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 · 卷一·高祖》

  高祖

  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讳渊,字叔德,姓李氏,陇西成纪人也。其七世祖皓, 当晋末,据秦、凉以自王,是为凉武昭王。皓生歆,歆为沮渠蒙逊所灭。歆生重耳, 魏弘农太守。重耳生熙,金门镇将,戍于武川,因留家焉。熙生天赐,为幢主。天 赐生虎,西魏时,赐姓大野氏,官至太尉,与李弼等八人佐周代魏有功,皆为柱国, 号“八柱国家”。周闵帝受魏禅,虎已卒,乃追录其功,封唐国公,谥曰襄。襄公 生昺,袭封唐公,隋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卒,谥曰仁。

  仁公生高祖于长安,体有三乳,性宽仁,袭封唐公。隋文帝独孤皇后,高祖之 从母也,以故文帝与高祖相亲爱。文帝相周,复高祖姓李氏,以为千牛备身,事隋 谯、陇二州刺史。大业中,历岐州刺史、荥阳楼烦二郡太守,召为殿内少监、卫尉 少卿。

  炀帝征辽东,遣高祖督运粮于怀远镇。杨玄感将反,其兄弟从征辽者皆逃归, 高祖先觉以闻。炀帝遽班师,以高祖为弘化留守,以御玄感,诏关右诸郡兵皆受高 祖节度。

  是时,隋政荒,天下大乱,炀帝多以猜忌杀戮大臣。尝以事召高祖,高祖遇疾, 不时谒。高祖有甥王氏在后宫,炀帝问之,王氏对以疾,炀帝曰:“可得死否?” 高祖闻之益惧,因纵酒纳赂以自晦。

  十一年,拜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击龙门贼母端儿,射七十发皆中,贼败去,而 敛其尸以筑京观,尽得其箭于其尸。又击绛州贼柴保昌,降其众数万人。突厥犯塞, 高祖与马邑太守王仁恭击之。隋兵少,不敌,高祖选精骑二千为游军,居处饮食随 水草如突厥,而射猎驰骋示以闲暇,别选善射者伏为奇兵。虏见高祖,疑不敢战, 高祖乘而击之,突厥败走。

  十三年,拜太原留守,击高阳历山飞贼甄翟儿于西河,破之。是时,炀帝南游 江都,天下盗起。高祖子世民知隋必亡,阴结豪杰,招纳亡命,与晋阳令刘文静谋 举大事。计已决,而高祖未之知,欲以情告,惧不见听。高祖留守太原,领晋阳宫 监,而所善客裴寂为副监,世民阴与寂谋,寂因选晋阳宫人私侍高祖。高祖过寂饮 酒,酒酣从容,寂具以大事告之,高祖大惊。寂曰:“正为宫人奉公,事发当诛, 为此尔。”世民因亦入白其事,高祖初阳不许,欲执世民送官,已而许之,曰: “吾爱汝,岂忍告汝邪?”然未有以发。而所在盗贼益多,突厥数犯边,高祖兵出 无功,炀帝遣使者执高祖诣江都,高祖大惧。世民曰:“事急矣,可举事!”已而 炀帝复驰使者赦止高祖,其事遂已。

  是时,刘武周起马邑,林士弘起豫章,刘元进起晋安,皆称皇帝;硃粲起南阳, 号楚帝;李子通起海陵,号楚王;邵江海据岐州,号新平王;薛举起金城,号西秦 霸王;郭子和起榆林,号永乐王;窦建德起河间,号长乐王;王须拔起恒、定,号 漫天王;汪华起新安,杜伏威起淮南,皆号吴王;李密起巩,号魏公;王德仁起鄴, 号太公;左才相起齐郡,号博山公;罗艺据幽州,左难当据泾,冯盎据高、罗,皆 号总管;梁师都据朔方,号大丞相;孟海公据曹州,号录事;周文举据淮阳,号柳 叶军;高开道据北平,张长逊据五原,周洮据上洛,杨士林据山南,徐圆朗据兗州, 杨仲达据豫州,张善相据伊、汝,王要汉据汴州,时德睿据尉氏,李义满据平陵, 綦公顺据青、莱,淳于难据文登,徐师顺据任城,蒋弘度据东海,王薄据齐郡,蒋 善合据郓州,田留安据章丘,张青特据济北,臧君相据海州,殷恭邃据舒州,周法 明据永安,苗海潮据永嘉,梅知岩据宣城,邓文进据广州,俚酋杨世略据循、潮, 冉安昌据巴东,甯长真据郁林,其别号诸盗往往屯聚山泽。而刘武周攻汾阳宫,高 祖乃集将吏告曰:“今吾为留守,而贼据离宫,纵贼不诛,罪当死。然出兵必待报, 今江都隔远,后期奈何?”将吏皆曰:“国家之利可专者,公也。”高祖曰:“善。” 乃募兵,旬日间得众一万。

  副留守虎贲郎将王威、虎牙郎将高君雅见兵大集,疑有变,谋因祷雨晋祠以图 高祖。高祖觉之,乃阴为备。五月甲子,高祖及威、君雅视事,开阳府司马刘政会 告威、君雅反,即坐上执之。丙寅,突厥犯边,高祖令军中曰:“人告威、君雅召 突厥,今其果然。”遂杀之以起兵。遣刘文静使突厥,约连和。

