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 · 朱治朱然吕范朱桓传》

  朱治字君理,丹杨故鄣人也。初为县吏,后察孝廉,州辟从事,随孙坚征伐。中平五年,拜司马,从讨长沙、零、桂等三郡贼周朝、苏马等,有功,坚表治行都尉。从破董卓於阳人,入洛阳。表治行督军校尉,特将步骑,东助徐州牧陶谦讨黄巾。

  会坚薨,治扶翼策,依就袁术。后知术政德不立,乃劝策还平江东。时太傅马日磾在寿春,辟治为掾,迁吴郡都尉。是时吴景已在丹杨,而策为术攻庐江,於是刘繇恐为袁、孙所并,遂构嫌隙。而策家门尽在州下,治乃使人於曲阿迎太妃及权兄弟,所以供奉辅护,甚有恩纪。治从钱唐欲进到吴,吴郡太守许贡拒之於由拳,治与战,大破之。贡南就山贼严白虎,治遂入郡,领太守事。策既走刘繇,东定会稽。

  权年十五,治举为孝廉。后策薨,治与张昭等共尊奉权。建安七年,权表治为吴郡太守,行扶义将军,割娄、由拳、无锡、毗陵为奉邑,置长吏。征讨夷越,佐定东南,禽截黄巾馀类陈败、万秉等。黄武元年,封毗陵侯,领郡如故。二年,拜安国将军,金印紫绶,徙封故鄣。

  权历位上将,及为吴王,治每进见,权常亲迎,执版交拜,飨宴赠赐,恩敬特隆,至从行吏,皆得奉贽私觌,其见异如此。

  初,权弟翊,性峭急,喜怒快意,治数责数,谕以道义。权从兄豫章太守贲,女为曹公子妇,及曹公破荆州,威震南土,贲畏惧,欲遣子入质。治闻之,求往见贲,为陈安危,贲由此遂止。

  权常叹治忧勤王事。性俭约,虽在富贵,车服惟供事。权优异之,自令督军御史典属城文书,治领四县租税而已。然公族子弟及吴四姓多出仕郡,郡吏常以千数,治率数年一遣诣王府,所遣数百人,每岁时献御,权答报过厚。是时丹杨深地,频有奸叛,亦以年向老,思恋土风,自表屯故鄣,镇抚山越。诸父老故人,莫不诣门,治皆引进,与共饮宴,乡党以为荣。在故鄣岁馀,还吴。黄武三年卒,在郡三十一年,年六十九。

  子才,素为校尉领兵,既嗣父爵,迁偏将军。才弟纪,权以策女妻之,亦以校尉领兵。纪弟纬、万岁,皆早夭。才子琬,袭爵为将,至镇西将军。

  朱然字义封,治姊子也,本姓施氏。初治未有子,然年十三,乃启策乞以为嗣。策命丹杨郡以羊酒召然,然到吴,策优以礼贺。

  然尝与权同学书,结恩爱。至权统事,以然为馀姚长,时年十九。后迁山阴令,加折冲校尉,督五县。权奇其能,分丹杨为临川郡,然为太守,授兵二千人。会山贼盛起,然平讨,旬月而定。曹公出濡须,然备大坞及三关屯,拜偏将军。建安二十四年,从讨关羽,别与潘璋到临沮禽羽,迁昭武将军,封西安乡侯。

  虎威将军吕蒙病笃,权问曰:“卿如不起,谁可代者?”蒙对曰:“朱然胆守有馀,愚以为可任。”蒙卒,权假然节,镇江陵。黄武元年,刘备举兵攻宜都,然督五千人与陆逊并力拒备。然别攻破备前锋,断其后道,备遂破走。拜征北将军,封永安侯。

  魏遣曹真、夏侯尚、张郃等攻江陵,魏文帝自住宛,为其势援,连屯围城。权遣将军孙盛督万人备州上,立围坞,为然外救。郃渡兵攻盛,盛不能拒,即时卻退,郃据州上围守,然中外断绝。权遣潘璋、杨粲等解围而围不解。时然城中兵多肿病,堪战者裁五千人。真等起土山,凿地道,立楼橹临城,弓矢雨注,将士皆失色,然晏如而无恐意,方厉吏士,伺间隙攻破两屯。魏攻围然凡六月日,未退。江陵令姚泰领兵备城北门,见外兵盛,城中人少,谷食欲尽,因与敌交通,谋为内应。垂发,事觉,然治戮泰。尚等不能克,乃彻攻退还。由是然名震於敌国,改封当阳侯。

  六年,权自率众攻石阳,及至旋师,潘璋断后。夜出错乱,敌追击璋,璋不能禁。然即还住拒敌,使前船得引极远,徐乃后发。黄龙元年,拜车骑将军、右护军,领兖州牧。顷之,以兖州在蜀分,解牧职。

  嘉禾三年,权与蜀克期大举,权自向新城,然与全琮各受斧钺,为左右督。会吏士疾病,故未攻而退。

  赤乌五年,征柤中,魏将蒲忠、胡质各将数千人,忠要遮险隘,图断然后,质为忠继援。时然所督兵将先四出,闻问不暇收合,便将帐下见兵八百人逆掩。忠战不利,质等皆退。九年,复征柤中,魏将李兴等闻然深入,率步骑六千断然后道,然夜出逆之,军以胜反。先是,归义马茂怀奸,觉诛,权深忿之。然临行上疏曰:“马茂小子,敢负恩养。臣今奉天威,事蒙克捷,欲令所获,震耀远近,方舟塞江,使足可观,以解上下之忿。惟陛下识臣先言,责臣后效。”权时抑表不出。然既献捷,群臣上贺,权乃举酒作乐,而出然表曰:“此家前初有表,孤以为难必,今果如其言,可谓明於见事也。”遣使拜然为左大司马、右军师。

