月初一,决定任命特进、户部尚书、兼京兆尹、嗣薛王李知柔为检校司徒,兼任广州刺史、御史大夫,充任清海军节度使、岭南东道观察处置使。任命尚书右丞崔泽为凤州刺史。魏博节度使罗弘信在莘县击败太原军。此前,兖州、郓州向太原的李克用求救,李克用命令藩将史完府、何怀宝等率一千名骑兵前往。太原军在莘县战败后,李克用又命令大将李存信屯驻在莘县,魏州人经常借走这条路,而李存信约束军队不严格,有时候侵扰魏州的百姓。罗弘信发怒,设伏兵袭击李存信,李存信的军队夜间中伏崩溃。从此罗弘信和南面的梁州结好,而与太原绝交,至此兖州、郓州都陷入罗弘信手中。

  二月初一,决定任命通王李滋为开府仪同三司,掌管侍卫及各道的军事。任命银青光禄大夫、户部尚书、嘉兴县子、食邑五百户陆..为兵部尚书。

  三月初一,任命考功员外郎、集贤殿学士杜德祥为工部郎中、知制诰。

  四月初一,湖南军队发生动乱,杀死他们的主帅刘建锋,三军拥立他的部将暂署邵州刺史马殷为兵马留后。镇海军节度使钱霮进攻越州,攻陷该城,将董昌处斩,平定了浙东。决定加授钱霮为检校太尉、中书令。

  五月,贬职为梧州司马的崔昭纬被赐予自尽。决定金紫光禄大夫、户部尚书、门下侍郎、平章政事、监修国史、上柱国、太原郡开国公王抟担任检校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兼任越州刺史,充任镇东军节度使、浙江东道观察处置使。

  六月初一,李克用率领沙陀、并州、汾州的部众五万人进攻魏州,抵达魏州的外城,大肆劫掠其属下的六个郡,攻陷成安、洹水、临漳等十几座城池,这是为了报莘县兵败之仇。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怨恨朝廷讨伐朱玫,停止向朝廷进贡,策划着要进犯宫阙;皇上命令覃王整治军队以等待变乱。当月,李茂贞奉上表章,请求率军入朝觐见皇上。皇上命令通王、覃王、延王分别统领安圣、振宸、保宁、宣化等四军,以保卫京师附近地区。六月十七日,李茂贞的凤翔军进犯京师附近地区,覃王在娄馆抵抗敌军,接战失利。

  秋,七月初一为庚辰日。七月十三日,岐州的军队逼近京师,诸侯王率领禁军护卫皇上的车驾准备前往太原。七月十四日,皇上停驻在渭北。华州的韩建派他的儿子韩充奉上表章问候皇上的日常生活起居情况,请求皇上到华州驻跸,于是授予韩建京畿都指挥使、安抚制置使、催促诸道纲运使等职。皇上下达给韩建的诏令说“:一开始出发上路就已经在河东,如今暂时到....去。”七月十五日,皇上驻跸于富平。韩建前来朝见皇上,流着泪奏道:“藩臣倔强不服从朝廷,不止李茂贞一人。虽然太原李克用的军队来救援皇上,还是不宜于到太原去。我所镇守的藩镇,控制、扼守着关内畿辅地区,兵力虽然微少,足以巩固自身。陛下如果轻易放弃京师附近的地方,到极远的边塞地区去,离开了先帝的陵墓和宗庙,难道不痛心吗?丧失了朝廷的金城汤池,也不是好的办法。如果圣驾渡过黄河,必定难以恢复。决策如果不正确,后悔就来不及了。希望陛下暂时留驻在三峰,以图恢复。”皇上也流着眼泪说“:我拿李茂贞没有办法,在气愤中想不到事情的困难,你的话是对的。”七月十六日,皇帝在下圭阝停留。七月十七日,皇上驻跸在华州,以署衙作为行宫。当时岐州的军队进犯京师,宫室和市场被糟蹋得只剩一片灰烬,自中和年以来修理建造的成就,全都一扫而光了。七月二十六日,决定任命金紫光禄大夫、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掌户部事、上柱国、博陵县开国伯崔胤为检校尚书左仆射,兼任广州刺史、御史大夫,充任清海军节度使、岭南东道观察处置使。七月二十七日,决定任命翰林学士承旨、尚书左丞、知制诰、嘉兴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陆..为户部侍郎、同平章事。