  六月己卯,传檄诸郡,称义兵,开大将军府,置三军。以子建成为陇西公、左 领军大都督,左军隶焉;世民为炖煌公、右领军大都督,右军隶焉;元吉为姑臧公, 中军隶焉。裴寂为长史,刘文静为司马,石艾县长殷开山为掾,刘政会为属,长孙 顺德、王长谐、刘弘基、窦琮为统军。开仓库赈穷乏。七月壬子,高祖杖白旗,誓 众于野,有兵三万,以元吉为太原留守。癸丑,发太原。甲寅遣将张纶徇下离石、 龙泉、文城三郡。丙辰,次灵石,营于贾胡堡。隋虎牙郎将宋老生屯于霍邑,以拒 义师。丙寅,隋鹰扬府司马李轨起武威,号大凉王。八月辛巳,败宋老生于霍邑。 丙戌,下临汾郡。辛卯,克绛郡。癸巳,次龙门,突厥来助。隋骁卫大将军屈突通 守河东,绝津梁。壬寅,冯翊贼孙华、土门贼白玄度皆具舟以来逆。九月戊午,高 祖领太尉,加置僚佐。以少牢祀河,乃济。甲子,次长春宫。丙寅,陇西公建成、 刘文静屯永丰仓守潼关,敦煌公世民自渭北徇三辅,从父弟神通起兵于鄠,柴氏妇, 高祖女也,亦起兵于司竹,皆与世民会。眉阝贼丘师利李仲文、盩厔贼何潘仁向善 思、宜君贼刘炅皆来降,因略定鄠、杜。壬申,高祖次冯翊。乙亥,敦煌公世民屯 阿城,陇西公建成自新丰趋霸上。丙子,高祖自下邽以西,所经隋行宫、苑御,悉 罢之,出宫女还其家。十月辛巳,次长乐宫,有众二十万。隋留守卫文升等奉代王 侑守京城,高祖遣使谕之,不报。乃围城,下令曰:“犯隋七庙及宗室者,罪三族。” 丙申,隋罗山令萧铣自号梁公。十一月丙辰,克京城。命主符郎宋公弼收图籍。约 法十二条,杀人、劫盗、背军、叛者死。癸亥,遥尊隋帝为太上皇,立代王为皇帝。 大赦,改元义宁。甲子,高祖入京师,至朝堂,望阙而拜。隋帝授高祖假黄钺、使 持节、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大丞相、录尚书事,进封唐王。以武德殿为丞相府,下 教曰令,视事于虔化门。十二月癸未,隋帝赠唐襄公为景王;仁公为元王;夫人窦 氏为唐国妃,谥曰穆。以建成为唐国世子;世民为唐国内史,徙封秦国公;元吉为 齐国公。丞相府置长史、司录以下官。赵郡公孝恭徇山南。甲辰,云阳令詹俊徇巴、 蜀。

  二年正月丁未,隋帝诏唐王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加前后羽葆、鼓 吹。戊午,周洮降。戊辰,世子建成为左元帅,秦国公世民为右元帅,徇地东都。 二月己卯,太常卿郑元定樊、邓,使者马元规徇荆、襄。三月己酉,齐国公元吉 为太原道行军元帅。乙卯,世民徙封赵国公。丙辰,隋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弑太上 皇于江都,立秦王浩为皇帝。吴兴郡守沈法兴据丹阳,自称江南道总管。乐安人卢 祖尚据光州,自称刺史。戊辰,隋帝进唐王位相国,总百揆,备九锡,唐国置丞相 等官,立四庙。四月己卯,张长逊降。辛巳,停竹使符,班银菟符。五月乙巳,隋 帝命唐王冕十有二旒,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甲寅,王德仁降。戊午,隋帝逊于 位,以刑部尚书萧造、司农少卿裴之隐奉皇帝玺绂于唐王,三让乃受。

  武德元年五月甲子,即皇帝位于太极殿。命萧造兼太尉,告于南郊,大赦,改 元。赐百官、庶人爵一级,义师所过给复三年,其馀给复一年。改郡为州,太守为 刺史。庚午,太白昼见。隋东都留守元文都及左武卫大将军王世充立越王侗为皇帝。 六月甲戌,赵国公世民为尚书令,裴寂为尚书右仆射、知政事,刘文静为纳言,隋 民部尚书萧瑀、丞相府司录参军窦威为内史令。丙子,太白昼见。己卯,追谥皇高 祖曰宣简公;皇曾祖曰懿王;皇祖曰景皇帝,庙号太祖,祖妣梁氏曰景烈皇后;皇 考曰元皇帝,庙号世祖,妣独孤氏曰元贞皇后;妃窦氏曰穆皇后。庚辰,立世子建 成为皇太子,封世民为秦王,元吉齐王。癸未,薛举寇泾州,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 刘文静为司马。太仆卿宇文明达招慰山东。乙酉,奉隋帝为酅国公,诏曰:“近世 时运迁革,前代亲族,莫不夷绝。历数有归,实惟天命;兴亡之效,岂伊人力。前 隋蔡王智积等子孙,皆选用之。”癸巳,禁言符瑞者。辛丑,窦威薨。黄门侍郎陈 叔达判纳言,将作大匠窦抗兼纳言。七月壬子,刘文静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乙 卯,郭子和降。庚申,废隋离宫。八月壬申,刘文静除名。戊寅,约功臣恕死罪。 辛巳,薛举卒。壬午,李轨降。甲申,岩州刺史王德仁杀招慰使宇文明达以反。己 丑,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以讨薛仁杲。庚子,赠隋太常卿高颎上柱国、郯国公, 上柱国贺若杞国公,司隶大夫薛道衡上开府、临河县公,刑部尚书宇文弼上开府、 平昌县公,左翊卫将军董纯柱国、狄道公,右骁卫将军李金才上柱国、申国公,左 光禄大夫李敏柱国、观国公。诸遭隋枉杀而子孙被流者,皆还之。九月乙巳,虑囚。 始置军府。癸丑,改银菟符为铜鱼符。甲寅,秦州总管窦轨及薛仁杲战,败绩。辛 未,宇文化及杀秦王浩,自称皇帝。十月壬申朔,日有食之。己卯,李密降。壬午, 硃粲陷邓州,刺史吕子臧死之。乙酉,邵江海降。己亥,盗杀商州刺史泉彦宗。辛 丑,大阅。是月,窦抗罢。十一月,窦建德败王须拔于幽州,须拔亡入于突厥。乙 巳,凉王李轨反。戊申,禁献侏儒短节、小马庳牛、异兽奇禽者。己酉,秦王世民 败薛仁杲,执之。癸丑,行军总管赵慈景攻蒲州,隋刺史尧君素拒战,执慈景。癸 亥,秦王世民俘薛仁杲以献。十二月壬申,世民为太尉。丙子,蒲州人杀尧君素, 立其将王行本。辛已,郑元及硃粲战于商州,败之。乙酉,如周氏陂。丁亥,至 自周氏陂。庚子,光禄卿李密反,伏诛。是岁,高开道陷渔阳,号燕王。