  然长不盈七尺,气候分明,内行脩絜,其所文采,惟施军器,馀皆质素。终日钦钦,常在战场,临急胆定,尤过绝人,虽世无事,每朝夕严鼓,兵在营者,咸行装就队,以此玩敌,使不知所备,故出辄有功。诸葛瑾子融、步骘子协,虽各袭任,权特复使然总为大督。又陆逊亦卒,功臣名将存者惟然,莫与比隆。寝疾二年,后渐增笃,权昼为减膳,夜为不寐,中使医药口食之物,相望於道。然每遣使表疾病消息,权辄召见,口自问讯,入赐酒食,出送布帛。自创业功臣疾病,权意之所锺,吕蒙、凌统最重,然其次矣。年六十八,赤乌十二年卒,权素服举哀,为之感恸。子绩嗣。

  绩字公绪,以父任为郎,后拜建忠都尉。叔父才卒,绩领其兵,随太常潘濬讨五溪,以胆力称。迁偏将军营下督,领盗贼事,持法不倾。鲁王霸注意交绩,尝至其廨,就之坐,欲与结好,绩下地住立,辞而不当。然卒,绩袭业,拜平魏将军,乐乡督。明年,魏征南将军王昶率众攻江陵城,不克而退。绩与奋威将军诸葛融书曰:“昶远来疲困,马无所食,力屈而走,此天助也。今追之力少,可引兵相继,吾欲破之於前,足下乘之於后,岂一人之功哉,宜同断金之义。”融答许绩。绩便引兵及昶於纪南,纪南去城三十里,绩先战胜而融不进,绩后失利。权深嘉绩,盛责怒融,融兄大将军恪贵重,故融得不废。初绩与恪、融不平,及此事变,为隙益甚。建兴元年,迁镇东将军。二年春,恪向新城,要绩并力,而留置半州,使融兼其任。冬,恪、融被害,绩复还乐乡,假节。太平二年,拜骠骑将军。孙綝秉政,大臣疑贰,绩恐吴必扰乱,而中国乘衅,乃密书结蜀,使为并兼之虑。蜀遣右将军阎宇将兵五千,增白帝守,以须绩之后命。永安初,迁上大将军、都护督,自巴丘上迄西陵。元兴元年,就拜左大司马。初,然为治行丧竟,乞复本姓,权不许,绩以五凤中表还为施氏,建衡二年卒。

  吕范字子衡,汝南细阳人也。少为县吏,有容观姿貌。邑人刘氏,家富女美,范求之。女母嫌,欲勿与,刘氏曰:“观吕子衡宁当久贫者邪?”遂与之婚。后避乱寿春,孙策见而异之,范遂自委昵,将私客百人归策。时太妃在江都,策遣范迎之。徐州牧陶谦谓范为袁氏觇候,讽县掠考范,范亲客健儿篡取以归。时唯范与孙河常从策,跋涉辛苦,危难不避,策亦亲戚待之,每与升堂,饮宴於太妃前。

  后从策攻破庐江,还俱东渡,到横江、当利,破张英、于麋,下小丹杨、湖孰,领湖孰相。策定秣陵、曲阿,收笮融、刘繇馀众,增范兵二千,骑五十匹。后领宛陵令,讨破丹杨贼,还吴,迁都督。

  是时下邳陈瑀自号吴郡太守,住海西,与强族严白虎交通。策自将讨虎,别遣范与徐逸攻瑀於海西,枭其大将陈牧。又从攻祖郎於陵阳,太史慈於勇里。七县平定,拜征虏中郎将,征江夏,还平鄱阳。

  策薨,奔丧于吴。后权复征江夏,范与张昭留守。

  曹公至赤壁,与周瑜等俱拒破之,拜裨将军,领彭泽太守,以彭泽、柴桑、历阳为奉邑。刘备诣京见权,范密请留备。后迁平南将军,屯柴桑。

  权讨关羽,过范馆,谓曰:“昔早从卿言,无此劳也。今当上取之,卿为我守建业。”权破羽还,都武昌,拜范建威将军,封宛陵侯,领丹杨太守,治建业,督扶州以下至海,转以溧阳、怀安、宁国为奉邑。

  曹休、张辽、臧霸等来伐,范督徐盛、全琮、孙韶等,以舟师拒休等於洞口。迁前将军,假节,改封南昌侯。时遭大风,船人覆溺,死者数千,还军,拜扬州牧。

  性好威仪,州民如陆逊、全琮及贵公子,皆脩敬虔肃,不敢轻脱。其居处服饰,於时奢靡,然勤事奉法,故权悦其忠,不怪其侈。

  初策使范典主财计,权时年少,私从有求,范必关白,不敢专许,当时以此见望。权守阳羡长,有所私用,策或料覆,功曹周谷辄为傅著簿书,使无谴问。权临时悦之,及后统事,以范忠诚,厚见信任,以谷能欺更簿书,不用也。