  八月初一为己酉日。八月初六,新授命的镇东军节度使钱霮暂掌浙江东道军州事务。八月初十,决定任命户部侍郎、平章政事陆..为中书侍郎,兼掌户部的事务。

  九月初一,汴州朱全忠、河南尹张全义和关东的藩镇都奉上表章,说秦中有灾殃,请求圣驾迁都到洛阳。朱全忠、张全义说他们为各藩镇做出了表率,修理整治洛阳的宫室。皇上特颁优诏答复了他们。九月十七日,决定新授命为清海军节度使的崔胤重新执掌政务。崔胤出京任节度使,朱全忠两度奉上表章请求允准所奏,说崔胤不应当离开相位,所以才有这道圣命。九月十九日,决定中书侍郎、集贤殿大学士、掌户部事务陆..贬职为硖州刺史,这是因为崔胤对于陆..代替了自己感到愤怒,在皇上面前诬告陆..结党庇护李茂贞的缘故。九月二十八日,决定任命镇国军节度使韩建为检校太尉,兼任中书令,充任修复宫阙使、京畿制置使、催促诸道纲运使等。任命京兆尹孙亻屋为兵部侍郎、同平章事。

  十月初一,任命中书舍人、暂掌礼部贡举事务的薛昭纬为礼部侍郎。十月初五,决定任命兵部侍郎、同平章事孙亻屋为中书侍郎,充任凤翔行营招讨使。十月初七,孙亻屋在驿舍与诸将相见,以商议进军的事。十月十一日,李茂贞奉上表章请罪,愿意改进侍奉君王的礼仪,继续承担按时上贡的义务,并献上十五万钱,以帮助修整京师的宫阙。韩建操纵了这件事,军队便没有出发去讨伐李茂贞。

  十一月初一,任命韩建兼任京兆尹和京城把截使。

  十二月初一,李克用放纵士卒在魏博各城邑掳掠人口,抢劫财物。任命前翰林学士承旨、尚书左丞、知制诰赵光远为御史中丞。太常寺礼院奏请临时建立皇上在外祭祀的宗庙,以备举行祭享的大典。皇上允从。

  乾宁四年(897)春,正月初一,皇上的车驾驻跸在华州的行宫,皇上接受群臣的朝贺。正月初七,汴州将领庞师古攻陷郓州,郓州节度使朱王宣和妻子荣氏突围,朱暄逃到中都,被当地人杀死,荣氏被汴州军队所俘获。朱全忠任命庞师古为郓州兵马留后。宰相孙亻屋被停止执掌政务,暂时代理兵部尚书。