  二年正月甲子,陈叔达兼纳言。诏自今正月、五月、九月不行死刑,禁屠杀。 丙寅,张善相降。己巳,杨士林降。二月乙酉,初定租、庸、调法。令文武官终丧。 丙戌,州置宗师一人。甲午,赦并、浩、介、石四州贾胡堡以北击囚。闰月,窦建 德陷邢州,执总管陈君宾。辛丑,窦建德杀宇文化及于聊城。硃粲降。壬寅,皇太 子及秦王世民、裴寂巡于畿县。乙巳,御史大夫段确劳硃粲于菊潭。庚戌,微行, 察风俗。乙卯,以谷贵,禁关内屠酤。左屯卫将军何潘仁及山跋张子惠战于司竹, 死之。丁巳,虑囚。庚申,骁骑将军赵钦、王娑罗及山贼战于盩厔,死之。丁卯, 王世充隐殷州,陟州刺史李育德死之。三月甲戌,王薄降。庚辰,蒋弘度、徐师顺 降。丁亥,窦建德陷赵州。丁酉,李义满降。四月,綦公顺降。庚子,并州总管、 齐王元吉及刘武周战于榆次,败绩。辛丑,硃粲杀段确以反。乙巳,王世充废越王 侗,自称皇帝。癸亥,陷伊州,执总管张善相。五月庚辰,凉州将安脩仁执李轨以 降。癸未,曲赦凉、甘、瓜、鄯、肃、会、兰、河、廓九州。六月,王世充杀越王 侗。戊戌,立周公、孔子庙于国子监。庚子,窦建德陷沧州。丁未,刘武周陷介州。 癸亥,裴寂为晋州道行军总管。离石胡刘季真叛,陷石州,刺史王俭死之。七月壬 申,徐圆朗降。八月丁酉,酅国公薨。甲子,窦建德陷洺州,执总管袁子干。九月 辛未,杀户部尚书刘文静。李子通自称皇帝。沈法兴自称梁王。丁丑,杜伏威降。 裴寂及刘武周战于介州,败绩,右武卫大将军姜宝谊死之。庚辰,窦建德陷相州, 总管吕珉死之。辛巳,刘武周陷并州。庚寅,太白昼见。窦建德陷赵州,执总管张 志昂。乙未,京师地震。梁师都寇延州,鄜州刺史梁礼死之。十月己亥,罗艺降。 乙卯,如华阴,赦募士背军者。壬戌,刘武周寇晋州,永安王孝基及工部尚书独孤 怀恩、陕州总管于筠、内史侍郎唐俭讨之。甲子,祠华山。是月,夏县人吕崇茂反。 秦王世民讨刘武周。十一月丙子,窦建德陷黎州,执淮安王神通、总管李世勣。十 二月丙申,猎于华山。永安王孝基及刘武周战于下邽,败绩。壬子,大风拔木。

  三年正月己巳,猎于渭滨。戊寅,王行本降。辛巳,如蒲州。癸巳,至自蒲州。 二月丁酉,京师西南地有声。庚子,如华阴。甲寅,独孤怀恩谋反,伏诛。辛酉, 检校隰州总管刘师善谋反,伏诛。三月庚午,改纳言为侍中,内史令为中书令。甲 戌,中书侍郎封德彝兼中书令。乙酉,刘季真降。四月丙申,祠华山。壬寅,至自 华阴。癸卯,禁关内诸州屠。甲寅,秦王世民及宋金刚战于雀鼠谷,败之。辛酉, 王世充陷邓州,总管雷四郎死之。壬戌,秦王世民及刘武周战于洺州,败之,武周 亡入于突厥。克并州。五月壬午,秦王世民屠夏县。六月丙申,赦晋、隰、潞、并 四州。癸卯,诏隋帝及其宗室柩在江都者,为营窆,置陵庙,以故宫人守之。丙午, 虑囚。封子元景为赵王,元晶鲁王,元亨丰王。己酉,出宫女五百人,赐东征将士 有功者。甲寅,显州长史田瓚杀行台尚书令杨士林,叛附于王世充。乙卯,瘗州县 暴骨。七月壬戌,秦王世民讨王世充。甲戌,皇太子屯于蒲州,以备突厥。丙戌, 梁师都导突厥、稽胡寇边,行军总管段德操败之。八月庚子,虑囚。甲辰,时德睿 降。九月癸酉,田瓚降。己丑,给复陕、鼎、熊、谷四州二年。十月戊申,高开道 降。己酉,杨仲达降。己未,有星陨于东都。十二月己酉,瓜州刺史贺拔行威反。

