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 · 周瑜鲁肃吕蒙传》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从祖父景,景子忠,皆为汉太尉。父异,洛阳令。

  瑜长壮有姿貌。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於舒。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瑜从父尚为丹杨太守,瑜往省之。会策将东渡,到历阳,驰书报瑜,瑜将兵迎策。策大喜曰:“吾得卿,谐也。”遂从攻横江、当利,皆拔之。乃渡江击秣陵,破笮融、薛礼,转下湖孰、江乘,进入曲阿,刘繇奔走,而策之众已数万矣。因谓瑜曰:“吾以此众取吴会平山越已足。卿还镇丹杨。”瑜还。顷之,袁术遣从弟胤代尚为太守,而瑜与尚俱还寿春。术欲以瑜为将,瑜观术终无所成,故求为居巢长,欲假涂东归,术听之。遂自居巢还吴。是岁,建安三年也。策亲自迎瑜,授建威中郎将,即与兵二千人,骑五十匹。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以瑜恩信著於庐江,出备牛渚,后领春谷长。顷之,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复进寻阳,破刘勋,讨江夏,还定豫章、庐陵,留镇巴丘。

  五年,策薨,权统事。瑜将兵赴丧,遂留吴,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十一年,督孙瑜等讨麻、保二屯,枭其渠帅,囚俘万馀口,还备宫亭。江夏太守黄祖遣将邓龙将兵数千人入柴桑,瑜追讨击,生虏龙送吴。十三年春,权讨江夏,瑜为前部大督。

  其年九月,曹公入荆州,刘琮举众降,曹公得其水军,船步兵数十万,将士闻之皆恐。权延见群下,问以计策。议者咸曰:“曹公豺虎也,然讬名汉相,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愚谓大计不如迎之。”瑜曰:“不然。操虽讬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请为将军筹之:今使北土已安,操无内忧,能旷日持久,来争疆埸,又能与我校胜负於船楫间乎?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又今盛寒,马无藁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将军禽操,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权曰:“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

  时刘备为曹公所破,欲引南渡江,与鲁肃遇於当阳,遂共图计,因进住夏口,遣诸葛亮诣权,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於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又豫备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备与瑜等复共追。曹公留曹仁等守江陵城,径自北归。

  瑜与程普又进南郡,与仁相对,各隔大江。兵未交锋,瑜即遣甘宁前据夷陵。仁分兵骑别攻围宁。宁告急於瑜。瑜用吕蒙计,留凌统以守其后,身与蒙上救宁。宁围既解,乃渡屯北岸,克期大战。瑜亲跨马擽陈,会流矢中右肋,疮甚,便还。后仁闻瑜卧未起,勒兵就陈。瑜乃自兴,案行军营,激扬吏士,仁由是遂退。

  权拜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以下隽、汉昌、刘阳、州陵为奉邑,屯据江陵。刘备以左将军领荆州牧,治公安。备诣京见权,瑜上疏曰:“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埸,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权以曹公在北方,当广揽英雄,又恐备难卒制,故不纳。

  是时刘璋为益州牧,外有张鲁寇侵,瑜乃诣京见权曰:“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戚操,北方可图也。”权许之。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於巴丘病卒,时年三十六。权素服举哀,感动左右。丧当还吴,又迎之芜湖,众事费度,一为供给。后著令曰:“故将军周瑜、程普,其有人客,皆不得问。”初瑜见友於策,太妃又使权以兄奉之。是时权位为将军,诸将宾客为礼尚简,而瑜独先尽敬,便执臣节。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惟与程普不睦。

  瑜少精意於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瑜两男一女。女配太子登。男循尚公主,拜骑都尉,有瑜风,早卒。循弟胤,初拜兴业都尉,妻以宗女,授兵千人,屯公安。黄龙元年,封都乡侯,后以罪徒庐陵郡。赤乌二年,诸葛瑾、步骘连名上疏曰:“故将军周瑜子胤,昔蒙粉饰,受封为将,不能养之以福,思立功效,至纵情欲,招速罪辟。臣窃以瑜昔见宠任,入作心膂,出为爪牙,衔命出征,身当矢石,尽节用命,视死如归,故能摧曹操於乌林,走曹仁於郢都,扬国威德,华夏是震,蠢尔蛮荆,莫不宾服,虽周之方叔,汉之信、布,诚无以尚也。夫折冲扞难之臣,自古帝王莫不贵重,故汉高帝封爵之誓曰'使黄河如带,太山如砺,国以永存,爰及苗裔';申以丹书,重以盟诅,藏于宗庙,传於无穷,欲使功臣之后,世世相踵,非徒子孙,乃关苗裔,报德明功,勤勤恳恳,如此之至,欲以劝戒后人,用命之臣,死而无悔也。况於瑜身没未久,而其子胤降为匹夫,益可悼伤。窃惟陛下钦明稽古,隆於兴继,为胤归诉,乞匄馀罪,还兵复爵,使失旦之鸡,复得一鸣,抱罪之臣,展其后效。”权答曰:“腹心旧勋,与孤协事,公瑾有之,诚所不忘。昔胤年少,初无功劳,横受精兵,爵以侯将,盖念公瑾以及於胤也。而胤恃此,酗淫自恣,前后告喻,曾无悛改。孤於公瑾,义犹二君,乐胤成就,岂有已哉?迫胤罪恶,未宜便还,且欲苦之,使自知耳。今二君勤勤援引汉高河山之誓,孤用恧然。虽德非其畴,犹欲庶几,事亦如尔,故未顺旨。以公瑾之子,而二君在中间,苟使能改,亦何患乎!”瑾、骘表比上,朱然及全琮亦俱陈乞,权乃许之。会胤病死。

  瑜兄子峻,亦以瑜元功为偏将军,领吏士千人。峻卒,全琮表峻子护为将。权曰:“昔走曹操,拓有荆州,皆是公瑾,常不忘之。初闻峻亡,仍欲用护,闻护性行危险,用之適为作祸,故便止之。孤念公瑾,岂有已乎?”

  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也。生而失父,与祖母居。家富於财,性好施与。尔时天下已乱,肃不治家事,大散财货,摽卖田地,以赈穷弊结士为务,甚得乡邑欢心。

  周瑜为居巢长,将数百人故过候肃,并求资粮。肃家有两囷米,各三千斛,肃乃指一囷与周瑜,瑜益知其奇也,遂相亲结,定侨、札之分。袁术闻其名,就署东城长。肃见术无纲纪,不足与立事,乃携老弱将轻侠少年百馀人,南到居巢就瑜。瑜之东渡,因与同行,留家曲阿。会祖母亡,还葬东城。

  刘子扬与肃友善,遗肃书曰:“方今天下豪杰并起,吾子姿才,尤宜今日。急还迎老母,无事滞於东城。近郑宝者,今在巢湖,拥众万馀,处地肥饶,庐江间人多依就之,况吾徒乎?观其形势,又可博集,时不可失,足下速之。”肃答然其计。葬毕还曲阿,欲北行。会瑜已徙肃母到吴、肃具以状语瑜。时孙策已薨,权尚住吴,瑜谓肃曰:“昔马援答光武云'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今主人亲贤贵士,纳奇录异,且吾闻先哲秘论,承运代刘氏者,必兴于东南,推步事势,当其历数。终构帝基,以协天符,是烈士攀龙附凤驰骛之秋。吾方达此,足下不须以子扬之言介意也。”肃从其言。瑜因荐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不可令去也。

  权即见肃,与语甚悦之。众宾罢退,肃亦辞出,乃独引肃还,合榻对饮。因密议曰:“今汉室倾危,四方云扰,孤承父兄馀业,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顾,何以佐之?”肃对曰:“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权曰:“今尽力一方,冀以辅汉耳,此言非所及也。”张昭非肃谦下不足,颇訾毁之,云肃年少粗疏,未可用。权不以介意,益贵重之,赐肃母衣服帏帐,居处杂物,富拟其旧。