  黄武七年,范迁大司马,印绶未下,疾卒。权素服举哀,遣使者追赠印绶。及还都建业,权过范墓呼曰:“子衡!”言及流涕,祀以太牢。

  范长子先卒,次子据嗣。据字世议,以父任为郎,后范寝疾,拜副军校尉,佐领军事。范卒,迁安军中郎将。数讨山贼,诸深恶剧地,所击皆破。随太常潘濬讨五谿,复有功。朱然攻樊,据与朱异破城外围,还拜偏将军,入补马闲右部督,迁越骑校尉。太元元年,大风,江水溢流,渐淹城门,权使视水,独见据使人取大船以备害。权嘉之,拜荡魏将军。权寝疾,以据为太子右部督。太子即位,拜右将军。魏出东兴,据赴讨有功。明年,孙峻杀诸葛恪,迁据为骠骑将军,平西宫事。五凤二年,假节,与峻等袭寿春,还遇魏将曹珍,破之於高亭。太平元年,帅师侵魏,未及淮,闻孙峻死,以从弟綝自代,据大怒,引军还,欲废綝。綝闻之,使中书奉诏,诏文钦、刘纂、唐咨等使取据,又遣从兄宪以都下兵逆据於江都。左右劝据降魏,据曰:“耻为叛臣。”遂自杀。夷三族。

  朱桓字休穆,吴郡吴人也。孙权为将军,桓给事幕府,除馀姚长。往遇疫疠,谷食荒贵,桓分部良吏,隐亲医药,飧粥相继,士民感戴之。迁荡寇校尉,授兵二千人,使部伍吴、会二郡,鸠合遗散,期年之间,得万馀人。后丹杨、鄱阳山贼蜂起,攻没城郭,杀略长吏,处处屯聚。桓督领诸将,周旋赴讨,应皆平定。稍迁裨将军,封新城亭侯。

  后代周泰为濡须督。黄武元年,魏使大司马曹仁步骑数万向濡须,仁欲以兵袭取州上,伪先扬声,欲东攻羡溪。桓分兵将赴羡溪,既发,卒得仁进军拒濡须七十里问。桓遣使追还羡溪兵,兵未到而仁奄至。时桓手下及所部兵,在者五千人,诸将业业,各有惧心,桓喻之曰:“凡两军交对,胜负在将,不在众寡。诸君闻曹仁用兵行师,孰与桓邪?兵法所以称客倍而主人半者,谓俱在平原,无城池之守,又谓士众勇怯齐等故耳。今人既非智勇,加其士卒甚怯,又千里步涉,人马罢困,桓与诸军,共据高城,南临大江,北背山陵,以逸待劳,为主制客,此百战百胜之势也。虽曹丕自来,尚不足忧,况仁等邪!”桓因偃旗鼓,外示虚弱,以诱致仁。仁果遣其子泰攻濡须城,分遣将军常雕督诸葛虔、王双等,乘油船别袭中洲。中洲者,部曲妻子所在也。仁自将万人留橐皋,复为泰等后拒。桓部兵将攻取油船,或别击雕等,桓等身自拒泰,烧营而退,遂枭雕,生虏双,送武昌,临陈斩溺,死者千馀。权嘉桓功,封嘉兴侯,迁奋武将军,领彭城相。

  黄武七年,鄱阳太守周鲂谲诱魏大司马曹休,休将步骑十万至皖城以迎鲂。时陆逊为元帅,全琮与桓为左右督,各督三万人击休。休知见欺,当引军还,自负众盛,邀於一战。桓进计曰:“休本以亲戚见任,非智勇名将也。今战必败,败必走,走当由夹石、挂车,此两道皆险厄,若以万兵柴路,则彼众可尽,而休可生虏,臣请将所部以断之。若蒙天威,得以休自效,便可乘胜长驱,进取寿春,割有淮南,以规许、洛,此万世一时,不可失也。”权先与陆逊议,逊以为不可,故计不施行。

  黄龙元年,拜桓前将军,领青州牧,假节。嘉禾六年,魏庐江主簿吕习请大兵自迎,欲开门为应。桓与卫将军全琮俱以师迎。既至,事露,军当引还。城外有溪水,去城一里所,广三十馀丈,深者八九尺,浅者半之,诸军勒兵渡去,桓自断后。时庐江太守李膺整严兵骑,欲须诸军半渡,因迫击之。及见桓节盖在后,卒不敢出,其见惮如此。

  是时全琮为督,权又令偏将军胡综宣传诏命,参与军事。琮以军出无获,议欲部分诸将,有所掩袭。桓素气高,耻见部伍,乃往见琮,问行意,感激发怒,与琮校计。琮欲自解,因曰:“上自令胡综为督,综意以为宜尔。”桓愈恚恨,还乃使人呼综。综至军门,桓出迎之,顾谓左右曰:“我纵手,汝等各自去。“有一人旁出,语综使还。桓出,不见综,知左右所为,因斫杀之。桓佐军进谏,刺杀佐军,遂讬狂发,诣建业治病。权惜其功能,故不罪。使子异摄领部曲,令医视护,数月复遣还中洲。权自出祖送,谓曰:“今寇虏尚存,王涂未一,孤当与君共定天下,欲令君督五万人专当一面,以图进取,想君疾未复发也。”桓曰:“天授陛下圣姿,当君临四海,猥重任臣,以除奸逆,臣疾当自愈。”

  桓性护前,耻为人下,每临敌交战,节度不得自由,辄嗔恚愤激。然轻财贵义,兼以强识,与人一面,数十年不忘,部曲万口,妻子尽识之。爱养吏士,赡护六亲,俸禄产业,皆与共分。及桓疾困,举营忧戚。年六十二,赤乌元年卒。吏士男女,无不号慕。又家无馀财,权赐盐五千斛以周丧事。子异嗣。