  二月初一为丙午日。二月初三,汴州将领葛从周进攻兖州,攻破了城池,节度使朱瑾逃到杨行密那儿,他的部将康怀贞投降葛从周,朱全忠任命葛从周担任兖州兵马留后。从此,郓州、齐州、曹州、棣州、兖州、沂州、密州、徐州、宿州、陈州、许州、郑州、滑州、濮州等州郡都落到了朱全忠手中,惟有王师范镇守青州,但也向朱全忠表示忠心。二月十四日,决定朝议大夫、暂署右散骑常侍、上柱国、荥阳县男郑綮担任礼部侍郎、同平章事。二月初八,将硖州刺史陆..贬职为工部尚书。二月初九,华州守城将领花重武报告,睦王以下的八个诸侯王想要谋杀韩建,把圣驾转移到河中府去。皇上听说了这个情况之后感到很惊骇,召令韩建来京当面向他发出谕旨,韩建以有病为托辞,不敢前来。皇上便命令通王以下诸侯王前去韩建府衙所在地自陈其情。韩建后来上奏说:“今日未时,睦王、济王、韶王、通王、彭王、韩王、仪王、陈王等八人来到我的府衙,不知道究竟为了什么事。我酌量情况,不应当与各位王爷当面提及,加上王爷们在我府中待得太久,恐怕不太合适。何况睦王等人和我之间,朝内朝外事情不同,尊卑的礼节也相悬隔,至于具体的事端,彼此没有侵犯过,忽然来到我府中,他们的用意实在难以猜测。”又引用晋朝王室八王扰乱天下的事实说:“请依照原来的制度,令各位王爷住在十六宅,不应当执掌兵权。为皇上殿后的那些捧日都、扈跸都之流的军人,都是街市中的无赖之徒,不能够侍卫圣驾,请把他们解散,以使大家安心。”昭宗不得已,都按照韩建说的办。当天,就把八王囚禁在另外的府第,为皇上殿后的四个侍卫军二万多人都被解散,并在大云桥下将捧日都头李筠处死,从此天子的卫士全部都没有了。二月十一日,韩建奉上表章,请求封授皇太子、亲王,以作为维护城池的措施。二月十四日,决定册封德王李裕为皇太子。决定封皇上第八子李礻必为景王,封第九子李祚为辉王,封第十子李祺为祁王,封第十一子李礻真为雅王,封第十二子李祥为琼王。

  三月初一为丙子日。三月初三,决定晋封韩建为昌黎郡王,改赐封号为“资忠靖国功臣”。任命光禄大夫、兵部尚书、上柱国、河间郡开国侯、食邑二千户张浚为尚书左仆射,仍和原来一样充任租庸使。

  四月初一,就地加授福建节度使王潮为检校尚书右仆射。韩建献上有关封授的建议十条,其中第三条是:太子和诸侯王都请安排师傅进行教导。于是任命太子宾客为诸侯王侍读。宰相郑綮因病请求辞官退休,即命他停止执掌政务。

  五月初一,任命国子博士朱朴为右谏议大夫、同平章事。

  七月初一,皇帝和学士、亲王们一起登上齐云楼,西望长安,让乐工们演唱御制的《菩萨蛮》词,演奏完毕,都流下眼泪,泪水沾湿了衣襟,覃王以下还附和着一起唱。

  八月初一,任命工部尚书陆..为兵部尚书。韩建和..州三个镇将,一向就有无视君王的行为,等到李克用杀了王行瑜,心中常切齿痛恨。去年圣驾将临幸河东府,便派延王李戒丕出使太原,见了李克用,陈述皇上有视察地方的意思。当月,延王从太原返回。韩建奏道:“自从陛下即位以来,和左近的辅臣关系恶劣,都是因为各王侯执掌兵权,凶徒们幸灾乐祸,以致圣驾不得安宁。不久前我上奏罢除诸侯王的兵权,实在也是担心发生意外的变故。现在听说延王、覃王心中仍然包藏着阴谋,希望陛下圣断不要犹疑不决,在动乱没有发生的时候先发制人,就是社稷之福了。”皇上看了说:“难道到这个地步了吗!”过了几天,因为皇上没有答复,韩建就和执掌枢密使事务的刘季述假传圣命发兵,包围了十六宅。诸侯王们十分恐惧,披散了头发沿着围墙喊道“:皇上救儿子们一命呀!”有的登上屋顶,有的爬上树。当天,通王、覃王以下十一个王以及侍奉他们的人,都被韩建的士兵簇拥着,到了石堤谷,无论年长年幼都杀了,而韩建也得了阴谋叛乱的名声。接着又杀了太子詹事马道殷、将作监许岩士,将平章政事朱朴贬官,这都是皇上所宠幸亲昵的人。