  刘表死。肃进说曰:“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表新亡,二子素不辑睦,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加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於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权即遣肃行。到夏口,闻曹公已向荆州,晨夜兼道。比至南郡,而表子琮已降曹公,备惶遽奔走,欲南渡江。肃径迎之,到当阳长阪,与备会,宣腾权旨,及陈江东强固,劝备与权并力。备甚欢悦。时诸葛亮与备相随,肃谓亮曰“我子瑜友也”,即共定交。备遂到夏口,遣亮使权,肃亦反命。

  会权得曹公欲东之问,与诸将议,皆劝权迎之,而肃独不言。权起更衣,肃追於宇下,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肃对曰:“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权叹息曰:“此诸人持议,甚失孤望;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此天以卿赐我也。”

  时周瑜受使至鄱阳,肃劝追召瑜还。遂任瑜以行事,以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曹公破走,肃即先还,权大请诸将迎肃。肃将入閤拜,权起礼之,因谓曰:“子敬,孤持鞍下马相迎,足以显卿未?”肃趋进曰:“未也。”众人闻之,无不愕然。就坐,徐举鞭言曰:“愿至尊威德加乎四海,总括九州,克成帝业,更以安车软轮徵肃,始当显耳。”权抚掌欢笑。

  后备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惟肃劝权借之,共拒曹公。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於地。

  周瑜病困,上疏曰:“当今天下,方有事役,是瑜乃心夙夜所忧,愿至尊先虑未然,然后康乐。今既与曹操为敌,刘备近在公安,边境密迩,百姓未附,宜得良将以镇抚之。鲁肃智略足任,乞以代瑜。瑜陨踣之日,所怀尽矣。”即拜肃奋武校尉,代瑜领兵。瑜士众四千馀人,奉邑四县,皆属焉。令程普领南郡太守。肃初住江陵,后下屯陆口,威恩大行,众增万馀人,拜汉昌太守、偏将军。十九年,从权破皖城,转横江将军。

  先是,益州牧刘璋纲维颓弛,周瑜、甘宁并劝权取蜀,权以咨备,备内欲自规,乃伪报曰:“备与璋讬为宗室,冀凭英灵,以匡汉朝。今璋得罪左右,备独竦惧,非所敢闻,愿加宽贷。若不获请,备当放发归於山林。”后备西图璋,留关羽守,权曰:“猾虏乃敢挟诈!”及羽与肃邻界,数生狐疑,疆埸纷错,肃常以欢好抚之。备既定益州,权求长沙、零、桂,备不承旨,权遣吕蒙率众进取。备闻,自还公安,遣羽争三郡。肃住益阳,与羽相拒。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请将军单刀俱会。肃因责数羽曰:“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今已得益州,既无奉还之意,但求三郡,又不从命。”语未究竟,坐有一人曰:“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肃厉声呵之,辞色甚切。羽操刀起谓曰:“此自国家事,是人何知!”目使之去。备遂割湘水为界,於是罢军。

  肃年四十六,建安二十二年卒。权为举哀,又临其葬。诸葛亮亦为发哀。权称尊号,临坛,顾谓公卿曰:“昔鲁子敬尝道此,可谓明於事势矣。”

  肃遗腹子淑既壮,濡须督张承谓终当到至。永安中,为昭武将军、都亭侯、武昌督。建衡中,假节,迁夏口督。所在严整,有方幹。凤皇三年卒。子睦袭爵,领兵马。

  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邓当。当为孙策将,数讨山越。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归以告蒙母,母恚欲罚之,蒙曰:“贫贱难可居,脱误有功,富贵可致。且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母哀而舍之。时当职吏以蒙年小轻之,曰:“彼竖子何能为?此欲以肉喂虎耳。”他日与蒙会,又蚩辱之。蒙大怒,引刀杀吏,出走,逃邑子郑长家。出因校尉袁雄自首,承间为言,策召见奇之,引置左右。

  数岁,邓当死,张昭荐蒙代当,拜别部司马。权统事,料诸小将兵少而用薄者,欲并合之。蒙阴赊贳,为兵作绛衣行縢,及简日,陈列赫然,兵人练习,权见之大悦,增其兵。从讨丹杨,所向有功,拜平北都尉,领广德长。

  从征黄祖,祖令都督陈就逆以水军出战。蒙勒前锋,亲枭就首,将士乘胜,进攻其城。祖闻就死,委城走,兵追禽之。权曰:“事之克,由陈就先获也。”以蒙为横野中郎将,赐钱千万。

  是岁,又与周瑜、程普等西破曹公於乌林,围曹仁於南郡。益州将袭肃举军来附,瑜表以肃兵益蒙,蒙盛称肃有胆用,且慕化远来,於义宜益不宜夺也。权善其言,还肃兵。瑜使甘宁前据夷陵,曹仁分众攻宁,宁困急,使使请救。诸将以兵少不足分,蒙谓瑜、普曰:“留凌公绩,蒙与君行,解围释急,势亦不久,蒙保公绩能十日守也。”又说瑜分遣三百人柴断险道,贼走可得其马。瑜从之。军到夷陵,即日交战,所杀过半。敌夜遁去,行遇柴道,骑皆舍马步走。兵追蹙击,获马三百匹,方船载还。於是将士形势自倍,乃渡江立屯,与相攻击,曹仁退走,遂据南郡,抚定荆州。还,拜偏将军,领寻阳令。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於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於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时蒙与成当、宋定、徐顾屯次比近,三将死,子弟幼弱,权悉以兵并蒙。蒙固辞,陈启顾等皆勤劳国事,子弟虽小,不可废也。书三上,权乃听。蒙於是又为择师,使辅导之,其操心率如此。

  魏使庐江谢奇为蕲春典农,屯皖田乡,数为边寇。蒙使人诱之,不从,则伺隙袭击,奇遂缩退,其部伍孙子才、宋豪等,皆携负老弱,诣蒙降。后从权拒曹公於濡须,数进奇计,又劝权夹水口立坞,所以备御甚精,曹公不能下而退。

  曹公遣朱光为庐江太守,屯皖,大开稻田,又令间人招诱鄱阳贼帅,使作内应。蒙曰:“皖田肥美,若一收孰,彼众必增,如是数岁,操态见矣,宜早除之。”乃具陈其状。於是权亲征皖,引见诸将,问以计策。蒙乃荐甘宁为升城督,督攻在前,蒙以精锐继之。侵晨进攻,蒙手执枹鼓,士卒皆腾踊自升,食时破之。既而张辽至夹石,闻城已拔,乃退。权嘉其功,即拜庐江太守,所得人马皆分与之,别赐寻阳屯田六百人,官属三十人。蒙还寻阳,未期而庐陵贼起,诸将讨击不能禽,权曰:“鸷鸟累百,不如一鹗。”复令蒙讨之。蒙至,诛其首恶,馀皆释放,复为平民。

  是时刘备令关羽镇守,专有荆土,权命蒙西取长沙、零、桂三郡。蒙移书二郡,望风归服,惟零陵太守郝普城守不降。而备自蜀亲至公安,遣羽争三郡。权时住陆口,使鲁肃将万人屯益阳拒羽,而飞书召蒙,使舍零陵,急还助肃。初,蒙既定长沙,当之零陵,过酃,载南阳邓玄之,玄之者郝普之旧也,欲令诱普。及被书当还,蒙秘之,夜召诸将,授以方略,晨当攻城,顾谓玄之曰:“郝子太闻世间有忠义事,亦欲为之,而不知时也。左将军在汉中,为夏侯渊所围。关羽在南郡,今至尊身自临之。近者破樊本屯,救酃,逆为孙规所破。此皆目前之事,君所亲见也。彼方首尾倒悬,救死不给,岂有馀力复营此哉?今吾士卒精锐,人思致命,至尊遣兵,相继於道。今子太以旦夕之命,待不可望之救,犹牛蹄中鱼,冀赖江汉,其不可恃亦明矣。若子太必能一士卒之心,保孤城之守,尚能稽延旦夕,以待所归者,可也。今吾计力度虑,而以攻此,曾不移日,而城必破,城破之后,身死何益於事,而令百岁老母,戴白受诛,岂不痛哉?度此家不得外问,谓援可恃,故至於此耳。君可见之,为陈祸福。“玄之见普,具宣蒙意,普惧而听之。玄之先出报蒙,普寻后当至。蒙豫敕四将,各选百人,普出,便入守城门。须臾普出,蒙迎执其手,与俱下船。语毕,出书示之,因拊手大笑,普见书,知备在公安,而羽在益阳,惭恨入地。蒙留孙皎,委以后事。即日引军赴益阳。刘备请盟,权乃归普等,割湘水,以零陵还之。以寻阳、阳新为蒙奉邑。