  异字季文,以父任除郎,后拜骑都尉,代桓领兵。赤乌四年,随朱然攻魏樊城,建计破其外围,还拜偏将军。魏庐江太守文钦营住六安,多设屯砦,置诸道要,以招诱亡叛,为边寇害。异乃身率其手下二千人,掩破钦七屯,斩首数百,迁扬武将军。权与论攻战,辞对称意。权谓异从父骠骑将军据曰:“本知季文胆定,见之复过所闻。”十三年,文钦诈降,密书与异,欲令自迎。异表呈钦书,因陈其伪,不可便迎。权诏曰:“方今北土未一,钦云欲归命,宜且迎之。若嫌其有谲者,但当设计网以罗之,盛重兵以防之耳。”乃遣吕据督二万人,与异并力,至北界,钦果不降。建兴元年,迁镇南将军。是岁魏遣胡遵、诸葛诞等出东兴,异督水军攻浮梁,坏之,魏军大破。太平二年,假节,为大都督,救寿春围,不解。还军,为孙綝所枉害。

  评曰:朱治、吕范以旧臣任用,朱然、朱桓以勇烈著闻,吕据、朱异、施绩咸有将领之才,克绍堂构。若范、桓之越隘,得以吉终,至於据、异无此之尤而反罹殃者,所遇之时殊也。

全屏
译文

  朱治,字君理,丹杨郡故鄣县人。他起初是县吏,后被推举为孝廉,州府征召他为州从事,跟随孙坚四处征讨。中平五年(188),朱治被任命为司马,跟从孙坚征讨长沙、零陵、桂阳三郡的贼寇周朝、苏马等,立下战功,孙坚上表请任朱治代理行都尉。他跟从孙坚在阳人攻破董卓,进比拟洛阳。孙坚上表请任朱治代行督军校尉,专门带领步、骑兵,东往援助徐州牧陶谦征讨黄巾军。

  适逢孙坚去世,朱治扶持孙策,依附袁术。后来知晓袁术不行德政,就劝孙策回师平定江东。当时太傅马日石单在寿春,征召朱治做掾吏,升为吴郡都尉。这时吴景已在丹杨,而孙策为袁术进攻庐江,于是刘繇担心会被袁术、孙策吞并,就和孙策生了嫌隙。而孙策的家属都在扬州,朱治就派人到曲阿迎接孙策母亲吴太妃及孙权兄弟们,一路侍奉互送,很有恩德纲纪。朱治从钱塘出兵想要进军吴郡,吴郡太守许贡在由拳抵御,朱治与他交战,大获全胜。许贡南逃投靠山越贼首严白虎,朱治就进入吴郡,兼任太守之职。孙策赶走刘繇后,又往东平定会稽。

  孙权十五岁时,朱治推举他为孝廉。后来孙策去世,朱治与张昭等人一同尊奉孙权。建安七年(202),孙权上表请任朱治为吴郡太守,代理扶义将军,将娄县、由拳、无锡、毗陵分为朱治的封地,可设置官吏。朱治征讨少数民族,辅佐平定东南,擒获黄巾军的余党陈败、万秉等。黄武元年(222),朱治被封为毗陵侯,依然兼任郡守。黄武二年(223),朱治被任命为安国将军,赐予金印紫绶,将封地转到故鄣县。

  孙权位至上将,等到做吴王时,朱治每次进见,孙权常常亲自迎接,持笏板行礼,宴饮款待赠赐礼物,恩宠及礼敬都很特殊,以至随从官吏,都得到献礼进谏。他向如此受到隆重礼待。

  起初,孙权弟弟孙翊,性情耿直急躁,喜怒随心所欲,朱治多次责备数落他,用道义劝说他。孙权的堂兄豫章太守孙贲,他的女儿是曹操的儿媳。等到曹操攻下荆州,威势震动南方,孙贲心中恐惧,想送儿子去作人质。朱治得知后,请求前去拜见孙贲,向他陈述安危的利害关系,孙贲才打消了这一念头。

  孙权经常感叹朱治为朝政担忧操劳。朱治性情节俭,虽在富贵之位,但车驾官服只用于公事。孙权对他另眼看待,亲自令督军御史主管朱治封地的公文,朱治只需收四县的租税就好。但贵族子弟及吴郡四大家族大多在郡府任职,郡中官员常常有上千人,朱治大致上数年一次送人到王府,遣送的有几百人,每年时节进献,孙权的回报都很优厚。当时丹杨腹地,常有奸贼作乱,朱治也因年岁渐长而眷恋故土,所以上表自请驻守故彰,镇抚山越。许多父老和亲朋故旧,都上门拜见,朱治都引见他们,与他们一起宴饮,乡亲们以此为荣。在故彰住了一年余,又回到吴郡。黄武三年(224),朱治去世,在吴郡三十一年,享年六十九岁。

  朱治的儿子朱才,一向是做校尉领兵,继承父亲爵位后,升任偏将军。朱才弟弟朱纪,孙权将孙策的女儿嫁给他为妻,依旧校尉身份统兵。朱纪弟弟朱纬、朱万岁,都早年夭折。朱才的儿子朱琬,承袭爵位做将领,官至镇西将军。

  朱然,字义封,是朱治姐姐的儿子,本来姓施。起初朱治还未有儿子,朱然十三岁时,朱治上奏孙策请求以朱然做后嗣。孙策下令丹杨郡用羊、酒召来朱然,朱然到了吴郡,孙策以厚待他。