  四年正月辛巳,皇太子伐稽胡。二月,窦建德陷曹州,执孟海公。己丑,车骑 将军董阿兴反于陇州,伏诛。乙巳,太常少卿李仲文谋反,伏诛。丙午,虑囚。丁 巳,赦代州总管府石岭之北。三月,进封宜都郡王泰为卫王。庚申,虑囚。乙酉, 窦建德陷管州,刺史郭志安死之。四月壬寅,齐王元吉及王世充战于东都,败绩, 行军总管卢君谔死之。戊申,突厥寇并州,执汉阳郡王环、太常卿郑元、左骁骑 卫大将军长孙顺德。甲寅,封子元方为周王,元礼郑王,元嘉宋王,元则荆王,元 茂越王。丁巳,左武卫将军王君廓败张青特,执之。五月壬戌,秦王世民败窦建德 于虎牢,执之。乙丑,赦山东为建德所诖误者。戊辰,王世充降。庚午,周法明降。 六月庚寅,赦河南为王世充所诖误者。戊戌,蒋善合降。庚子,营州人石世则执其 总管晋文衍,叛附于靺鞨。乙卯,臧君相降。七月甲子,秦王世民俘王世充以献。 丙寅,窦建德伏诛。丁卯,大赦,给复天下一年,陕、鼎、函、虢、虞、芮、豳七 州二年。甲戌,刘黑闼反于贝州。辛巳,戴州刺史孟啖鬼反,伏诛。八月丙戌朔, 日有食之。丁亥,皇太子安抚北境。丁酉,刘黑闼陷鄃县,魏州刺史权威、贝州刺 史戴元祥死之。癸卯,窦厥寇代州,执行军总管王孝基。丁未,刘黑闼陷历亭,屯 卫将军王行敏死之。辛亥,深州人崔元逊杀其刺史裴晞,叛附于刘黑闼。兗州总管 徐圆朗反。九月,卢祖尚降。乙卯,淳于难降。甲子,汪华降。是秋,夔州总管、 赵郡王孝恭率十二总管兵以讨萧铣。十月己丑,秦王世民为天策上将,领司徒,齐 王元吉为司空。庚寅,刘黑闼陷瀛州,执刺史卢士睿,又陷观州。癸卯,毛州人董 灯明杀其刺史赵元恺。乙巳,赵郡王孝恭败萧铣于荆州,执之。闰月乙卯,如稷州。 己未,幸旧墅。壬戌,猎于好畤。乙丑,猎于九。丁卯,猎于仲山。戊辰,猎于 清水谷,遂幸三原。辛未,如周氏陂。壬申,至自周氏陂。十一月甲申,有事于南 郊。庚寅,李子通降。丙申,子通谋反,伏诛。壬寅,刘黑闼陷定州,总管李玄通 死之。庚戌,杞州人周文举杀其刺史王孝矩,叛附于黑闼。十二月乙卯,黑闼陷冀 州,总管麹棱死之。甲子,左武候将军李世勣及黑闼战于宋州,败绩。丁卯,秦王 世民、齐王元吉讨黑闼。己巳,黑闼陷邢州。庚午,陷魏州,总管潘道毅死之。辛 未,隐业州。壬申,徙封元嘉为徐王。

  五年正月乙酉,刘黑闼陷相州,刺史房晃死之。丙戌殷恭邃降。丁亥,济州别 驾刘伯通执其刺史窦务本,叛附于徐圆朗。庚寅,东盐州治中王才艺杀其刺史田华, 叛附于刘黑闼。丙申,相州人杀其刺史独孤彻以其州叛附于黥闼。己酉,杨世略、 刘元进降。二月,王要汉降。己巳,秦王世民克邢州。丁丑,刘黑闼陷洺水,总管 罗士信死之。戊寅,汴州总管王要汉败徐圆郎于杞州,执周文举。三月戊戌,谭州 刺名李义满杀齐州都督王薄。丁未,秦王世民及刘黑闼战于洺水,败之,黑闼亡入 于突厥。蔚州总管高开道反,寇易州,刺史慕容孝干死之。四月,梁州野蚕成茧。 冉安昌降。己未,宁长真降。戊辰,释流罪以下获麦。壬申,代州总管李大恩及突 厥战,死之。戊寅,邓文进降。五月,田留安降。庚寅,瓜州人王干杀贺拔行威以 降。乙巳,赐荆州今岁田租。六月辛亥,刘黑闼与突厥寇山东。车骑将军元韶为瓜 州道行军总管,以备突厥。癸丑,吐谷浑寇洮、旭、叠三州,岷州总管李长卿败之。 乙卯,淮安郡王神通讨徐圆朗。七月甲申,作弘义宫。甲午,淮阳郡王道玄为河北 道行军总管,讨刘黑闼。贝州人董该以定州叛附于黑闼。丙申,突厥杀刘武周于白 道。迁州人邓士政反,执其刺史李敬昂。丁酉,冯盎降。八月辛亥,葬隋炀帝。甲 寅,吐谷浑寇岷州,益州道行台左仆射窦轨败之。乙卯,突厥寇边。庚申,皇太子 出豳州道,秦王世民出秦州道,以御突厥。己巳,吐谷浑陷洮州。并州总管、襄邑 郡王神符及突厥战于汾东,败之。戊寅,突厥陷大震关。九月癸巳,灵州总管杨师 道败之于三观山。丙申,洪州总管宇文歆又败之于崇冈。壬寅,定州总管双士洛、 骠骑将军魏道仁又败之于恒山之阳。丙午,领军将军安兴贵之又败之于甘州。刘黑 闼陷瀛州,刺史马匡武死之。东盐州人马君德以其州叛附于黑闼。十月己酉,齐王 元吉讨黑闼。癸丑,贝州刺史许善护及黑闼战于鄃县,死之。甲寅,观州刺史刘君 会叛附于黑闼。乙丑,淮阳郡王道玄及黑闼战于下博,死之。己巳,林士弘降。十 一月庚辰,刘黑闼陷沧州。甲申,皇太子讨黑闼。丙申,如宜州。癸卯,猎于富平 北原。十二月丙辰,猎于万寿原。戊午,刘黑闼陷恒州,刺史王公政死之。庚申, 至自万寿原。壬申,皇太子及刘黑闼战于魏州,败之。甲戌,又败之于毛州。