  师还,遂征合肥,既彻兵,为张辽等所袭,蒙与凌统以死扞卫。后曹公又大出濡须,权以蒙为督,据前所立坞,置强弩万张於其上,以拒曹公。曹公前锋屯未就,蒙攻破之,曹公引退。拜蒙左护军、虎威将军。

  鲁肃卒,蒙西屯陆口,肃军人马万馀尽以属蒙。又拜汉昌太守,食下隽、刘阳、汉昌、州陵。与关羽分土接境,知羽骁雄,有并兼心,且居国上流,其势难久。初,鲁肃等以为曹公尚存,祸难始构,宜相辅协,与之同仇,不可失也,蒙乃密陈计策曰:“令征虏守南郡,潘璋住白帝,蒋钦将游兵万人,循江上下,应敌所在,蒙为国家前据襄阳,如此,何忧於操,何赖於羽?且羽君臣,矜其诈力,所在反覆,不可以腹心待也。今羽所以未便东向者,以至尊圣明,蒙等尚存也。今不於强壮时图之,一旦僵仆,欲复陈力,其可得邪?”权深纳其策,又聊复与论取徐州意,蒙对曰:“今操远在河北,新破诸袁,抚集幽、冀,未暇东顾。徐土守兵,闻不足言,往自可克。然地势陆通,骁骑所骋,至尊今日得徐州,操后旬必来争,虽以七八万人守之,犹当怀忧。不如取羽,全据长江,形势益张。”权尤以此言为当。及蒙代肃,初至陆口,外倍修恩厚,与羽结好。

  后羽讨樊,留兵将备公安、南郡。蒙上疏曰:“羽讨樊而多留备兵,必恐蒙图其后故也。蒙常有病,乞分士众还建业,以治疾为名。羽闻之,必撤备兵,尽赴襄阳。大军浮江,昼夜驰上,袭其空虚,则南郡可下,而羽可禽也。”遂称病笃,权乃露檄召蒙还,阴与图计。羽果信之,稍撤兵以赴樊。魏使于禁救樊,羽尽禽禁等,人马数万,讬以粮乏,擅取湘关米。权闻之,遂行,先遣蒙在前。蒙至寻阳,尽伏其精兵〈舟冓〉〈舟鹿〉中,使白衣摇橹,作商贾人服,昼夜兼行,至羽所置江边屯候,尽收缚之,是故羽不闻知。遂到南郡,士仁、麋芳皆降。蒙入据城,尽得羽及将士家属,皆怃慰,约令军中不得干历人家,有所求取。蒙麾下士,是汝南人,取民家一笠,以覆官铠,官铠虽公,蒙犹以为犯军令,不可以乡里故而废法,遂垂涕斩之。於是军中震栗,道不拾遗。蒙旦暮使亲近存恤耆老,问所不足,疾病者给医药,饥寒者赐衣粮。羽府藏财宝,皆封闭以待权至。羽还,在道路,数使人与蒙相闻,蒙辄厚遇其使,周游城中,家家致问,或手书示信。羽人还,私相参讯,咸知家门无恙,见待过於平时,故羽吏士无斗心。会权寻至,羽自知孤穷,乃走麦城,西至漳乡,众皆委羽而降。权使朱然、潘璋断其径路,即父子俱获,荆州遂定。

  以蒙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赐钱一亿,黄金五百斤。蒙固辞金钱,权不许。封爵未下,会蒙疾发,权时在公安,迎置内殿,所以治护者万方,募封内有能愈蒙疾者,赐千金。时有针加,权为之惨慽,欲数见其颜色,又恐劳动,常穿壁瞻之,见小能下食则喜,顾左右言笑,不然则咄唶,夜不能寐。病中瘳,为下赦令,群臣毕贺。后更增笃,权自临视,命道士於星辰下为之请命。年四十二,遂卒於内殿。时权哀痛甚,为之降损。蒙未死时,所得金宝诸赐尽付府藏,敕主者命绝之日皆上还,丧事务约。权闻之,益以悲感。

  蒙少不脩书传,每陈大事,常口占为笺疏。常以部曲事为江夏太守蔡遗所白,蒙无恨意。及豫章太守顾邵卒,权问所用,辽因荐遗奉职佳吏,权笑曰:“君欲为祁奚耶?”於是用之。甘宁粗暴好杀,既常失蒙意,又时违权令,权怒之,蒙辄陈请:“天下未定,斗将如宁难得,宜容忍之。”权遂厚宁,卒得其用。

  蒙子霸袭爵,与守冢三百家,复田五十抨。霸卒,兄琮袭侯。琮卒,弟睦嗣。

  孙权与陆逊论周瑜、鲁肃及蒙曰:“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君今继之。公瑾昔要子敬来东,致达於孤,孤与宴语,便及大略帝王之业,此一快也。后孟德因获刘琮之势,张言方率数十万众水步俱下。孤普请诸将,咨问所宜,无適先对,至子布、文表,俱言宜遣使脩檄迎之,子敬即駮言不可,劝孤急呼公瑾,付任以众,逆而击之,此二快也。且其决计策意,出张苏远矣;后虽劝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损其二长也。周公不求备於一人,故孤忘其短而贵其长,常以比方邓禹也。又子明少时,孤谓不辞剧易,果敢有胆而已;及身长大,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可以次於公瑾,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图取关羽,胜於子敬。子敬答孤书云:'帝王之起,皆有驱除,羽不足忌。'此子敬内不能办,外为大言耳,孤亦恕之,不苟责也。然其作军屯营,不失令行禁止,部界无废负,路无拾遗,其法亦美也。”

  评曰: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桀,新荡荆城,仗威东夏,于时议者莫不疑贰。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吕蒙勇而有谋,断识军计,谲郝普,禽关羽,最其妙者。初虽轻果妄杀,终於克己,有国士之量,岂徒武将而已乎!孙权之论,优劣允当,故载录焉。

全屏
译文

  周瑜,字公瑾,是庐江郡舒县人。他的堂祖父周景、周景的儿子周忠,都担任过汉朝的太尉。周瑜的父亲周异,做过洛阳县令。

  周瑜身体修长健壮、姿容貌美。当初,孙坚起义兵征讨董卓,迁移家眷到舒县。孙坚的儿子孙策与周瑜同岁,周瑜与孙策关系友好。周瑜将大路南面一所大宅院让与孙策居住,还到后堂拜见孙策的母亲,各种生活所需两家互通有无。周瑜的叔父周尚担任丹杨太守,周瑜前去拜访。适逢孙策将要东渡长江,到了历阳,孙策派人策马告知周瑜,周瑜率军前来迎接孙策。孙策大喜说:“我得到了你,大事就顺利了。”就周瑜跟随孙策进攻横江、当利,全都攻克。随即又渡江攻打秣陵,攻破笮融、薛礼,转而攻克湖孰、江乘,进军曲阿,刘繇逃走,此时孙策的军队已有几万人。于是他对周瑜说:“我凭借这支队伍攻取吴、会两郡,平定山越,已经足够了。你还是回师戍守丹杨。”周瑜返回丹杨。不久,袁术派自己的堂弟袁胤替代周尚做丹杨太守,于是周瑜和周尚都返回寿春。袁术想要让周瑜做部将,周瑜分析袁术最终不会有什么成就。所以只请求担任居巢县县长,目的是打算取道返回江东,袁术答应他的请求。周瑜于是从居巢回到吴郡。这年为建安三年(198)。孙策亲自前来迎接周瑜,授任他建威中郎将,当即调拨给他二千士兵,马匹五十。周瑜当时二十四岁,吴郡的人都称呼他“周郎”。孙策因周瑜恩宠信赖闻名于庐江,便派他外出守备牛渚,后又兼任春谷县县长。不久,孙策想要夺取荆州,以周瑜为中护军,兼任江夏太守。周瑜跟随孙策出兵皖城,顺利攻克。当时得到乔公两个女儿,都有倾国之色。孙策自己娶了大乔,周瑜娶了小乔。后又出兵寻阳,攻破刘勋,征讨江夏,回军平定豫章、庐陵,周瑜留守巴丘。