  朱然曾与孙权同学学习,结下深厚友谊。等到孙权主管朝政,任命朱然为余姚县县长,当时他十九岁。后升为山阴县县令,加授折冲校尉,督察五个县。孙权认为他才干特殊,将丹杨郡分设临川郡,让朱然做郡太守,授与两千士兵。正值山贼蜂拥而起,朱然率兵讨伐,一个月内就全部平定。曹操出兵濡须,朱然守卫大坞与三关屯,任偏将军。建安二十四年(219),朱然跟随孙权征讨关羽,和潘璋另外率军至临沮,俘获关羽,被升为昭武将军,封为西安乡侯。

  虎威将军吕蒙病重,孙权问他说:“您如果一病不起,谁能接替您呢?”吕蒙回答说:“朱然胆识操守超越常人,我认为他可接任。”吕蒙去世后,孙权赐朱然符节,守卫江陵。黄武元年(222),刘备率兵进攻宜都,朱然率五千人和陆逊合力抵御刘备。朱然另外带兵攻破刘备的前锋,截断他们的后路,刘备就战败逃走。朱然被任命为征北将军,封为永安侯。

  魏国派遣曹真、夏侯尚、张郃等进攻江陵,魏文帝亲自驻守宛县,做为魏国大军的威势声援,将军营连接起来包围城池。孙权派遣将军孙盛督领一万人马在江洲上设防,建立围坞,做为朱然的外援。张郃率兵渡江进攻孙盛,孙盛无法抵御,当即后退,张郃占据了洲上的防守工事,朱然里外的联系断绝。孙权派遣潘璋、杨粲等前来解救,但无法解除围困。这时朱然城中兵卒大多患上浮肿病,能作战的士兵仅有五千人。曹真等在城外堆起土山,开凿地道,在城墙边建置楼架,向城内射箭,箭如雨下,东吴将士都惶恐失色,朱然安然平静毫无恐慌之态,还在激励将士,趁敌军间隙攻破了两座军营。魏军围困攻打朱然纮六个月,仍不撤军。江陵县县令姚泰带兵防备城墙北门,他见外面敌军兵势强大,而城中人少,粮食将尽,因此与敌军联络通信,暗中做为敌军内应。将要行动,事情败露,朱然将姚泰治罪处死。夏侯尚等不能攻克,就解除围困撤军。从此朱然声名威震敌国,被改封为当阳侯。

  黄武六年(227),孙权亲自率军攻打石阳,等到回军,由潘璋断后。夜里出了差错,敌军追击潘璋,潘璋无法抵御。朱然立即返回驻守抗击敌军,使前面船队得以航远,才慢慢启船出发。黄龙元年(229),朱然担任车骑将军、右护军,兼任兖州牧。不久,因兖州在蜀国名义下,所以解除州牧之职。

  嘉禾二年(234),孙权与蜀国约定日期大举出兵魏国,孙权亲自向新城出兵,朱然与全琮各接受孙权所赐斧钺,任左、右督军。正值将士疾病流行,所以还未进攻就撤军了。

  赤乌五年(242),吴军讨伐柤中,魏国将领蒲忠、胡质各率数千士兵,蒲忠据守险要之地拦截,想要断绝朱然的后路,胡质做为蒲忠的后援。当时朱然所率的将士先已分开行动,得知消息后来不及聚集,就率军营中现有的八百人迎面进攻。蒲忠交战不利,胡质等都撤退。赤乌九年(246),朱然再次征讨柤中,魏国将领李兴等人得知朱然深入腹地,率领六千步兵骑兵截断朱然后路,朱然夜间出兵抵御,大胜而归。起先,已降将领马茂怀着奸计,事情败露后被处死,孙权很是怨愤。朱然临行前上表说:“马茂这小人,胆敢辜负恩宠。臣今天承奉我朝天威,交战定能取胜,打算让我所取得的胜利成果,震惊远近之地,得以炫耀,让战船排满大江,使其景象壮观,以消解我朝君臣的愤恨。希望陛下记住为臣之前的话,责求臣有后继效果。”孙权当时压住朱然的奏表不让人知晓。朱然捷报传来,群臣上朝祝贺,孙权才举行宴饮奏乐,拿出朱然奏表说:“此人前有奏表,我以为很难成功,现在果真如他所言,可说他对于事情发展很有预见性。”就派遣使者任命朱然为左大司马、右军师。

  朱然身高不足七尺,处事待人是非分明,品行修养高洁可贵,他的才华只用在军事方面,其他方面均显质朴。他终日恭谨,常在战场之上,面对危急情况能沉着稳定,超过常人,即使国家没有战事,他也每日早晚严整击鼓,在营中的士兵,都整装列队,用这种方法迷惑敌人,使敌人不知如何防备,所以一旦出兵,经常立下战功。诸葛瑾儿子诸葛融、步騭儿子步协,虽各自承袭父亲的职任,孙权特地又令朱然总为大都督。再加上陆逊也去世,功臣名将中还活着的只有朱然,无人能和他相比。朱然卧病在床二年,后病情逐渐加重,孙权白天为之减食,夜间为他辗转难眠,又派人派送医药食物,络绎不绝。朱然每次派人上表汇报病情,孙权就召见送奏表的人,亲自询问状况,又赐赏酒食,出去赠送布帛。创立基业的功臣有人患病的,孙权心中最关心者,吕蒙、凌统最重,其次就是朱然。赤乌十二年(249),朱然六十八岁时去世,孙权亲自穿着丧服哀悼,为之伤感悲痛。朱然之子朱绩承袭爵位。