  六年正月己卯,黑闼将葛德威执黑闼以降。壬午,巂州人王摩娑反,骠骑将军 卫彦讨之。庚寅,徐圆朗陷泗州。二月,刘黑闼伏诛。庚戌,幸温汤。壬子,猎于 骊山。甲寅,至自温汤。丙寅,行军总管李世勣败徐圆朗,执之。三月,苗海潮、 梅知岩、左难当降乙巳,洪州总管张善安反。四月己酉,吐蕃陷芳州。己未,以故 第为通义宫,祭元皇帝、元贞皇后于旧寝。赦京城,赐从官帛。辛酉,张善安陷孙 州,执总管王戎。丁卯,南州刺史庞孝泰反,陷南越州。壬申,封子元为蜀王, 元庆汉王。癸酉,裴寂为尚书左仆射,萧瑀为右仆射,封德彝为中书令,吏部尚书 赵恭仁兼中书令、检校凉州诸军事。五月庚寅,吐谷浑、党项寇河州,刺史卢士良 败之。癸卯,高开道以奚寇幽州,长史王说败之。六月丁卯,突厥寇朔州,总管高 满政败之。曲赦朔州。七月丙子,沙州别驾窦伏明反,杀其总管贺若怀廓。己亥, 皇太子屯于北边,秦王世民屯于并州,以备突厥。八月壬子,淮南道行台左仆射辅 公祏反。乙丑,赵郡王孝恭讨之。九月壬辰,秦王世民为江州道行军元帅。丙申, 渝州人张大智反。十月丙午,杀广州都督刘世让。戊申,降死罪,流以下原之。己 未,如华阴。张大智降。庚申,猎于白鹿原。壬戌,石虞侯率杜士远杀高满政,以 朔州反。丁卯,突厥请和。十一月壬午,张善安袭杀黄州总管周法明。丁亥,如华 阴。辛卯,猎于沙苑。丁酉,猎于伏龙原。十二月壬寅朔,日有食之。癸卯,张善 安降。庚戌,以奉义监为龙跃宫,武功宅为庆善宫。甲寅,至自华阴。

  七年正月庚寅,邹州人邓同颖杀其刺史李士衡。二月丁巳,释奠于国学。己未, 渔阳部将张金树杀高开道以降。三月戊戌,赵郡王孝恭败辅公祐,执之。己亥,孝 恭杀赵州都督阚棱。四月庚子,大赦。班新律令。给复江州道二年、扬越一年。五 月丙戌,作仁智宫。六月辛丑,如仁智宫。壬戌,庆州都督杨文干反。七月己巳, 突厥寇朔州,总管秦武通败之。癸酉,庆州人杀杨文干以降。甲午,至自仁智宫。 巂州地震山崩,遏江水。闰月己未,秦王世民、齐王元吉屯于豳州,以备突厥。八 月己巳,吐谷浑寇鄯州,骠骑将军彭武杰死之。戊寅,突厥寇绥州,刺史刘大俱败 之。壬辰,突厥请和。丁酉,裴寂使于突厥。十月丁卯,如庆善宫。辛未,猎于鄠 南。癸酉,幸终南山。丙子,谒楼观老子祠。庚寅,猎于围川。十二月丁卯,如龙 跃宫。戊辰,猎于高陵。庚午,至自高陵。太子詹事裴矩检校侍中。

  八年二月癸未,虑囚。四月甲申,如鄠,猎于甘谷。作太和宫。丙戌,至自鄠。 六月甲子,如太和宫。七月丙午,至自太和宫。丁巳,秦王世民屯于蒲州,以备突 厥。八月壬申,并州行军总管张瑾及突厥战于太谷,败绩,郓州都督张德政死之, 执行军长史温彦博。甲申,任城郡王道宗及突厥战于灵州,败之。丁亥,突厥请和。 十月辛巳,如周氏陂,猎于北原。壬午,如龙跃宫。十一月辛卯,如宜州,猎于西 原。裴矩罢。庚子,讲武于同官。天策府司马宇文士及权检校侍中。辛丑,徙封元 为吴王,元庆陈王。癸卯,秦王世民为中书令,齐王元吉为侍中。癸丑,猎于华 池北原。十二月辛酉,至自华池。庚辰,猎于鸣犊泉。辛巳,至自鸣犊泉。