  建安五年(200),孙策去世,由孙权掌管军国事务。周瑜率军前来奔丧,随后留在吴郡,以中护军身份与长史张昭共同掌管军政大事。建安十一年(206),周瑜督领孙瑜等征讨麻、保二屯,斩杀他们的首领,俘虏残部一万多人,回军驻守宫亭。江夏太守黄祖派遣部将邓龙带领数千人马进入柴桑,周瑜追击攻打,生擒邓龙后送往吴郡。建安十三年(208)春,孙权讨伐江夏,周瑜做为前部大督。

  当年九月,曹操攻入荆州,刘琮率众投降,曹操收编刘琮的水军,水、步两军达到几十万人,东吴的将士得知这一消息都非常惊恐。孙权召见群下,询问对策。商议之人都说:“曹操是像豺虎一样的人,然而他借着汉丞相的名义,挟天子四处征战,经常以朝廷旨意为托辞,现在要抗击他,事情更不顺利。何况将军您所处的形势,能够抗拒曹操的,就是长江天险。如今曹操占据荆州,拥有全部土地,加上刘表原先训练好的水军,大船战舰,有上千之数,曹操将它们放入江中沿江排开,且还有步兵,水陆两路一同进军,所谓长江天险,已成为曹操与我方共有的了。而现在敌我双方势力悬殊,不可相提并论。所以最好的计策不如向他投降。”周瑜说:“不是这样!曹操虽然称为汉朝丞相,其实是窃汉国贼!将军您以神明威武的雄才,又仰仗父兄的丰功伟绩,割据江东,占地几千里,兵精粮足,豪杰安居于此,正是横行天下,为汉家消灭奸邪祸患之时。何况现在是曹操自己前来送死,怎么能反向他投降?请让我为您分析统计一下:如果现在北方局势完全稳定,曹操内部没有忧虑,当然可以与我们旷日持久地相抗争夺地区。但能够与我方在水战中争个胜负吗?现在北方的局势既没有安定,再加上马超、韩遂在函谷关以西,是曹操后方隐患。况且舍弃骑兵优势,依仗所缴获的战船,来与我吴越之地的军队在水战中争雄,本就不是他们中原人擅长的。现在又是隆冬季节,军马缺乏草料,驱使中原的士兵远道来到南方江湖之上,水土不服,必然会生疾病。这四点,都是用兵大忌,而曹操都冒然施行。将军要擒获曹操,就应该在今日。我请求率领精兵三万,进驻夏口,保证为您攻破曹操。”孙权说:“曹操老贼企图废除汉室自立为帝,这想法已经很久了,只是忌惮袁术、袁绍、吕布、刘表与我而已。现在这些人都被铲除,只有我一人独存,我与老贼,势不两立。你所说应当对他进行抗击,与我的想法很相符,这是老天爷把你送来助我呀!”

  当时刘备被曹操攻破,想率军南退渡过长江,与鲁肃在当阳相遇,于是共谋抗曹大计。从此刘备也进驻夏口,派诸葛亮前往拜谒孙权。孙权就派遣周瑜与程普等与刘备齐力抵御曹操,两军在赤壁遭遇。这时曹操部队中有很多士兵感染疾病,刚一交战,曹军就败退,退兵驻守长江北岸。周瑜等驻军长江南岸。周瑜的部将黄盖说:“现在敌众我寡,难以与其持久相抗。但观察曹军战船全都首尾相接,可以用火攻。”于是周瑜调拨几十艘大船战舰,船内装满柴草,将油膏灌入其中,外面裹上帷幕,上面插上牙旗,先让黄盖写信给曹操,假装说要前去投降。又预备一些轻便快捷的小船,各自系在大船的尾后,于是船队依次向前驶去。曹操军中将士都引颈观望,指着船队说黄盖前来投降。黄盖将小船解开,同时将大船点火。当时风势迅猛,大火蔓延江北将岸上的曹军营寨全都烧毁。不久,烟火冲天,被烧死溺死的曹军人马很多,随后全军败退,回军保守南郡。刘备与周瑜等又共同追击。曹操留下曹仁等保守江陵城,自己径自率军返回北方。

  周瑜与程普又进军南郡,隔着长江与曹仁对峙。大军还未交战,周瑜即派甘宁前去占据夷陵。曹仁另派部队前去围攻甘宁。甘宁向周瑜告急。周瑜采纳吕蒙的计策,留下凌统镇守后方,自己与吕蒙往上游救援甘宁。甘宁的围困解除后,周瑜军队便渡江驻守在北岸,定好日期与曹仁军队大战。周瑜亲自策马上阵,被乱箭射中右胸,伤势严重,只好退回。后来曹仁得知周瑜卧床未起,便率兵上阵出战。周瑜于是勉励自己起身,带伤巡视军营,激励将士勇气,曹仁因此只好撤军。

  孙权任命周瑜为偏将军,兼任南郡太守。将隽、汉昌、刘阳、州陵封给他做为食邑,驻扎据守江陵。刘备以左将军身份兼任荆州牧,治所设在公安。刘备前往京口谒见孙权,周瑜上奏说:“刘备以枭雄的姿态,且有关羽、张飞熊虎般的猛将,他一定不会长久屈于人下为人所用。我愚见认为现在最好的计策是把刘备迁到吴郡安置,大举为他修建华丽的宫室,多给他一些美女及他喜玩的东西,以此满足他的耳目享受,再把关羽、张飞二人分开,各安置在不同的地方,派遣像我这样的人限制他们,让他们与我们一同进攻,大事就能平定了。现在迁就他割让土地来援助基业,让这三个人聚在一起,又都身处边疆战场,恐怕是蛟龙得到云雨,终究不是安于池中之物了!”孙权考虑到曹操在北方,应当广泛招揽天下英雄,又担心刘备并非一时制服得了的,所以没有采纳周瑜的建议。

  当时刘璋做为益州牧,北面有张鲁为贼寇侵扰,周瑜就到京口拜见孙权说:“现在曹操刚受挫折,正忧虑自己内部动乱,未能出兵与您对阵作战。请允许我同奋威将军孙瑜一起出兵攻取蜀地,得到蜀地后再吞并张鲁,然后留奋威在那里固守,以便与马超互相成为援助,我再回来与您一起占据襄阳攻打曹操,这样北方就得以谋取了。”孙权同意这一说法。周瑜返回江陵,准备行装,然而路过巴丘时即发病去世,年仅三十六岁。孙权身着素服亲自哀悼,感动周围人。当周瑜灵柩运还吴郡时,孙权又前往芜湖迎接,举办丧事的所有费用,全都提供给他。后来又颁布谕令:“已故将军周瑜、程普,他们家的田客,都不能要他们纳税服役。”当初周瑜被孙策视为好友,孙策的母亲又让孙权以尊奉兄长之礼对待周瑜。那时孙权位处将军,众位将领及宾客对他只行简单礼节,只有周瑜最先对他表示尊敬,对孙权行臣子礼节。周瑜诙谐疏阔,宽宏大量,很得人心,只与程普不相和睦。

  周瑜年少时曾致力于钻研音乐,即使在饮酒三爵之后,弹奏者如有差错,他也必定听得出来,听出来就会回头望一望,所以当时有人编出歌谣:“曲有误,周郎顾。”