  朱绩,字公绪,因父亲功绩做了郎官,后来为建忠都尉。他叔父朱才去世,他统率叔父的部下,跟随太常潘氵睿讨伐五溪,以胆识勇猛为人称道。他升任偏将军营下督,兼管处理盗贼之事,执法公正严明。鲁王孙霸留意结交朱绩,曾到朱绩府衙中,靠近朱绩坐下,想和他交好,朱绩下地侍立,辞谢不敢承受。朱然去世,朱绩继承他的事业,被任命为平魏将军、乐乡督。第二年,魏国征南将军王昶率军进攻江陵城,没有攻克就撤军了。朱绩在给奋威将军诸葛融信中说:“王昶远道奔袭而来,人马疲弊,马无粮草,战斗力不足而撤军,这是天助我们。现在要追击他们但兵力过少,您可带兵做为后援,我想在前方攻破他们,您乘势从后方进军,这岂是一人的功劳?应当与断金之义等同。”诸葛融同意了朱绩的要求。朱绩就率军跟踪王昶到了纪南,纪南离江陵城三十里地,朱绩在前头打了胜仗,而诸葛融没有相继出兵,朱绩后来战败。孙权好好嘉赏了朱绩,非常愤怒地责问诸葛融,诸葛融的哥哥大将军诸葛恪当时位高权重,所以诸葛融才没有被废。当初朱绩与诸葛恪、诸葛融不和,到了这件事情的发生,双方嫌隙更深。建兴元年(252),朱绩升任镇东将军。建兴二年(253)春,诸葛恪向新城出军,要朱绩与他并力出击,却让朱绩留守半州,让诸葛融兼任朱绩职务。同年冬,诸葛恪兄弟被害,朱绩又回到乐乡,持符节。太平二年(257),朱绩升任骠骑将军。孙綝总管朝政,大臣们怀有二心,朱绩担心吴国必有祸乱,而让魏国乘隙进攻,就暗中写信与蜀结交,让蜀国做好兼并吴国的考虑。蜀国派右将军阎宇率兵五千,增强白帝城的守卫,以等朱绩后来的消息。永安初年(258),朱绩被提升为大将军、都护督,从巴丘上至西陵。元兴元年(264),朱绩就地被任命为左大司马。当初,朱然为朱治守丧结束,乞求恢复本来姓氏,孙权没有同意,朱绩在五凤年间上表,请求恢复为施姓。建衡二年(270),施绩去世。

  吕范,字子衡,汝南郡细阳人。他年轻时做过县吏,容貌出众。同县人刘氏,家中富有,女儿美貌,吕范求娶她。刘女的母亲嫌弃吕范,不想答应这门婚事,但刘氏说:“你看吕子衡肯作一直贫穷的人吗?”就让女儿与吕范成婚。后来吕范到寿春避乱,孙策见到他觉得他有奇才,吕范就主动亲近孙策,带着一百多门客依附孙策。当时孙策母亲吴太妃在江都,孙策派遣吕范前往迎接。徐州牧陶谦说吕范是为袁术查探情况,说服县令拷打吕范,吕范的亲近门客中的勇敢之人将吕范抢了回去。当时只有吕范与孙河经常跟在孙策身边,艰辛跋涉,不辞危难,孙策也将他们视作亲人,常常和他们一同进入后堂,在吴太妃面前宴饮。

  吕范后来跟随孙策攻取庐江,返回时一同东渡长江,大军行进至横江、当利,攻破张英、于麋,又顺流而下攻取小丹杨、湖孰,吕范兼任湖孰相。孙策平定秣陵、曲阿,收编笮融、刘繇的残余部队,给吕范增加两千士兵,战马五十。后来吕范兼任宛陵县县令,征讨并攻破丹杨贼寇,回军吴郡,升任都督。

  当时,下邳人陈王禹自命为吴郡太守,住在海西,与地方豪强严白虎勾结。孙策亲自率军前去征讨严白虎,另派吕范与徐逸到海西进攻陈王禹,将他的大将陈牧斩首。吕范又跟随孙策在陵阳攻打祖郎,在勇里攻打太史慈。七县平定后,吕范升为征虏中郎将,征讨江夏,回师后又平定鄱阳。

  孙策去世,吕范奔赴吴郡奔丧。后来孙权再次征讨江夏,吕范与张昭留守吴郡。

  曹操出军到赤壁,吕范和周瑜等一起抵御曹操并将其击败,吕范被升为裨将军,兼职彭泽太守,以彭泽、柴桑、历阳为封地。刘备到京口城谒见孙权,吕范私下请求孙权扣押刘备。后来吕范升为平南将军,驻守柴桑。

  孙权征讨关羽,路过吕范官署,对他说:“过去早听你的话,就没有现在这样劳苦了。现在我要往上攻取荆州,你为我守卫建业。”孙权攻破关羽后返回,建都武昌,任命吕范为建威将军,封为宛陵侯,兼任丹杨太守。治所设在建业,督领扶州以下至海边地区,转调溧阳、怀安、宁国为封地。

  曹休、张辽、臧霸等前来攻打,吕范督率徐盛、全琮、孙韶等部队,在洞口用水师抗击曹休等人。吕范升为前将军、持节,改封南昌侯。当时遭遇大风,船上兵卒溺水而死的有数千人,吕范率军撤退,被任为扬州牧。