  九月初一,任命御史中丞狄归昌为尚书右丞。任命刑部侍郎杨涉为吏部侍郎。决定任命镇海军节度使钱霮为镇海军节度使、浙江东西道观察处置使、杭州越州刺史、上柱国、吴王。

  冬,十月初一,任命华州节度使韩建兼任同州刺史、匡国军节度使。朱全忠派遣他的部将,暂署徐州兵马留后庞师古、兖州留后葛从周率领兖州、郓州、曹州、濮州、徐州、宿州、滑州等地的士卒七万人渡过淮河讨伐杨行密。决定任命太中大夫、前御史中丞裴贽为礼部尚书,掌管贡举事务。幽州节度使刘仁恭在安塞把沙陀军打得大败,李克用仅仅单骑得以幸免。

  十一月初一为壬申日。十一月初二,淮南大将朱瑾暗中派出水军在清口袭击汴州军,庞师古全军覆没,庞师古被俘获。当时葛从周正从霍丘渡过淮河,军队抵达濠州时,听说庞师古被击败,便退军了,经过两夜而到达氵卑河,正要渡河而朱瑾的军队来了。当天,葛存周的士卒几乎全被杀死淹死,逃回来的不满一千人,只有牛存节一军因为先渡河而免于被歼。等抵达颍州,天降大雪,气候严寒,又死了十之五六,自古以来战败丧师没有像这样严重的。从此以后,杨行密据有长江、淮河之间的地区。任命检校司空、暂时掌管兖州兵马事务的葛从周为兖州刺史,充任泰宁军节度使;任命颍州刺史王敬荛为检校尚书左仆射,兼任徐州刺史,充任武宁军节度使,这是按朱全忠的奏书任命的。

  光化元年(898)春,正月初一,皇上的车驾驻跸在华州。任命兵部侍郎崔远为户部侍郎、同平章事。各道府进奉修整宫阙的钱,派遣京兆尹韩建入京师计划度量。朱全忠派遣判官韦震前来奏事,请求兼管郓州。当时朱全忠在兵败之后,想要扩大自己的权限,以便扼死相邻藩镇的变乱。幽州节度使刘仁恭仗恃着安塞的胜利,想要吞并河朔地区,当月派遣他的儿子刘守文率兵袭击沧州,沧州节度使卢彦威放弃城池而逃跑,刘守文便占领了沧州,自称沧州节度留后。

  四月初一,决定册封淑妃何氏为皇后。皇上驾临陟屺寺,在韩建所献的御庄上宴请随从的官员。

  五月初一,因为册立皇后而大赦天下。汴州军将领葛从周率领部众进攻李克用辖治的邢州、氵名州、磁州等州,攻陷了这些地方。朱全忠派葛从周担任三州兵马留后。

  六月初一,皇帝来到西溪观看渡河竞赛。全国的藩镇守臣、文武百官奉上表章,请求皇上的车驾返回京师。

  七月,汴州将领氏叔琮攻陷赵匡凝辖治的隋州、唐州、邓州等地。皇上敕命,把华州升格为兴德府,原主官刺史改为尹,左右司马改为少尹,郑县为次于赤县的畿县,官员的资望全部同于五府。册封华岳庙为佑顺侯。

  八月初一为戊戌日。八月二十二日,皇上的车驾从华州返回京师。八月二十七日,皇上驾临端门,下诏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光化。

  九月初一,任命御史中丞狄归昌为尚书左丞。决定任命镇国军、匡国军等军镇节度使韩建署理太傅、中书令、兴德尹,晋封为颍川郡王,赐给铁券,并由皇上御笔书写“忠贞”二字赠给他。韩建多次上表推辞王爵,于是改封为许国公。魏博节度使罗弘信晋封为临清郡王。当月,罗弘信去世,追赠太师职衔,追谥为庄肃。亲兵拥立

参考资料:
1、 佚名.xxxxx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