  周瑜生有两男一女。女儿许配太子孙登。儿子周循娶公主为妻,担任骑都尉,有周瑜的风范,很早就去世了。周循弟弟周胤,起初被任为兴业都尉,娶宗室女子为妻,统管一千士兵,驻守公安。黄龙元年(229),被封为都乡侯,后来因犯罪流放庐陵郡。赤乌二年(239),诸葛瑾、步骘联名上疏说:“已故将军周瑜之子周胤,昔日蒙受主上夸赞,受封为将军,他不能延续这一福泽,心中思念报效国家,尽忠竭力,以至于放纵自己各种贪欲,招致刑罚。为臣们私心认为昔日周瑜深受陛下宠信,在朝时是心腹重臣,出战时是勇猛将领,受命出征,总是身先士卒,亲自上阵,忠心耿耿,视死如归。所以能在乌林攻破曹操,在郢都赶走曹仁,彰显国家的威势和陛下的仁德,声威震动四海,愚昧的荆蛮地区也全都归服。即使是周代的方叔,汉朝的韩信、英布,实在也不能超过他。能够打败敌人拯救国家的大臣,自古以来的帝王没有不看重他们的,所以汉高祖的封爵誓词中说:‘纵使黄河细如衣带,泰山小如条石,封国制度长存,流传至子孙后代。’用丹砂书写申明誓词,举行隆重盟誓仪式,将誓词藏于祖庙,让它永远流传,要使功臣后人,世世代代延续,不仅他们的子孙,甚至于很久以后的后人,报答和表彰臣下的功德,殷勤恳切,到达极点,其意在于以此劝戒后人,使那些用生命报效国家为国立功的臣子死而无悔。更何况如今周瑜去世不久,而他的儿子周胤被降为平民百姓,这就更加令人感伤。我们认为陛下处事英明,借鉴古人,能使断绝的封爵重新延续,因此才为周胤求情,请求赦免他的罪过,归还他的部队,恢复他的爵位,使久未鸣叫的公鸡重新打鸣,使身负重罪的臣子重新能继续报效国家。”孙权回答说:“我的心腹旧臣,与我合力共事,公瑾是其中之一,实在对他无法忘怀。昔日周胤年少,起初并无功劳,平白无故地统管一支军队,封赏爵位做了将领,就是感念公瑾的功绩而恩赐他的后代。而周胤却倚仗这些,纵情酒色,为所欲为,前后多次警告劝喻他,而他依然不改。我与公瑾的友谊,与同你们二位一样,期望周胤有所作为的心意,怎么有终点呢?鉴于周胤罪恶过重,不适宜立即恢复官爵,而且还应让他吃些苦头,使他明白过去。现在你们二位真诚地援引汉高祖的封爵誓词,孤人感到惭愧。虽然我德行不可与汉高祖相比,但还是想努力和他类同,这事也是这样,所以没有采取你们的建议。做为公瑾的儿子,加上你们二位从中说情,如能改过的话,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诸葛瑾、步骘的奏疏刚呈上去,朱然和全琮也上奏替周胤说情,孙权就同意了他们的请求。恰逢周胤病死。

  周瑜的侄儿周峻,也因为周瑜的元勋之功做了偏将军,统管士卒一千人。周峻死后,全琮上奏请任命周峻的儿子周护为将军。孙权说:“昔日打走曹操。占据荆州,都是公瑾的功劳,我永远不会忘记。起初得知周峻去世,也曾想任用周护,听说周护的秉性言行不好,用他作官等于在制造祸乱,所以我停止了这一做法。孤人怀念公瑾,岂有止境吗?”

  鲁肃,字子敬,临淮郡东城人。他生下不久父亲就去世了,和祖母一起生活。家中财产丰厚,性格颇爱施舍。当时天下已经大乱,鲁肃不管理家事,大量散发家中钱财,标价出卖田地,致力于救济穷人结交士人,深得当地百姓欢心。

  周瑜做居巢县县长,率领几百人有意去拜访鲁肃,并请求资助粮食。鲁肃家有两仓米,各三千斛,他就指着一仓给周瑜,周瑜就更加知晓他的奇特,就与他交好亲近,其情谊有如公孙侨、季札一样。袁术得知鲁肃的名声,就任命他为东城县长。鲁肃见袁术没有纲纪法度,不足以和他共谋大事,就携带族中老弱之人和有侠气的青少年一百多人,南往至居巢投靠周瑜。周瑜率军东渡长江,鲁肃与他同行,将家属留在曲阿。正值他的祖母去世,便将灵柩送归东城安葬。

  刘子扬与鲁肃交情深厚,他写信对鲁肃说:“现在天下豪杰并起,凭你的资质才干,尤其适合现在的天下情势。你应该赶快回去接走老母亲,不要滞留东城。如今郑宝这个人,在巢湖拥有一万多部众,地处富饶地区,庐江郡许多人都前往依附他,何况我们这些人。看他的状况,还会聚集更多的部众,机不可失,你应该迅速到那里去。”鲁肃听从了他的劝说。安葬祖母后就返回曲阿,鲁肃想要北往巢湖。适逢周瑜已把鲁肃的母亲接到吴郡,鲁肃便把想要投靠郑宝之事详细得告诉周瑜。当时孙策已去世,孙权还驻守吴郡,周瑜对鲁肃说:“昔日马援答复光武帝说过,‘如今形势,不仅君主可以选臣下,臣下也可以选择君主’。现在吴主亲近贤人志士,接纳任用有奇才之人,况且我听说古代哲人的神秘说法,承受天命替代刘氏者,必定从东南地区兴起,推算历数观察形势,最终会奠定帝王基业,与天命相符合,也正在东南。现在正是有识有志之士归附英杰之时。我刚体会到这个道理,你不需将刘子扬的话放在心上。”鲁肃听从了他的劝说。周瑜就向孙权举荐鲁肃的才能适合辅佐济时,认为应当广泛招揽这样的人才,以成就帝王的功业,而不可让他们离去。

  孙权立即召见了鲁肃,同他交谈后很是高兴。各位宾客告退后,鲁肃也告辞出来,而孙权却单独将他留下来,两人合榻饮酒。孙权就与鲁肃秘密商议:“现在汉室倾覆,四方动乱不休,我继承父兄创立的基业,希望成就齐桓、晋文那样的功业。既然您对我青眼有加,请问依靠什么计策助我成功?”鲁肃回答说:“昔日汉高祖耿耿忠心想尊崇义帝而无所成就,这是因为项羽谋害义帝。现在曹操,就像过去项羽,将军您怎么可能成为齐桓公、晋文公呢?以鲁肃看法,汉朝廷已不可复兴,曹操也不能一下子就能除掉。为将军考虑,只有据守江东,以观察天下局势变化。天下局势如此,这样做也不会招来嫌猜忌恨。为什么呢?因为北方正是多事之秋。您正好趁这种变局,铲除黄祖,进而征讨刘表,横跨长江以南所有地盘并尽力占据,然后称帝建号以谋取天下,这正如汉高祖建立基业啊!”孙权说:“我现在尽一方之力,只是希望辅佐汉室而已,你所说的不是我能力所及。”张昭责备鲁肃不够谦虚,对他有些谗言,说鲁肃年轻气盛,粗鲁疏狂,不可重用。孙权不将他的话放在心上,反而更加看重鲁肃,赐给鲁肃母亲衣服、帷帐及家中日用物品,使鲁肃家中如过去一样富有。

  刘表死后,鲁肃劝说孙权:“荆楚之地与我们吴国相邻,顺水而往可达北方,外连江、汉,内里有山陵阻隔,有坚固的城池,万里土地肥沃,百姓富足,如果占据这块地盘,就是奠定建立帝王之业的资本。现在刘表刚刚去世,两个儿子向来不睦,军中将领也因此各自依附。再加上刘备是天下枭雄,与曹操有嫌隙,寄身在刘表那里,刘表嫉妒他的才能而不加以重用。如果刘备与刘表的儿子们齐心协力,上下同心,我们则应该安抚他们,与他们交好结盟;如果他们之间有所背离,我们就应另外图谋,以成就自己的大事。我请求奉命前往荆州吊唁刘表的儿子们,并慰劳他们军中主事的将领,还有劝说刘备安抚刘表的部下,同心合力,一起抗击曹操,刘备一定乐于听从。如果这件事处理得当,那天下就能平定了。现在如不加急赶往荆州,恐怕让曹操赶在前面了。”孙权随即派遣鲁肃前往。鲁肃赶到夏口,得知曹操已出兵荆州,日夜兼程。等到鲁肃赶到南郡,而刘表的儿子刘琮已经投降了曹操,刘备惊惧惶恐逃走,准备南渡长江。鲁肃径直去迎见刘备,到当阳长阪坡,与刘备会面,向刘备宣示了孙权的意图,还表达了江东的强盛巩固,劝说刘备与孙权齐力抗曹。刘备很是欣喜。这时诸葛亮正跟随着刘备,鲁肃对诸葛亮说“我是你哥哥的朋友”,两人随即相结交。刘备随后到夏口,派诸葛亮出使东吴谒见孙权,鲁肃也返回复命。