  吕范生性看重威严仪表,州里人像陆逊、全琮及贵族公子,都注意修饰恭敬严肃,不敢轻佻。吕范的居处和服饰,在当时是很浪费奢侈的,到他奉公守法,所以孙权喜欢他的忠诚,并不责备他的奢侈。

  当初,孙策让吕范主管财务账目,孙权当时年纪还小,私下里有求于吕范,吕范一定向孙策禀报,不敢擅自答应孙权的要求,当时他就因此事颇有声望。孙权担任阳羡县县长时,有私用的财物,孙策有时要审核,功曹周谷经常将孙权的费用记在另外的账本上,使孙策无法查询责问。孙权当时很看重周谷,等到后来他主管朝政时,因为吕范忠诚,所以非常信任他,而因为周谷能假做账本欺骗上级,所以没有任用。

  黄武七年(228),吕范升任大司马,印信绶带还没授给,他就因病去世。孙权亲自穿着丧服吊唁,派使者追授印章绶带。等到还都建业,孙权路过吕范墓前大呼:“子衡!”喊完,泪流满面,用牛、羊、猪三牲来祭祀他。

  吕范的长子先去世,次子吕据继承爵位。吕据,字世仪,因父亲功劳做了郎官,后来吕范病重,吕据被任命为副军校尉,辅助主管军事。吕范去世后,吕据升任安军中郎将。他多次讨伐山越流寇,那些深远偏僻险要的地方,他去征讨都能攻破。他跟随太常潘氵睿征讨五奚谷,又立战功。朱然围攻樊城,吕据和朱异攻破该城的外围,回师后被任为偏将军,入朝补任马闲右部督,升为越骑校尉。太元元年(251),刮起大风,长江水涨泛滥,渐渐淹到城门,孙权派人视察水情,只有吕据派人开闿大船防备祸害。孙权嘉奖他,任命为荡魏将军。孙权病重,任用吕据为太子右部督。太子即位为帝,任命吕据为右将军。魏国出兵东兴,吕据奔赴征讨有功。第二年,孙綝杀诸葛恪,升吕据为骠骑将军,兼管西宫事务。五凤二年(255),持符节,和孙峻等攻袭寿春,回师途中遇到魏将曹珍,在高亭将他攻破。太平元年(256),吕据率军攻打魏。还未到淮河,得知孙峻死讯,让他的堂弟孙綝接替孙峻职位,吕据大怒,率军撤回,想要废除孙綝。孙綝得到消息后,派中书奉皇帝诏书,命令文钦、刘纂、唐咨等前去攻破吕据,又派自己的堂兄孙宪率都部队在江都迎击吕据。吕据身边的人劝他投降魏国,吕据说:“我以做叛臣为耻。”就自杀了。后被夷灭三族。

  朱桓,字休穆,吴郡吴县人。孙权做将军时,朱桓在他幕府中做事,担任余姚县县长。朱桓前往余姚上任,路上遇到瘟疫流行,粮食匮乏又昂贵。朱桓另派正直的官吏暗中前往各地慰问分药,接连供应粥饭,士人百姓都对他非常感激。后来升为荡寇校尉,朝廷授兵二千人,让他在吴郡、会稽两地招募。他聚集散兵游勇,一年之间,得到一万余人。后来丹杨、鄱阳山贼四处兴起,攻城掠地,杀害长官,四处聚集据守。朱桓督领各将领,辗转征讨,所到之处都平定了。他逐渐升为偏将军,封为新城亭侯。

  朱桓后来接替周泰担任濡须督。黄武元年(222),魏国派遣大司马曹仁率领数万步、骑兵出兵濡须,曹仁想派兵袭击攻取濡须口水洲上的吴军营寨,却假先四处宣扬,说要往东攻打羡溪。朱桓分出部分兵力奔赴羡溪,大军出发后,突然得知曹仁已出兵到距离濡须仅七十里的情况。朱桓赶紧派人去追回去羡溪的部队,队伍还未赶到,曹仁大军突然到来。当时朱桓手下以及所率士兵,在当地的忧五千人,将领们心中忧虑,大家都很畏惧,朱桓向他们陈述形势,说:“凡遇两军交战之时,胜负在于将领,不在士兵多少。各位得知曹仁用兵作战的才能,与我朱桓相比怎么样?兵法上说前来的敌军超过守军一倍的情况,是说双方都处在平原之上,没有城池可以据守,又指双方的兵士勇怯状况的状况相同而已。现在敌人将领并非智勇双全,再加上敌军士兵都很怯懦,又千里奔袭而来,人马疲弊,而我与各军一同据守高城,南面连接大江,北面背靠山陵,以逸待劳,作为主人抗击敌军,这是百战百胜的优势。即使曹丕亲自前来,尚且不足忧虑,更何况曹仁等人呢?”朱桓就偃旗息鼓,对外显示自己兵力薄弱,借此诱骗曹仁前来。曹仁果然派遣他的儿子曹泰进攻濡须城,另外派将军常雕督领诸葛虔、王双等,乘坐油船另外攻袭中洲。中洲,是将士家小所在的地方。曹仁亲自率领万人留守橐皋,又做为曹泰等人的后援。朱桓部下士兵将攻取油船,或分兵进攻常雕等,朱桓等人则亲自上阵抵御曹泰,烧毁曹营后敌军败退,将常雕枭首,俘获王双,押送到武昌,战场上斩杀和溺死的敌兵有一千余人。孙权嘉奖朱桓的功绩,封朱桓为嘉兴侯,升为奋武将军,兼任彭城相。