  九年正月甲寅,裴寂为司空。二月庚申,齐王元吉为司徒。壬午,有星孛于胃、 昴。丁亥,孛于卷舌。三月庚寅,幸昆明池,习水战。壬辰,至自昆明池。丙午, 如周氏陂。乙卯,至自周氏陂。丁巳,突厥寇凉州,都督、长乐郡王幼良败之。四 月辛巳,废浮屠,老子法。六月丁巳,太白经天。庚申,秦王世民杀皇太子建成、 齐王元吉。大赦。复浮屠、老子法。癸亥,立秦王世民为皇太子,听政。赐为父后 者袭勋、爵,赤牒官得为真,免民逋租宿赋。己卯,太白昼见。庚辰,幽州都督、 庐江郡王瑗反,伏诛。癸未,赦幽州管内为瑗所诖误者。七月辛卯,杨恭仁罢。太 子右庶子高士廉为侍中,左庶子房玄龄为中书令,萧瑀为尚书左仆射。癸巳,宇文 士及为中书令,封德彝为尚书左仆射。辛亥,太白昼见。甲寅,太白昼见。八月丙 辰,突厥请和。丁巳,太白昼见。壬戌,吐谷浑请和。甲子,皇太子即皇帝位。

  贞观三年,太上皇徙居大安宫。九年五月,崩于垂拱前殿,年七十一。谥曰大 武,庙号高祖。上元元年,改谥神尧皇帝。天宝八载,谥神尧大圣皇帝;十三载, 增谥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赞曰:自古受命之君,非有德不王。自夏后氏以来,始传以世,而有贤有不肖, 故其为世,数亦或短或长。论者乃谓周自后稷至于文、武,积功累仁,其来也远, 故其为世尤长。然考于《世本》,夏、商、周皆出于黄帝,夏自鲧以前,商自契至 于成汤,其间寂寥无闻,与周之兴异矣。而汉亦起于亭长叛亡之徒。及其兴也,有 天下皆数百年而后已。由是言之,天命岂易知哉!然考其终始治乱,顾其功德有厚 薄与其制度纪纲所以维持者何如,而其后世,或浸以隆昌,或遽以坏乱,或渐以陵 迟,或能振而复起,或遂至于不可支持,虽各因其势,然有德则兴,无德则绝,岂 非所谓天命者常不显其符,而俾有国者兢兢以自勉耶?唐在周、隋之际,世虽贵矣, 然乌有所谓积功累仁之渐,而高祖之兴,亦何异因时而特起者欤?虽其有治有乱, 或绝或微,然其有天下年几三百,可谓盛哉!岂非人厌隋乱而蒙德泽,继以太宗之 治,制度纪纲之法,后世有以凭藉扶持,而能永其天命欤?

全屏
译文

  高祖姓李名渊,字叔德,陇西成纪人。他的前七代先祖李詗,晋末时占据秦、凉二州,自称为王,即凉武昭王。李詗的儿子李歆,被北凉首领沮渠蒙逊灭掉。李歆之子重耳,是北魏的弘农太守。其子李熙,是才能优异的朝廷诏用镇将,因驻守武川,安家长居此地。李熙之子李天赐,任幢主。其子李虎,西魏时被赐姓大野,官做到太尉,与李弼等八人辅助北周取代西魏有功,都成为加“柱国”衔的最高武官,号称“八柱国家”。北周孝闵帝承继西魏帝位时,李虎已去世,便追认他的功劳,封为唐国公,谥号“襄”。襄公之子李昞,承袭其父爵位封为唐公,任北周的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谥号“仁”。

  李昞在长安生下高祖,李渊性情宽厚仁爱,袭位封为唐公。隋文帝的独孤皇后是高祖姨母,因此文帝与高祖亲近友爱。文帝任北周宰相时,恢复高祖姓李,委任他做侍卫官千牛备身,任用为隋朝的谯、陇二州刺史。

  隋炀帝大业年间(605~617),高祖历任岐州刺史、荥阳楼烦二郡太守,召任为殿内少监、卫尉少卿。炀帝征讨辽东,派高祖在怀远镇督运军粮。杨玄感想要谋反,他随从炀帝征辽的兄弟们尽都逃回,高祖事前察觉,禀报炀帝,炀帝迅即率军返回,调高祖任弘化留守抵御杨玄感,并诏令关右诸郡军队统受高祖调度指挥。

  这时,隋朝政务荒废,天下大乱,炀帝多凭猜忌杀戮大臣。他曾因事召见高祖,高祖有病,未按时谒见。高祖的外甥王氏,在后宫供职,炀帝问王氏,王氏回禀高祖有病,炀帝说:“可会死吗?”高祖听说后更为恐惧,于是放肆饮酒、收受馈赠,借以掩藏行迹。

  大业十一年(615),高祖任山西河东慰抚大使,还击龙门的贼寇母端儿,射七十箭全部命中,贼寇败逃。高祖收聚贼寇尸体垒高示众,从尸体上尽数收得所射的箭。又攻打绛州贼寇柴保昌,降服其部众数万人。突厥侵犯边塞,高祖与马邑太守王仁恭迎击,隋军兵少,不足抵敌。高祖挑选两千精锐骑兵作为流动部队,宿营、饮食傍水就草,习俗如同突厥,并射箭捕猎纵马驰骋,以示兵力悠闲有余;又另选擅长射术的士兵埋伏作为出奇制胜之军。敌寇遭遇高祖,犯疑不敢交战;高祖趁机攻击,突厥军大败而逃。