  适逢孙权正听说曹操要东进的消息,就和众位将领们商议。大家都劝孙权迎接曹操,只有鲁肃沉默不言。孙权起身去更衣,鲁肃追到屋檐下,孙权知道他的想法,拉着他的手说:“你想说什么?”鲁肃回答说:“之前观察众人商议,都是想耽误您,不足以与他们共谋大事。当现在我鲁肃可以迎接曹操,对于将军来说却不能。为什么这么讲?现在我迎见曹操,曹操应该送我返回故乡,考察我的声名地位,也不免能做个小官,乘牛车,有随从,与士大夫交往,慢慢升迁,也能做个州郡长官。而将军您迎见曹操,将把您安置何处呢?希望您早定大计,不要听从众人的议论。”孙权感叹说:“这些人的看法,很让我失望,现在你陈述深远计策,正与我的想法一致,这是上天将你赐给我啊!”

  当时周瑜接受使命赶到鄱阳,鲁肃劝孙权急速追召周瑜返回。孙权就任命周瑜为行事,任命鲁肃为赞军校尉,协助制定作战计策。曹操在赤壁被攻破逃走,鲁肃先返回吴郡,孙权大张声势请众将领迎接鲁肃。鲁肃将入殿门拜见孙权,孙权起身行礼,趁机问鲁肃:“子敬,我扶鞍下马迎接你,足以彰显你的功劳吧?”鲁肃急步上前说:“没有。”大家听到这种回答,都很惊诧。落座后,鲁肃缓缓举起马鞭说:“我希望您的威势恩德普及四海、囊括九州,成就帝王大业,再用软轮小轿车征召我,这才算彰显我。”孙权拍手大笑。

  后来刘备到京口拜见孙权,请求都督荆州,只有鲁肃劝孙权将荆州借给刘备,以便一起抵御曹操。曹操得知孙权用土地资助刘备,当时他正在写信,震惊得把笔都掉在地上。

  周瑜病重,上奏疏说:“现在的天下,正是祸乱四起之时,这正是我日夜忧虑的事,希望陛下提前思虑尚未发生的事,然后再想到安乐。如今既然与曹操为敌,刘备近在公安,边境近处地区,百姓尚未归附,应当任用良将前去镇守安抚。鲁肃的智谋才略足以胜任,请求起用他来接替我。我去世之时,也就没有牵挂的事了。”孙权当即任命鲁肃为奋武校尉,代替周瑜统管军队。周瑜部下四千多人、四个县的奉邑,全归属于鲁肃。孙权又任命程普兼任南郡太守。鲁肃起初守卫江陵,后又沿江而下驻守陆口,威信恩德传扬四方,部众增到一万多人,孙权就任命他为汉昌太守、偏将军。建安十九年(214),鲁肃跟随孙权攻克皖城,转任横江将军。

  之前,益州牧刘璋纲纪法度废弛,周瑜、甘宁都劝说孙权谋取蜀地。孙权用这件事咨询刘备,刘备心中在替自己谋划,表面上仍假意回答说:“我刘备与刘璋托名为皇室宗族,希望依凭先人英灵,以匡扶汉室。现在刘璋得罪了众人,我独自心内惶恐震惊,不敢听到攻取蜀地的言论,希望您对他加以宽恕。如果这个请求没有得到应允,我当披散头发归隐山林。”后来刘备率军西进谋取刘璋,留关羽镇守荆州,孙权说:“狡猾的小人竟敢耍弄诈术。”等到关羽与鲁肃双方辖区相邻,多次心生猜疑,疆场纷杂交错,鲁肃常以友好姿态进行安抚。刘备平定益州后,孙权要求他归还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备不回复这一意思。孙权就派吕蒙领兵进攻夺取。刘备得知消息,亲自率军回到公安,派遣关羽争夺三郡。鲁肃驻守益阳,与关羽对峙。鲁肃邀请关羽相见,各自所率兵马都停留在百步之外,只请关羽及将领们单刀赴会。鲁肃趁机责备历数关羽说:“我们国家真诚地将土地借给你们,是因为你们败退从远地而来,没有立身资本。现在已经占据益州,既然没有归还荆州意思,那么就只求你们归还三郡,而你们又不听从。”话未说完,在座的有一人插话说:“土地这类,只有仁德之人才能安居,怎么有一直占据不还的道理。”鲁肃大声地呵斥那人,言语神色十分严厉。关羽拿刀站起身来说:“这些自然是国家大事,这人知道什么!”同时使眼色让那人离开。刘备就划湘水为界,平分荆州之地,两国就此罢兵。

  建安二十二年(217),鲁肃四十六岁去世。孙权为他举办丧事,又亲自参加他的葬礼。诸葛亮也为鲁肃举行哀悼仪式。孙权登基时,登上祭坛,回头对各位大臣说:“昔日鲁肃常对我说到这件事,可说他真是了解天下形势啊!”

  鲁肃的遗腹子鲁淑成年后,濡须督张承说他最终能身居高位。永安年间,鲁淑为昭武将军,被封为都亭侯、武昌督。建衡年间,持符节,升为夏口督。他所管治地区纪律严明,办事能干有谋划。凤凰三年(274)去世。他的儿子鲁睦继承了他的爵位,统管他的部队。

  吕蒙,字子明,汝南郡富陂县人。他年少时南渡长江,投靠姐夫邓当。邓当是孙策的将领,多次征讨山越。吕蒙十五、六岁时,暗中跟随邓当的队伍去攻打山越反叛者,邓当回头看到了吕蒙,大为震惊,大声呵斥制止他,但他不听。回来后邓当将此事告诉吕蒙母亲,他母亲很恼怒并要处罚他,吕蒙说:“这贫贱的日子难以维持生活,说不定获得功劳,就能获得富贵。况且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母亲怜惜而饶恕了他。当时邓当部下的官吏认为吕蒙年纪小而看轻他,说:“那小子能做什么,不是送肉去喂虎吗?”过些日子与吕蒙相遇,又嗤笑侮辱他。吕蒙大为愤怒,当即拿刀将那个吏役杀死,随即逃走,逃到同乡郑长家。后来又自己出来通过校尉袁雄向上面自首,袁雄趁机替他求情,孙策就召见他,认为他很奇特,将他留在自己左右。

  几年后,邓当去世,张昭推荐吕蒙接替邓当领兵,被任命为别都司马。孙权统管国家事务后,认为那些小将军部下少而军用不足,想要将这些部队合并。吕蒙暗中借贷,为将士们做了大红衣服和绑腿,等到检阅之日,他的部队队列严整威武,全军人人都能演练,孙权见了非常高兴,就给他增添部下。他跟随孙权征讨丹杨,每有作战都立有战功,被提升为平北都尉,兼任广德县县长。

  吕蒙随从孙权征讨黄祖,黄祖下令都督陈就率领水军抵御孙权。吕蒙率领先锋部队,亲自将陈就枭首,全军将士乘胜进攻城池。黄祖得知陈就被杀,弃城逃走,东吴兵士追击生擒了他。孙权说:“这次战事的成功,是由先击败陈就而起。”就任命吕蒙为横野中郎将,赐钱千万。