  黄武七年(228),鄱阳太守周鲂用诡计招诱魏国大司马曹休,曹休率领步、骑兵十万人到皖城迎接周鲂。当时陆逊是元帅,全琮和朱桓是左、右督,各自督率三万人攻打曹休。曹休知道被骗,应当率军退还,但他自恃兵力强大,决定和吴军拼死一战。朱桓献计说:“曹休本来是因亲属关系而被任用,不是智勇双全的名将。现在交战他必定失败,战败必然逃走,逃走应从夹石、挂车经过,而这两条道路都险阻扼要,如果用一万兵卒堵住要塞,那敌军便可全部消灭,而曹休也能活捉,我请求让我带领自己的部下截断他的退路。如果蒙受天威,得以证实我的话真实,就能乘胜长驱直入,攻取寿春,割取淮南之地,以图谋许昌、洛阳,这是万世才遇一次的良机,不可失去。”孙权先和陆逊商议,陆逊认为此计不可行,所以朱桓的计策没有施行。。

  黄龙元年(229),朱桓被任为前将军,兼任青州牧,持符节。嘉禾六年(237),魏国庐江主簿吕习请求吴国派大军前往,打算打开城门做内应。朱桓和卫将军全琮一道率军前往迎接吕习。大军到达后,事情败露,大军当即刻返回。庐江城外有溪水,距离城一里左右,宽三十多丈,深八九尺,浅的水深四五尺,各部都渡水撤退,朱桓亲自断后。当时庐江太守李膺正整治兵马,想要等到吴军渡河到中间时,趁机发起进攻。等到见到朱桓的令旗车盖在队伍后尾,最终也不敢出军。他就是如此畏惧朱桓。

  当时,全琮做都督,孙权又下令偏将军胡综宣传诏令,让胡综参与军事。全琮因出军却没有收获,商议想要安排各将领出兵袭击。朱桓素来心高气傲,所以羞于见自己的部下,就去见全琮,问行动的意图,因激动而大怒,与全琮计较争论。全琮想使自己解脱,于是说:“主公自己下令胡综为都督,胡综认为应该这样做。”朱桓更加恼怒,回来后就派人去叫胡综。胡综到军门前,朱桓出来迎接,回头对身边人说:“我放开手脚干,你们都去做自己的事。”有一人从旁边出去,告诉胡综叫他回去。朱桓出来,不见胡综,知道是身边人通风报信,就将那人砍杀了。他的佐军上前劝谏,又刺杀佐军,于是他假装狂病发作,到建业治病。孙权爱惜他的功劳才能,所以没有治罪,让朱桓的儿子朱异统率他的军队,让医师为他诊病看护,几个月后又将他遣送回中洲。孙权亲自出来为朱桓送行,对说:“现在敌寇尚在,天下还未统一,孤人应与您共同平定天下,想要让您督率五万人独挡一面,以图谋进取,料想您的病没有复发吧?”朱桓说:“上天授予陛下神圣英姿,应当君临天下,让您耻辱得授予臣重任,以铲除奸邪,我的病能自己痊愈。”

  朱桓性格偏好护短,耻在人后,每次临阵交战时,受到军令调度不得自由,他就经常发怒激愤。然而他轻财重义,且博闻强识,和人有一面之缘,几十年不会忘记,他的部下一万多人,他们的妻子儿女他都认识。他爱惜养护士兵,护养他们的亲属,俸禄财产,都和他们平分。等到朱桓病重,全军都忧伤悲切。赤乌元年(238),朱桓六十二岁时去世。军中将士和家中男女,都痛哭思念。他家中没有多余财产,孙权赐下食盐五千斛以置办丧事。他的儿子朱异继承爵位。

  朱异,字季文,因父亲功劳而担任郎,后升为骑都尉,代替朱桓统率军队。赤乌四年(241),跟随朱然攻打魏国樊城,献计攻破樊城外围,回军后升为偏将军。魏国庐江太守文钦在六安安营扎寨,将很多营寨设置在险要道路上,用来招揽引诱叛逃之人,成为边境的祸患。朱异就亲自带领二千士兵,攻破文钦的七座营寨,斩杀数百人,被升任为扬武将军。孙权与他谈论攻战情况,他的言辞回复很符合孙权心意。孙权对朱异的叔父骠骑将军朱据说:“我本来知道季文勇武果敢,看到他之后,发现他胜过传闻!”赤乌十三年(250),文钦假装投降,暗中写信给朱异,想让朱异亲自去迎接他。朱异上表呈上文钦书信,陈述其中的诡计,不可立即迎接他。孙权下诏说:“现在北方土地尚未统一,文钦说想要归顺,应当马上迎接他,如果怀疑其中有诈,就应当布下计策将他抓住,布置重兵来防备他就可以了。”就派遣吕据督领二万人马,和朱异合力出军,到了北方边界,文钦果然不投降。建兴元年(252),朱异升为镇南将军。同年,魏国派遣胡遵、诸葛诞等出兵东兴,朱异督领水军进攻魏军浮桥,攻毁桥梁,魏军大败。太平二年(257),持符节,任大都督,率军解救寿春之围,未能取胜。回师后,被孙綝陷害而死。

  评曰:朱治、吕范以前朝旧臣的身份被任用,朱然、朱桓因勇猛刚烈而闻名,吕据、朱钇、施绩都有带兵统率的才能,继承父辈功业。向吕范、朱桓那样狭隘,却得以善终,至于吕据、朱异没有这样的过错却遭逢祸乱,是因为遇到的时代不同啊。

参考资料:
1、 佚名.xxxxx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