  大业十三年(617),高祖任太原留守,在西河攻打高阳历山飞的贼寇甄翟儿,攻破贼军。这时,炀帝南游江都,天下盗寇四起。高祖之子李世民料定隋朝必亡,暗中交结豪杰,招纳逃亡人士,与晋阳县令刘文静策划夺取天下,计谋已定,而高祖尚不知道,想以实情相告,又怕他不听从。高祖留守太原,兼任晋阳宫监,他所赞许的宾客裴寂任副监。李世民暗地与裴寂商议,于是裴寂挑选晋阳宫的宫女私下侍奉高祖。高祖到裴家饮酒,酒兴正浓心情舒畅时,裴寂才将夺取天下的事告诉他,高祖大惊。裴寂说:“正因为宫女私下侍奉您,事情暴露罪当处死,才这样做的。”李世民也趁势进来禀告这件事。高祖起初假装反对,要抓李世民送官府,之后才表示赞同,说:“我钟爱你,难道忍心告发你吗?”但没有发难。而他所在地区盗贼越来越多,突厥屡屡侵犯边塞,高祖出兵不见功效,炀帝派使臣来抓高祖到江都,高祖十分恐惧。李世民说:“势态危急,可以行动了!”随即炀帝又派使臣快马赶来赦免高祖,起兵发难才中止。

  这时,刘武周起兵马邑,林士弘起兵豫章,刘元进起兵晋安,都自称皇帝;朱粲起兵南阳,号称楚帝;李子通起兵海陵,号称楚王;邵江海占据岐州,号称新平王;薛举起兵金城,号称西秦霸王;郭子和起兵榆林,号称永乐王;窦建德起兵河间,号称长乐王;王须拔在恒、定一带起兵,号称漫天王;汪华在新安起兵,杜伏威在淮南起兵,都号称吴王;李密在巩地起兵,号称魏公;王德仁在邺地起兵,号称太公;左才相在齐郡起兵,号称博山公;罗艺占据幽州,左难当占据泾,冯盎占据高、罗,都号称总管;梁师都占据朔方,号称大丞相;孟海公占据曹州,号称录事;周文举占据淮阳,号称柳叶军;高开道占据北平,张长訹占据五原,周洮占据上洛,杨士林占据山南,徐圆朗占据兖州,杨仲达占据豫州,张善相占据伊、汝,王要汉占据汴州,时德睿又占据尉氏,李义满占据平陵,綦公顺占据青、莱,淳于难占据文登,徐师顺占据任城,蒋弘度占据东海,王薄占据齐郡,蒋善合占据郓州,田留安占据章丘,张青特占据济北,臧君相占据海州,殷恭邃占据舒州,周法明占据永安,苗海潮占据永嘉,梅知岩占据宣城,邓文进占据广州,俚族首领杨世略占据循、潮,冉安昌占据巴东,宁长真占据郁林,其他另有称号的各盗群往往啸聚山林水泽。当刘武周攻打汾阳宫时,高祖便召集众将领、吏属,对他们讲:“如今我任留守,如果贼寇攻占了皇帝别宫,即使贼寇不杀我等,论罪也该处死。但要出兵迎击,必待朝廷答复,眼下江都交通阻隔、路途遥远,延误了规定的奏报时间怎么办?”众将、吏都说:“国家利益大事,现在能独自决断的人是您。”高祖说:“好!”于是招募兵丁,十天时间招得一万人。副留守、虎贲郎将王威、虎牙郎将高君雅见大量募集士兵,疑心发生异常事变,商量趁着到晋祠求雨的机会除掉高祖。被高祖察觉,便暗地做了防备。

  五月十五日,高祖和王威、高君雅一道办理公务,开阳府司马刘政会指控王威、高君雅谋反,高祖当即在座位上把他们抓了。十七日,突厥进犯边境,高祖传令军中说:“有人告发王威、高君雅招来突厥,现证实果然如此。”于是杀了王、高二人趁势起兵。并派刘文静出使突厥,相约媾和。

  六月己卯日,高祖向各郡发布军事文告,号称是禁暴救乱的义兵,设置大将军府,建立左、中、右三军。以长子李建成任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左军隶属其下;次子李世民为敦煌公、右领军大都督,右军隶属其下;三子李元吉为姑臧公,中军隶属其下。裴寂任长史,刘文静任司马,石艾县县长殷开山任掾史,刘政会为属,长孙顺德、王长谐、刘弘基、窦琮为统军。开仓救济穷困百姓。

  七月初三,高祖手执白色军旗,在原野上对全军动员、宣誓,拥有三万人马,派李元吉任太原留守。初四,从太原发兵。初五,派将领张纶攻下离石、龙泉、文城三郡。初七,行军至灵石县,安营在贾胡堡。隋朝虎牙郎将宋老生驻扎霍邑,抗拒义军。十七日,隋朝鹰扬府司马李轨在武威起兵,自号大凉王。

  八月初三,义军在霍邑打败宋老生。初八,攻下临汾郡。十三日,攻克绛郡。十五日,义军在龙门县驻扎,突厥派军前来助战。隋朝骁卫大将军屈突通驻守河东县,拆断了渡桥。二十四日,冯翊的盗贼孙华、土门的盗贼白玄度都备好舟船前来迎接义军。