  同年,吕蒙又与周瑜、程普等西向乌林攻破曹操,在南郡包围曹仁。益州将领袭肃带着大军前来依附,周瑜上表建议将袭肃的部队交给吕蒙,吕蒙盛赞袭肃有胆识谋略,且能仰慕教化从远地前来依附,从道义上讲应增添他的队伍而不应当夺取。孙权认为此话很有道理,就把部队归还袭肃。周瑜派遣甘宁前往据守夷陵,曹仁另派部分军队攻打甘宁,甘宁被围情势危急,便派人请求救援。众将领都认为兵力不足不能再分派,吕蒙对周瑜、程普说:“留下凌公绩,我与您前往救急解围,按情势不会很久,我保证凌公绩能固守十天。”又劝说周瑜分派三百人去用木柴截断险要路口,敌军逃跑就能得到他们的马匹。周瑜采纳他的计策。大军赶到夷陵,当天就与曹军交战,杀伤敌军过半。敌人连夜逃走,大军开到木柴阻塞的山道时,骑兵都弃马步行逃走。敌军急迫追击,缴获战马三百匹,用连并起来的船只载回东吴。于是吴军将士士气倍增,就渡江安营扎寨,攻打敌人。曹仁撤退逃走,于是又占据南郡,安抚平定荆州。吕蒙回朝后,被升为偏将军,兼任寻阳县县令。

  鲁肃接替周瑜后,前往陆口,路过吕蒙军营。鲁肃有点轻视吕蒙,有人对鲁肃说:“吕将军功绩名声日益显赫,不可用过去眼光看他,您应当去拜访他。”于是鲁肃前去拜访吕蒙。饮酒正酣时,吕蒙问鲁肃说:“您身负重任,与关羽相邻,将用什么计策,来防备预料之外的情况呢?”鲁肃很随意地回答说:“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制定。”吕蒙说:“现在吴、蜀虽然联盟,但关羽实为勇猛将领,怎么能不预先制定好计策?”于是替鲁肃策划了五种应对计划。鲁肃就起身离席走到吕蒙身边,抚着他的背说:“吕子明啊,我真没想到你的才干谋略竟能达到如此地步。”随后前去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交友谊才离开。

  当时吕蒙和成当、宋定、徐顾的军营都互相靠近,这三位将领战死后,他们的孩子都很小。孙权想把他们的军队全部托付给吕蒙,吕蒙坚决推辞,上书陈说徐顾等都辛勤操劳国事,他们的部下虽然年幼,但不能废除他们的兵权。接连上书三次,孙权才同意他的请求。吕蒙随后又为他们挑选老师,让老师悉心辅导这些孩子。他对这些事情都是如此尽心。

  魏国派庐江人谢奇做蕲春典农都尉,在皖县开垦屯田,多次进犯东吴边境。吕蒙派人招诱他投降,他不听从,于是吕蒙伺机袭击,谢奇被迫退缩回去,他的部下孙子才、宋豪等,都带着老幼之人,前来投降吕蒙。后来吕蒙随从孙权在濡须抵御曹操,多次进献奇谋,又劝孙权在濡须口两面都建起堡坞,防御工事做得很细致,曹操无法攻克,只好撤军。

  曹操派遣朱光担任庐江太守,驻守皖县,大力开垦稻田。又令间谍招诱鄱阳贼寇首领,让他们做为内应。吕蒙说:“皖县土地肥沃,如果粮食丰收,他们的部队就会增加,这样连续几年,曹操的态度就显露出来了,应该早点铲除他们。”就向孙权具体地陈述了情况。孙权于是亲自出征皖县,召见众位将领,询问有何计策。吕蒙就举荐甘宁做升城督,在前线督管攻城,吕蒙自己率领精兵跟随在后。凌晨就发兵攻打,吕蒙亲自击鼓,将士们都奋勇争先登城,到早饭时分就攻破了皖城。等到张辽率军赶到夹石时就得知皖城已被吴军占据,只好率军退回。孙权嘉奖吕蒙的功劳,当即任命吕蒙为庐江太守,所缴获的士卒车马都分派给他,另外加赏寻阳屯田客六百人,属官三十人。吕蒙返回寻阳,不到一年,庐陵的贼寇再次作乱,将领们征讨不能抓获,孙权说:“鸷鸟上百只,不如一只鹏。”又命令吕蒙前去讨伐。吕蒙到庐陵后,即诛杀贼寇的首领,将其他的人全部释放,恢复他们平民身份。

  这时刘备令关羽镇守,保守荆州全部土地,孙权下令吕蒙西往夺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吕蒙发檄文给长沙、桂阳二郡,两郡郡守望风而归服东吴,只有零陵太守郝普固守城池坚决不投降。刘备亲自从蜀地赶至公安,派遣关羽夺取这三郡。孙权当时驻守陆口,派鲁肃率领一万人马驻扎益阳抵御关羽,派人飞快传书诏令吕蒙,让他舍弃零陵,迅速回返援助鲁肃。当初,吕蒙平定长沙,当要前往零陵,经过酃县时,车上载着南阳人邓玄之,邓玄之是郝普的旧友,吕蒙想让他诱导郝普投降。等收到孙权召他返回的信后,吕蒙没有公布,当夜召集众将领,将攻城计策告知他们,定好次日凌晨攻城。又回头对邓玄之说:“郝子太知道世间有忠义之事,也想行守卫忠义,但不了解时势。左将军刘备在汉中,被夏侯渊围困住。关羽在南郡,而今我们君主亲自赶往南郡。最近攻破樊城关羽的大本营,解救酃县,关羽已被孙规攻破。这些都是最近发生的事,是您亲眼所见的。他们现在首尾各处一方,自救都来不及,哪有余力再营救零陵啊!现在我们的将士精锐,人人都想为国献身,君主正调遣大军,相继赶赴而来。现在子太的性命朝不保夕,却苦等毫无希望的救援,就像牛脚印坑中积水里的鱼,还希望仰赖用江、汉的水,其无所依赖也是很明了的事。如果子太能够将士上下一心,保守孤城,尚能延续一段时间,以等待后来有所依附,这也可以。现在我计划周祥部署好兵力,用来攻城,过不了一天,城池就能攻破,城破之后,他自己身死,对事情没有助益,却让百岁的老母,满头白发受人诛杀,岂不痛心吗?我估计他是无法了解外面的情况,还以为有援救依靠,所以才顽固到这个地步。您可前去见他,向他陈述其中的利害。”邓玄之前去见郝普,具体地表达了吕蒙的意思,郝普听后惧怕而顺服。邓玄之先出城向吕蒙汇报,说郝普不久就到。吕蒙预先吩咐四位将领,各挑选一百人,郝普一出城,他们就随即进去守住城门。不久郝普出了城,吕蒙迎上去拉着他的手问候,同他一起下船。寒暄完毕,拿出孙权写给他的信让郝普看,随后拍手大笑。郝普看了信,得知刘备驻守在公安,而关羽近在益阳,惭愧悔恨,恨不得钻入地下。吕蒙留下孙皎,将善后事宜托付给他,自己当天就率军赶到益阳。刘备请求与孙权联盟,孙权就归还郝普等人,划湘水为界,将零陵郡归还刘备。又将寻阳、阳新做为吕蒙的食邑。

  吕蒙率军返回,随后前去征讨合肥,退兵时,被张辽等人的袭击,吕蒙与凌统誓死保卫着孙权。后来曹操又大举出兵濡须,孙权任命吕蒙为濡须督,据守以前所建的堡坞,在堡城上设置强弩一万具,以抗击曹军的进攻。曹操先锋部队安营未完成,吕蒙即出击打败他们,曹操率兵撤退。孙权授予吕蒙为左护军、虎威将军。

  鲁肃死后,吕蒙西向驻军陆口,鲁肃军马万余人全归吕蒙统管。又被任命为汉昌太守,以下隽、刘阳、汉昌、州陵为食邑。吕蒙与关羽分荆州划界管治,边界相连,他深知关羽骁勇雄壮,有兼并东吴的意图,况且关羽处于东吴上游,分土而治的形势难以持久。起初,鲁肃等认为曹操尚在,对双方都容易产生祸乱,应当孙、刘互相协作,同仇敌忾,不能相互背弃。吕蒙就暗中向孙权献计说:“让征虏将军孙皎保守南郡,潘璋驻守白帝城,蒋钦率领游击部队一万人,沿长江上下行动,随时应对敌军情况,吕蒙我为国家前去夺取襄阳,这样,如何还需要忧虑曹操,依赖关羽呢?况且关羽君臣,玩弄欺骗手段,反复无常,不可把他们看做心腹好友。现在关羽之所以没有率军东向,是因为您的圣明、吕蒙等人还在。现在不趁我们正强壮时期谋取他们,一旦我们老弱,想再出兵上阵,还能做到吗?”孙权十分赞同他的计策,又顺便与他闲谈到谋取徐州的事宜,吕蒙回话说:“现在曹操远在黄河之北,刚攻破袁家诸子势力,正安抚幽州、冀州等地,没有闲暇顾及东面。徐州地方的守兵,听说力量不强,前去攻打自能占据。然而那地理形势陆路相通,是骁勇的骑兵长足驰骋之地,您现在得到徐州,那么曹操后十天就会来争夺,虽然用七、八万兵力保守它,心中依然常常忧虑。不如攻取关羽的地盘,占据长江全境,形势就更为壮观。”孙权认为这些话分析得很有道理。等到吕蒙代替鲁肃,刚到陆口,表面上倍加与关羽修好结盟,结交厚谊。

  后来关羽征讨樊城,留下部分兵力驻保守公安、南郡。吕蒙上疏说:“关羽讨伐樊城而留下很多守卫部队,一定是担心我攻打他的后方。我时常患病,请分派一部分部队回返回建业,以我治病为名。关羽得知这一消息后,必定撤走留守后方的部队,全部赶赴襄阳。那时我们大军从水路日夜兼行逆流而上,袭击蜀军空虚地区,则南郡就能夺取了,而关羽也就可以擒获了。”于是假称病重,孙权就公开发布文书诏令吕蒙回建业,暗中与他商议计划。关羽果然相信了,逐渐撤走南郡的留守部队前往樊城。魏国派遣于禁援救樊城,关羽将于禁等全部抓获,俘虏数万人马,假称缺粮,擅自取走吴国运往吴、蜀交界处湘关的大米。孙权得知后,即开始行动,先遣吕蒙率部队在前。吕蒙军开至寻阳,将精兵全部埋伏在大船之中,让人穿着普通衣服装作百姓摇橹,船中坐着的人都打扮成商人的模样,昼夜兼程,来到关羽设在江边的哨所,将哨兵们全部抓获,所以关羽根本不知道东吴出兵的消息。吴军赶至南郡,士仁、糜芳都投降吕蒙。吕蒙进据城中,将关羽和其他将士的家眷尽数俘获,并且安抚劝慰,下令吴军不得侵扰百姓,不能索取任何东西。吕蒙帐下有一个兵士,是汝南人,拿了百姓家一个斗笠,用来遮盖铠甲,铠甲虽是公家物品,但吕蒙依旧认为他违犯军令,不能因为同乡的关系而荒废法令,于是流着泪杀了这个士兵。随后全军震惊,都做到路不拾遗。吕蒙每日派出亲兵去慰问抚恤老年人,询问他们缺少的物品,有病之人则提供医药,饥寒之人则送去衣物粮食。关羽府中所藏的财物,都封存起来等待孙权前来处置。关羽在返回江陵的路上,多次派人去吕蒙来往消息,吕蒙都厚待关羽派来的人,让他们周游城中,到各家致意问候,或者让家人亲自给军中的将士写信说明情况。关羽的使者返回军中,将士们私下里互相探视讯问,都知道家中安然无恙,所受的待遇比过去更好,所以关羽将士都失去战斗之心。恰逢孙权大军不久来到江陵,关羽自知势力单薄孤立无援,就逃往麦城,西行到漳乡,将士们们都背离关羽投降孙权。孙权派朱然、潘璋截住关羽必经的道路,将他们父子二人全都抓住。荆州就得以平定了。

  孙权任命吕蒙为南郡太守,封国孱陵侯,赐钱一亿,黄金五百斤。吕蒙坚决推辞黄金和钱,孙权不同意。封爵令尚未发布,正值吕蒙发病,当时孙权在公安,把吕蒙接来安置在自己的内殿,用了千万种药方给他治病,并悬赏国中有能治愈吕蒙疾病的,赏赐千金。有时医师用针扎吕蒙,孙权为吕蒙的疼痛而心中悲戚,想常去探望他的病情如何,又担心他劳累准备,常在壁上凿洞观望吕蒙,见吕蒙能稍稍吃点东西就高兴,对身边的人言谈说笑,否则就哀伤叹息,夜不能寐。吕蒙病情逐渐好转,他就颁发大赦诏令,群臣全都上前庆贺。后来吕蒙病情加重,孙权亲自前去探望,命令道士在星辰下为吕蒙祈求寿命。吕蒙四十二岁时死在孙权内殿。当时孙权十分悲痛,为此减少各种娱乐活动、减少了食量。吕蒙未死之前,将孙权赏赐给自己的金银珠宝等赐物全部交付府库收存,嘱咐主管人员在他死后全数上交,丧事一定节俭简约。孙权听说这些,更加悲痛感动。

  吕蒙年少时不钻研经典书籍,每次陈述大事,常常口述让别人记录后作为奏书。他曾因自己部署的事被江夏太守蔡遗弹劾,但无怨恨之心。等到豫章太守顾邵去世,孙权问吕蒙谁能接任,吕蒙趁机推荐蔡遗,说他在这个职位会是个好官吏,孙权笑着说:“你想当祁奚呵?”于是任用蔡遗。甘宁性情粗暴喜好杀人,既常常令吕蒙不满意,又偶尔违背孙权的命令,孙权对他很恼怒,吕蒙多次替甘宁求情说:“天下尚未平定,像甘宁那样的猛将很难得,应当宽容忍耐他。”孙权于是厚待甘宁,后来得以任用他的能力。

  吕蒙儿子吕霸继承吕蒙的爵位,受到赏赐守护坟墓的人三百家,还有加赏的免税田亩五十顷。吕霸去世后,他的哥哥吕琮继承侯爵。吕琮死后,他弟弟吕睦承袭其爵。

  孙权与陆逊评论周瑜、鲁肃和吕蒙时说:“公瑾雄壮刚烈,胆略过人,所以攻破曹操,开拓荆州,确实难有继承他的人,现在有你延续了。公瑾过去要子敬到江东来,将他举荐给我,我和他宴饮谈论,他就提出了统一天下成就帝王基业的计策,这是第一件令人快慰之事。后来曹操因为收编刘琮部队的势力,扬言要率领数十万大军水陆并进攻打东吴。我将所有将领召请来,询问如何应对,没人率先提出合适的谋划,至于子布、文表,都说应该派使者奉上降书迎接曹操,子敬当即反驳说不可,劝我赶快召回公瑾,委以重任授以军队,前往抵御曹操,这是第二件令人快慰之事。况且他的谋划,远远超过张仪、苏秦的谋划。后来他虽然劝我给刘备借地,是第一件过失,但不足以损害他的两大功劳。周公对人不求全责备,所以孤人忘记过失而敬佩他的长处,常将他比作邓禹。又有子明年少之时,我只以为他不辞辛劳,行事果敢有胆识而已。等到他成人以后,学问渊博智谋开通,奇谋异略,可说仅在公瑾之下,但言谈议论才气英发不及公瑾罢了。在谋划攻破关羽方面,超过子敬。子敬在给我的回信中说:‘帝王的兴起,都有要消灭的敌手,关羽不足以忌惮。’这是子敬实际上无法做到,表面上说说大话而已,我也宽恕了他,不随意苛责。但是他行军作战安营扎寨,能令行禁止,部下辖区内没有疏于职守的官吏,路无拾遗,他的治理措施也十分完善。”

  评曰:曹操依靠汉氏丞相的资本,挟持天子攻破豪杰,扫荡荆州,威震江东地区,当时孙权的谋士无不心怀疑虑而生异心的。周瑜、鲁肃有果敢决断的明智,出类拔萃,确实是当世的奇才。吕蒙勇猛又有谋略,善于判断识别军机,依靠计谋招降郝普、擒获关羽是他最妙的计谋。吕蒙年轻时虽轻率武断,胡乱杀人,但最终能克制自己,有国士的器量,哪里只是一名武将呢?孙权的议论,优劣得失公允而适当,所以将其记录下来。

参考资料:
1、 佚名.xxxxx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