  九月初十,高祖兼任太尉,增设下属僚吏。高祖用猪、羊做祭礼祭祀黄河,然后渡河。十六日,行军停驻长春宫。十八日,陇西公李建成、刘文静屯兵永丰仓,驻守潼关。敦煌公李世民从渭北攻下三辅一带,高祖的堂弟李神通在..县起兵,高祖的女儿、柴绍之妻也在司竹起兵,都来与李世民会合。..县的盗贼丘师利、李仲文,周至县的盗贼何潘仁、向善思,宜君县的盗贼刘炅等来降顺义军,因而夺取平定了..、杜两县。十四日,高祖进驻冯翊。二十七日,敦煌公李世民驻扎阿城,陇西公李建成由新丰县奔赴军事要地霸上。二十八日,高祖从下圭阝西进,将所经过的隋帝行宫、园林禁苑,全部废止,放出宫女让她们回家。

  十月初四,高祖停驻长乐宫,拥有部众二十万人。隋朝留守卫文升等辅助代王杨侑守卫京城大兴,高祖派使者去通告他们,他们不予答复。于是高祖围攻京城,但下令:“凡侵犯隋朝宗庙及皇室宗族者,罪及三族。”十九日,隋朝山县令萧铣自称梁公。

  十一月初九,义军攻克京城。高祖责成主符郎宋公弼收取地图、户籍。制定了十二条法律:杀人、抢劫、违反军令、反叛者处死。十六日,尊奉远在外地的炀帝为太上皇,立代王杨侑为皇帝。施行大赦,改皇帝年号为义宁(617)。十七日,高祖进入京城,来到朝堂,向宫门叩拜。隋恭帝杨侑授予高祖以代皇帝亲征的最高权位“假黄钺”称号、有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权力的“使持节”、任职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大丞相、录尚书事,晋封高祖为唐王。将武德殿作为丞相府,他发布的训示称为“令”,在虔化门处理政事。

  十二月初七,隋恭帝追赠唐襄公李虎为景王;唐仁公李昞为元王;高祖夫人窦氏为唐国妃,谥号“穆”。以李建成为唐国承袭爵位的世子;李世民为唐国内史令,改封为秦国公;李元吉为齐国公。丞相府设置长史、司录以下的官员。赵郡公李孝恭攻下山南。初八,云阳县令詹俊攻克巴、蜀二地。

  义宁二年(618)正月初一,隋恭帝下诏:唐王李渊可佩剑径直上殿,入朝可不按臣子礼仪小步快行,朝拜皇帝不自报名号,出行增加前、后羽饰车盖、仪仗乐队。十一日,周洮投降。二十一日,世子李建成任左元帅,秦国公李世民任右元帅;攻克东都洛阳。

  二月初四,太常卿郑元王寿平定樊、邓二地,使者马元规攻克荆、襄一带。

  三月初四,齐国公李元吉任太原道行军元帅。初十,李世民改封为赵国公。十一日,隋朝的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在江都杀了太上皇杨广,立秦王杨浩为皇帝。吴兴郡太守沈法兴占据丹阳,自称江南道总管。乐安人祖尚占据光州,自称刺史。二十三日,隋恭帝提升唐王李渊为相国,统领百官、总理朝政,赐予“九锡”———九种显示最高权势的器物,唐国设置丞相等官职,建立祭祀祖先的四庙。

  四月初四,张长訹降顺。初六,朝廷停止使用竹制的使臣信符,颁行银菟符节。

  五月初一,恭帝下诏赐予唐王李渊受用垂有十二条玉串的皇冠,竖立天子的旗帜,出入所经之地按天子规矩戒严。初十,王德仁降顺。十四日,隋恭帝让位,派刑部尚书萧造、司农少卿裴之隐将皇帝印玺奉送唐王,李渊推辞再三才接受。

  唐朝武德元年(618)五月二十日,高祖在太极殿登皇帝位。任命萧造兼太尉,在京城南郊祭告天地以示承受天命,施行大赦,更改皇帝年号。赏赐文武百官和平民加爵位一级,义军所经之地免除徭役三年,其他地方免徭役一年。改郡为州,太守改为刺史。二十六日,白天出现太白星。隋朝东部留守元文都和左武卫大将军王世充立越王杨侗为皇帝。

  六月初一,赵国公李世民任尚书令,裴寂任尚书右仆射,主持政事,刘文静任纳言,原隋朝的民部尚书萧蠫、丞相府司录参军窦威任内史令。初三,白天出现太白星。初六,朝廷追赠高祖李渊的高祖父李熙为宣简公;曾祖父李天赐为懿王;祖父李虎为景皇帝,庙号太祖,祖母梁氏为景烈皇后;父亲李昞为元皇帝,庙号世祖,母亲独孤氏为元贞皇后;妻子窦氏为穆皇后。初七,立世子李建成为皇太子,封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初十,薛举劫掠泾州,秦王李世民任西讨元帅,刘文静任司马。太仆卿宇文明达赴山东招降抚慰。十二日,封隋恭帝杨侑为..阝国公,并下诏书说:“近来时世变迁,前朝的皇室宗亲,无不尽遭诛灭。世运终有了结,实为天命所定;国运兴亡的显露,哪由人力左右?隋朝蔡王杨智积等之子孙皆应量才录用。”二十日,禁止借某种征兆议论国家的吉凶。二十八日,窦威去世。黄门侍郎陈叔达兼任低于本职的纳言,将作大匠窦抗兼任纳言。

参考资料:
1、 佚名.xxxxx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